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二单元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5416343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1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 部编版 高中 选择性 必修 2019 新编 第二 单元 教案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教材按照时间分为三个子目,根据课标要求以及知识的连贯性我把本课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旨在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制度的产生与流变是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的,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制度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借鉴,才能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制度文明同样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借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解释能力与家国情怀。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内容,由于中国隋唐的科举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传到西方,对西方文官制度有一定影响,西方文官制度建立后逐渐完善进而对世界又产生影响。我国从

    2、民国到共和国,公务员制度都是在参考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本课为下一课西方文官制度讲解甚至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都打下基础。本课分为三个子目,依据教学实际整合成两个部分:一是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是本课重点,主要介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更迭过程、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二是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较第一个部分,显得不是特别重要,需要理清各个朝代监察的具体内容及其特点。学情分析1.从学生自身来看: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在高一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整体的学习,对本课所学有一定的了解,然而本课的知识性理论性较高,学生学习可能会兴致缺失,因此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

    3、运用图片、材料等直观形式,注重创设情境与构建逻辑框架,以启发教学。2.从学习情况来看:对于新教材的学习本就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受疫情影响,对中国古代知识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因此要丰富教学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挖掘基本史实背后的深意。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辨证的评价中国古代各时期选官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2.历史解释: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时代背景及历史评价。3.史料实证:通过土司府、宋代科举考场图片说明史实,培养史料实证精神。4.时空观念:以课后小结的形式,利用时间轴梳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监察的更迭过程5.家国情怀:通过史料与课堂探究

    4、,了解中国科举制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及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知道制度文明之间需要交流互鉴。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奋斗目标。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不仅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重在品行与才学的双重考查,如今对优秀人才的定义也是要求品学兼优。所以我们中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品行的养成。另外,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守法公民,也要做社会的监督者。教学准备收集历史图片、地图、文字材料等制作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更迭过程,对察举制及科举制的评价。中国古代

    5、监察制度的特点。教学方法课 型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新授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3分钟)一、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始终围绕着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是巩固王朝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更体现出中国古人在国家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方面的卓越智慧。设问: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具体的更迭过程是什么?是如何体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服务的?二、 根据课标要求把本课整合成两部分:立国

    6、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在任何时期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都是国家管理的重中之重。如本次高考改革就采用了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科的方式,其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所以,我们同学更应该努力学习变兴趣爱好为学科专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腐败分子的治理,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位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处理。所以,身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做守法公民,也要做社会的监督者。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通过一则材料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把握本课脉络。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家国情怀授新

    7、课一、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25分钟)1. 夏商西周:世官制出示世官制的内容: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无论王室还是各级贵族都是凭借宗法和血统世代继承高官厚禄。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设问:秦朝之后,官僚政治取代了以血缘宗亲为纽带的贵族政治。世官制是否还有体现?引导学生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与本课相对应的知识,同时说明世官制在后世以土司制、恩荫制等形式,还是有所体现的。2.春秋战国:客卿制、军功爵制引入材料辅助说明: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

    8、相称也。”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变化的背景?铁制工具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私学兴盛,士人阶层兴起。诸侯国君为了在争霸战争中称雄,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礼贤礼士、奖励军功等方式选拔人才。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引入材料辅助说明: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先秦法家主张的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4.汉朝:察举制出示察举制的内容: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

    9、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出示察举制的内容:一、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二、察举人才的标准有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三、察举分常科和特科两类。设问:根据所学及察举制的内容分析察举制的影响?作用: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为汉统治提供官吏人才;开创中国古代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先例。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5.魏晋南北朝:九品

    10、中正制引入材料辅助说明: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九品中正制推行的背景?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任人唯亲,察举制弊端显露,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战争频繁,士人流散, 察举制度失去社会基础,事实上难以实行。设问:根据教材内容归纳九品中正制选官的过程?出示材料并提出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材料一:宋书记录了

    11、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的这种最初目的“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材料二: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影响:前期(魏至晋),以才品人,起到了选贤举能的积极作用;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考试选吏为隋唐科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后期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6.隋唐至清:科举制说明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及隋唐时期的发展过程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

