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六首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5398177
  • 上传时间:2023-04-06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9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六首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 高考 复习 诗歌 鉴赏 练习题 共六首诗 参考答案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恨 别 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1、分析首联的内容,并说说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2、“思家步月清育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一联中的“清宵立”“白日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态?(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浪淘沙邓剡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释: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

    2、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凉”的原因。(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一)晁补之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震泽:太湖的古称。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名,是迄今仅存的古代水陆城门,始建于前514年(春秋吴王阖闾元年)伍子胥筑城时。閟(b):掩蔽。(1)这首诗前两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

    3、要分析。(5分)(2)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怀古之幽情?请加以赏析。(6分)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都城元夕毛滂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注:毛滂:北宋衢州人,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觚棱:宫殿的屋脊。1.这首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5分)2、全词主要抒发词人怎样的感情?上片与下片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3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

    4、,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惠溪住宅以西。(1)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分)(2)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分)(3)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4分)古诗词鉴赏(10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杂诗六首(其一)宋刘挚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注】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洲,含冤而死。8.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5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悲情?请

    5、结合尾联简要分析。(6分)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首联的“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首联即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有总起全诗,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2、“清宵立”,写诗人因思家、忆弟而夜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日眠”写诗人于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这两句互文对举,表现了诗人坐卧不安的举动和心绪。清宵而立,白日反眠,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言近旨远,语浅情深。赏析: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

    6、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垫,沉都顿挫,扣人心弦。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别了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

    7、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漂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他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

    8、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这就是说,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孰有逾于此者乎?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诗人胸怀的开阔。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

    9、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二、1用典(1分)“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2分)融情于景(1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反衬”,写出激愤之情,也可给1分)(1分)2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家国沦亡的悲凉。(每点2分)(分析时结合全词)三、(1)诗人行船吴淞江,借“荒原”“落日”“鸣狐”“寒天”“吠犬”诸意象,描写了泊舟所见之景。一个深秋

    10、的黄昏,诗人所乘之舟傍河停泊。纵目四顾,日落、荒原,不见人迹,唯闻狐狸在坟墓旁鸣叫着;不时从远处村庄传来阵阵犬吠声,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寄托着作者的羁旅愁思并为下文抒发怀古之幽做了铺垫。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意象和意境氛围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先从诗句中找出景物的词语,然后根据描写景物的词语,修饰性的直接提取,描述性的可自己概括,然后再答出其在诗句中的作用。读后可知,“荒原”“落日”“鸣狐”“寒天”“吠犬”等均为前两联描写的意象。由“荒”“寒”“犬吠”等词可得出冷清萧条的氛围,然后再联系全诗主旨来答出诗人的情感。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这首诗尾联用典抒发怀古之幽

    11、情。徘徊在盘门中,观看着这并列的水陆两门,诗人想起了当初建此盘门的伍子胥。楚魂指伍子胥,夫差重用伍子胥大败越兵,可此后夫差非但不听伍子胥的忠谏,以至身死国灭。诗人因此感慨夫差固然咎由自取,而可惜那伍子胥的忠魂还依恋着吴山。对忠臣的死于非命,诗人表露了他的深沉怅惋之情,一抒幽思。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尾联关键词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着表现手法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来分析作答。由“夫差”“楚魂”等词语可知,尾联运用了伍子胥的典故,然后根据该典故内容将诗人的情感答出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

    12、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吴松道中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组诗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这一首写大雨泊舟。前面两联描写了泊舟所见之景。一个深秋的黄昏,诗人所乘之舟傍河(河浒)停泊。诗人站在船头,纵目四顾,发现周围是一片荒原世界。天寒、日落、荒原。不见人迹,唯闻狐狸在坟墓旁鸣叫着;不时从远处村庄传来阵阵犬吠声。诗人泊舟如此荒野之地的原因,下面一联就有交代,原来乌天密布,大雨将临,所以要赶紧靠岸,准备寻个地方避雨。震泽,太湖的古称。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名,是迄今仅存的古代水陆城门,始建于前514年(春秋吴王阖闾元年)伍子胥筑城时。第五

