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绅士文档
  • 文档编号:5427130
  • 上传时间:2023-04-1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6.1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docx》由用户(绅士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桃花源记 语文 精选 答案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桑竹之属( ) (2)阡陌交通( )(3)才通人 ( ) (4)便扶向路(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3. 作者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绝美的景色,请分析这处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_4. 世外桃源历

    3、来被认为是美好社会的象征,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认为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里。(2分)_5.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3分)_一、(16分)1.(4分)(1)类 (2)交错相通 (3)仅仅,只 (4) 沿,顺着2.(4分)(1)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2)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3.(3分)渲染神秘而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这下文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并发现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4.(2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4、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自然环境优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社会环境好,老少生活愉悦。(答出两点即可)5.(3分)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是表达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2分)(1)缘溪行( ) (2)处处志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_(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3.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_4. 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2)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3)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的句子是:_5.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_二、(16分)1.(2分)(1)沿着,顺着(2)做记号2.(4分)(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

    7、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3.(4分)本文的线索:渔人的行踪。围绕线索写了: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4.(3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避秦时乱。(3)不足为外人道也。5.(3分)陶渊明描写世外桃源的意义: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

    8、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

    9、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渔人甚异之( ) (2)无论魏晋( ) (3)皆叹惋 ( ) (4)欣然规往(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3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4分)发现桃花源_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_。4“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3分)_ 三、(15分)1.(4分)(1)对感到惊异 (2) 不要说,更不必说 (3)感叹惋惜 (4)计划 2.(4分)(1)人们在田

    10、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2)(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3.(4分)进入桃花源 复寻(迷失)桃花源4.(3的)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或: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11、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

    12、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欲穷其林 ( ) (2)阡陌交通 ( ) (3)具答之 ( ) (4)不足为外人道也(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3.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_4.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3分)_5.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3、(3分)_四、(16分)1.(4分)(1)尽(2)交错相通(3)详细(4)不值得,不必2.(4分)(1)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2)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3.(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3分)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5.(3分)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共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示例:美丽的桃花林绵延数百米,芳草青翠欲滴,香气沁人心脾,纷飞的桃花如同美丽的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眼前美景,恍如仙境。五、

    14、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

    15、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屋舍俨然( ) (2)悉如外人 ( )(3)便扶向路( ) (4)未果,寻病终(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_4. 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16、_5.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3分)_五、(15分)1.(4分)(1)整齐的样子 (2)全,都(3)沿着、顺着(4)不久2.(4分)(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2)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3.(2分)围绕“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垫”回答出两点即可。4.(2分) 围绕“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界朝代更迭;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感叹、惋惜”回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5.(3分) 围绕“没有剥削

    17、、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每点1分,三点即可)六、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18、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4分)(1)怡然自乐( ) (2)便扶向路( ) (3)日光下澈( ) (4)往来翕忽(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没有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3分)A阡陌交通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率

    19、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4.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_六、(15分)1.(4分)(1)高兴快乐的样子(2)先前的(3)穿透(4)轻快迅疾的样子2.(3)D3.(4分)(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2)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4.(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

    20、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便要还家(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 (4)悄怆幽邃( ) 2. 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能以径寸之木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乃记之而去C. 问所从来,具答之 D. 忘路之远近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2、。_4. 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_七、(15分)1.(4分)(1)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要(通“邀”,邀请)(3)许(表约数)(4)深2.(3分)D3.(4分)(1)(他们)寻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关键词“乃”、“无论”)(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关键词“西南”“斗”“蛇”)4.(4分)【甲】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向往。(2分)【乙】写小石潭的凄清寂静,体现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2分)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

    23、列各题。(16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24、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仿佛若有光_ (2)便要还家_(3)讲信修睦

    25、_ (4)不独子其子_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桃花源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2分)_4. 【乙】文画线部分具体阐述了“大同”社会三个基本特征,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归纳。(3分)_5.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甲】文“_,_”写出了桃源中老人与孩子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及其幸福,这就是【乙】文“大同”社会中的“_”“_”。(3分)八、(16分)1.(4分)(1)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2)同“邀”,邀请(3)培养 (

    26、4)以为子 2.(4分)(1)竟然(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财货,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3.(2分)自然环境优美(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安宁)。(意思接近即可) 4.(3分)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5.(3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九、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唐太宗论止盗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哂: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28、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阡陌交通 ( ) (2)便要还家 ( ) (3)故不暇顾廉耻耳( ) (4)自是数年之后( ) 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 问所从来,具答之 B. 民之所以为盗者 C. 上哂之曰 D. 或请重法以禁之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_4. 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是因为那里没有_和_。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的目的是什么?(4 分) _九、(15分)1.(4分)(1)交错相通

    29、 (2)同“邀”,邀请 (3)所以 (4)这、此 2.(3分)B 3.(4分)(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4.(4分) 赋繁役重,(1 分)官吏贪求。(1 分)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1 分)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1 分)(意思对即可) 十、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30、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1) 渔人甚异之( ) (2)阡陌交通 ( )(3)颖脱不羁 ( )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2)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_3.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2713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