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15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406663
  • 上传时间:2023-04-09
  • 格式:PPTX
  • 页数:34
  • 大小:939.0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5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15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ppt课件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5 明至清 中叶 经济 文化 ppt 课件 统编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农业的发展(1)表现:新农作物品种输入(玉米、甘薯)多种经营发展: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突破农业单一经突破农业单一经营方式营方式)。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2).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3).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有关,佃农对田主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土地流转频繁,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分离。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2、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4).农业税收:明朝:一条鞭法。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具体做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增加财政收入。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清朝;摊丁入亩。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税,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方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人丁、地亩的双重征收标准,把

    3、税收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简化了国家税收的原则和手续。【知识拓展】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特点或规律)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以初税亩为标志。收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来少,以两税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在征役上,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赋税种类由繁到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赋税形式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2.手工业的进步(1)表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a.产生:明朝后期,在 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b.表现:开设 ,使用

    4、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c.本质特征:“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出资,机工出力”以及包买商以及包买商的雇佣关系。的雇佣关系。d.发展状况:缓慢发展,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南方工场(2)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缓慢原因a.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严格限制手工工场规模;设立重重关卡征收重税;重农抑商。b.农民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c.闭关锁国政策主动放弃海外市场。d.资金流向:赚钱后的商人大多把资金用于买田置地,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3)手工业发展成就制瓷业: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5、,明朝粉彩瓷、斗彩瓷,清朝粉彩瓷、珐琅瓷。纺织业:a.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b.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冶铁业:明朝时广为流行焦炭冶铁。3.商品经济繁荣(1)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货币经济发展并占主导地位)自明朝中期起,美洲等地的 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自明朝中期起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白银货币化是商品

    6、经济发展的需要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白银商帮出现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 和 。概念:商帮是以概念: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会馆办事机构和和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的商的商业集团业集团。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2)(2)经济政策: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徽商晋商(3)明清朝贡贸易概念:朝贡贸易是指海外诸国与明清政府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特点:A、厚往薄来,倍

    7、尝其价B、有限制的贸易(官府控制和垄断)C、目的宣扬国威(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影响:A、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B、助长了“天朝上国”的虚骄心态C、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文化交流D、扩大中国的国家影响E、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4.经济局限表现(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3)思想:传统价值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地位。(4)经济政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1 1、背景、背景:(1)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2)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3)思想:文化专制加强和西学东渐之

    8、风;(4)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世俗化。二、思想领域的变化1 1、陆王心学陆王心学王阳明对传统的继承,心学成为正统思想;(1)观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加强加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恢复,恢复良知本性良知本性)。知行合一(2)评价: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二、思想领域的变化2、明清儒学的新发展批判继承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背景: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社会矛盾尖锐。思想:文化专制加强和西学东渐

    9、之风;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世俗化。(2)李贽的反传统思想李贽的反传统思想(离经叛道、异端离经叛道、异端)代表作:焚书藏书思想主张:a.蔑视 和教条,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否定儒学权威。(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b.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强调个性发展。c.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批判“存天理,灭人欲”。(他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d.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李贽以童心论为基础,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权威e.倡导功利主义:认为人人都

    10、有趋利之心,人类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目的,仁义道德不过是道学家的假面具。评价:a.李贽是我国反专制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纲常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带有民主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b.李贽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成为后世之楷模,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他当作反孔的先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3)黄宗羲代表作: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明夷待访录思想主张: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天下之法天下之法”(4)顾炎武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思想主张a.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提出“以天下之权,

    11、寄天下之人”)b.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启超将其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倡导“经世致用 ”(实践求真知;力求解决现实问题);【概念阐释】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指做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的学风,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5)王夫之:代表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后人汇编为船山遗书)思想主张:a.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

    12、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b.重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c.唯物思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辩证法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三大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三大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治学上:治学上:提倡提倡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积极:冲击封建专制,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13、具有进步性。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局限: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评价提高认识:提高认识:提高认识:提高认识:资本主义力量较为脆弱,使之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力量较为脆弱,使之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使之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的罗网。使之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的罗网。高度强化的

    1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使之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使之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三、小说、戏曲和绘画1.繁荣背景: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小说成就作者时间成就意义施耐庵元末明初 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 的写作体裁罗贯中元末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吴承恩明朝中期 神话小说的杰作吴敬梓清朝中期儒林外史讽刺小说的杰作_ _清朝中期红楼梦是我国 文学的高峰城市商品经济水浒传章回体西游记曹雪芹古典现实主义3.戏曲成就(1)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 、清朝孔尚任等。(2)昆曲:舞台演出方面,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3)京剧:清朝道光年间,

    15、以 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而形成,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汤显祖徽班4、绘画1、表现:文人画成为主流 写意水墨山水画、花鸟画突出2、艺术特点:写意突出、绘画风格多样,凸显性格3、代表作:明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清郑板桥的墨竹图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如清代朱耷,代表作松鹰图四、科技(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承古萌新)1、传统科技(1)农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农业成就,建立完整农业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反映了“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展农业科学实验,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地位:

    16、四大农书之一,我国农业百科全书(2)医学: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3)工学:明末清初宋应星天工开物收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部全面系统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地理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2.西学东渐(1)背景: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2)代表人物:意大利人 等。(3)目的: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4)贡献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徐光启的农政

    17、全书引入西方的泰西水法,介绍西方的水利工程;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了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利玛窦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 ,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5)评价:积极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进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反对空谈心性,力倡“经世致用”的务实之风。局限当时的统治者及大部分中国人依然极度独立与自信,对世界形势缺乏了解。只在少数的士大夫阶层中流传,而且大部分深藏皇宫,没有能够很好的普及。测绘技术17

    18、23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西学东渐的势头衰落下去。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西学东渐的势头衰落下去。中学西传:西方传教士用拉丁文翻译中国的四书五经,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不少欧洲启蒙思想家曾从儒家经书译本中吸取进步思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重视实践经验,轻理论概括(2)重实用技术,轻抽象科学(3)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4)重视综合,轻分析(5)重人文社会,轻自然科学(6)重农业,轻工商业(7)全面繁荣,领先世界(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古代科技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小农经济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统治者重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科技创新缺乏动力;古代科技未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主义制度不断强化并达到顶峰(3)思想上: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禁锢思想。(4)政策上: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5)根本原因: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15151818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5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06663.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