    13、句带出泊舟地点,是在太湖之上。两句说,停船靠岸时,诗人犹在饶有兴致地四面瞻望,这会儿,眼看大雨马上要倾盆而下,着了慌,赶忙帮助船家系住帆,争在雨前奔入盘门。徘徊在盘门中,观看着这并列的水陆两门,诗人想起了当初建此盘门的伍子胥,因此尾联便转入怀古。吴山,座落在杭州西湖东南面,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又因吴国大夫伍子胥以忠谏死,浮尸江中,吴人怜之,立祠山上,所以又称“青山”。楚魂,在古代诗歌中常含有追吊古代楚人之意,然而所指则随所咏而异,这里则指伍子胥,他原是楚人中因父伍奢(楚国大夫)为楚平王所杀,故离楚入吴。阖闾之子夫差重用伍子胥大败越兵,雪了勾践杀父之恨。可是此后夫差非但不听伍子胥的忠谏,允许

    14、越国求和并北上伐齐,还赐剑命伍子胥自杀,以至最后国灭身亡。诗人因此想到,夫差固然咎由自取,而可惜的是伍子胥的忠魂,到后来还依恋着吴山。对忠臣的死于非命,诗人表露了他的深沉怅惋之情。四、1、比喻、夸张、想象。(2分,答两种即可。)描绘了皇都璀璨辉煌、繁华热闹的元宵盛况:全城灯火,五彩缤纷;街上车马华丽,宫前火树银花;飘落的银河星灯辉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间。(3 分。)2、第一问: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乡思亲之情。第二问:上片虚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极写现实处境之落拓。一虚一实,一乐一悲,以虚衬实,以乐衬悲。(每问3分)五、(1)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

    15、,潇潇疏竹,泠泠水声,(1分)营造了一种南清、冷寂的意境。(1分)表现了诗人谪居中的郁悒(孤寂、伤感)之情。(1分)(2)反衬手法,以动衬静,(2分)“泉响”反衬四野的空旷、冷寂,“鸟喧”,反衬夜的静谧。(1分)(3)即事成咏,诗人夜不能寐,起望西园,倚楹至旦,体现其“寂寞”;即景寓情,描写空旷幽寂的环境,衬托诗人的“寂寞”;末句直抒“寂寞”之胸意。(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妄自菲薄;不能带宾语。六、【答案】(5分)运用衬托手法。(1分)通过描写萧条凄凉的月亮挂在房屋的檐角,以哀景衬哀情,(1分)营造出萧瑟、凄清的

    16、氛围。(1分)通过描写江上的枫叶已一片火红,以乐景衬哀情,(1分)反衬作者的悲凉之感。(1分)(只答“借景抒情”,有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给3分)9.(6分)一是为秋天景物而悲,(1分)诗中通过对秋风、秋月、寒鸱、秋虫等景物的描写,(1分)抒发了作者的悲凉之感;(1分)二是为孤单冷落的贬谪处境而悲,(1分)尾联以“灵凤”自比,(1分)以孤单地栖息在梧桐树上来比喻自己贬谪时的孤独、凄清。(1分)【解析】试题分析: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也就是先描述出颔联写了什么样的景,写了什么样的情,然后分析景物描写与情感的抒发有什么关系。读后可知,颔联上句关键词“萧”表现出了月挂檐角的萧条凄凉,烘托的自然是诗人内心的凄凉感伤,故运用的是以哀景衬托哀情的手法:下句“赤”表现出了江上火红的枫叶,属于乐景,由注释可知,诗人被贬,最终含冤而死,因此应是凄凉哀伤的,故属于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9.试题分析:由题干“哪些悲情”可知,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可根据诗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复杂的情感。前三联主要通过对秋季枫叶、秋风、秋月等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因秋景而悲伤的情感;由诗歌注释可知,诗人因被贬官而孤单冷落的凄凉之感;通过对“灵凤的孤独栖息,来抒写自己的孤独凄清之感。综合起来概括即可。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六首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9817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