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湘教考苑《专题五之连贯》.ppt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410206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格式:PPT
  • 页数:59
  • 大小:379.5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湘教考苑《专题五之连贯》.ppt》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五之连贯 湘教考苑 专题 连贯
    资源描述:

    1、 2014年湖南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级。“简明”即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准确”指用词恰当,表意明确,用词符合情境,符合语法,合乎逻辑;“鲜明”指用语意图清晰,态度明朗,表达明确,能够恰当选用词语、句式,恰当运用修辞;“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等。专题五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五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2013湖

    2、南)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闲情,是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 BC D第一节连贯第一节连贯答案:C解析:第一处横线,根据“不做”“不想”去寻找相应动词,可对应“看”“听”;第二处横线,根据后接的“去水边品茗”,去寻找相伴者,可接“邀三两知己”;第三处横线最好判断,根据前面

    3、的“午后”“日暮黄昏”,可知时间的推移,后面自然要接第句;第四处横线,可根据前面句子中的“只见”二字,对应“不见”一词,可知应填入。2(2012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梅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解析:此题实际为一道衔接连贯题,只是材料为诗歌而已。A项中的“林间”与诗歌第四句中的“满庭”不对应,且与题干诗歌标题中的“西斋”也不相关。C项,“门巷深深”亦与诗歌标题及后句中的“满庭”不合,且绝句第三、四句的末字应仄起平收,此项末字“稀”为平声,不合音律。D

    4、项,“寒气”二字与诗题中的“夏日”矛盾,且句子末字“家”为平声,亦不合音律。B项的“小院”对应后句的“满庭”,“地偏人不到”对应后句的“鸟迹印苍苔”,与全诗衔接紧密。3(2013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

    5、广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 BC D答案:C解析: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语段的话题是“博物馆展出画家、摄影师的作品”。紧承上文“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介绍的是作品创作的经过,所以放在最前面,介绍的是作品的内容,紧接,介绍的是作品的风格特点,按照先内容后特点的顺序排列,应在后。和是对以上作品介绍的总结,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与在语意上紧密衔接,排在后。4(2013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很多时候你可

    6、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 BC D答案:D解析:根据横线前面的句子内容,可以确定为首句,根据中“它写得真好”可知“它”即指中的歌词,排序为;根据中“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和中“其实一切都在改变”可确定的顺序。5(2013北京)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

    7、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A BC D答案:D解析:整体感知这4个句子,找出表述对象,不难确定应为首句,可排除A、C两项;比较两句,由“会”“也会”可知应在后,排除B项;最终可确定答案为D项。这种题型是给出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要求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一般有三种形式:嵌入式排序,衔接式排序,无语境式排序。湖南卷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有时也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排列语序题排列语序题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例1.(2013辽宁)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8、更要用人生的尺度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校教育A BC D答案:A解析:中的“不但”社会的尺度与中“更”“人生的尺度”联系紧密,中的“看它”与中的“看它”照应,由此可知必须排在一起,据此排除C、D两项。是总领句,紧承句,说明“人是教育的产物”的原因,句补充说明“教育”的内涵,据此排定。例2.(2012广东)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这

    9、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超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A BC D 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做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

    10、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应为最先;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紧跟;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接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语句常见顺序有:空间先后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时间先后顺序;事物发展前后顺序;人们认识规律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主次轻重顺序: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排列句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中心抓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

    11、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2抓思路抓思路 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的排序题都采用此法,请大家结合以上例题认真分析。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

    12、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结构;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3抓标志抓标志(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

    13、”“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3)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4)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5)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1(2011天津)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

    14、住宅和办公楼会更为节能、舒适。而新能源在不远的未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答:_答案:解析:题目中提供的五个语句介绍了当今社会化石能源的使用状况和未来的新能源。其中为一组,谈的是当今社会化石能源的使用状况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一组,谈的是未来的新能源问题。是对新能源的总体概括,是具体的新能源,是对未来世界的展望。因此五个语句的正确语序是:。2(2011山东)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

    15、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答:_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排序时要注意概括性语句,以及过渡衔接照应的词句。此题中,句是整个语段所围绕的总话题,需要放在段首;句“总之”显然是末尾概括性语句,应该在段尾;句中“这固然不错”与句中“不过”相衔接造成语意转折,应该紧挨着;三句衔接紧密,应排在一起

    16、。3(2013怀化一模)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不是把学问当作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而只是当作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治学怎么可能做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呢?治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人之道。不良的学风固然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但也与学者个人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有关。这就要求学者善于与别人合作,而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又是和学者本人的眼光、胸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紧紧连在一起的。现在,我们痛感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与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学风有很大关系。另外,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不同学者、不同学科间的大协作研究,例如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由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17、。A BC D答案:C解析:第句是整个句群的观点句。在展开论证中,句从个人治学角度论述,句则从与他人合作角度论述。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会发现神的影子。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的眼中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

