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5 明至清 中叶 经济 文化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15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备考分析备考分析 顶层设计看高考顶层设计看高考课标要求课标要求备考方向备考方向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的危机。(1)(1)掌握明清时期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掌握明清时期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技方面取得的成就,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新变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意义。化及其原因、意义。全面认识政治与经济文化全
2、面认识政治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其成就与局限认识其成就与局限,培养辩证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2)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开始的直接的经中西方开始的直接的经济文化交流济文化交流,认识其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之间认识其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关系,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3)(3)用联系、发展观点分析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用联系、发展观点分析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界发展潮流下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界发展潮流下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一、社会经济的发
3、展与局限1.经济的新变化(1)农业:粮食作物:玉米、甘薯引进和推广种植,提高粮食总产量,丰富食物种类,改变饮食习惯,推动经贸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雇佣百名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养鱼,池上筑舍,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种果树、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此类副产品副产品出卖出卖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后,收
4、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明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概念:什么是人身依附关系?人身依附关系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民“丧失”人身自由而依附于封建地主或封建政府的状况。第一种类型:依附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农奴或农民虽有一定的生产工具,但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土地,仍然难以维生。为了从封建主那里取得份地或租得土地,只好被迫接受奴役性的条件,极大地放弃自己的人身自由,依附于封建主。第二种类型:编户齐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主要表现为严密的户籍制度控制下主要是农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杂役等负担,是封建王朝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一般而言,其依附程度较深,直至唐中期以后
5、渐趋松弛,主要与国家赋役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探究:明清时期,租佃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答:(1)变化: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身份的提高;、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3)表现:、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农民有一定权力选择雇主;、在支配产品方面获得适当发言权;、能和市场发生联系。(4)积极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021湖北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卷26)宋代有“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的说法,如朱熹认为“佃户既
6、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籍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同时有法律规定地主殴死佃客须要抵命。这反映出宋代()A佃户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D田制不立导致土地兼并【解 析】据材料“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 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籍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 法律规定地主殴死佃客须要抵命”可知主户客户相互依存,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客户对主户的隶属关系有所改变,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选B项;据材料“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籍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可知佃户与地主相互依存,排除A项;【答 案】B(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三10月联考3
7、)明清时期,包租制的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转让所佃耕土地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这()A改变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C巩固了封建的小农经济 D消除了佃农的人身依附【解 析】据材料“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 丰歉两无加减 的约定,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转让所佃耕土地的权利”可知包租制有利于稳定佃农的生产,包租制取得支配地位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故选C项;包租制只是改变了土地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
8、排除A项;【答 案】C(2)手工业: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重要概念匠户制度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宋代雇匠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明代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匠户对于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趋松弛。清顺治二年(1645年)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想想一想:一想:匠户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封建国家对匠户的人身控制逐渐
9、松弛。(2020全国全国卷,卷,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解析解析从材料信息从材料信息“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匠可以纳银代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匠对国家明中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匠可以纳银代役,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而的人身依附关系;而“
10、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说明政府允许匠户将生产的产品拿到市说明政府允许匠户将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这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从而间接导致官营手工业地位的削弱,故选场上出售,这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从而间接导致官营手工业地位的削弱,故选D项。项。D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明清时期新经济因素)(1)出现萌芽的条件、原因:发达的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发达的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丰富的商品;的原料和丰富的商品;(原料(原料)发达的手工业规模大、技术水发达的手工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为萌芽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平高,为萌芽出现提供了技术前
11、提;(技术(技术)商品经济空前活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跃,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础;(劳动力(劳动力)白银的流通提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货币(货币)其产生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要点点拨: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两个突出特征是: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商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是自由雇佣关系。(2)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苏州形成劳动力市场 苏州苏州的工匠分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他们每日黎明时分按工种专和临时工两种。他们每日黎明时分按工种专长分立玄妙观、花桥、广
