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7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439224
  • 上传时间:2023-04-14
  • 格式:PPTX
  • 页数:34
  • 大小:4.6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7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7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政治 军事 金元 统治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代改革:王安石变法 辽:南北面官制;西夏:仿宋制;金:猛安谋克制;元:行省制宋、辽、西夏、金、元时期因俗而治、多元一体、夷夏同根的特征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新变化。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间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72017【】27题: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不同历史记载7.浙江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13.北京宋的集权措施;2018

    2、2018【】25题:宋代科举制的发展20192019【】26题:北宋募兵制2.天津元代行省制下地方拥有适度权力;5.浙江元朝行省制度;7.浙江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20202020【】26宋代科举制发展(殿试)4.山东王安石变法农田水利法;20212021【】26宋代科举制;一、宋代的政治一、宋代的政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原原因因北宋统一,结束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局面借鉴唐后期藩镇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外重内轻,君弱臣强 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史料:史料: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

    3、措措施施政治 削削实权:实权:州郡直属中央,设通判监视,文臣任州郡长官(三岁一易;公文:知州通判联合署名,牵挚知州权力)军事 收精兵:收精兵:征收地方精锐入禁军;统兵权(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与调兵权(枢密院)分离;杯酒释兵权;轮换驻地经济 制钱谷:制钱谷:设转运使(漕司),财赋收归中央消除地方物基础【现学现做】【现学现做】1.(2017北京高考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C知府 D枢密副使【解析】【解析】转运使是宋代在地方设置的机构,负责将

    4、地方的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不是“位同宰相”,故A项错误;兵部员外郎隶属于兵部,与宰相无关,故B项错误;知府是当时地方的行政首领,故C项错误;当时在中央设枢密院,负责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因此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故D项正确。一、宋代的政治一、宋代的政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特特点点重文轻武,文官政治分化事权,强化集权,相互制衡 守内虚外、强干弱枝措措施施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政策 重文抑武,文官掌兵,兴文治,扩科举,文官士人地位提高劝学诗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

    5、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现学现做】【现学现做】2.(2019.4浙江高考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D实行察举制【解析】【解析】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削弱相权,故选B项;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排除A项;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排除C项;察举制是汉代以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现学现做】【

    6、现学现做】3.(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

    7、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现学现做】【现学现做】4.(2017.11浙江高考7)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解析】【解析】汉刺史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A项错误;宋参知政事是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B项正确;从明太祖就开始废除宰相制度,故C项错误;从明太祖开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一、宋代的政治一、宋代的政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史料:史料: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

    8、,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zhun)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苏泡嘉祐集卷1审势史料:史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史料:史料: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国史大纲 从从“时空观念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途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径及特征及特征从从“历史解释历史解释”角度分角度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一、宋代的政治一、宋代的政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初加强中央集权从从“时空观念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

    9、文明起源的途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径及特征及特征从从“历史解释历史解释”角度分角度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影影响响积极积极:1.预防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中央集权。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消除,皇权与相权矛盾逐渐突出。消消极极:1.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2.矫枉过正,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地方主动、积极性受到打击,军队战斗力削弱;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三冗两积”局面,为北宋灭亡埋下隐患,二、宋代的边二、宋代的边防防压力压力边边防防对辽 1.策略:北伐收故土到议和求安定 (1)两次北伐,

    10、均告惨败 (2)辽军南下,签订协议 (3)兄弟相称,“岁币”相赠2.影响:北部边境获得安定,内部安定,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对西夏1.策略:屡战屡败到达成议和 (1)西夏称臣北宋,北宋赐予“岁赐”2.影响:西北边境安定,北宋内部安定,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特点防御防御性为主性为主史料:史料: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愿陛下顺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三、宋代的改革三、宋代的改革庆历改革虽然失败,但“他们敢为天下先的任事精神,他们对于政策法规的锐意改革,无不冲击着长期以来固守现状的循默政风.揭开了宋代历史上富于生气的篇章。”邓小

    11、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明黜明黜陟陟,抑,抑侥幸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核心宗旨:核心宗旨:整顿整顿吏治吏治,结果:触犯官僚集团既得利益,引发抵制最终失败。变变法法原原因因政治 北宋政治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范仲淹“庆历新政”积累经验经济改变积贫积弱的困局。指导思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变法原则变法原则加强国家对于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控制变法目的变法目的国富兵强三、宋代的改革三、宋代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结合选择性必修王安石变法(结合选择性必修)三、宋代的改革三、宋代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结合选择性必修王安

