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比较 异同 选择题 高频 题型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 中国古代史一、材料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墨子提倡全民同利、有财相分、有利相交的平等公正观。他主张“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常天之臣也”。在社会关系上,应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免以分人,有道者动以教人”。墨子强调,正义在于公利,为天下兴利除害,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策略。追求公共利益,就要反对自私自利的思想与行为。墨子把“国家百姓之利”作为义与不义的尺度,义作为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它的终极目标在于息民,这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墨子主张尚贤、尚同,消除歧视,君主平等用人,人民平等参与政治。摘编自何芳
2、墨子“民本”平等思想的现代审思材料二 谭嗣同的社会教化观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观点,确立了社会生活实践的基本要求。政治方面谭嗣同反对“势”(君主的威势),要求消除“众生业力”,提倡“自主之民”,以期达到西方的平权;他提倡君民地位平等、世界(各国)“互通”、中西贸易要讲“均”,从根本上还是要自强兴国,以真正达到和西方各国的平等;他还强调“君民犹本之于末”、人无“等差”“分殊”、男女天生“无异”,最后落脚于伦理立法,以构建新的伦理关系;他肯定孔子“有教无类”、主张不以科举内容“差高下”,终极目标是以“感化”取代传统“教化”。摘编自董平平谭嗣同平等思想研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
3、知识,概括墨子社会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简评其影响。(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社会教化观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赋税是国家凭据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和调控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初年,刘邦实行“轻田租”政策,行“十五税一”之法,即国家从农民总收入中征收十五分之一。不久,因军费开支浩大,又改成“十一之税”,到惠帝刘盈时,才又恢复“十五税一”。后来,有时免除一半田租,变成“三十税一”,遇到荒年,又全部免征。汉文帝减免田租,对少地和无地农民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增加了占有大量土地的豪强地主的收入。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两汉前期减田租的措施,固然有利于那些“奴婢
4、千群,徒附万计”,并拥有大量佃农的大地主,但对大量自耕小农也多少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而也收到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效果。摘编自唐嘉弘谈谈西汉的赋税制度材料二唐承隋制,前期赋役上实行租庸调。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它以民户授田为基础和前提。为确保租庸调的顺利实施,政府规定每户编造手实,再根据手实编成户籍;按每户丁男、中男数均田、定赋役。手实、户籍、均田、租庸调之间互为依据,便于监督管理,有效地组织赋役征调。国家职能有效实施,政权稳固,治理秩序良好。天宝十四年开始的“安史之乱”是唐朝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
5、,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征调不已。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两税法是针对以上诸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围、税负相对公平,当然更主要是满足中央政府的财力需求;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摘编自朱红琼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轻徭薄赋”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唐政府利用租庸调制进行调控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评价其历史作用。(3)据材料二,说明唐代赋税征收依据的变化,阐释其原因及从中获得的认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6、。材料一 子晋凤笙调夜月,宓妃罗袜映朝霞。何人贯酒青楼晓,几处寻春紫陌赊。(北宋)杨亿次韵和席衢州忆洛阳春游十四韵南宋偏安江南临安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衣冠毕会,商贾云集”“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城内有以天街中段为中心的闹市区和城南、城北两个大规模的商业区,还有不少专业性的商业街道,就是西湖也有个小小的市场,小小钱塘也是“渔盐商贾都来往”。摘编自李国锋宋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材料二 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
7、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兼述英国城市化的特征与启示材料三 1949-1978年是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19491978年工业化得到相对高速的发展,而城市化发展却严重滞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之后的城乡壁
8、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城市发展的特征及其原因。(2)据材料二、三,比较中、英两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4、古代农书与农业材料一 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农书大约260种,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以下为部分农书一览表:时间书名主要内容先秦管子地员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对土壤、农时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的初步总结
