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ppt课件(21)-(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ppt课件(21)-(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ppt课件21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政治 军事 ppt 课件 21 统编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了解宋初专治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2.了解两宋与边疆少数民族对峙的情势。3.理解王安石变法内容及影响。1.1.北宋的建北宋的建立立一、宋初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不久,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原则:分权分权,即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三原则:崇文抑武崇文抑武(重文轻(重文轻武)武)。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集权的加强集权的加强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一原则:收权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归中
2、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 2.宋初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背景(或原因):)背景(或原因):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一原则: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 1)加强对地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方的控制:即收权即收权削实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监督;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重文轻武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交朝廷。收精兵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强干弱枝2.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
3、集权的加强集权的加强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原则:分权,即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2)分散机构权力,使之相互牵制即分权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无统兵权,后者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在地方设四监司(即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监控各州增设通判,监督制约知州2.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集权的加强集权的加强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二原则:分权,即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2)分散机构权力,使之相互牵制即分权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4、、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无统兵权,后者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在地方设四监司(即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监控各州增设通判,监督制约知州2.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集权的加强集权的加强四四监监司司加强中央集权的第三原则:崇文抑武(重文轻武)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形成文官政治2.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集权的加强集权的加强军军事事“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权禁军只
5、有统兵权,调兵权归禁军只有统兵权,调兵权归“三衙三衙”统调分离:统调分离:更戍法:更戍法: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地方,定期更换驻地。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集权的加强集权的加强2.2.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措施行行政政中央:中央: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地方:地方:派派文官文官出任知州;出任知州;各州设各州设通判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与知州彼此制约;设设“四监司四监司”,监控各州,监控各州财财政政地方设地方设转运使转运使,将,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抑制武将抑制武将削削
6、弱地弱地方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鉴于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利于巩固统一;但因文人不懂军事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2.分化事权,高度集权于中央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造成冗官局面。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人民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4.发展科举制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官僚队伍庞大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集权的加强集权的加强3.3.加强中央集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权措施的特点4.4.加强中央集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权措施的影响一、一、宋初宋初中央中央集权的加强
7、集权的加强(1)积极: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 守旧的政治风气。导致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二、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二、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1 1、边疆压边疆压力力:积积弱弱(1 1)北宋与)北宋与辽的对峙:辽的对峙: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北宋 每年送给辽每年送给辽“岁币岁币”。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使使北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北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1 1)北宋)北宋与西夏的对峙:宋夏议和与西夏的对峙:宋夏议和(西夏保持帝号,西
8、夏保持帝号,向向北宋称臣,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赐岁赐”)2 2、财政危机、财政危机 积贫积贫冗兵冗官冗费(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战事连年不断、自然灾害频繁);(2)民族矛盾尖锐(北宋与辽、西夏战争不断)(3)行政效率低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4)庆历新政(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而失败)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5)宋神宗支持变法三、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变法1、变法背景:、变法背景:2、变法目的:、变法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挽救北宋封建统治危机3、变法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4、指导思想:“开源”
9、“节流”5、措施:积贫 积弱积弱 冗费 冗兵 冗官富国之法(理财:“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强兵之法(整军)取士之法(科举)作用内容措施项目领域 既利于节省费用,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负担政府采购物资,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引发富商不满)均输法一定程度上利于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收入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引发不满)方田均税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东京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引发富商不满)市易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引发不满)募役(免役)法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
10、展,增加政府赋税收入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农田水利法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对农民仍是沉重负担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以限制富商、大官僚、大地主向农民借贷,引发不满)青苗法经济上:富国之法三、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变法作用内容措施项目领域 重改革、破成规,贯彻惟才用人的原则唯才用人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整顿太学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使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废明经诸科,不考诗赋;改革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0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