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2课时).docx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5392110
  • 上传时间:2023-04-0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60.5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2课时).doc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诗三首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古诗 课时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3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侯、章”等7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有三首古诗,要注意提示诗中多音字的读音:“纤”读xin;“脉”读m。本课要写的字,可以侧重指导“侯”,不要多写一竖,并从字音、字义两方面帮助学生与“候”进行区分,避免混淆;“盈”,上半部分的“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画要出头,“又”书写时要小一些,最后一笔要变成点;“栖”,提醒学生

    2、右边是“西”,不要写成“酉”。对于诗中的词语,先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让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诗句中,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阅读理解本课三首古诗均与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相关。寒食十五夜望月都是唐代七言绝句,教学时,可以整合起来进行学习。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较难理解,可以单独教学。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然后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还可以回顾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了解的传统节日习俗或平时积累的古诗词,加深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理解。积累运用在反复朗读的基础

    3、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意象,抓住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或传说的场景,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或结合古诗自身的特点引导背诵,完成背诵积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节日图片,搜集传统节日及相关的来历、故事、典故等资料。学生准备:搜集描写传统节日或传说的诗句。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章、泣、盈、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分享故事,导入新课1.导入:(出示牛郎织女故事的图片)同学们,你们了解图片上的故事吗?它和哪个节日有关?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过渡:(出示牵牛星和织

    4、女星的图片)故事的结局,牛郎化作了牵牛星,织女化作了织女星。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他们在鹊桥相会一天。除了这一天,他们只能隔着银河相望。这就是七夕的由来。3.介绍七夕。课件出示七夕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它又被称为乞巧节,相传七夕的夜晚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看,我们的祖先多浪漫啊!根据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就能创造出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其实,牵牛星和织女星起初只是自然界的星星,随着岁月的演变才有了一些情节,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迢迢牵牛星,对这个爱情故事的情节

    5、发展起了很大作用。4.板书古诗题目:迢迢牵牛星。操作指导由牛郎织女的故事切入学习,聊故事,谈节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过程中要注意把传说和自然界的星宿建立联系,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传统文化的浪漫、奇妙联系起来。板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活动1自学生字,扫清障碍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2.同桌互相读古诗,检查古诗中的字音读得是否正确。3.检测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多音字。课件出示脉4.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好节奏。课件出示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5.多种形式朗读,把古诗读正

    6、确、读流利。(男女生合作读,小组读,齐读。)活动2重点指导,规范书写1.独立观察方格里的生字,想一想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侧重指导“盈”的写法。出示课件。预设:盈:上半部分“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画要出头,“又”最后一笔要变点,书写时要小一些。3.教师示范“盈”的写法。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投影展示学生书写情况。5.学生练习抄写古诗,整体感受书写之美。操作指导指导学生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此环节中,要对易错字进行强调、示范书写。学生在朗读时要关注几个多音字的读音在本诗中是否正确。板块三自主探究,了解大意活动1朗读古诗,读出韵律1.自由读三首诗,读正确、读流利。试着

    7、划分朗读节奏。2.指名朗读,读出节奏。(迢迢牵牛星按照“二三”格式读)3.自由读,关注诗歌的韵脚,说说发现了什么。4.课件出示诗句,感知诗歌的韵脚,读出韵律。活动2自读感悟,整体感知诗意1.理解诗意,你有哪些好方法?(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句进行猜想)2.借助注释,独立理解诗意,把不懂的字词、句子圈画出来,准备在小组里进行交流。3.在小组里交流对诗意的理解。4.全班汇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1)理解“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几个叠词的意思。(2)课件出示迢迢牵牛星的大意:课件出示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

    8、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5.小结: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理解诗意的方法,恰当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大意,真是会学习的孩子。操作指导对于整体感知诗意的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解诗意有一定的方法,要鼓励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自主理解诗意,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中解决心中的疑问,从而理解古诗大意。板块四初赏古诗,引领方法活动1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自由朗读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尽量读出韵律美、音乐美。2.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说一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圈一圈最触

    9、动你内心的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预设: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师:这位同学说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画面。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觉得这首诗描绘了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不能相会,织女日日思念牛郎的画面。师:两位同学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的画面。相信大家都听明白了,一个是民间故事中美好的画面,一个是古诗中描绘的织女忧伤的画面。3.过渡: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份美好,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民间故事中的牛郎和织女每年都会在七夕那天相会一次。不能相见的日子里,织女的心中又是多么忧伤呢?让我们通过诗句去感受。活动2品读诗句,体会织女的内心情感1.体会分离之

    10、痛苦。课件出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1)读这两句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天空中明亮的牵牛星、织女星,它们相隔很远。)(2)抓住关键词语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迢迢”写出星星距离的遥远,“皎皎”写出了星星的皎洁明亮。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相爱之人却只能隔着银河相望,让人悲伤。)课件出示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读着诗句,你看到的河水是什么样子的?(“盈盈”写出了河水清澈的样子。这是一条又清又浅的河。)(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想一想:为什么这河水又清又浅,牛郎和织女却不能见面呢?(河水又清又浅,应该可以涉水而过,但是他们却不能见面,是因为有像王母娘娘