    18、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A BC D 答案:B解析:由“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和“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可知,这两句的顺序为;由“前一种孤独”和“后一种孤独”可知,这两句的顺序为;由“一切人间的爱”和“当他爱一个人时”可知,这两句的顺序为;根据三组句群的逻辑关系,正确的语序为。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

    19、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A BC D答案:C解析:语出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答题时要注意关键词。第句是作者的观点,应放在句首;第句关键词“具有这个特征”中的“这个”指代第句的“丰富的单纯”,故紧随;第句关键词“与此相反”的“此”指阐释的“丰富的单纯”这一心灵境界,因此,紧随之后;承上启下,关键词“这两种情况”中的“这”指代上文中和所谈到的“丰富的单纯

    20、”和“贫乏的复杂”两种心的境界,“贫乏的单纯”启下,引出“丰富的复杂”。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语句复位题语句复位题例例1.(2013大纲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_,_,_,_,_,_,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讲堂布置在中轴线

    21、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A BC D 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的陈述主体为岳麓书院,据此不难断定首句应为,排除A、B项;按空间位置变化,一定在后后,据此可排除D项。例例2.(2012北京)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但正常情况下,_,因为引力波在广袤的宇宙中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弱。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引力波是听不到的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 BC D 答案:

    22、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衔接和连贯的能力。答题时先整体把握语段的表述主体与中心,本段材料表述的核心对象是“引力波”。再注意上下句关键词语的提示和照应作用,在第一空和第二空之间,“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是个十分重要的句子,由此第一空只有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排除C、D两项。再看第二空,只有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选。1事理是否相承。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有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2话

    23、题是否统一。话题是否统一。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讲述的话题或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3前后是否勾连。前后是否勾连。句子的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分句之间明显有顺承、因果、并列等关系,从而使文段在表意上思维清晰、层次井然。4意境是否协调。意境是否协调。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读的人。5句式是否一致。句式是否一致。“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贵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

    24、吻合,彼此响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6音节是否和谐。音节是否和谐。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1(2012辽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_,_,_,_;_。_。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 BC D答案:B

    2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紧承句分析,是教育弊端的两面,分别与相对应,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2(2012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 BC D答案:D解析:题目提供的句子,明显是一个总领句。剩下

    26、的六个句子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葫芦是果实葫芦的形状成熟后可做容器使用这种容器的历史久引用典籍印证这种说法。是一个总结句。3(2012福建)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_,_,_,_,_。吸收现代文明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继承传统价值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以母语教育为本A BC D 答案:A解析:解题时,应首先明确该题的首句“国语课本定位”,规定了语段的中心点,其次,五句话,从正反两个角度揭示“国语课本”的特点:是总括句强调“国语课本”“以母语教育为本”,先提出了基础;从正面强调了“国语课本”的特点;则从反面强调“国语课本

    27、”的特点,是总结。4(2012大纲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 BC D答案:C解析:这几句话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茶作为饮品,都熟悉但“茶”字写作“荼”,不是人人都知道“茶叶”是“荼”的多个义项之一饮茶习俗推广,“茶”字的使用频率高“茶”字

    28、的简写变化这种变化的年代。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_,_。_,_。_,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感时伤怀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A BC D答案:B解析:首先要注意代词的指代对象,“它们”应该指唐诗和宋诗,故放在首位,又根据“既又”顺序,确定在后,三句的顺序要考虑

    29、总分关系,先总括千家诗特点,后分说内容丰富,再列举内容的分类。技巧归纳技巧归纳1要学会从陈述对象入手,通过梳理句子主干把握陈述主体,确定选句的角度。2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要有文体意识,把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文字的各自表述顺序。4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风格等。总之,就是要整体把握,关注对象,体味感情,辨清句式。句子衔接的方法与技巧句子衔接的方法与技巧1话题要统一话题要统一所谓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无关的话不掺杂在里面。(1)陈述对象一致陈述对象一致

    30、主句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的现象。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年。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解析:本题陈述的中心是雁门关,只有B项是围绕这一中心的。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从床底下拽了出来