    12、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隋唐统治者需打破门第取士的标准,打击门阀世族势力,创立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势力加强。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积极要求参政。宋代:宋代对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由皇帝亲策,废除公荐,“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尤其是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明朝:南北卷制度:为了保证科

    13、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设问:明朝实行南北卷制度,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有何关联?明清科举的特点:考试的科目内容趋于单一化。仅有进士一科,其它科目予以废止。固定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固定为八股文。学校教育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更加严格考试程序。根据明清科举制的特点联系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经世致用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展示材料:材料一: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

    14、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材料二: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有怎样的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加强中央

    15、集权。通过考试举才,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尚文重学的社会风气。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明清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出儒学的范畴,八股取士更是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技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学生思考问题,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内容作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作答。根据概念概括秦朝的选官制度实质为: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学生根据察举制的内容归纳、概括其过程分析和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察举制的意义。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

    16、容思考并作答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作答学生思考并作答分析和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根据所学归纳填写表格帮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做到知识学习、运用的连贯性培养。通过土司府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利用材料说明概念,培养学生历史实证素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历史解释能力介绍察举制有代表性的常科与特科,强调德才并举,注意立德树人通过材料解读并结合所学,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培养历史解释能力通过材料解

    17、读并结合所学,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及利用唯物史观辨证的看待问题的能力由于科举制内容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已经有系统介绍,所以就直接复习呈现利用博物馆关于锁院制度的宋代科举制图片,培养史料实证素养通过明朝南北卷制度联系经济重心南移,培养历史迁移能力联系如今的高考改革起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培养历史迁移能力通过材料解读知道中国古代科举制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和西方政治提供借鉴,渗透家国情怀 通过分析科举制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培养学生辨证的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二、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10分钟)1.秦汉时期的考核与监察考核:上计制监察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

    18、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在各郡派驻一名御史,称“监郡御史”,这标着这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郡国的监察,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置十三州部刺史。前期对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期刺史改称州牧、太守,职权进一步扩大,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2.隋唐至宋的考核与监察考核:唐六典规定:考绩由尚书省吏部负责,考课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评定分三等九级,综合考评这几年的政绩以决定升降与奖惩。监察隋唐:御史

    19、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宋朝在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并且设通判3.明清的考核与监察考核:清朝吸收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其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官员。大计是对地方总督、巡抚及其下属官吏的考绩。监察明朝的监察机构包括督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清朝的监察特点为:科道合一。说明我国的监察模式由御史台模式转变为督察院模式。标志着监案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阅读教材内容,整理秦汉上计制的内

    20、容学生根据教材完成表格内容。学生依据明清时期考核制度的内容完成流程图结合所学内容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上计制的具体过程让学生知道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具体表现。知道监察区逐步发展为行政区,体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行政制度混淆这一特点知道唐六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体现监察制度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有法律依据。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如:汉代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都是由监察区发展而来的。培养学生问题提取能力通过学生归纳中国古代监察模式的特点,培养问题归纳能力。并布置作业,进而突破这一难点。课堂小结(2分钟)与老师一起完成时间轴的梳理通过对知识脉络的梳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板

    21、书设计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二、治国之本治吏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教后反思根据课标要求,本课重点为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更迭过程。由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所介绍,所以,学生本该有所了解,但是上课时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并不好。所以很多内容只能重新讲解,这样就造成给第二个知识点: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所留的时间不多,教学节奏显的比较快。特别是本课难点: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特点,没法具体、详细的讲解。只能留在课后去处理。整体感觉,能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整个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这一问题,已经是比较满意的了。需要课后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对本课内容的巩固与理

    22、解。单元设计单元名称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提升同学们对选官制度的认识,正确认识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树立起对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2)了解当代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只有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才能使中国不断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认识官员选拔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国家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断努力奋斗。2. 学情分析(1)学生在经历高一的学习生活之后,已经对中国古代的一选官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理解接触不多,对现行的公

    23、务员制度也能有个初步了解。对西方文官制度的介绍最为重要(2)大部分同学们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不高,高一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也不够牢固。(3)同学们对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老师要求什么,自己做什么的阶段,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所掌握的学习技能也比较匮乏。(4)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选拔出优秀的人员,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要树立同学们为祖国奉献、做贡献的意识。努力学习,争当祖国优秀的人才。3. 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试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

