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哲理诗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哲理诗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古代 哲理 鉴赏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哲理诗鉴赏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蔽月山房【明】王守仁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前两句认为,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B.第二首诗前两句认为,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就觉得月亮很小,就有人说山比月亮大。C.第一首诗五六句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运势,其他人得到了一切也比不上我的才能。D.第二首诗三四句认为,如果
2、有人眼光开阔长远,便会发现不仅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2.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菊节(宋)苏轼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1.本词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重阳节前一天与杨绘分别时所写,词中“_”一词点出“重阳”的时节,“_”一句暗示了“分别”。(用原词、原句回答)2.本词充满理趣,多处体现出哲理性思考,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3、,完成下面小题。西塍秋日即事周密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注塍:田间的土埂子,小堤。络纬:虫名。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得此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标题中的“即事”一词意为“就过去的事物、情景做诗文或绘画”。B.“织夜愁”既回应了“络纬”,又暗指纺织女的“夜愁”如织物般纵横交错。C.“酸风”的出处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意指“刺人的凉风”。D.“黄金线”可制成美衣华服,抵御秋寒,所以城里人家不觉秋已到来。2.鉴赏宋诗往往要从理性上把握,请结合内容,谈谈本诗写了秋季哪些特有的情景?总结出了生活中
4、的什么道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 分)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甲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乙诗)桂源铺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注释)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1.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_。(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_”“_”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3分)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
5、以启发。B.(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C.(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D.(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3.这首诗让你领悟到哪些人生哲理?请至少写出两条。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放言五首其一【唐】白居易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注释】这是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臧生:臧武仲,凭借其防地来要挟鲁君
6、,但时人谓之圣。宁子:宁武子,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典型。燔柴,语意为大火。照乘,指明珠。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头两句以反问的句式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B.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诗人认为臧生与宁子性质相同,都是在表面上的作伪。C.颈联两句都是比喻,意思是:萤虫露水,只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D.这首诗就社会人生真伪的辨别议论说理,全诗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2.尾联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放言五首(其二)白居易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轮毂,荣枯
7、反覆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注)放言五首:公元810年,白居易好友元稹得罪权贵被贬,写了五首放言。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闻讯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藏钩: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人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汉武帝为防患女主乱政,立子杀母。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马失应无折足忧:这里引用塞翁失马的故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篇点题,揭示了世事无定、祸福得失相倚伏转化的现象,表达了朴素辩证观。B.这首诗语言形象生动深刻,
8、将尘世的纷扰复杂比作一张网,将福祸轮回比作车轮转动。C.诗歌引用典故,将飘忽不定的仕途与藏钩游戏联系在一起,表现作者面对人生起落的无奈。D.尾联用弈棋输赢不可预测的现象,表现作者对世事无常、结局无法预期的现实的认知。2.请结合颈联内容对本诗中体现的诗人的情感进行解读。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注】元和五年,白居易好友元稹被贬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他写下了放言五首来奉和。北邙(mn
9、g):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鄂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顶波:稳定的波浪。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首联描写贫穷人家房屋残破、亲朋为之痛哭悲歌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关注民生、同情疾苦的情怀。B.“莫”字管“笑”与“夸”二字,“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告诫世人不要嫌贫爱富。C.颈联以东海波浪的起伏为喻,意在说明富贵贫贱不会一成不变。D.全诗饱含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变化,不无哲理性的启示。2.本诗颔联“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有怎样的寓意?请予以分析说明。八、阅读下面这首府诗,完成下面小题。放言