    11、这样的势力的阻隔。尽管银河又清又浅,牛郎织女却只能含情脉脉地隔河相望,难诉衷肠。)(3)指名朗读,读出不能相见的思念、无奈。2.体会思念之痛苦。课件出示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1)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织女的心情?预设:“札札”是织机发出的响声,体现了织女织布的忙碌。“弄”是“拨弄”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织布,只是拨弄着机杼。“泣涕零如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之情。(2)织女终日以泪洗面,为何还要去织布呢?(织女借织布排遣思念的愁苦,但却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无心织布,表现了织女愁苦至极的心情。)(3)指导朗

    12、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织女的思念之苦。(指名读,齐读。)3.小结。课件出示全诗表面上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实则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的恋人的思念之情。活动3指导朗读全诗1.结合诗句表达的情感,指导朗读诗句。(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点拨:朗读时,“迢迢牵牛星”可以读得慢一些、长一些,因为“迢迢”是形容路途很遥远的,表现了牛郎和织女相隔很远很远。接下来的“皎皎”二字起调就可以读得稍高、稍短,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指名朗读这两句。(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点拨:“纤纤擢素手”可将语调放得轻柔一点,读出其中的柔美之感,想象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布的样子。

    13、“札札”可读得稍微短促一点,仿佛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响。指名朗读这两句。(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点拨:这几句,要读得稍微低缓一些,最后一句“脉脉不得语”可以适当拖长语调,想象织女面向银河另一边,望眼欲穿的画面,仿佛听到织女因悲伤而哽咽的声音,要体会出织女无尽的思念。指名朗读这几句,注意语速。(4)自由练习朗读全诗。2.配乐创设情境,教师引读古诗。师:遥望星空,那两颗明亮的星星不禁引发我们的遐想(生齐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师:织女看似忙碌,却无心织布。听,那传来的叹息声;看,那令人心痛的泪滴(生齐读: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14、,泣涕零如雨。)师:清清的河水呀,虽然你又清又浅,但有情人却只能相隔两岸(生齐读: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活动4总结学习方法1.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古诗的呢?2.教师小结,出示方法归纳:(1)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联系故事理解古诗。(2)抓住关键词语想象诗中的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操作指导选择较难体会的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作为范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经历学习古诗的过程,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归纳,从而为自学后面两首古诗做好铺垫。板块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这首诗无一句直写相思却句句含

    15、思。诗歌因故事而丰富,故事因诗歌而更具生命力。下节课让我们进一步领略诗歌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2.布置作业:熟读古诗,查找古诗中的节日习俗及相关的典故。操作指导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节日习俗资料是很重要的学习,应给学生一些建议,如,要查找哪些内容,给出具体任务。还要提醒学生在查找过程中对资料进行取舍整理,不能采用“拿来主义”。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侯、栖、鸦”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寒食十五夜望月。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1.复习:背诵古诗迢迢牵牛星。还记得这首古诗与我国的哪个节日和传说有关吗?(七夕牛

    16、郎织女的传说)2.导入: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又有哪些习俗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3.过渡: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而节日里的一些习俗,更是丰富文化的一种体现,也使传统节日有了更大的魅力。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处处可见节日习俗的影子。4.板书古诗的题目寒食十五夜望月,齐读诗题。通过读诗题,你猜一猜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个节日的习俗。(寒食节习俗中秋节习俗)5.介绍作者。课件出示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为“大历十才子

    17、”之一。韩翃的诗工整清丽,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著有韩君平诗集。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仲初,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时政弊端及民生疾苦颇有所反映。著有王司马集。操作指导由畅谈中国的传统节日来开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醒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掌握情况。导入中要注意把传统节日的习俗与古诗的学习连在一起,学习伊始即让学生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板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活动1自学生字,扫

    18、清障碍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2.检测生字的读音。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指名读。侯(hu)栖(q)鸦(y)3.指名读寒食和十五夜望月,纠正字音,读好节奏。(注意多音字“栖”的读音。)4.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活动2重点指导,规范书写1.观察方格里的生字,学生交流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侧重指导。预设:(1)注意形近字“侯”与“候”的区别。提醒学生写“侯”时不要多写一笔竖。(2)强调易错字。(栖:右边是“西”,不是“酉”。)3.教师示范“侯”“栖”“鸦”的写法。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投影展示学生书写情况。5.学生练习抄写古诗,整体感受书写之美。操作指导指

    19、导学生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此环节中,要对易错字进行强调、示范书写。学生在朗读时要关注多音字的读音在本诗中是否正确。板块三自主探究,了解大意活动1朗读古诗,读出韵律1.自由读寒食十五夜望月,读得正确、流利。试着划分朗读节奏。2.指名朗读,读出节奏。(可以按照“二二三”格式读)3.自由读,关注诗歌的韵脚。说说你发现了什么。4.课件出示诗句,感知每首诗的韵脚,读出韵律。活动2自读感悟,整体感知诗意1.交流理解诗意的方法,自读感知整首诗的大意。(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句进行猜想)2.借助注释,独立理解诗意,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句子,在小组里进行交流。3.在小组里交流对诗意的理解。4.全班汇报,

