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复习讲义(全面必备!).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365931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格式:DOCX
  • 页数:103
  • 大小:3.2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复习讲义(全面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温习 中外 纲要 纲领 知识点 讲义 全面 必备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复习讲义第一讲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标要求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本节重点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本节难点形成各文明古国不同特点的各种因素知识概要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文明,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道德礼仪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公平规则制度的建立。农业的产生,社会阶层的分化、国家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1. 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原始社会狩猎采集时代,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

    2、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效率不断增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士兵和吏。2. 标志:城市的形成、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1)城市,农耕文明要求定居;政治宗教活动的需要 形成经过:农耕畜牧的产生分工的发展早期城市的出现(2)阶级,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战俘沦为奴隶。阶级产生的过程: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 (3)国家,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 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 (4)文字,记事、管理的需要。 二.古代文明的多

    3、元特点材料: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其中,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影响极大。这包括,气候、食物、土壤、地形等等条件。正因为此,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由于资源富足且气候条件优越,特别适宜人们生存。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故国都出现在这一代。即文明起源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研究发现,这些古国都位于温带地区。因为维持一定数量的人的生活所需劳动量,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最大,在气候炎热的地方最小,所以在文化发展初期,北方难以出现文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地理环境等因素外,文化因素愈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文化因素,则是产生于所生活的土壤。1. 西亚:两河流域、“

    4、新月沃地”两河流域,大体上是指以今天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1)发展情况:政治上,约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约前18世纪,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2)文化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洪水与诺亚方舟的传说,发明六十进位制。2.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古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1)政治上:约前3100年,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2)文化成就: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使用象形文字,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特产是

    5、纸莎草。阿拉伯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3.南亚: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1)前6世纪,恒河流域出现国家,同时逐步形成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贵贱分明,职业世袭。) 后来,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文化成就: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冲击了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著名的史诗。发明了阿拉伯数字。4. 欧洲:古代希腊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1)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著名城邦有二:斯巴达、雅典。斯巴达尚武,实行寡头政治;雅典

    6、尚文,实行民主政治。据统计,在公元前400年,整个希腊世界包括至少862个独立的城邦,其中绝大多数坐落于爱琴海盆地及其周围。这些城邦大多非常小,人口超过万人的城邦遗属少见。古典欧洲的诞生P131在古代那种交通、通讯落后,传媒不发达的条件下,它使得全体自由民参加国家管理的直接参与体制成为可能。(2)雅典民主政治,表现: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局限性: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是没有民主的。材料3:如芬利所说,雅典民主政治,“在我刚刚简单描述的政府体制下,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雅典是希腊世界最繁荣、最强

    7、大、最稳定、内部最为和平、文化上最有成就的国家。就关于政体的有效判断来说,这种制度是成功的”。晏绍祥著: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商务印书馆P515材料4:雅典的直接民主制是民主的原型,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政议政。公职抽签决定虽可确保平等的政治参与机会,却无法保障任职者皆为贤能之士;公意虽能决定当权者的去留,却无法防止执政官利用民意而变成僭主;公事公决虽可保证广泛的参与和表达,却无法避免流动的民意施加多数暴政;公案公审虽可确保审理公开和诉诸常人的常情常理,却无法防止公众情感喜怒无常和赏罚无度。因此,大众民主虽可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但运作效果却不如人意,常常变成暴民政治,落得变态政体的恶名。高鸿钧(3)

    8、文化成就:神话著名,戏剧繁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古希腊三贤、荷马史诗、阿基米德等。 苏格拉底的思想: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提出“认识你自己”,提出“美德即知识”。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5. 认识(结论):(1)古代文明具有多元化、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2)影响文明多元化的因素有:地理环境、经济类型、国家体制和民族性格等。(3)文明是平等的,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要推动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内容概括:名称位置文明成果备注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60进制共同

    9、点:都起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都是奴隶制国家;都位于北纬2040度之间,以农业经济为主。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木乃伊古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阿拉伯数字古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甲骨文、青铜器、分封制、诗经古希腊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民主政治、戏剧、哲学(古希腊三贤)、历史、荷马史诗是海洋文明,以工商业经济为主第二讲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标要求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本节

    10、重点不同文明的交流本节难点罗马与秦汉、安息交往的情况知识概要一、古代文明的扩展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在西方那块土中说:“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因此,在农业产生之后,古代文明不断扩展,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面积广大的帝国。1、原因:可能性:农耕文明有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先进的组织系统,能够动员人力物力等。必要性:农耕文明需要新的土地、金属和马匹等。主观因素:统治阶级追求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以获得税收,以及实现个人野心。2. 表现