10、五首其五白居易春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注】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泰)山为小。”颜子:即颜回,早卒,死时年仅三十余岁。老彭:老子和彭祖,相传都是长寿之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几种事物和前人事迹,后两联写人生道理,二者紧密关联,脉络清楚。B.颈联写何必恋生忧死,也不要嫌弃自己,厌恶人生,写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C.最后一联进一步说明了生死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些许的消极情绪。D.诗人用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抽象深奥的哲理,议论说理平白浅近,通俗
11、易懂。2.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蕴含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九、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过沙头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论诗绝句元好问眼处心声句有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1.上面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哲理: 2.上面两首诗,表达哲理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观书有感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朦鐘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属于诗。朱熹诗揭示的道理是:苏轼诗暗示的道理是:2.分析这两首诗在表达上的
12、不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转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刘禹锡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注】微之、敦诗、晦叔:即元稹、崔群、崔玄亮,三人都是白居易的好友,情分很深。闻琴泪尽:晋书徽之传载,王徽之听说其弟王献之(字子敬)死讯,前往吊唁,取出王献之的琴弹奏,久不成调,直呼“呜呼子敬人琴俱亡”。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标题中“乐天见示”的“见”字是“我”的意思,即刘禹锡自己。乐天即白居易。B.诗人从读白居易的赠诗写起,既表示了认
13、同和伤感,也扣合诗题,表明了酬答之意。C.“故人少”与“祭文多”对偶工整,揭示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对立面,含有深刻的哲理。D.诗的尾联引用典故,抒发了自古如斯、无可奈何的“叹逝”之情,可谓言简而意深。2.本诗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简要分析颈联包含了什么人生哲理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悟道诗某尼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注】这是一首哲理深刻的禅诗。1.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B.“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择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14、,聊赠一枝春。”C.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D.末句的“春已十分”,既是写梅花之烂漫春色之浓烈,也表现诗人对凡尘的思恋。2.宋人诗多重理趣,这首诗诗人悟出的道理是什么?十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观书有感(其二)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下面对两首诗作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展示了两个生动形象的画面:平日舟大水浅,众人费力推船却徒劳无功;而今无需人力,船却自在前行。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思想的启迪。B.第二首诗写舟行见
15、闻,突出心情变化。从“夜如何”的担心害怕,到“试卷”的期待不安,再到景色“依旧”的欣喜欢快,情感变化富有层次。C.两首诗都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第一首用“艨艟巨舰”和羽毛作对比,表现春水的力量;第二首用扁舟一叶和“满江风浪”作对比,表现夜航的艰险。D.两首诗都写了“水上行舟”,借用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来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悟。由此可以看出,细心观察和体悟生活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2.宋诗重在说理,请结合诗作分别谈谈两首诗给你的人生启示。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谭孝廉赴举李咸用【注】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吾道近来稀
16、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注】李咸用,晚唐诗人。晚唐时社会矛盾激化,兵戈不断,不仅民不聊生,就是士人进身之路也多有阻难。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首联运用借代,交代了谭孝廉赴京科考的时代背景,赞扬其行为的难能可贵。B.颈联“也知”扫去贵贱命中注定的消极情绪,为后一句表达嘱托之意蓄势。C.尾联指出当下儒学之道急需人才,表示自己会竭力向王卿贵族们举荐谭孝廉。D.这首诗情中蕴理,语言浅近而蕴意深远,表现出作者对后辈殷切寄望的情谊。2.这首送别之作,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并谈谈对你的启发。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17、寄韬光禅师白居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注韬光禅师:杭州灵隐寺僧人。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不落俗套,作者避写灵隐寺而介绍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B.颔联、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环境,对仗工整,连用复字,诗味回环。C.颔联、颈联使用了相对的方位,拓展了空间,给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D.尾联虚写“天香桂子落纷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禅意生活的向往。2.有人说,这首诗禅理哲理相互渗融,读懂悟透后有盛夏临泉之感。
18、请找出诗中蕴含的理趣。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C2劝学:要趁着年轻多读点书,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想要重来,也不会有机会了,毕竟时间不等人,没有人能够永远少年。蔽月山房:看待人或事不能仅依靠主观意识,不能被表面迷惑,不能目光短浅,否则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应当了解事物的真相,应当心胸开阔,这样你的世界就更大。二、1.菊花 感时怀旧独凄然2.“良辰乐事古难全”,美好的时光和欢乐的事情不能两全,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美好不能共存的思考,耐人寻味;“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别后明月、玉树无人欣赏,花开依旧,人貌已非,写出物是人非的人生感慨;“不知来岁与谁看”,不知来年,我将跟谁一道赏观,写出对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