9、。西汉记胜之书记录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北魏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农书,其内容源自前代农书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尤其注重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副渔等知识。宋代陈旉农书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依托于作者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元代王祯农书综合性农书,其中农器图谱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明代种树书专门记述果树、蔬菜、花草栽培。农政全书传统农书集大成者,吸收了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农业科技,并记录了新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摘编自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等材料二 耕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穙种,七月、八月犁稀杀之
10、,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类同。”说明豆类作物的轮作,起到了绿肥作用。大小麦:“冬雨雪止,以物辄菌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据齐民要术材料三 粪田之宜篇:“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主张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以达到“地力常新壮”的目的,体现了“用类如用药”的思想。善其根苗篇:“今夫种谷,必先修治秧田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水)浅深得宜乃善。”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据陈旉农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中国古代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的异同。5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礼制体系初步确立的时期,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是汉代礼制的基本功能。汉代秦而立,以刘邦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对“五帝神祭祀”尤为重视,逐步建立起以“五帝神祭祀”为核心的郊祀礼制,宣扬汉帝国受天命而立的政治合法性。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高帝除秦社稷,立汉社稷,礼所谓太社也。时又立官社,配以夏禹,所谓王社也”。此外,西汉初建,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命叔孙通制朝礼,让礼制作为一种深层的政治文化模式不断发挥作用。汉初统治者也在秦亡汉兴、汉承秦制的过程中,对于一般性的形式化
12、的礼制加以因袭或稍有损益。摘编自张爽汉代礼制及其推行材料二 宋代礼官深谙皇帝尊崇先祖旧制的心理,常常以旧制建言来达成其意愿。如庆历时,礼官“章穆升附,岁月已深请如旧制”的上奏便被应允。宋代,官方礼制实施过程中还常出现“礼院请依周礼,设五室于大庆殿”“太宗淳化三年正月朔,命有司约开元礼定上寿仪”等依照前代礼制行事的现象。在礼制推行中,宋人还根据时事的变化对礼制加以改进,如宋人认为“李绩邪说误国,唐祀几灭,李晟有再造王室之勋,宜升李晟于堂上”,又如宋人主张若如前代“今元会仪,御马立于龙墀之上,而特进以下立于庭,是不称尊贤才、体群臣之意”,遂改仪注以御马在庭,以适应现实,并构成复杂而系统的宋代礼制体
13、系。摘编自靳惠宋代官方礼制的实施情况考察以宋史礼志为中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推行礼制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礼制实施的基本依据。(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宋推行礼制的共同政治意义。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山西乔家大院是保存最完整的晋商大院(如图)材料二 荷兰东印度公司堪称现代公司治理和组织制度的创立者,它有一个董事会,可是由于人员较多,所以公司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委员会手中。委员会人员的构成与股份构成相对应,任何一个商会都没有绝对控制权,但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权力还是控制在阿姆斯特丹商会手中。每个商会监督并装备自己城市被
14、允许派出的商船,而各商会允许派出的商船是根据其股份总额分配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了另一项制度创新,即发行股票。因为其合理的管理结构,保障了股民的利益。其鼎盛时期,股息高达40%。材料三 圈地运动还引发了农村经济变革,如大农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农村经济变革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英国的农业属混合型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差不多各占50%。随着畜牧业比重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成为多余;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引发了农业革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
15、业耕作制度、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等都明显提高,使农业释放了大批的劳动力。宋蓓国外城市化发展路径评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帮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创新的两种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清商帮和荷兰的商业公司、英国的圈地运动有何本质区别。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并且要求使“治天下之具皆
16、出于学校”,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 根据黄宗羲的学说和后来传入的西学民主理念,谭嗣同提出当前的改革不是要“反满”“反清”只和今天的统治者过不去,而是要根本改变几千年以来的专制政治。在黄宗羲、谭嗣同们看来,君民本是“平等”的,“君亦民也”,民本君末,“非君择民,而民择君”,民可“共举之”,当然也可“共废之”。摘编自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对近代中国民主思
