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8 挽救 民族 危亡 斗争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专题5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时空观念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时空观念阶段特征政治屈辱线索: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末新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
2、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1背景(1)政治: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戊戌维新运动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做了证明。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终于一步一步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层下层?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1背景(1)政治: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
3、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思想:维新思想兴起: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戊戌维新运动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当时的顽固派指责康有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说明康有为的思想有何特征?为什么?原因:主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客观:封建顽固思想的强大;策略:借孔子权威减少阻力。课堂探究: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原因课堂探究: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原因把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斥
4、为伪经;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合理性。戊戌维新运动2公车上书(1)背景: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2)过程: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3)影响: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戊戌维新运动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为大连署以上书,与斯会其苦者凡千三百余人其书之大意凡三事 一曰拒和,二迁都,三曰变法。而其宗仇旨则以变法为归。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
5、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宣传维新思想,进行舆论动员戊戌维新运动兴办学堂、成立团体、创办报刊、著书立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祖宗之法不变”,不然则为“违背天理”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3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2)开始: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3)内容: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运动政治 裁
6、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设京师大学堂,开办新式学堂。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打击了封建官僚体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局限性: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4)结果: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戊戌维新运动早期:(慈禧)必
7、曰:“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烧,辫发不剪,我便不管”中期:“旧臣惶骇,内务府人皆环跪后前,谓上妄变祖法,请训政,后不许。”后期:“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3百日维新(5)失败原因客观原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势力弱小。戊戌维新运动顽固派地主阶级后盾封建思想深厚精于政治权术维新派维新人士光绪皇帝无兵无权人少势微没有社会基础缺乏严密组织缺少政治经验慈禧太后官僚贵族大权在握势力强大教训: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法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3
8、百日维新(6)历史意义戊戌维新运动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出,起了主要是积极的政治影响。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知识拓展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爱国救亡运动,具有资
9、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改革封建的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还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维新运动在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的同时,以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式风格,在许多思想和文化领域都开创了新的局面。“诗界革命”“文体革命”等相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艺革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义和拳(义和团前身)是与煽动1796年1804年叛乱的反清秘密教派白莲教相联系的八卦教的一个分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反朝廷的秘密团体呈现出了排外色彩
10、,它发誓要杀死外国人及其中国帮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上册)义和团团义和团团民民义和团运动1背景(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义和团运动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2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义和团运动名词解释扶清灭洋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3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