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当堂达标题.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当堂达标题.doc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当堂达标题 高中历史 部编版 必修 外史 纲要 2019 15 明至清 中叶 经济 文化 当堂 达标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在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一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萌芽破土而出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等人的科学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进步思想产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最终达到顶峰ABCD2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江南地区A城镇经济的发展B平等思想的传播C重农政策的推行D中央集权的弱化3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据此判断,李贽A否定孔孟之儒学B
2、批判官场欺诈腐败C深受当时学者推崇D具有离经叛道思想4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是A商品经济发展B社会思想开放C社会流动加快D近代化的启动5明初货币为钱、钞共用,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洪武后期,在一些地方,民间已开始私用金银交易:正统九年(1444年),明英宗不得不“驰用银之令”,官商军民等皆用银。据此可推知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政策B赋役征银致使白银广泛流通C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原则性D民间交易使白银流通法定化6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文中这样描述:“他们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方面又将大量的利润用以加强宗法制,诸如购置
3、族田.建祠、墓.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这些现象可以用来很好的解释A新的生产方式为何在明清时期难以成长B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为何生活奢靡C封建伦理道德为何被诸多商帮加以强化D明清时期商人身份为何存在不确定性7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15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而王阳明的心学“是酱缸文化的最后一剂解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核心是A格物致知B致良知C个性自由D反对专制8晚清以来,沿海地区逐渐出现“崇奢黜俭”现象,甚至“隶卒倡优之徒,服饰艳丽;庶人之妻,珠玉炫耀,虽经禁约,少有遵守”,形成了“等威不能辩,贵贱不能别”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A沿海地区率先经历社会
4、变革B沿海地区生活习俗日趋西化C传统等级观念发生剧烈变动D奢靡僭越成为人们追逐潮流9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10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这些言论A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B突破儒家思想的藩篱C体现工商皆本的主张D促进商人地位的提高11下图是天工开物对某一技术制作流程的图例,分别
5、“斩竹漂塘”“荡料入帘”。这一技术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制造D制作指南针12明朝政府发行纸币和铜钱,纸币通过发放官俸和赏赐官军等方式流通于社会,金银的使用在明初受到限制,但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这种状况说明A金融配套制度的不健全B海外贸易冲击统治基础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D商品经济发展趋于停滞13由于明清时期人口的不断增长,形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遂使任何以节省劳动力为目的的技术变革都不可能出现,中国历史便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陷人张献忠式大屠杀的悲惨循环当中。这说明明清时期A社会转型的异常艰难B人地矛盾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C技术变革的迫切需要D人口膨胀是阻碍
6、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14明代阁臣严嵩“广市良田,遍于江西数郡”,又“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无虑数十所”,在北方,“畿内八府良田,半属势家”。明弘治年间,官僚马文升指出,天下屯田被“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据此可知,明代()A土地私有制继续深化B财富的利用方式发生根本转变C土地买卖开始合法化D农民赋税沉重使贫富差距拉大15清前期,东北、华北地区售出粮食、枣、瓜子等农产品,换取江浙一带的布、茶、纸和闽广地区的糖、陶瓷器皿等手工业品;江浙地区售出的棉花、丝等换取闽广地区的木材、燃料、铁等物品。这反映了当时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D长途贩运贸易获
7、得较快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曾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朱熹认为,就那些对待臣下态度非常恶劣的君主而言,“寇仇之报,不亦宜乎?”但朱熹强调孟子的说法只是一种要求君主礼遇臣下的警示之语,并非表示臣下可以真正对君“不忠”。在君臣之义上,朱熹指出:“父子之仁,君臣之义,莫非天赋之本然,民彝之固有;彼乃独以父子为自然,而谓君臣之相属,特出于事势之不得已,夫岂然哉!”摘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材料二 在黄宗羲看来,君和臣的目标都是为了万民的忧乐,其关系应是“名异(具体位置不同)而实同(担负共同职责)”的平等关系。父子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
8、无父则无子,因此应该孝敬父亲。君和臣之间并没有命定的血缘关系,将两者联结到一起的是他们治理天下的职责,臣下与君主是可以相互选择的,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两者之间的血缘,而是天下万民的公利,臣下与君主在目标一致时才会合作。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熹与黄宗羲君臣观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历史价值。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中后期,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生动细腻地反映出市镇平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
9、发展等价值观念的变迁,展现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社会风貌。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是世情小说的经典之作。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材料二薄伽丘生于1313年,小时候在大银行当过学徒,没干几年便放弃了工作,捧起了荷马史诗,开始写些优美动听的诗歌。他的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全书共包括100个故事,故事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卑鄙、虚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
10、智慧和勇敢。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明清世情小说和十日谈的共同特色以及社会背景的共性。(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参考答案:1A【详解】注意题干要求是“明清之际”“转变迹象”,这主要是指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方面出现了异于封建社会的新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都是明清时期转变迹象的表现,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最终达到顶峰这是对此前的君主专制的发展,不属于转变,故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三项。故选A。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大量工商业市镇,导致雇工地位提高及短缺,因此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