17、想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对孔孟儒学的传承之处,并说明对儒学改造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朝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史学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期。延续数百年的程朱理学走向没落,经史考据之实学思潮兴起,并且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潮。士大夫对理学的批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发展。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三大家”之一,他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嬗变与转型。顾炎武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即对普通劳动者历史作用的认识和认识论等方面上。顾炎武认为“天子一位”,君主只是一个爵位,是人民“推举”而来的
18、,没有绝对的贵胄,君主要重视人民。在认识论上,顾炎武的学识是建立在自身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他通过自己的学识与实践正确论证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摘编自金海峰浅析17-18世纪中西方史学的嬗变与转型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之后,特别是17世纪,西方传教士在深入世界各地传播基督敏思想的同时,也把西方各地的信息资料带回了欧洲,使西方人了解到不仅欧洲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地球上其他民族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和种种神学,以此为开端的科学革命乃至牛顿三大定律的提出,拓宽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伏尔泰提出了以理
19、性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史观,从而把人类精神的进步放在了应有的位置。伏尔泰的史学观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儿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唯理主义。伏尔泰举起理性主义大旗,并使理性主义成为他的文化史观萌生的哲学基础。此外,在风俗论中,伏尔泰进一步把视野投向整个世界,勾勒了作为整体的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生活图景。摘编自刘明伏尔泰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管窥以路易十四时代为中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和伏尔泰史学思想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伏尔泰和顾炎武史学思想出现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炎武和伏尔泰对史学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材料一 明初统治者反对对外贸易,建朝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朝贡贸易是唯一的合法外贸途径。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除宣扬国威外,大量采购西洋(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物产亦是重要目的。1567年,明政府开放福建省一港口供中国商人对外贸易并对进口贸易征税。之后,西班牙、荷兰、英国商人相继东来。与此同时,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活跃起来,逐渐形成了以闽粤为中心、以澳门为核心的亚太经贸网络,中国的瓷器、茶叶等物品大量流向西方。中国的商人、工匠遍布南洋各个群岛,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在明末清初的几十年里,郑氏海商集团操控着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材料二 清初厉行海禁。1683年,康熙帝打败郑氏集团,结束海禁,后
21、又在主要海港设置海关。粤海关迅速成为最热闹的通商单位,专门经营外贸的中国商行在广州迅速增加。1757年,乾隆帝宣布广州为清帝国唯一对西方开放贸易的港口,并颁布了一套详细的规则,这就是著名的“广州贸易体系以广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多样且整合性较好的经济圈。清朝持续外贸顺差,西方各商业势力不得不寻求与这个体系的融合。19世纪40年代后,随着中西多项条约的签订,以上海为中心的新的远东商贸网络逐渐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明朝前期到后期对外贸易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与清朝前中期对外贸易的相似之处,并简析清朝“广州贸易体系
22、”的积极作用。参考答案1、答案:(1)内容:全民同利;人格平等;公利即正义;以惠民为终极目标;崇尚贤人政治,主张社会各阶层平等参与政治。评析:表达了社会下层渴望安定的愿望;有利于出身低微的人才施展才能;(答出两点即可);充满理想色彩,在当时无法实现。(2)特点: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儒家的思想;中西兼容;内容全面系统;带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原因:理学等传统哲学的启发;西方文明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族危机加深;谭嗣同政治实践经验的积累。解析:(1)内容:依据材料一“墨子提倡全民同利、有财相分、有利相交的平等公正观”可以得出兼相爱,交相利:依据“正义在于公利,为天下兴
23、利除害,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对策。追求公共利益,就要反对自私自利的思想与行为”可以得出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依据“墨子主张尚贤、尚同,消除歧视,君主平等用人,人民平等参与政治”可以得出尚同、尚贤。影响:结合第一问的内容和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是揭示宗法等级制度和儒家伦理的局限性;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愿望与要求;消极方面是具有不可实现的空想性。(2)特点:依据材料二“谭嗣同的社会教化观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顾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观点”可以得出继承传统儒家思想;依据“政治方面谭嗣同反对势(君主的威势),要求消除众生业力,提倡自主之民,以期达到西方的平权”可以得出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