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统计学》大纲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代统计学》大纲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统计学 现代 统计学 大纲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现代统计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统计学是为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硕士研究生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状况,使人们达到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正确的认识。它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该课程是经济学、管理学等硕士学科专业的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2、。通过学习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硕士研究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思想理论和具体方法,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的涵义与意义等。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 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学习,提升自身实际工作中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2、通过学习统计指标,掌握经济、社会、管理中的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分辨这些指标可能掩盖的一些真相。3、 掌握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失业率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际收支。5、通过一定的实例分析和统计学应用
3、研讨,使学生的统计方法和分析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和生动的案例为主,同时采取课下阅读、课堂讨论、课下练习或课程实例分析等方式,使学员能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四、课程参考资料1、现代统计学陈晓坤 魏长升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统计学原理吴可杰、邢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统计学原理李洁明、祁新娥, (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4、统计学徐国祥、刘汉良、孙允午、朱建中,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商务与经济统计(第6版) David R. Anderson、Dennis J. Sweeney、Thomas
4、 A. Williams,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年。五、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导论一、统计的含义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
5、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三、统计的概念与基本范畴(一)统计学的概念统计,英文为statistics,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活动(或称统计工作)是指各国政府或其他机构为满足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要以及科学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收集、整理、分析、编制有关数据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程序一般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描述、统计分析和统计显示等。统计资料是指统计活动产生的原始的或加工、编制过的统计数据
6、材料,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指研究大量现象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方法论科学,是一门关于统计资料收集、显示、描述和分析方法的学科。统计学来源于统计活动,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理论概括,又用理论和方法指导统计活动。以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习惯上把这三者统称为统计。(二)统计的范畴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又可以简称为总体和个体,是反映统计认识对象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2、统计总体的特点和分类: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3、标志的分类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
7、和数量标志 4、标志表现的分类: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 5、变异与变量: 6、统计指标含义: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的构成: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 。7、统计指标的特点。 第二章 统计设计【学习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设计的含义,懂得为什么在统计工作开始时就进行工作设计,统计设计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的统计工作采用不同的设计种类。一、统计设计的概念、内容及种类(一)概念: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其结果表现为各种设
8、计方案,如统计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等等。(二)作用:是统计工作实施的基本依据,是使统计工作协调地、有秩序地、顺利地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以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诸阶段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统计设计对整个统计工作起两方面的作用:从认识上讲,是对统计总体的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连接点。它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反映和研究,避免统计标准的不统一。从工作上讲,它起通盘安排的作用,分清主次先后,按需要和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避免重复和遗漏,使统计工作有秩序地顺利地进行。(三)种类:按设计所包括对象的范围,统计设计可分为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前者如对一个企业、一个地区
9、或一个国家统计工作整体的设计,后者如设计全省统计工作时,对其中农业、工业等统计的设计。按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统计设计又可分为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都可以进行全阶段设计,但整体设计侧重于统计工作各个方面的通盘安排,对各工作阶段只能概略地提出基本要求和统计方法;专项设计则要作出比较细致的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四)内容:统计整体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1、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2、与统计指标体系相联系的统计分类和分组;3、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4、统计工作各个部门和各个阶段的协调与关联;5、统计力量的组织和安排。统计全阶段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明确规定统计工作的目的;确定统计对象的范围
