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25.诗词五首.pptx

  • 上传人(卖家):现有分享
  • 文档编号:5393718
  • 上传时间:2023-04-05
  • 格式:PPTX
  • 页数:83
  • 大小: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25.诗词五首.pptx》由用户(现有分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同步 课件 25. 诗词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第25课课诗词五首诗词五首陶渊明 杜甫 李贺 杜牧 李清照关注关注“初中教师园地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公众号2019秋季各科最新备课资料陆续推送中秋季各科最新备课资料陆续推送中快快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吧快快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陶渊明、杜甫、李清照等诗(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掌握诗词中的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这五首诗词。(重点)2.品味诗词的语言,掌握解答古诗词炼字题的技巧。(难点)3.体会诗(词)人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重点)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他开创了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作者简介作者

    2、简介饮酒组诗共20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本诗是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采菊东篱,遥望南山,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此诗凭着浅显的语言、精妙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哲理,成为中国诗史上广为人知的名篇之一。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在人境在人境 无车马喧无车马喧(果)(果)心心远远地自偏(因)地自偏(因)悠然悠然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有真义有真义归

    3、隐乃人生真谛归隐乃人生真谛 飞鸟相与还飞鸟相与还人、人、“呼吁呼吁”归真还朴归真还朴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结庐结庐在在人境人境,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1.1.结庐:建造房舍。结庐:建造房舍。2.2.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译:盖间房屋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译:盖间房屋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闹声。却没有车马的喧闹声。走进课文走进课文问君何能问君何能尔尔?心远地自?心远地自偏偏。1.1.尔:如此,这样。尔:如此,这样。2.2.偏:僻静。偏:僻静。译:请问您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译:请问您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思想超脱,居住的地方自然就觉得思想超脱,居住的地方自然就觉得僻静了

    4、。僻静了。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悠然见见南山南山。1.1.东篱:东篱:东边的篱笆,这里代指东东边的篱笆,这里代指东边篱笆旁的菊圃。边篱笆旁的菊圃。2.2.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这里形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这里形容不经意的样子。容不经意的样子。译:在东边篱笆旁的菊里采摘菊花,译:在东边篱笆旁的菊里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到了南山。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到了南山。山山气日夕气日夕佳,飞鸟佳,飞鸟相与相与还。还。1.1.山气:山间的云气。山气:山间的云气。2.2.日夕:傍晚日夕:傍晚译: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秀丽,译: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秀丽,飞鸟相伴成群地归巢。飞鸟相伴成群地归巢。3.3.

    5、相与:相伴。相与:相伴。此中有真此中有真意意,欲,欲辨辨已忘言。已忘言。2.2.忘言:不知怎样表达。忘言:不知怎样表达。1.1.辨:分辨。辨:分辨。译:这里包含着真切的情趣,想要译:这里包含着真切的情趣,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6、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见,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5.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A.陶渊

    7、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B.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鄙视官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高洁人格。写作特色写作特色写景、抒情和说理相交融,意境深远。本诗写景句不事雕琢,神韵独具,如“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抒情如“

    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理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阐明了诗人隐居的情境。三者融为一体,烘托出一种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杜杜 甫甫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曾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忧国忧民,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著有杜工部集。背景材

    9、料背景材料 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天宝十四年(755),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至德元载(756)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f)州(今陕西富县)。八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一个月后,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杜 甫甫春 望走进课文走进课文1.首联所望见的是什么?为全诗起到了什么作用?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

    10、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在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同时描绘了一幅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读后让人触景伤怀。2.颔联写景,描绘了作者怎样的见闻感受?从什么角度来写景?一句写花,写所见,写时局;一句写鸟,写所闻,写家事。诗人以乐景写悲情,概括了忧伤国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3.颈联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请你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 金”,极言

    11、家书难得。在那年代,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容易使人产生共鸣。4.从尾联来看,字面上并没有说忧伤,实际上却把忧国伤时之情写得更强烈。试作简要分析。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亲人,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这样,在写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后,又叹息衰老,悲哀更深。结尾这一笔,使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春望一诗中写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春望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为忧乱伤春之作,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伤时思家之情。主旨归纳主旨归纳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前四

    12、句重在写景,但景中有情;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情中自有景。诗中的景物有声有色,构成纵深的多维艺术空间。这一空间是诗人的主观心理和客观物象融合的具体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完美结合。时代之悲、骨肉之情,郁积胸中,诗人却不肯直抒。“国破”然而“山河在”,“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诗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的忧思得到了艺术性的再现。写作特色写作特色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在李贺生活的年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据历史记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814),李光颜身先士卒,冲

    13、出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雁门太守行就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其诗作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走进课文走进课文黑云压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1.1.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

    14、城的气势。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译:敌军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译:敌军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守城将士的)铠甲迎着(云缝中(守城将士的)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闪闪发光。角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燕脂凝夜紫。凝夜紫。1.1.角:军中号角。角:军中号角。2.2.燕脂:胭脂燕脂:胭脂,色深红,色深红。译: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边译: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半卷红旗半卷红旗临临易水,霜重鼓寒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声不起。1.1.临:动词,抵达。