    11、:(1)古代埃及文明,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地跨亚非两大洲。(2)西亚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扩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扩展到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3)古代希腊,以移民为扩展方式。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条件:组织能力、航海技术、武器先进古希腊自然地理和工商业为主的经济需求教师:殖民地遍及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沿海岸线建立,呈点状分布;殖民地相互独立,也不隶属于母邦。3. 历史影响: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如赫梯、埃及新王国和亚述等。二古代世界的帝国引言:什么是帝国?帝国指一个民族通过武力征服统治其他部落或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类似的扩展行动被成为帝国主义。材料:帝国是一

    12、种政治秩序,有两项重要特征。第一,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第二,帝国的特征是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能够纳入更多其他国家和领土。像这样的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不仅让帝国独树一格,更让帝国站到了历史的核心。正是这两项特征,让帝国能够在单一的政治架构下纳入多元的族群与生态区,让越来越多人类与整个地球逐渐融合为一。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1. 波斯帝国 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材料:

    13、在贝希斯敦铭文中,波斯国王大流士如此宣布他的权威:“我是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王、各省之王、叙司塔司佩斯之子、阿尔沙米斯之孙,阿黑门宗室。”在列举了他统治下的地区后,他接着宣布,“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他们成了我的臣民。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遵行不误。”“对于上述地区的居民,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上述地区遵守我的法律。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李铁匠古代伊朗史料选辑2. 亚历山大帝国前身是马其顿王国。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继承波斯帝国的

    14、基本制度,地方上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亚历山大并未留下帝位的合法继承者,与他最亲近的是一位昏弱无能的异母兄弟。传说,当他的朋友在他临死前要求他指定一位继承人时,他含糊说:让最强者继承。于是他死后,他的将领们企图瓜分这个帝国,引发一些年轻军官对这种安排的不满,继而发生一连串的战争,在这场斗争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横遭杀身之祸。终于在公元前301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由三位胜利者(即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独眼的)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影响: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

    15、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当地人若要在新政府中任职,或要与希腊人交往,都必须学会希腊文以至于各地原来的语言文字逐渐弃而不用(巴勒斯坦)就连他们自己民族的经典都需要先翻译成希腊文然后才能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3. 罗马帝国:罗马先后征服了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五个年份: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首任皇帝是屋大维。12世纪,空前繁荣,即“罗马和平”时期;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

    16、巴勒斯坦;39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俗语 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三文明的交流1、基本特点: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多,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在原始社会就存在)领 域传 播 途 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青铜冶炼也起源于西亚)神话故事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雕刻艺术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向东演化成阿拉玛

    17、字母,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多种字母;腓尼基字母向西演化成希腊字母,后再演化为拉丁字母,成为欧洲几乎所有字母的源头。(2)丝绸之路:公元前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相互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中前期,先后有三批来自罗马的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你认同下面的观点吗?谈谈

    18、你对文明交流意义的看法。材料1:人类的整个历史证明,一种文明能不能进步,往往取决于它能否从外界获得刺激。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机会越多,各自进步也就越快。而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社会,注定要停滞,因为它们接收不到外来的刺激和压力。这就是几乎所有高级的文明都产生在欧亚大陆的原因。张宏杰简读中国史P12材料2:“文化的进步取决于某个社会群体拥有的向其邻近社会群体学习经验的机会。该社会群体的发现会传播给其他社会群体,且这种交往越多,学习的机会就越大。文化最简单的部落基本上是那些与世隔绝较长时期、因而无法从其邻近部落的文化成就中获益的部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大出版社 2005年p340【本课小结】本课

    19、的重点问题有古代农耕文明扩展的原因或帝国建立的原因、波斯帝国的政治体制、亚历山大如何治理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人类文明交流的总体趋势和意义。当代学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说: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比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讲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本节重点西欧封建社会本节难点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知识概要一般认为,中古时期即是欧

    20、洲的中世纪,也就是欧洲封建社会,时间是5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中古时期欧洲的概况。一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原因历史:罗马帝国生产力与日耳曼人相对温和的奴隶制度和亲兵制度相结合的产物。社会: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活动设计:阅读下列史料,总结西欧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因。材料1: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

    21、制度。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2: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1)封君封臣制度,8世纪逐步形成1)内容:地方领主为封君,其家族和亲兵为封臣。封君为封臣提供土地,封臣要向封君效忠,主要义务是服兵役(为封君打仗)。土地实行层层分封,封建主享有权力。中世纪欧洲谚

    22、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2)评价:国王或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一起成为统治阶级。封建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分裂割据局面,造成了王权的衰落。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以契约为纽带地方领主相对独立;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都分土地;都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不同点:前者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不可以越级统治;后者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

