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复习课件210张.ppt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366202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格式:PPTX
  • 页数:210
  • 大小:11.7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复习课件210张.ppt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哲学与文化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哲学 文化 期末 复习 温习 课件 下载 _必修4 哲学与文化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哲学与文化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备考策略备考策略 以“科学技术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议题,探究哲学的产生、哲学是什么、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考点一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追求智慧的学问1.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 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文化的活的灵魂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产生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影响哲学的

    2、影响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考点一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追求智慧的学问2.2.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含义(1)(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系 哲学哲学世界观世界观区别区别含义不同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不同形成不同 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特点不同特点不同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哲学并非

    3、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联系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的认识;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的认识;两者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两者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误区提醒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是科学的误区提醒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

    4、一;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考点一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追求智慧的学问2.2.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含义 世界观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区别区别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根本观点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联系联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

    5、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提醒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相互决定的关系。提醒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相互决定的关系。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考点一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追求智慧的学问2.2.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含义(3)(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哲学具体科学具体科学区区别别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具体领域任务任务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

    6、般的本质和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最普遍的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方法论指导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具体方法方法指导指导联系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

    7、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关系注意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替代论:把哲学看作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作用考点二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1.1.哲学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

    8、为本原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无同一性有无同一性 能够正确认识世界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可知论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界的可能性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提醒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系问题。考点二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2.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1)思维和存在的

    9、关系问题,首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避的基本问题。(2)(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学问题的回答。考点二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3.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1)两者分歧:两者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围

    10、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2)根本观点: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3)(3)基本形态: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

    11、义考点二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4.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基本观点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的原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作用代表代表观点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是金、木、水、火、土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荀子:天地合

    12、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接而变化起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灭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质,是基本元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合理性合理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13、本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质上是正确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丰富和发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展了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局限性局限性缺少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缺少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单化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上的唯心主义 共同性共同性 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考点二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5.5.

    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基本形态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客观精神(如上帝、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

    15、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及观点及观点孟子: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心即是天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物是观念的集合合”;笛卡尔: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朱熹:朱熹:“理在事先理在事先”“理生万物理生万物”“未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有这理”;黑格尔:世界的本质

    16、是独立存在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外化;的外化;孔子: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联系联系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考点三考点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17、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观的有机统一。(2)(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

    18、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备考策略备考策略 以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议题,探究一切从实为议题,探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增强对这一思想路线的政治认同;结际出发,实事

    19、求是的意义,增强对这一思想路线的政治认同;结合党和政府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方针政策,阐释坚持世界的物质合党和政府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方针政策,阐释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性和运动的规律性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生的科学精神。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1.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

    20、质概念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区别别特性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特性自身的个别特性存在状态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不能被创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造、改变和消灭有生有灭,可以被创造、改有生有灭,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变和消灭联系联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的关系是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

    21、与特殊性的关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系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2.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3.3.人类社会的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性(1)(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决定性的作用。(2)(2

    2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4.4.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从意识的起源起源看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生理基础看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

    23、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看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考点二考点二 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的规律性1.1.物质与运动物质与运动(1)(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含义: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24、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的承担者理解理解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强调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离不开物质误区误区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

    25、致形而上学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考点二考点二 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的规律性2.2.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联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

    26、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考点三考点三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不仅能认识事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能够能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地改造世

    27、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性受到客观规律制约规律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

    28、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生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想意识考点四考点四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1.含义: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

    29、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2.哲学依据: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3.要求(怎么做):要求(怎么做):我们做事情要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充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物的本质和规律

    30、,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考点四考点四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

    31、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四个要求四个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个反对两个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夸大意

    32、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备考策略备考策略 以以“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议题,探究实事求是为议题,探究实事求是的观点。可创设辨析性情境,剖析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的观点。可创设辨析性情境,剖析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错误;学习运用错误;学习运用“两点论两点论”“”“重点论重点论”等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等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成功经验。具体问题的成功经验。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含

    33、义: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2.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特征特征世界观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普遍性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

    34、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问题客观性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观的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主观随意性多样性、多样性、条件性条件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样,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的条件,一不同

    35、联系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件为转移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整体与部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整体与部分 含义不同:含义不同: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功能不同:地位、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

    36、从和服务于整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体。(1 1)互相区别:)互相区别:(2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二者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整体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二者相二者相互影响互影响:整体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整体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关键

    37、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决定作用作用。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整体与部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整体与部分原理:原理:强调整体:强调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强调部分:强调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

    38、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方法论:方法论:对应整体:对应整体: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综合的思维方法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整体的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对应部分:对应部分:重视部分的作用,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考点一考点一

    39、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4.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系统优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之系统优化(1 1)含义:)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 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整体性: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备的功能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备的功能 有序性:有序性:系统内部结构是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内部结构是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结构

    40、有序合理,就会促进系统的发展,结构无序或结构有序合理,就会促进系统的发展,结构无序或不合理则阻碍系统的发展不合理则阻碍系统的发展考点二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1)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类社会、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着的。类社会、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着的。(2)(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产

    41、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的原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

    42、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考点二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比较比较量变量变质变质变区别区别性质性质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特点特

    43、点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结果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另一事物联系联系辩证辩证关系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

    44、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方法论论我们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们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要坚要坚持适度原则持适度原则考点二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2)事

    45、物发展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比较比较前途光明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道路曲折原因原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不可抗拒的规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可避免地

    46、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要求要求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考点二考点二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3)区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区分辩证否

    47、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比较比较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的动力否定的动力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任意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否定与肯定的关系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既,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中积极合

    48、理的因素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定一切否定同发展和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联系的关系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发展的中断否定是发展的中断考点三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1)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统一。考点三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1.矛盾是事物发

    49、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比较比较同一性同一性(统一属性统一属性)斗争性斗争性(对立属性对立属性)区区别别含含义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对立、(相互区别)、(相互区别)的属的属性性体体现现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50、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和趋势特特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条件的考点三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复习课件210张.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66202.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