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ppt课件(7)-(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ppt课件(7)-(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ppt课件7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2 辽宋夏 金元 文化 ppt 课件 统编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温故而知新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成就2、记住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政治:民族政权并立,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政治:民族政权并立,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反映。【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政权在统一多
2、民族封建国家中的重要作用。【重难点】重点:宋元时期思想、文艺、科技等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重点:宋元时期思想、文艺、科技等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难点:程朱理学的内涵及影响。难点:程朱理学的内涵及影响。孔子创立孔子创立春秋春秋儒学独尊儒学独尊西汉武帝西汉武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遭到打击遭到打击秦朝秦朝继承发展继承发展成为显学成为显学战国战国孟孟子子荀荀子子吸收佛道吸收佛道有新发展有新发展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三教合一”隋唐隋唐韩愈韩愈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复兴运动?5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世民武则天曹操唐有天下三纲不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
3、有五代之乱。(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国家分裂,政治混乱,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1.背景(1)魏晋至隋唐社会动荡,传统儒学体系不足的弊端暴露并日益僵化理论上:最大缺陷在于过多关注“现世实际”问题,而回避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社会功能上:无法为政权提供合法解释。6魏晋时期,服食五石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其与儒齐驱并驾,峙而为三,吁!可怪也,去君臣之礼,绝父子之戚,灭夫妇之义,儒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宋元学案卷二(2)佛道盛行,儒学正统地位遭遇挑战,三教相互吸纳渗透魏晋时期佛道冲击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儒学本身在思辩性
4、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这正是佛、道思想的优势。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含义: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作用:使儒学的发展更为辉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含义:尊道、礼佛、崇儒商品经济的繁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导致道德式微。科学技术的进步宋代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需要调整统治思想文官政治的发展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和科举制度逐渐完善(3 3)北宋的社会环境)北宋的社会环境程颢程颢程颐程颐朱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理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
5、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这一学派称为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这一学派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3.目的: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是三教合一的产物。道、佛儒(根本)(目的)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主要流派是程朱理学,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1 1)宇宙观(世界观)宇宙观(世界观)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天
6、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朱子语类朱子语类从材料一来看,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先后关系是怎样的?世界的本源又是什么?理先于气,理先于气,“理理”是世界的本源;本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是世界的本源;本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材料一材料一 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皇天震怒”,终不,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 22 上伊川杂录上伊川杂录材料二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
7、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70读大纪读大纪理表现在社会上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2 2)人生观(道德观)人生观(道德观)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 5二先生语五二先生语五物物皆有理皆有理。如火之所以
8、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19杨遵道录杨遵道录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天理体现在社会关系上的是什么?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天理体现在社会关系上的是什么?材料三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朱熹:“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
9、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3 3)认识论)认识论“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材料四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4 4)方法论:)方法论: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你如何认识朱熹的这一主张?你如何认识朱熹的这一主张?二程和朱熹认为该如何认知天理?二程和朱熹认为该如何认知天理?(1)代表人物创立者:程
10、颢、程颐程颢程颢(1032(10321085)1085),字伯淳,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人称明道先生。程颐程颐(1033103311071107),字正叔,),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人称伊川先生。“二程二程”兄弟早年兄弟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时,建敦颐,宋神宗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曾在洛阳讲学,故其曾在洛阳讲学,故其学派称为学派称为“洛派洛派”。朱熹,自元晦,世称晦庵先生。早年为学博杂,泛滥词章,出入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他于 1148年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漳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平生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
11、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福建讲学。故其学派为“闽派”朱熹死后不久,成为“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孟。集大成者朱熹伦理观:儒家伦理道德就是天理二程:把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天理即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2)主要思想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二程:“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朱熹:理气论,理一气二天理:是指人们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即儒家的伦理道德。人欲:并非指人的所有欲望,主要是指超过延续生存条件、违背伦理道德原则的欲望。含义:以三纲五常约束行为,压抑自己的人性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特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
12、专制统治和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认识论: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二程遗书语录格物致知接触学习探究实践万事万物扩充格 物 致 知具体物理社会伦理普遍天理 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从而明理(道德之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渐悟,明道德之善,非求科学之真二程: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仁(爱心和责任)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朱熹:明道德之善材料一材料一 理学家的思想,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因其目的是“卫道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表示其
13、文化的保守性格,守性格,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贞节牌坊贞节牌坊从青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一个女人终身守,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幽禁的证明。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三人生自古谁人生自古谁无死无死留取留取丹心丹心照照汗青汗青粉身碎骨浑粉身碎骨浑不怕不怕要留要留清白清白在在人间人间苟利苟利国家国家生死以生死以岂因祸福岂因祸福避趋之避趋之清清林则徐林则徐粉身碎骨粉身碎骨寻常事寻常事但愿牺牲但愿牺牲报报国家国家清清秋瑾秋瑾利: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0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