    23、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2)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各自的经营形式、分配方式?作用:短期内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长期来看,庄园的封闭性阻碍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中古西欧的王权由软弱走向强化(1)原因:主观条件: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名正言顺)客观条件:社会逐渐稳定,经济日益(缓慢)增长。有利形势:城市的兴起,议会的出现。(加强了国王的力量)中古时期的议会产生于13世纪,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市民等寻求合作、统治国家的

    24、平台,扩大了王权统治的基础。到近代,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机构。2.城市的兴起(1)城市兴起的原因: 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材料:从公元11世纪起,商业开始复兴。到14世纪,西欧已出现四个区域性贸易区:地中海贸易区;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汉萨同盟;不列颠贸易区。促使中世纪西欧商业复兴的动力为:从10世纪以来随着农业产量增长而带来的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上脱离农业的人口的出现以及拓殖运动而带来的地区间差异的形成;教育世俗化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与新形式计量方法的完善;铸币制度的恢复与新型金融机构的建立以及拜占庭帝国商业势力的渗透、辐射。王乃耀 申晓若著欧洲

    25、文艺复兴史经济卷 人民出版社 P83(2)城市自治的影响:经济:促进商业发展、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并得以壮大,为后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政治: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促进统一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王权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文化:大学的兴办,培养了实用人才,冲击了教会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史料,分析每段材料揭示的西欧城市在历史上的作用。材料1: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材料2:欧洲和其它地区的区别

    26、在于,它在中世纪时出现了新型的城市,以及欧洲权力关系的高度复杂。在中世纪,欧洲的国家权力和神学权力始终处于一种合作性斗争状态,斗来斗去的结果是国家权力始终不能独大。在欧洲,国家力量,基督教力量和贵族力量之间形成了制衡,于是为中世纪独立城市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这些城市处于自治状态,它们的管理方式继承了罗马的共和体制,他们还有自己的军队,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理念。赵鼎新: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文化纵横网 2011-8-5材料3: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

    27、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3、中世纪教会的兴盛(1)表现: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2)影响: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活动设计:阅读下列史料,分析西欧教会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材料1: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 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政治和法律都掌握在僧侣手中,也

    28、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成了神学的分支,一切按照神学中通行的原则来处理。马恩全集材料2:在中世纪的西欧,相对于王权,神权是作为一种民主的因素而体现其政治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它对于王权的制衡功能,而且还在于由于此种制衡,便利了其他民主力量的产生和壮大。启良著西方文化概论材料3:哥白尼受教于教会学校,成年后留学于当时基督教的文化中心意大利。在这里,哥白尼攻读教会法,同时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尤其对天文学兴趣极浓,而这些知识也正是教会要求学生所应该掌握的。1530年,当哥白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摘要的形式发表时,教皇克力门七世非但没有提出异议,反而大加赞许,要求哥白尼为了上帝的事业发表全文。教皇权力好比太阳,

    29、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三.拜占庭帝国(4761453年),又名东罗马帝国。1. 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2. 强盛:6世纪、查士丁尼执政时期 表现有二:(1)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3. 衰亡:7世纪中后期,丧失大片土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帝国灭亡。四俄罗斯的历史1. 882年,基辅罗斯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2. 1

    30、240年,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3. 16世纪初,建立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4.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强化了中央集权。5. 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自远古时期,在俄罗斯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公元1-2世纪,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69世纪,东欧大平原上的斯拉夫人进入原始社会解体阶段,贫富分化显现,逐渐形成一些公国,其中以基辅和诺夫哥罗德最为重要。9世纪,基辅罗斯出现。在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0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第二个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讲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

    31、标要求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地区的总体面貌。本节重点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本节难点对日本锁国政策的评价知识概要一 .阿拉伯帝国 1. 前提: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半岛状况: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与多神崇拜不利于统一和安定。2. 建立:(1)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 622年被确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2)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根据伊斯兰教义,“圣战”是“为主道而战”,即穆斯林的护教“战争”,是所有穆斯林最重要的宗

    32、教义务之一。古兰经记载:“为主道阵亡的人,你绝对不要以为他已死去,其实他们还活着,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将赏获重大的报酬。”阵亡的殉道者称为“烈士”,得到最大激励,还能永住乐园,成为穆斯林的最高斗争理想。这种精神激励成为伊斯兰教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天主教十字军东征的精神基础。当然,这是对“圣战”的滥用与歪曲。不管是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提倡正义和仁爱,反对以征服和劫掠为目的的不义战争。3.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称为哈里发,下各部大臣,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人”。阿拉伯帝国吸收以巴比伦波斯文明国度的制度,形成一种伊斯兰世界所