    15、临:动词,抵达。2.2.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译:红旗不展,驰援部队悄悄抵达译:红旗不展,驰援部队悄悄抵达易水边,浓霜凝住战鼓,鼓声低沉。易水边,浓霜凝住战鼓,鼓声低沉。报君报君黄金台黄金台上意,提携上意,提携玉龙玉龙为君死。为君死。1.1.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2.2.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译: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译:为

    16、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高举宝剑,甘愿为君王战死沙场。高举宝剑,甘愿为君王战死沙场。本诗通过哪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士们在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写作特色写作特色1.色彩浓重,画面鲜明。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黄色、胭脂色、紫色等,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

    17、它们的层次性。他还把性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事物糅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2.奇诡而又妥帖。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出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十分妥帖。唯其奇诡,愈觉新颖;唯其妥帖,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富有情思的意境。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抒情小诗立意高远,清俊流丽;时政之作简洁明快,感慨深沉。杜牧尤擅七绝,在晚唐成就颇高。其散文以阿房宫赋名世,状物抒情,骈散兼用,自有特色。著有樊川文

    18、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东吴统帅周瑜,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中所写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背景材料背景材料赤赤 壁壁杜杜 牧牧折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磨洗认前朝。东风东风不与周郎不与周郎便,铜雀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春深锁二乔。折戟:折断的戟。将:拿,取。东风:指火烧赤壁事。走进课文走进课文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曾利用东风之

    19、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铜雀: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自将磨洗认前朝。译: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译: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积沙中还没有销蚀,拿来积沙中还没有销蚀,拿来磨光洗净还能辨认出是前磨光洗净还能辨认出是前朝遗物。朝遗物。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进铜雀台中了。兴感之由兴

    20、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侥幸心理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这首咏史抒怀诗,借赤

    21、壁之战来抒发诗人的感慨,吐露心中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写作特色写作特色借物兴感,以小见大。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诗人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历史往事,想到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想象丰富,含蓄而别致。诗人没有直言假使“东风不与周郎便”之后东吴的破灭,而是以二乔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这种写法发人深省,意味深长。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

    22、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渔渔 家家 傲傲李清照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语解释:词语解释:星河星河:银河。:银河。帝所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天帝居住的地方。殷勤殷勤:情意恳切。:情意恳切。走进课文走进课文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语解释:词语解释:报报:回答。:回答。嗟嗟:

    23、叹息,慨叹。:叹息,慨叹。谩谩:同:同“漫漫”,空、徒然。,空、徒然。鹏鹏:传说中最大的鸟。:传说中最大的鸟。蓬舟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蓬,蓬:如飞蓬般轻快的船。蓬,蓬草。草。三山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三座海上仙山。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星河”,即银河。意思是说,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

    24、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2.“仿佛梦魂归帝所”。“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古代诗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归帝所”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情况怎样呢?3.“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听见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

    25、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有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不见

    26、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意。两者像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那么,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

    27、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词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呢?请结合渔家傲一词的写作背景谈谈。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生活于种种束缚之下,即使是像李清照那样有修养和才华的女词人,也不能摆脱这种命运。这无疑会使她感到烦闷和窒息。她作了两首临江仙词,都用“庭院深深深几许”作为起句,这很可能是想借它表达自己的烦闷心情

    28、,她要求解脱,渴望有广阔的精神世界。(2)渔家傲这首词中流露出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能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寻求出路。这是她在生活重压下的反抗呼声。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写作特色写作特色意境壮阔,气势磅礴。上阕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下阕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来抒发胸臆。最后词人表示要像大鹏鸟一样乘风高飞,奔向缥缈的仙山,寻求幸福。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回拓展阅读拓展阅读如梦令如梦令 昨夜雨

    29、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是绿肥红瘦。一剪梅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三杯两盏淡酒,

    30、怎敌他、晚来风急?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雁过也,正伤心,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声声慢乌乌 江江 李清照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八咏楼题八咏楼 李清照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水通南国三

    31、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春春 残残 李清照李清照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课堂小练课堂小练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搔首()发簪()折戟()殷勤()嗟叹()谩()m m n ns s o o z z n n j j y y n n jiji 2.填空。(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2)春望中诗人借物抒发国破家亡的感伤之情的千古名句是:(3)赤壁中借物兴感,用假设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4)渔家傲中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扶摇直上”的典故,抒发词人积极向上的开阔胸襟的词句是:九万里风

    32、鹏正举。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你认为杜甫春望一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的景象,满目凄凉,令人心酸。4.下列诗句的出处、作者及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诗人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唐代诗人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诗人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范仲淹宋代词人点拨点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代女词人李清照。D关注关注“初中教师园地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公众号2019秋季各科最新备课资料陆续推送中秋季各科最新备课资料陆续推送中快快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吧快快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25.诗词五首.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9371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