    24、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思政教学目标:通过对本单元东西方选官制度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起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重点:(1)东西方各主要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2)东西方各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演变的原因难点:西方的文官制度4.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本单元为课标第二专题“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内容,用三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教学目标。三课之间既有历史的顺序,也有空间的差异,但彼此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官员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要认识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管理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西方近代的文官制度是民族国家

    25、的出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总结本单元的内容,总体上都反应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要很好的落实这些原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涉及从西周到明清的历史,时间跨度长,朝代多。同时历朝历代的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内容多、名词概念多,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需要帮助学生理清主要线索个关键名词概念,通过做一些图表,提炼线索或发展特点。(2)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发生发展需要关注制度背后的历史背景,同时,注意对一些政治学名词的理解,了解和认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关系的调整。(3)新中

    26、国成立后,对选官制度的一系列尝试,并最终确立了公务员制度,它体现了继承与借鉴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应当使学生理解,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国家的发展。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西方的文官制度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1. 教学目标【唯物史观】探究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辩证地认识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学习,比较西方文官制度和我国古代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探究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教材学习过程中展示可靠地相关史料,对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

    27、的论证能力。【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学习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学习,认识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官制度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制度自信。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特点及影响难点: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比较3.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法和制度,同学们都知道科举制是对中国古代选拔官员影响最久远的一项制度,甚至西方的文官制度也深受中国科举制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西

    28、方的文官制度有何特点,对比分析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教师活动:同学们阅读课本的导语和正文内容,分析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学生活动: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寻老师提问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明确单元知识结构和学习要求扫除概念理解障碍,初步了解本课要旨,激发兴趣。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向学生传达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教师活动:总结同学们的提问,并进一步设问一、 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一)中古时期西欧社会普遍实行“恩赐官爵制”(二)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1.“个人徇私制”2.“政党分肥制”: (三)

    29、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公平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1)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a.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b.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3)1854年,英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

    30、理能力强烈不满。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4)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了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 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英国是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5)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意义及对文官制度的评价a.意义:英国文官制度是近代英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确立的文官录用、晋升、考核以及统一管理等原则,不仅推动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加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和政局的稳定性、提高官员素质和各部门行政效率、保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及社会的正常运行,还

    31、为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借鉴,这对巩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b.评价:现代意义的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工业竞争的产物,是议会政府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国家较为典型、较为完备的一种用人制度。2.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文官制度(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师】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1.文官范围的划分: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

    32、官。在英国,文官即公务员,而在美国和法国等很多国家,文官是公员中的一部分。美国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法国的公务员更是涵盖了所有国家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3大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2.共同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3.辩证看待西方文官制度(1)进步性: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能够吸收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2)局限

    33、性:文官制度并没能触碰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出现僵化现象。【师】老师上课前说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也产生了影响,那么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西方的文官制度在哪些方面借鉴了科举制度。(1)考试的某些原则:科举制倡导的“公开竞争”“多级考试”“择优录用”等原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平等”等观念不谋而合,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了政府官员须经公开竞考,择优录用。(2)考绩奖惩制度:科举制度实行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对官员的政绩加以考核,并将其与职位的晋升挂钩,现代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功绩制即借鉴了这一原则。(3)考试科目与报考标准: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一样 基本都规定

    34、了统一的考试科目,有着严格的报考标准。【师】我们通过表格的方式将科举制和西方文官制度进行比较西方文官制度科举制在法制保障上现代西方将文官制度纳人了法制范围,文官或公务员只对法律或法定职权负责,文官的职位、地位、待遇依法受到保障,非因违法失职不受免职、停职等处分;科举制下所有官员的权力及义务只以封建君主为中心,其所有的行为只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在用人标准上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在文官的任用及考试上重视官员的知识化及专业化,在考试时极其注意检验应试者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学说缺乏对官员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考察,科举制的逐渐僵化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及创新思维。在政治立场上现代