    20、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意思。(1)了解“春城”“汉宫”“五侯家”分别是三处地点。(2)了解寒食的大意。课件出示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3)理解“中庭”“地白”的意思。(4)了解十五夜望月的大意。课件出示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5.小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学习古诗,“读”是最有效的方法,再借助注释与伙伴交流,恰当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就能很好地理解古诗的大意。操作指导对于整体感知诗意的学习要放手

    21、,让学生自己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解诗意有一定的方法,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意,教师深入学生学习小组中,在关键处点拨,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大意。板块四自主品析,运用方法活动1合作学习寒食,了解习俗文化1.过渡:请同学们运用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的方法,自主品析感悟寒食一诗。2.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刚才习得的方法品析古诗。3.汇报寒食的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大意。(2)请学生汇报寒食节的来历,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通常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据史籍记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介之推却抱着大树不肯出森林,最终被活活烧

    22、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蹴鞠、牵钩、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3)寒食中体现了哪种习俗?(禁火)(4)抓住关键词语想象诗中画面。(5)在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由“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想象到了柳絮飞舞、鲜花盛开、杨柳随风摆动的美丽画面。)(6)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介绍背景。(寒食是一首讽刺诗,这首诗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

    23、来受皇帝恩宠、专权跋扈的宦官。)体会诗中的讽刺意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得到宫中传赐的新火。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首诗可以读得舒缓、平和,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可以适当拖长声调,读出轻烟袅袅的感觉。活动2合作学习十五夜望月,感悟思乡之情1.小组内用总结出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十五夜望月,圈画出打动你内心的词语,小组内交流感受。2.过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在十五夜望月中你又有哪些收获呢?3.汇报十五夜望月的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1)赏析“望”之画面美。体会“白”的妙处。预设:

    24、师: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望到了哪些景象呢?哪些词语的使用很巧妙?生1:“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的清冷之感。生2:使人不由得联想到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体会“栖”的妙处。A.教师引导,聚焦问题: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但为了押韵,诗人调整了语序。“树栖鸦”让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我们仿佛听到乌鸦一开始被明亮的月色惊动,扑棱棱地展翅欲飞,声音喧闹,声音逐渐低落下来,最后终于没有声音。既从侧面写了月色之皎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拓展诗句理解意境:有很多古诗中都描写了这样的意境,鸦鹊在月光树荫中由惊惶喧闹到安定入睡(课件出示:月皎惊乌栖不定。)静中有动、动静

    25、结合的山涧(课件出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会“湿”的妙用。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突出桂花在露水中浸润已久,也表明露水轻盈无迹。)小结: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2)体会“望”之情深。过渡: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什么情感?“秋思”指的是什么?(秋天的情思,在这里指游子的思亲之情。)拓展相关秋思的诗句。课件出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李白秋思相思阻音息

    26、,结梦感离居。萧悫秋思体会“落”的妙处。A.“落”能否换成“在”?(不能换成“在”。“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B.小结:“落”字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4.指导朗读。(配乐朗读,竞赛读。)朗读时,“冷露无声湿桂花”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其中的静寂、幽美之意,“人尽望”可以适当加重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要读得悠远、绵长一些。操作指导以学生汇报为主,练习迁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品悟古诗的意境。同时,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进行相机点拨、引导。指导朗读要结合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板块五拓展延伸,分享交流1.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把你

    27、搜集到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同时,借助资料说一说诗中都写了哪些传统节日和习俗。2.将含有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进行整理,办一期手抄报进行成果展示。操作指导分享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教师要给予补充相关诗句,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同时为办手抄报作准备。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古诗与传统节日和习俗有关系,同时,作者在诗中也用了大量的典故,所以资料的搜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是课前的一个重要准备。学生了解了相关的习俗,了解了相关的传统故事,对古诗的内容也就产生了兴趣。值得欣慰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引领,一些学生能够迁移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很有效果。但是,在诗的意境理解上,

    28、学生仍有一定的困难,一些学生还是字字对译,只能说出字面意思,缺少画面感,缺少想象的情境。课堂创设的朗读情境还是很成功的,达到了以读促讲的效果。学生课堂活动卡课题古诗三首 用时56分钟活动内容阅读思考:默读古诗,找找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情感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活动建议1.默读三首古诗,圈画作者所描写的景物,体会景物特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作者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全班交流,体会古诗意境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学生课前预学案课题古诗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预习字词1.给加点字补全音节。h n 王侯 文章 栖息2.在田字格中抄写下面的词语。 哭泣 盈利 脉脉 乌鸦3.解释下列字词。春城: 御柳: 五侯: 河汉女: 擢: 素: 机杼: 零: 盈盈: 脉脉: 中庭: 地白: 内容感知读了古诗,根据注释和工具书我理解了三首古诗的大意,我能选择一首写出来。 资料搜集搜集韩翃、王建的资料。阅读质疑1.诗中的“春城”指哪座城市?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2课时).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92110.html
    教师相关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