10、;规定统计的空间标准和时间标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制订出调查登记的项目,分类和分组的方法以及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制定保证统计资料准确性的方法;规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时间安排,各个工作阶段的联系和各阶段的基本方法;安排好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工作。二、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对统计工作全过程的通盘考虑和全面安排,这就是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开始,也是统计工作基础,它对整个统计工作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一)先应确定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核心指标即是统计指标体系中以它为主的指标。以哪一个指标作为核心指标,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统计对象的性质、统计总
11、体的范围、统计研究的目的等。核心指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应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核心指标;反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好坏的指标体系应以利润作为核心指标。(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核心指标确定以后,应当围绕它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各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体系。所谓不同的角度,包括:1、根据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情况进行设计。例如以国民收入指标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考虑到国民收入总量的形成,取决于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总量之间的主要比例关系,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农轻重的比例、财政收支的比例等等。这样,使可设计各种统计指标对各种比例的数量进行
12、观察,形成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标体系。2、根据影响活动成果的因素进行设计。例如,以利润指标作为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而利润的形成依赖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各种因素所处的情况,如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和消耗状况、设备的利用和运转情况、劳动生产率高低、工艺技术水平等等。这样便可设计各种设计指标对各种因素的数量进行观察,从而形成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3、根据活动成果的构成进行设计。例如以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支出作为财政部门统计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考虑到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各项税收、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其它收入等。财政支出有: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用、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用、其它支出
13、等,这样可设计各种指标分别对财政收支的各组成部分的数量进行观察,从而形成财政部门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内各个指标,应该在总体范围上一致,在指标口径上互相联系。统计指标体系的口径范围应以核心指标的口径范围来确定。(三)确定统计指标的涵义和范围统计指标涵义应该具有以精确的统计数字来测度现象总体的功能。确定统计指标涵义时,先应当考虑对其进行科学定性。在所研究现象中,有些定性概念是具有明显的测度功能的,如价格、成本、工资、利润等。这些现象的名称一般直接体现了测度的特征,在设计统计指标时,往往可以直接用作指标名称。这一类现象指标名称往往和现象的定性概念一致。统计设计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将现象的定性概念表
14、述为统计指标的测度涵义。例如,成本现象的定性概念为:消耗在产品中的物化劳动和必要劳动。从测度的要求出发,便可按照劳动的消耗必然转化为费用的支出,将它改为作为测度手段的成本指标,也就是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支付。有些定性概念是不具备测度功能的。例如,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人的智力、产品质量等。对这一类现象,必须另行寻找既能体现现象的本质,又具有测度功能的特征来作为统计指标。这类现象统计指标名称不可能与现象的定性概念相一致,需要寻找替代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在与现象性质相近的其它具有测度功能特征中,选择最合适来作为观察这一现象总体量的统计指标。例如,“农场规模”这一现象是不可度
15、量的,便可以与其性质近似的,如耕地面积、职工人数、资金额、产值等许多具有测度功能的特征中挑选最能体现“规模”的特征来作为统计指标。(2)从现象变动的原因,或现象形成的结果等具有测度功能的特征中,选择最能体现其本质的特征来作为测度这一现象总体量的统计指标。例如,工人生产技术水平取决于工人接受文化教育专业训练的年限,以及工龄等。这样,就可以从中选择最能体现其本质的特征作为统计指标。(3)根据现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设计专门的测量手段来作为统计指标。例如,根据儿童智力现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可设计具有测度功能的“智商”儿童达到的智力年龄(儿童答对年龄的全部智力测验题即为达到某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商,作
16、为观察儿童智力现象的统计指标。(4)按现象的品质差异编为顺序递增或递减的等级,使原来只能计质而不具备测度功能的特征转变为可以测度的特征。例如,按照一定标准来判别产品外观形态和内在性能的优劣,将产品质量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从而使质量这一不可测度的特征变为可以测度并引用为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应该有个具体的内容和界限,什么内容应该计算在内,什么内容不应该计算在内,都应有明确的规定。统计指标的范围也称统计指标的口径。为了统一口径,保证测度结果的准确,统计设计需要将抽象、定性概念的外延具体化,明确无误地为某种特定性质现象界定统一的计量标准,列举出这一现象的统计范围。(四)规定统计指标的计算单位统
17、计指标的涵义一经确定,就明确了如何对现象进行测度的问题。现象的大多数计算单位是自然形成的,完全可以依据现象的计量标准来确定。如钢材产量以“吨”计量、汽车产量以“辆”计量、利润额以“元”计量等等。但有的统计指标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通过一定计算形式结合而成的。这时它的计量单位应是结合在一起的那些特征的计量单位,因而多数使用复合单位计量,也有使用单一单位计量或无名数计量的。(五)确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有的是比较简单,在确定了总体范围和指标口径之后,并不需要再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因为统计指标的计算表现为点数、测量、登记和汇总等。如产品产量、职工人数等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就是如此。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