12、化寺桥、濂溪坊等处长分立玄妙观、花桥、广化寺桥、濂溪坊等处“听大户呼织听大户呼织”。这证明此。这证明此地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地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要点点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反映出雇佣劳动的普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突出表现。景德镇制瓷业的雇佣劳动 江西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制造一瓷坯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万历年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制造一瓷坯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万历年间间“镇上佣工,皆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镇上佣工,皆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者按年或。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放工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季发放工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要点点拨:景德镇制瓷业
13、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进行效率较高的社会化生产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重点)(1)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2)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商业、手工业规模扩大;(3)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形成;(4)农民极度贫困,购买力低;(5)资本流向土地,影响了资本积累;(常考点)(6)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7)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8)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强化。(2021广东韶 关高三综合测试4)明清时期的史籍中有很多对商人致富的记载,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
14、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由此推断当时()A社会转型缓慢 B土地私有制度发展 C读书氛围浓厚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解 析】根据材料“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受到传统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扩大生产的资本,导致社会转型缓慢,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人投资的途径,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情况属于农业范畴,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人将财富用于买田置地和供子女读书为官,说明当时“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不能说明社会读书氛围
15、浓厚,排除C 【答 案】A(2019四川达州一模29)有人指出:明清以来,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这主要反映了()A商人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地B商人以入仕来推动商业发展C中国古代商业长期停滞不前D传统经济影响商人的价值观【解 析】根据材料“明清以来,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可知,即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明清之际,传统“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仍在影响着商人的
16、价值观,故选D项;【答案】D(3)商业货币: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工商业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出现专业分工。2.经济上的局限: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明清时期商业出现新特点(考试重点):(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2)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加强(3)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4)形成许多区域性、行业性大商帮。如徽商和晋商。(5)区域间长途贩运贸
17、易得到较快发展;(6)劳动力也成为商品。(2019全国全国卷,卷,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C解析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比明代增加了很多,这表明清代中期商业活动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比明代增加了很多,这表明清代中期商业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C项。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缺乏史实支撑,故项。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
18、变缺乏史实支撑,故A项错误。结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不符合史实,故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项错误。D项错在项错在“开始开始”,排除。,排除。(2020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清前期,东北、华北市场售出粮食、枣、瓜子等农产品,换取江浙市场的布、茶、纸和闽广市场的糖、陶瓷器皿、纸等手工业品;江浙市场售出棉花、丝等来换取闽广市场上的木材、染料、铁。这反映了当时()A.农产品与手工业品进行交换B.江浙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粮产区C.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解析解析材料材料“东北、华北市
19、场售出粮食、枣、瓜子等农产品,换取江浙市场东北、华北市场售出粮食、枣、瓜子等农产品,换取江浙市场的布、茶、纸和闽广市场的糖、陶瓷器皿、纸等手工业品的布、茶、纸和闽广市场的糖、陶瓷器皿、纸等手工业品”说明区域间长途说明区域间长途贸易比较发达,故选贸易比较发达,故选D项项。D(2021山东潍坊高三期中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解析解析据材料可知,崇德石门镇专营榨油,
20、嘉善干窑镇据材料可知,崇德石门镇专营榨油,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民多业陶”,平望,平望镇以经营米豆麦等农副产品为中心,这说明明清江南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镇以经营米豆麦等农副产品为中心,这说明明清江南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故选故选B项项。B(2020河南洛阳期中河南洛阳期中)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濮院镇等。这说明当时()A.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D.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解析解析材料材料“棉布业市镇棉布业市镇”“丝绸业市镇丝绸业市镇”体现出明清时
21、期手工业体现出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与商业分工细致无关,故生产的专业化趋势,与商业分工细致无关,故A项错误,项错误,B项正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与市镇规确;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与市镇规模、城乡经济联系无关,故模、城乡经济联系无关,故C、D两项错误两项错误。B材料: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
22、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9分)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答案】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1分)论据: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城
23、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8分)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1分)论据: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 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政策使中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8分)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1 1 自明朝中期起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
24、付手段,清朝完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与铜钱兼用,白银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济的进一步发展。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2 2(1)(1)信贷信贷:明朝中期以后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清朝,资本性借贷发展资本性借贷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2)(2)集镇集镇:集镇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集镇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二、思想领域的变化1.王阳明思想(1)背景: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以南宋陆九渊思想为基础。(2)思想主张:提出
25、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3)思想特点: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被贬贵州时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2022河南郑州三模27)朱熹坚持“存天理,灭人欲”,将人的欲望扼杀在封建伦理道德的牢笼之中,王阳明坚持“存天理,去人欲”,注重通过自身修养达到去除不良欲望的目的,明后期读书人皆读阳明之书,两者的不同主张()A表明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说明了阳明心学对朱熹理学的反动C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3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