    35、西方的文官制度施行文官“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原则。我国古代科举制下的官员其政治立场和职务任命往往必须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师】最后我们总体评价西方的文官制度老师总结:西方对中国科举制的借鉴采用了“去粗存精,推陈出新”的原则,其不是盲目地照搬中国经验,而是批判性地吸收了科举制公开竞争等进步原则,摒弃了封建糟粕,并且更加注重文官候选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适应了工业化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学生活动:同学们认真听讲,记录笔记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紧跟老师的思路记录笔记思考英国文官制度的意义,进行小组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根据老师的讲解,理解英国文官制度的意义阅读课本,找寻

    36、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文官制度的内容 根据老师的提示,对重点知识进行标记阅读课本,小组讨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排除代表进行回答。归纳概括文官制度的特点在老师的提示下,辩证的分析西方的文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思考西方文官制度和我国科举制度的渊源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和记录思考并回答问题将科举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知识点记录在课本或者笔记本上面活动意图说明:讲授本课的知识点,同学们能够认识和理解 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事件,理解事物环节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同学们能够理解文官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正确的认识西方的

    37、文官制度。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制度自信,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教师带领同学们一同回忆本课的重点内容,并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的概括。跟随老师的思路一同回忆本课的重点内容,查漏补缺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内容,让同学们查漏补缺。升华价值观,同学们能够从心底感受到中国特社色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起制度自信。5.作业设计1.对本课的笔记进行整理 2.重点知识点进行记忆3.完成布置的练习题6.板书设计西方的文官制度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中古时期西欧社会普遍实行“恩赐官爵制”2.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3.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公平高效的官员录用

    38、制度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 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2.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文官制度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1. 文官范围的划分2. 共同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取(2)政治中立和工作稳定(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7.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优点:不足:改进措施:课题: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标要求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二、教材分析人事管理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的选拔

    39、与管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了解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不仅可以理清时代之变,而且更好理解现代社会的制度,明白教育的意义,本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属于第二单元官员选拔与管理的三课,也是最后一课,一定程度上是本单元的总结,是在前两课基础之上的升华,需要明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对中国近现代制度的影响。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第二个子目是“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第三个子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遵循历史发展脉络。要理清楚三个时期制度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同时每一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顺应

    40、时代所需。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纲要的学习,对晚清和民国的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但是对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过程了解较少,对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变化及其变化原因也没有深入分析,从官吏到公务员制度的变化,尤其对现代公务员制度比较陌生。高二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有探究精神,在学习完第5课和第6课基础上,对于近代文官制度的发展有一定好奇心。学生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通过材料的分析讲解,和图片的观察,教师课堂上的释疑,学生能对这时期变化建立历史解释。教师应结合史料讲解,通过提问以及小组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分析内在原因及其联系,需要注重语言的组织和引导。四、教学目标1.梳理晚清时代变化,置身当时社会背景,知

    41、道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了解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生毕业选官制度是晚清选官制度的重要变革。通过多重史料分析,理解选官制度变革带来的影响,对清末新政选官制度变革进行合理评价。明白政治制度受社会条件的影响,趋向于适应社会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2.通过梳理民国时期三个政府的选官制度的演变,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能够对不同时期官员选拔的效果与意义,形成自己的见解,感悟“理想与实践”这一时代性话题。(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结合新中国发展历程,能够理解党管干部原则设立的时代背景,知道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应

    42、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晚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近现代官员选拔的发展历程(二)教学难点科举制与近代文官制度的关系,公务员制度的作用六、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课堂讲授与教材、史料阅读相结合为主,采用问题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每个环节问题解决达成对知识的学握。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采用史料教学,对史料进行细致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史料分析能力。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出示近年公务员招考情况,用现实问题引入提问:为什么现代很多人争相报考公务员?现代公务员制度与古代哪项制度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观察表格,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带着疑问进入本课学习。启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现实落脚学习本课,同时也帮助学生认识本课重点问题晚清:破旧与立新的矛盾【为何破】师:在开始今天的课堂之前,大家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结合时间轴(从隋唐到晚清,科举制度的变化),提问:科举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2.回顾历史纲要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怎么样的大危机?【如何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二单元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16343.html
    教师相关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课件141张.ppt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课件141张.ppt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4~6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4~6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
  •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3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3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