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5416496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6.8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案.doc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案 历史 部编版 高中 选择性 必修 2019 新编 10 古代 村落 集镇 城市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一)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二) 教学内容分析恩格斯提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住有所居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就是围绕“住”展开的。第10课在编排内容上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代史上由村落到集镇再到城市的演变过程,以及各自的形态、特点、功能;二是古代世界各地的民居。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2、,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需要,人类的聚居地从村落到集镇到城市不断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聚居规模不断扩大,聚居地的功能不断增多。在各种聚落中,形成了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民居,体现了不同地域和时代下人类的生存智慧。(三)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本课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生活在闽南一带的学生就会对本地的古民居特点有直观的认识。通过旅游,学生可能了解其他地区的民居,如北京四合院、南靖土楼、苏州园林等,能够部分了解地域与民居的关系。理解人类的居住形式与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因素关系,对学生来说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住”是人类生存之必需,是人类生产生

    3、活史的重要内容。通过史料研习、问题探究,掌握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特点与功能,认识到其演变是由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决定的,同时又受到自然环境、政治、文化、习俗的影响。学生在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的研习中理解和解释各种“住”的环境、条件的原因与影响,能够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考察“住”,“住”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体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及借鉴性,体悟“住”背后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重点古代村落、集镇与城市的形成和影响;民居特点与环境的关系。(二) 教学难点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人类的“住”。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 地图、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二)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4、、问题化设计、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创造一个居住的空间,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梦想和追求。问:结合图片谈谈中国与世界民居与建筑环境经主要经历了哪些历程?(村落集镇城市)结合课前预习,学生从人口、规模和功能等角度初步感知人类三种聚居地形态,知道中国和世界民居的演进历程相似。创设教学情境,切中本课的教学主题,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聚居地的演变环节一 探究村落的产生师:人类聚居地的最初形态是村落。材料:图片“华夏第一村”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同一地方人类过上了

    5、定居生活,产生了原始的农业村落。” 杨林中外经济史问:结合图片和材料,归纳村落出现的原因、基本构成、特点以及功能。环节二 探究集镇的出现以汉口镇为例师: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集镇出现了。简要梳理集镇的发展历程。相比于村落,集镇功能更为多样,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工商业和农业分工,工商业者聚集一处,并筑垒设防就形成了集镇;二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军镇;三是因为人口聚集以行政为主要功能的镇。这三种类型的集镇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材料: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

    6、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张虎林农村经济学问:从宋以来,江南市镇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原因?探究活动:探究汉口镇的兴起材料:历史地图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会所、公馆相关记载等。问: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属于什么史料?具有什么史料价值?概括汉口镇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书本P57思考汉口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环节三 探究城市的产生对比中西城市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的主要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材料:周礼考工

    7、记及周都示意图 西周丰镐遗址 问:为什么实际考古结果与记载有着如此巨大偏差?探究活动:古代中西方城市对比问:找出城市布局中反映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功能的建筑物。比较古代中西方城市布局、功能的异同及原因。 师:中古后期,欧洲城市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近代城市发展起来,并触发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总结:从人口、经济、规模、功能等角度谈谈村落、集镇、城市的区别和变化趋势。二、 世界各地的民居材料:播放视频星球研究所中国人的家世界各地的民居 中国各地的民居问:阅读课本,结合所学地理知识,选择1项说明自然是如何影响民居的?归纳世界民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三

    8、、中国民居审美之趣材料:体现中国审美的建筑 学生阅读材料,简要概括兴隆洼遗址的房屋分布、生产生活情况和社会组织特点。结合表格和图片材料,归纳古代工商业集镇发展的背景。认真研读地图史料,合作探究汉口镇兴起之因。学生阅读材料,激活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比,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地回答问题。学生分析民居,对于民居的特点、民居特点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度探究。 引导学生从农业发展角度理解村落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工商业与农业分工的角度理解集镇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素养。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明白:城市的统一规划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城市功能的日渐完善是社会

    9、生产力和治理能力提升的结果。感悟世界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认识:城市是社会政治秩序的载体,城市的形式不可避免的带有政治色彩。引导学生认知:聚居地的演进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使学生对具体的民居有感性的认知,推动学生从归纳历史一般特点到探究历史形成原因,感悟文明的多元性,涵养家国情怀和开阔视野。走进生活,将书本与生活相联系,感知中国审美和人民智慧。新课总结结合板书所呈现的知识脉络,概括:人类聚落经历了村落、集镇到城市的发展史,民居的不同种类和特点取决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住”是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之一,伴随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而演变,同时受到军事、政治

    10、等社会治理因素的巨大影响。作业布置1、历史选择性必修二校本102、元旦假期期间,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特色民居。从不同角度分析该民居的特点(如建筑造型、选材用料、内部结构等)及影响该民居特色的历史因素。(选做)3、结合书本p62,选择一枚反映各地代表性的“民居”邮票,说说该邮票中所绘的民居具有哪些特点。(选做)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比较简单,主线清晰。如何把简单的知识点讲得既有趣味性又有历史感,这是我在备课时的关注点。在设计教学时,主要落脚点在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实现的路径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也就是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让学生明白:聚居地的演进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而且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是相互促进的。同时,人类因地制宜建造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之所以民居会多样性和差异性,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民居不单单是静态的建筑,背后折射的是文化内涵。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其中中国传统民居独具中国审美和情趣,启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授课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聚居地的演进背后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还不够,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可能有所欠缺。另外,布置观看视频时,要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板书设计可再进一步优化。这些细节今后应当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16496.html
    教师相关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5课全册教案.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设计(第14、15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教学设计(第4-6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教学设计(第7-9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教学设计(第10、11课).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病疫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