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卷+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卷+答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奉贤区 2023 届高三 下学 期二模 政治 试卷 答案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2学年奉贤区第二学期高中思想政治练习卷一、百年大党意气风发踏征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多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_确立为自己初心使命。( )A. 为政党谋利益B. 为人民谋幸福C. 为民族谋复兴D. 为世界谋大同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 社会主义革命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 (多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规律B.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马克思的设计4.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A. 未来方向B. 历史方向C. 历史方位5.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为了人民不懈奋斗。(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简述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的哲学依据。_2022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
3、中共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时,习近平强调,“大家在发言中进一步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综合学科内容,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制度。_二、实现共同富裕历史任务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向着更加远大目标、更加美好前程开拓前进必须完成
4、的历史任务,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期盼、把握历史主动的重大战略抉择。6. (多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共同富裕是( )A.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B. 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 我国在新时代的根本目标D. 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工程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1)“因地制宜”是强调矛盾的( )A.普遍性B.特殊性C.主要方面D.次要方面(2)“推进共同富裕,
5、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表明( )A.勇于实践就可以冲破一切条件制约限制B.人们在规律面前经常会表现出无能为力C.量变必定引起质变并将决定事物的性质D.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需要尊重客观规律8. 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向着更加远大目标、更加美好前程开拓前进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期盼、把握历史主动的重大战略抉择。该判断为( )A. 选言判断B. 联言判断C. 假言判断9. (多选)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将让中国人民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包容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更多
6、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必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重要力量。这表明,多年来( )A. 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贡献者B. 中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强有力推动者C. 各国应该采用无差别发展模式D. 中国坚持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10. 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三次分配共同改革、形成合力。按照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顺序,对符合要求的选项进行排序( )坚持多劳多得,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鼓励高收入人群回报社会A. -B. -C. -1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解决新
7、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促进共同富裕。综合学科内容,谈谈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解。三、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亿万百姓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出台。意见提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将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各地村委会、居委会召集群众,倾听心声,听取意见,在
8、汇集民意的基础上推出了诸多养老举措,把老龄工作组织好、落实好,做到层层有责任、事事有人抓。建设党性坚强、作风优良、能力过硬的老龄工作干部队伍。综合运用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评价结果,做好老龄工作综合评估。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监管,研究制定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用管理政策,严防借养老机构之名圈钱、欺诈等行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同时,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地方政府负责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街道社区负责引进助餐、助洁等方面为老
9、服务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引进相关护理专业机构开展居家老年人照护工作,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12.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运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以全面开放扩大劳动力供给,是改善劳动力供给的有效举措。(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是因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 )A.引导经营者自觉遵守行业规范B.促进生产者利用资源杜绝浪费C.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2)(多选)推进健康老龄化、健康中国建设是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中国为联合国促进良好的健康与福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
10、贡献力量和智慧。这表明( )A.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B.中国始终都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C.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依法维护在相关护理等专业机构工作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多选)施女士入职相关护理专业机构工作,她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下条款中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 )A.合同期限 B.保守秘密 C.工作内容 D.劳动报酬(2)当劳动争议发生后,如果上诉不及时提起,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这一判断( )A.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B.前件为“上诉不及时提起”C.“失去上诉权”是选言支1
11、4. 结合学科内容,从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角度,论述如何助力新时代老龄工作。(1)概括新时代老龄工作开展的途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2)理论论证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3)概括地引用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课学科术语;(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2022学年奉贤区第二学期高中思想政治练习卷一、百年大党意气风发踏征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12、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多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_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A. 为政党谋利益B. 为人民谋幸福C. 为民族谋复兴D. 为世界谋大同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 社会主义革命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 (多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规律B.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马克思的设
13、计4.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A. 未来方向B. 历史方向C. 历史方位5.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为了人民不懈奋斗。(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简述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的哲学依据。_2022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时,习近平强调,“大家在发言中进一步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
14、创造性发挥出来,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综合学科内容,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制度。_【答案】1. BC 2. B 3. AB 4. C 5.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相互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5、它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题详解】ABC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故BC说法正确,排除AD。故本题选BC。【2题详解】AB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
16、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B说法正确,排除AC。故本题选B。【3题详解】AB: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规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B说法正确。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C说法错误。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的设计,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B。【4题详解】ABC:根据所
17、学知识可知,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而不是历史方向和未来方向,故C说法正确,排除AB。故本题选C。【5题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为了人民不懈奋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可联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中国共产
18、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关键词: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可联系它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关键词:共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可联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