    12、石变法(结合选择性必修)史料:史料: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有些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手续还麻烦,给衙役交“好处费”,各地下定贷款指标,硬性摊派。易中天帝国的惆怅史料:史料:依照当时情况,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钱穆国史大纲下册影影响响积极:积极:1.达到国富兵强的目的,财政收入增加;消消极极:1强兵效果不佳,与西夏开战失败;2.措施有效,执行不佳,加重人民负担,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未

    13、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从从“历史解释历史解释”角度分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三、宋代的改革三、宋代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结合选择性必修王安石变法(结合选择性必修)启启示示1.改革要认清形势,分析矛盾,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2.改革必须使措施行之有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3.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坚决彻底,尤其需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4.改革需要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不可操之过急;5.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从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角度分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启示析王安石变法的启示材料:材料: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对各种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时间窗口

    14、,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2016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现学现做】【现学现做】3.(2020山东高考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给农户创造就业机会,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选C项;根据材料“赈救食

    15、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既可以救济受灾农户,又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给农户创造就业机会,未涉及“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排除A项;“募饥民修水利”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煮粥赈灾”“开仓放粮”都有利于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并非其与其他赈灾方式相比的不同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募饥民修水利”,未涉及其他抗灾救荒措施,无法得出“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项。6.(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

    16、了社会贫富分化【解析】【解析】“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可见养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C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宋代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排除D项。【现学现做】【现学现做】四、南宋四、南宋偏偏安一安一隅隅和议和议时间时间内容内容绍兴和议1141年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

    17、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隆兴和议1165年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金称臣,尊金帝为叔父;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嘉定和议1208年宋改尊金帝为伯父;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原边界特点 有战有战友友和,以和为主,和,以和为主,防御防御性为主,虚外轻武性为主,虚外轻武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五、辽、西夏、金的统治辽朝辽朝【时空观念】【时空观念】西夏西夏916916年,契年,契丹族耶律阿丹族耶律阿保机,定都保机,定都上京上京。10381038年,年,党项族党项族元元昊,定都昊,定都兴庆府。兴庆府。金朝

    18、金朝11151115年,年,女真族女真族,完颜阿骨,完颜阿骨,定都会宁定都会宁府(府(上京上京)蒙古蒙古汗国汗国12061206年,年,蒙蒙古族古族铁木真,铁木真,蒙古汗国,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元朝元朝12711271,蒙古蒙古族族元世祖忽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必烈定国号大元。大元。南宋南宋11271127年,年,北宋灭亡,北宋灭亡,汉族汉族赵构赵构建立南宋,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定都临安 1125 1125年金灭辽年金灭辽 元元 1279 1279年元灭南宋年元灭南宋 完成大一统完成大一统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一一)辽的概况:辽的概况:1.政权:(1)916年,契丹族耶

    19、律阿保机,定都上京,(2)1125年,金灭辽2.民族:契丹族3.经济:游牧经济4.民族关系:与北宋长期对峙史料:史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名称 官吏来源 主要责任 特点北面官契丹人 契丹等少数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汉人,契丹人均有 汉人为主的农耕事务契汉分治契汉分治因俗而治因俗而治5.政治生活:皇帝宫廷保持草原习俗,随季节定期迁徙,行营为政治中心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五、辽、西夏、金的统治影影响响政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加强与各部联系,巩固统治,稳定了契丹族的统治。民族:加速契丹族汉化同时

    20、又保护契丹族民族特色,加快了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展。(一一)辽的概况:辽的概况:史料:史料: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承旨二员,令史十人,御史台、大理寺选摘一人扈从。每岁正月上旬,车驾启行。宰相以下,还于中京居守,行遣汉人一切公事。辽史行营志卷三十二 志第二从从“史料实证史料实证”角度理解角度理解辽的特色制度辽的特色制度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二二)西夏的统治:西夏的统治:从从“史料实证史料实证”角度理解角度理解辽国的特色制度辽国的特色制度西夏西夏1 12 23 3政权:政

