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观题分类指导.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历史主观题分类指导.doc》由用户(青草浅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主观题 分类 指导 指点 指示 doc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 高考历史主观题分类指导高考历史主观题分类指导 一、内容措施型一、内容措施型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内容型历史试题? 这里所说的内容型试题,其实就是史实型试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辨别以及材料与课本相联系的能 力。 二内容型试题的三大类别 1人物活动型(主要是考查选修四) 历史人物的活动一般具有三个特性:时代性;阶级性;类别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人物活动主要应从 这三个特性(或三个方面)归纳。 2政策措施型(最重要的类别,主要考查必修部分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选修一的内容等) 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
2、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措施是针对具体问题应采取的具体办法, 可从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归纳。 3思想观点型(主要考查必修三和选修二的内容) 思想观点是历史人物或团体、组织、派别的主张。思想观点既要强调历史行为的手段和目的,但更主要的是要指 明肯定(赞成、主张)或否定(批判、反对)什么。 三内容型和措施型试题的题型特征(主要的设问形式) 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 容有哪些,等等。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 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那些
3、应对措施,等等。 四内容型试题解题的主要方法 1准确识记、归纳课本相关知识。 2对高考中比重最大的材料型试题(选择和非选都有) ,要把提炼材料和联系课本知识并重。 二、背景原因型二、背景原因型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原因型试题? 原因型试题即要求回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或产生。 二背景、原因、条件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原因型试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不同设问。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区别的,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或条件是 背景的组成部分。条件更注重客观性,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 提是原因,也是条件。
4、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三原因型试题的分类 原因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影响全局带有必然性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和具体原 因、主观原因(与历史事件所处时代的经济、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因素)和客观原因(独立 存在于主观之外的因素) ,主要原因(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和次要原 因,直接原因(是引起历史事实产生的近期的,不经过中间事实或中间环节的直接引发因素)和间接原因。一般 而言,根本原因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四根本原因型历史试题的入手角度 生产关系类(主导阶级和阶级剥削)从生产力方面入手;上层建筑类
5、(阶级状况、国家结构、价值观念等)从经 济基础方面入手;政治事件类从阶级、矛盾或社会性质方面入手;社会意识类从社会存在方面入手;历史事件的 存在和发展类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类从历史规律方面入手。 五原因、背景类试题的题型特征: 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有哪些等。 六原因、背景类试题的解题模板: 2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 (1)经济方面的内容
6、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1)主观原因: (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 等方面进行思考。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 经济
7、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3)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 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 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 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直接原
8、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三、比较型三、比较型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异同型(比较型)历史试题?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 让考生通过分析、 比 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 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 、 “不同点” 、 “共同” 、 “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 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 、 “最根本的不同” 、 “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有些试题,题干中
9、无 “比较” 、 “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二异同型(比较型)历史选择题解题指导 1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四个步骤: (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 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 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2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
10、的主要方法 (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 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 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相关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
11、析比较, 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5)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3异同型(比较型)非选择题的主要分类、设问模式及答题思路 (1)求异类:比较历史事件的不同特点或差异。 【设问模式】 “根据材料 X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 不同?(X 分) ” 3 【答题思路】首先明确比较角度,然后就两者分别做答。 “前者,后者” (2)求同类:比较事件的共性或相似性。 【设问模式】 “根据材料 X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 相同点?(X 分) ” 【答题思路】提示比较角度,用“都” ,条目清晰。 (3) “变化”类:在比较中探索事物
12、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 【设问模式】 “根据材料 X,指出 变化?(X 分) ” 【答题思路】必须答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种情况,常用“由到” 。 4未指明比较点时一般要思考的比较点 在没有指明比较点的情况下,一般从背景(原因) 、性质、方式、特点、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并 选择最为突出的三至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要比大的方面,不比小的方面,也不要面面俱到。同时答题时要根据比 较点,对应性的回答。 四、影响意义型四、影响意义型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对历史作用、历史影响、历史意义三者的区分 1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
13、,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2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 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 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等等。 3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 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二影响、作用类历史试题的设问方式及答题模板 1设问方式 (1)限定性的设问
14、,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 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 作用和积极作用。 2答题模板 第一种: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 (1)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 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 (2)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 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
15、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 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 (3)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 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回答。 (4)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 、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 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第二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
16、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 第三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1)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 、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2)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 、经济现状、政治现状、 (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 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其主要依据是是否促进社会发 展、历史进步。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 三意义类历史试题的设问方式及答题模板 1设问方式 4 (1)限定性的设问:说明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 (2)宽泛性的设问:有何意义,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2答题模
17、板 (1) “意义类” 题目的答案通常这样写: “有利于” 、 “推动了” 、 “促进了” 、 “增强了” 、 “只有 才能”等。 (2) “意义类 “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 规律有以下两点: 首先, 从纵向结构看, 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 “小” 到 “大” 、 由“部分”到“整体” 、由“国内”到“国际” (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 ;其次, 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点一般包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教材知识。即主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 等方面思考。 (3)注意考虑主体,即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格局)等方
18、面思考。 四举例说明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或影响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 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 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 质的变化。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 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 系,而是侵
19、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 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 )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 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 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
20、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 “扶清灭洋” )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 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 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 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 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 如由
21、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由秦 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 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 (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 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呢?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 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22、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五、评价评述型五、评价评述型 【高考历史方法指导】【高考历史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评价型历史试题? 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试题通常是通过“评价” 、 “评述” 、 “评析” 、 “认识” 、 “看法”等引导词来提问, 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涉及较多
23、的问法是回答 5 “评价” 、 “影响” 、 “作用”等。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 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评价类主观题非常吻合新课程“以人为本、体验 探究”的理念、符合新高考“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方向,很有生命力。 二回答评价型历史试题的主要方法 1主要方法: (1)一分为二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2)分阶段评价法,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 析评价历史事物; (3)主客观评价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2最主要的评价方法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原理(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双重标准) 如资本
24、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 既要看到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掠夺,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 重灾难;又要看到它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在客观上极大地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传播了新兴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如评价“圈地运动”和“西进运动”的影 响,既要看到它们对英国农民和北美印第安人的掠夺与剥削,更要明确它们对英、美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 进作用。 三评价型历史试题的主要分类及解法 1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应从背景、性质、内容、作
25、用、局限等方面进行。如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的一次自救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防,改革 教育,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增强了中国实力,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但单纯引进西方先 进科技和设备,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最终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2对历史概念的评价:应从背景或属性、含义、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评价。如“平均地权” ,它规定国家核定全 国地价,现行的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 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它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导致资产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