    33、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阿拉伯帝国的继承制度既不同于中国的宗法制,也不同于西方的长子继承制或是被某些地方所采用的幼子继承制。穆罕默德生前并未规定伊斯兰政权首脑的产生方式,但倾向于选举制。阿拉伯帝国的最初四任哈里发也都是经统治集团选举产生的。但穆阿维叶利用其权势,立己子为继承人,从此建立倭马亚王朝,开始了哈里发世袭制。然而这种世袭制的继承人并没有固定为前任哈里发的长子或其他亲属,在古兰经和“圣训”中也没有根据。所以强有力的王子很容易找到理由,与其父辈所立的王储争夺哈里发宝座。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二奥斯曼帝国1. 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奥斯曼

    34、是土耳其人的首领。2.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3. 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到16世纪,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4. 历史影响:它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对后来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客观上的推动作用。三 南亚和东亚的国家 1. 古代印度(1)4世纪初,笈多帝国征服了北印度,国王直接控制了恒河中下游地区。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笈多王朝是印度人自己建立的一个空前繁盛

    35、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统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也可以说是中世纪印度文明的全盛期。它被一些民族主义历史学家称为印度的黄金时代,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与我国的盛唐相媲美。从文化上看,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出现全面繁荣的同时,印度文化也趋于成熟和定型。中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目睹了王朝的繁盛情况。他在归国后撰写的佛国记中,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2)1206年,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为苏丹,地方划分为行省。公元11世纪,突厥人(此时早已接受伊斯兰教)远征北印度,当时北印度已经长期分裂,小国林立,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也使人民蒙受深重的灾难

    36、。突厥人挑选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德里苏丹国共存在了320年,是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由于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而且这些王朝首都始终位于德里,故而被统称为德里苏丹国。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莫卧儿王朝(1526-1857年)取代。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其政策远比当初的阿拉伯人激进。阿拉伯帝国扩张时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纳人丁税就可保留信仰,阿拉伯人在宗教宽容方面远比基督教国家做的好;但突厥人在印度的行为却截然不同

    37、,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到1500年,穆斯林已占印度总人口的1/4左右。2. 古代日本(1) 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后3世纪):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2)646年,日本开始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6年元旦,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

    38、以学习和模仿古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大化改新是在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运动。它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它维护了主权,防止了社会的分裂;它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大化改新中国隋唐经济班田收授法均田制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政治中央设二官八省三省六部制地方设国、郡、里郡县制(3)10世纪,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日本形成庄园,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第一代

    39、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1192年-1334年),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4)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幕府掌握实权。(5)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日本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使日本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日本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的影响。材料1:1633年,德川幕府第一次发布锁国令,规定:“一、除特许

    40、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二、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六、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派遣监视舰船。九、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材料2:坂本太郎在日本史一书中如此评价锁国政策:“有关锁国的利弊,历来议论纷纭;但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锁国无疑是个有力因素。在经济方面,国内产业得到发展,在文化方面,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等等,可以说都是由于锁国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材料

    41、3:它们(指东亚国家)都是以农业为基础、具有内向性的社会。它们的变化速度缓慢,且局限在较早时代承袭下来的基本结构内。自相矛盾的是,正是这种富足和高度发达的水平使得他们自鸣得意、自我满足,因而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日本历史之“一二三” 一个特质: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两次改革:古代学习中国,进行了大化改新,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欧美,进行了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三个幕府: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3. 古代朝鲜(1)676年,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中国唐朝制度。表现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

    42、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制,传播儒家经典等。(3)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4)1592年、1597年,日本两次侵略朝鲜,中国明朝派军队援朝抗日,邓子龙、李舜臣牺牲。 第五讲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 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本节重点。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知识概要一、古代非洲文明 1. 主要居民是班图人,活动区域由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从事农业、畜牧业,掌握冶铁技术。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

    43、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

    44、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有铁头的锄和装有铁头的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 东北非:古代埃及、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王国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地区,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阿克苏姆王国是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的一个贸易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它存在于约公元100940年。埃扎那王(公元320360)统治之下,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埃扎纳自称万王之王,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以统一各部落的信仰。公元 7世纪后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而逐渐衰亡。与此同时,阿克苏姆内部不断发生战争,严重消耗了国力。(3)1015世纪的东非文明原因:由于农业的

    45、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代表: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特点: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解说: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4)815世纪的西非文明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帝国(13C上半17C初):1)兴衰:征服加纳后,马里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

    46、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14世纪的马里,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国家财富,都可以说是世界大国之一;廷巴克图更是可以与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首都相媲美。郑家馨十三一十五世纪马里国家的兴衰2)特点: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桑海帝国(1516世纪):1)兴衰: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2)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材料1:马里在北非、中东甚至欧洲名声鹊起在此后数十年里,埃及的商人定期到访马里象牙、奴隶、盐、和动物皮毛在穿越撒哈拉贸易中仍十分重要,但黄金是最重要的物品。 材料2: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复习讲义(全面必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659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