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36讲 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4122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1.2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36讲 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十一 单元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36 我们 讲义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 36 讲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017 江苏卷,19)(2016 天津卷, 10) (2015 海南卷,16)(2015 福建卷, 30) (2015 广东卷,31)(2015 江苏卷, 21) (2015 江苏卷,37)(2015 山东卷, 31) 本讲试题立足于中华文化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等。题型以体现类、意义类、措施类 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立足于文化的关系、文化发展,具体分析中华

    2、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在备考过程中,应关注热点、关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等作品。 分值: 4 12 分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 汉字 与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和科 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有明显的 区域特征 。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

    3、特色的 民族文化 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 ) 解析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2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 ) 解析 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 3汉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解析 文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 时代。 4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 ) 解析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5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 ) 解析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6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4、。 ( ) 解析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汉字是文化现象,不是自然现象。 7 (2016 江苏卷 )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 ( ) 解析 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一 正确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 别 角度 从中华 文化历史悠久 (纵向 )的角度来说的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 )的角度来说的 侧重点 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见证或 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联系 二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中华文化的

    5、包容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例 1 (2017 江苏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 “ 望、闻、问、切 ” 的诊疗方法,奠 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解析 早在战国时期,扁鹊提出的诊疗方法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6、“ 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 ” 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A 项正确;材料并 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 B 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 C 项不选; D 项夸大了中医药的作用。 二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 1关系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意义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7、和归属感,显 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 区域文化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的。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 中华文化与 民族文化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化与 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例 2 3 000 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8、: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型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 ? 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 A )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具有强【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B C D 解析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9、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错误。故选 A 项。 1 (2016 天津卷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 “ 虽为人作,宛自天成 ” ,体现了 “ 天人合一 ” 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A )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 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 解析 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正确;园林建筑体现了“ 天人合一 ” 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正确;文化的传承不仅仅依赖于传统

    10、建筑的保护, 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错误。故选 A 项。 2 (福建卷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B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解析 题干材料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B 项当选, A、 C、 D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3 (江苏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

    11、民网联合举办的 “ 汉语盘点 2014” 活动中, “ 法 ” 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 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 法 ” 字古代写作 “ 灋 ” 。 “ 灋 ” 从 “ 廌 ”(zh) , “ 廌 ” 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 “ 法 ” 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 “ 灋 ” 从 “ 水 ” ,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 “ 灋 ”

    12、 中包含 “ 去 ” , “ 去 ” 即是“ 弃 ”“ 逐 ” 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 “ 灋 ” 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 “ 法 ” 字字形, “ 麃 ” 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 “ 水 ”“ 去 ” ,至今仍是 “ 法 ”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 答案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13、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 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考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的力量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特有的 包容性 ,即 求同存异 和 兼收并蓄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 自身文化 的认同和对 其他民族文化 的理解。 2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 (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 的 共性 ,又有各自民族的 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 _认同感 和 10_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 11文化底蕴 和强大的 12民族凝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36讲 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1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