    21、权:羌族分支,唐末形成藩镇,1038年元昊建立,北宋灭亡后,称臣于金,亡于蒙古。制度:制度:仿宋制,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保留本民族称谓。影响:影响:加速党项族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史料:史料:西夏官曰曰中书,中书,曰枢曰枢密,密,曰曰三司,三司,曰曰开封府,开封府,曰曰农田司农田司.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太尉,皆命蕃汉人为之。宋史夏国传从从“史料实证史料实证”角度理解角度理解西夏的特色制度西夏的特色制度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三三)金的统治金的统治:名称名称内容内容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民族女真族都城中都(燕京)活动地域黑龙江、松花江经济农耕与游牧经济并行民族关系

    22、1125灭辽和1127灭北宋灭亡蒙古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五、辽、西夏、金的统治(三三)金的统治金的统治:内容内容特点特点沿袭唐宋制度加速汉化,推动封建化进程女真族特色猛安谋克制度兵农合一,地域政权取代血缘部落组织史料:史料:猛安(十谋克为一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余同防御。诸谋克(三百户一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余同县令。金史百官志【概念解析】【概念解析】猛安谋克,女真语音译,猛安,意为千、千夫长,是部落单位,负责管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御制盗贼,集军事、政事、生产、治安等;谋克意为百、百夫长,是氏族单位,负责抚缉军户、训练武艺、按察

    23、所部、征收赋税、宣导风化、劝课农桑、捕除盗贼、平理狱讼等。猛安谋克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便于国家管理。作用:作用:1.金朝:金世宗(小尧舜)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大定之世”。2.民族:推动北方地区民族融合。7.(2015重庆高考4)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解析】【解析】材料“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可看出金章宗从礼乐、刑法、

    24、官制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治国理政思路,故A项正确;明朝实行内阁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可看出史家对金章宗不惜溢美之词进行赞赏,故C项错误;材料“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可看出金章宗在世宗的基础之上进行制度建设,并不是照搬,故D项错误。【现学现做】【现学现做】六、元朝的统一六、元朝的统一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灭西辽、西夏、金朝、招抚吐蕃,兼并大理忽必烈即位 忽必烈建立 元朝11234 1206 1218-1253 1271 12605攻破临安 12762灭南宋余

    25、部,统一全国 127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元朝如何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元朝如何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六、元朝的统一六、元朝的统一角度措施目的巩固统一1.修驿道,设驿站1.便于政令传达,物资运输地方管理1.行省制度,地方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2.对吐蕃:中央直属宣政院3.对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4.对台湾:澎湖巡检司,行政管理经略台湾1.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我国省制度的开端。2.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整治、经济、文化的发展。3.我国古代地方管理制

    26、度的重大变革。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回回1.维护了蒙古族统治者的利益,巩固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2.民族矛盾存在的同时,也推动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政策: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从从“历史解释历史解释”角度理解辽、西夏、金、元时期的统治角度理解辽、西夏、金、元时期的统治 史料:史料:辽人自称炎黄子孙,称自己为“中国”,同时也称宋朝为“中国”。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宋也有承认金人占据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并引申金朝为中国。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史料:史料:元朝实现了全中国

    27、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等“中国”观念:宋、辽、西夏、金、元时期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认同的理念,是政治、地理、文化、民族等元素共同的集合,体现出多元一体,多元一体,夷夷夏同根夏同根的基本特征。8.(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

    28、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解析】【解析】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故A项正确;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说明地方有一定实权,并不是缺乏实权,故B项错误;题干中“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

    29、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而不是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行省制处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非君主决策问题,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D项错误。【现学现做】【现学现做】9.(2018.4浙江高考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解析】【解析】题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实施有效管理,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项错误;B项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

    30、故B项正确;行省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现学现做】【现学现做】宋、辽、夏、金、元时期(960年1368)宋、辽、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政治1.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2.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3.辽、西夏、金、元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制度建设。呈现多元交融的特色;3.元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行省制影响深远。经济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繁荣,商业活动突破坊市制。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

    31、济发展到空前水平。2.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土地流转频繁,租佃制普及,纺织业得到发展。3.手工业中制瓷业、矿冶业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4.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思想1.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2.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3.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棉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阶层流动发生重大变化。(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41)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

    32、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017海南高考21)材料一材料一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

    33、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7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39224.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