    31、,送到幼儿园去了。A妈妈找了好久,最终才发现他B但后来还是被妈妈找到了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解析:原文的陈述对象是“小明”,A、D两项由于将主语“小明”暗换成“妈妈”,导致与后面的分句连贯不上。C句虽与主语保持一致但是句子的“使”与“终于”极不自然,只有B项能准确表现它们之间语意上的转折关系,通过“让”字引进“拽”“送”行为的主动者“妈妈”被动者“小明”仍作主语,保持了主语的一致性。(2)观点材料统一观点材料统一 有的议论语段开头提出问题或论点,接着举事例,摆材料,进行分析。这里的“观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话题,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说,事例、材料、

    32、语句表达要符合前面的话题,与其相一致:如: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到后半夜两点钟,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成功吗?这段话开头提出的问题是“勤能补拙”,接着摆出的事例却只讲了“勤”,而没有讲“补拙”,论点与论据不一致。末尾“如果”那句话强调的是爱惜时间,跟前面的话题和后面的事例都不完全一致,倘若要讲“勤能补拙”的道理,就必须另找材料,重新组织词语。2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1)表达要合乎事理表达要合乎事理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否则上下句在事理

    33、上出现“裂痕”,会衔接不上。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_。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C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D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解析:这里只有A项才恰当。一个女演员,年过50,年龄大了,不再年轻,这是客观事实。唱起歌来,使人主观上觉得她年轻,情理上讲的通,B项说“发现”她年轻,变成了事实的年轻,D、C两项的问题在于“外貌”,虽然外貌与实际年龄会有差距,但上文说的是“演员”,外貌超出了演员活动的范围(唱、跳、演戏等艺术活动),因而背离了这句话强调艺术生命还年轻,还能大放光彩的本意。(

    34、2)表达要合乎语境 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分;气氛,有热烈、凄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或褒或贬。这一切,在同一段文字里都应该保持和谐一致。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

    35、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关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解析:题中“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A项“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谐,故A、D项要排除。C项虽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情理了,不能做答案。只有B项,“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气氛一致,为正确答案。3表达要语脉贯通 思有路,语有脉,表达一个意思总得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这样才会脉络分明,语气贯通,不跳脱,不紊乱。_所谓“文章”,指的是按一定章法组织起来的能够表情达意、首尾

    36、完整的书面语言形式。A尽管历史上对文章的称谓不尽相同,但自汉代以来,关于“文章”这个概念的含义,一般还是清楚的。B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章法将语言文字合理地组织在一起,才能构成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C构成一篇文章的基础单位是字,然而一篇文章又不是语言文字的随意堆砌。D这就是说,将文字联缀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构成句子,将若干句子按一定的思路组织起来而成“章”,再按一定的“体”体式章法,将章与章联结起来才成文章。解析:原文是对文章下的一个定义。能放在它前面的只有引出“文章”这一概念并与原文中的“所谓文章”上下呼应的A。B项说的是构成文章的条件,不仅内容与原文重复,而且语句无法贯通。C项谈的是字

    37、,与后面的文章根本联系不上。D项的内容是对文章的进一步阐发,加上开头有“这就是说”与之衔接。把它放在末尾再恰当不过了。4看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她年级大约二十六七,_,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A青黄脸色B脸色青黄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解析:横线前后的分句都为主谓结构。A项为偏正结构,C、D两项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为主谓结构,与原句相符,为正确答案。4看句子结构是否一致看句子结构是否一致她年级大约二十六七,_,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A青黄脸色B脸色青黄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解析:横线前后的分句都为主谓结构。A项为偏正结构,C、D两项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为主谓结构

    38、,与原句相符,为正确答案。5看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解析:习惯上,“不是”不能跟“但是”搭配,由此排除D项。因原句有“美是到处都有的”,故不存在选择关系,A、B两项“就是”与“不是”构成选择关系,与句意不符,要排除。只有C项“而是”与“不是”构成并列关系,符合句意,为正确答案。6看语序是否一致看语序是否一致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_。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C三厂上领子的

    39、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解析:要做好此题,就是紧扣关键词“各有所长”和“二厂和三厂”。从顺序一致性来看,应先写“二厂”,再写“三厂”,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而D项又不能跟“各有所长”呼应,也要排除。只有A项先讲“二厂”再讲“三厂”,又突出“各有所长”,为正确答案。7情调要和谐情调要和谐_,巍峨挺秀的秦岭消没在浓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浓云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解析:语段的意境是暗淡的、丑陋而灰黄的,因此选项中就不能是色彩鲜艳的、明

    40、亮的,感情基调就不能是昂扬乐观的。8音韵要协调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白云缭绕,层林叠翠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BCD解析:本题中的(1)句,“每逢”为六字句,若选,“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槐榆丹枫”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平稳;若选,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该选。(2)句“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韵脚字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显然没有选好。只有D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进入课时达标五课时达标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湘教考苑《专题五之连贯》.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1020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