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后一课》教案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后一课 最后 教案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最后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3、理解作品内涵,培养爱国情感。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从小说中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2、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都德的资料和写作背景,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2、激活兴趣,导入新课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板书:最后一课 都德)二、出示活动任务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3、理解作品内涵,培养爱国情感。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
3、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1866年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扎,1868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它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2、背景介绍本文写的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3、文体知识本文的体裁为短
4、篇小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4、展示重点词语的读音。 哽住gng 赚钱 zhun 捂住 w 踱du步 惩罚 chng 祈祷 q do宛转 wn 诧异 ch喧闹xun胳膊 g bo皱边zhu 肃静 s 懊悔o钥匙 yo shi 郝叟ho su5、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惩罚:严厉地处罚。懊恼: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懊,悔恨。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诧异:觉得十分奇怪。踱来踱去:来回慢步行走。四、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
5、们认真倾听最后一课的朗读录音,然后进行诵读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思考下面的问题:1、理清课文结构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第三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
6、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2、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小弗郎士和韩麦尔3、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暗示悲哀的结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我”的见闻感受。5、战争中表现爱国主义的感人事例很多,特别是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节课来写呢?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以孩子、老师的小视角来表现爱国主义的大主题。活动二:合作交流,理解最后一课请同学们合作交流下面问题,理解最后一课:1、文章是借最后一课表现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但文章的开头却写了很长一段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为什么?这一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
7、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具体表现在:一是让小弗郎士的表现和下文形成对比,同时描写经过镇公所时的心理活动,又展示了他对敌人的恨,为下文埋下伏笔;二是通过小弗郎士的内心活动,间接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平时,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有烘托作用;三是作者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平日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生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