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 单元 整体 设计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与写字:积累识记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2.阅读:(1)反复诵读,通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培养文言语感。(2)在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精彩语句,学习古人的论事说理技巧,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写作:学写故事。内容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生动。4.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资料搜集和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能力(包含口语交际)。5.名著阅读:(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2) 用批注的方式阅读长篇小说,感知小说的人物形象。(3)在阅读中总结心得体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单元课时课型整
2、体设计课 时教材(丛书)篇目总字数用 时主 题分工第1课时教读课礼记二则(222)2221.诵读、积累重点字词和句子2.翻译课文,学习对偶句的表达效果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第2课时 教读课北冥有鱼(17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38)3151.诵读、积累重点字词和句子2.翻译课文,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技巧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第3课时教读课马说(184)1841.诵读、积累重点字词和句子2.翻译课文,学习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第4课时阅读引领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5) 277诗圣与诗史(杜甫生平及其诗歌特点) 第5课时阅读引领课卖炭翁(13
3、2)观刈麦(136) 268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第6课时自主阅读课燕昭王纳贤(1136)萧何月下追韩信(1529) 许由中国隐士的鼻祖(1789) 鲍叔牙举荐管夷吾(1528)知人善任,不避亲仇(1063)7229“千里马”与“伯乐”(选贤举能、知人善任) 第7课时自主阅读课像花生一样活着(1169)随风吹笛(1723)生命平衡的力量(1020)两本存折(1306)观其友,知其人(572)44841. 通过重点词句、修辞手法赏析句子2. 不同方式的不同表达效果 第8课时自主阅读课人总要仰望点什么(1025)叶子的风姿(1047)不要放弃你的梦想(939)我十八岁的冠军路(1793)梦想的高度
4、(743)5547挫折与梦想(作者生平和他的追梦之路) 第9课时自主阅读课一心阳光(1104)大同社会的基本模式(1257) 爱,从来不卑微(843) 美的使者(670)生命与和平相爱(2711)65851 学会浏览和速读。2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第10课时自主阅读课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1221) 轿夫(1261)24821.通过细节感知人物形象2.“以小见大”的写法 第11课时 写作指导课春蚕 (2210)穷鬼(3003)设计情境小作文,读写结合,学写故事。5213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400字。 第1213课时 大作文课来自生活,完整叙述,
5、合理想象、联想,设置悬念,情节跌宕,细节描写,对话描写题目:_的故事5分钟指导做什么,除常规要求外,着重训练曲折情节的设置。 第14课时名著阅读展示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计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示课设计 第15课时检测(对本单元所有学习目标的检测)一首唐诗(杜甫或者白居易),一篇文言文(礼记),一篇关于生活态度的故事(丛书,包括读音,字形,词语运用,仿写,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文学常识学什么,考什么 (三)课型备课示例: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单位 审阅人 课 时课 型年级学期单 元丛 书主备人第1课时教读课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人教版
6、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虽有佳肴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理解文章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9112分钟大道之行也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2、认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3115分钟27分钟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与写字:积累识记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2.阅读:(1)反复诵读,通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培养文言语感。(2)在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精彩语句,学习古人的论事说理技巧,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写作:学写故事。内容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生动。4.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资料搜集和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能力(
7、包含口语交际)。5.名著阅读:(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2) 用批注的方式阅读长篇小说,感知小说的人物形象。(3)在阅读中总结心得体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对照注释准确翻译课文。 2、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对偶句的表达效果。 3、探究说理技巧,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三、本课时主题概括:读意读韵,知礼知义四、教学过程1导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
8、,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2.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 理解文意)背景资料环节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备用】出示筛选后的重点资料(红字部分需要学生填写)。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了解: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环节2初读课文虽有佳肴给易读错的字词注音。【评价设计】学生课前预习是一堂课的基础,文言文的学习是学会从课下注释中搜集资料,并学会从名、时、地、评、作五
9、个方面筛选一位作者的资料。环节3出示课件,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 【备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句问题。 (1)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根据文本注释和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语,并强调本文的古今异义词:虽、旨、困、学。) (2) 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环节4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纠正。 【评价设计】在本学习分活动中,学生能通过自学与交流,并通过老师指导与强调,把握文章基础内容,实现目标1。3学习活动二(诵读课文,体会对偶句)环节1学生朗读、
10、诵读,可分个人读、组齐读、全班读等各种形式读。环节2体会本文的行文语言特点。语言简洁,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评价设计】环节1、2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对偶句的表达效果,从而完成目标2。4.学习活动三(探究说理技巧 体会思想内涵)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环节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环节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环节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评价设计】在本学习分活动中,小组之间通过查阅参考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完成,实现目标3。5.总结:虽有佳肴论述了学习要重
11、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人们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其实,礼记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学习之道,还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大同社会。1. 学习活动一(读准字音 试译文章)环节1自由朗读课文大道之行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节奏。环节2积累文言词句,并翻译课文。(多媒体投影) 【评价设计】环节1、2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自学与交流,并通过老师指导与强调,通译全文,实现目标1。2.学习活动二(把握内容 欣赏语言)环节1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12、。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环节2交流讨论:文章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气势,试举例说明。【评价设计】环节1、2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体会排比的表达效果,从而完成目标2。3.学习活动三(深入探究 体会情感)环节1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3)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环节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13、什么? 环节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评价设计】环节1、2、3是根据课下注释、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做答,难度不大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环节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评价设计】本环节为开放性题目
14、,分组讨论,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复习。4.总结同学们,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值得我们去学习、深思。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单位 审阅人 课 时课 型年级学期单 元丛 书主备人第4课时阅读引领课八年级下册六单元语文主题学习6修身养德 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生平及其诗歌特点20210分钟左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生平及其诗歌特点756分钟左右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与写字:积累识记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2.阅读:(1)反复诵读,通过注意
15、语气节奏的变化,培养文言语感。(2)在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精彩语句,学习古人的论事说理技巧,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写作:学写故事。内容完整,情节曲折,描写生动。4.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资料搜集和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能力(包含口语交际)。5.名著阅读:(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2) 用批注的方式阅读长篇小说,感知小说的人物形象。(3)在阅读中总结心得体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杜甫生平。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感受杜甫诗歌语言的沉郁顿挫,思想的博大精深。三、本课时主题概括:
16、沉郁顿挫 大家子美四、教学过程1.导入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浣花溪畔,一座茅屋里,一个颤抖的声音,在历史隧道的深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杜甫,他少时便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寄托了对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鲁迅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让我们跟随杜甫的脚步走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受杜甫的精神世界。【评价设计】导语导入,营造出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为下一步走进诗歌做铺垫。2、
17、学习活动一:吟咏诗歌 把握内容(1) 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2) 教师纠正字音并范读。(3) 指名一生单独朗读,学生共同思考:本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拟小标题概括。备用:(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评价设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论从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我采取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环节1,使学生对诗歌内容、特点有大致的了解,初步完成目标2。学习活动二:品读赏析 走进诗人 环节一:
18、同学们,这首诗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品读。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备用:(1)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写出了风之大,表现出诗人焦急万分。(2)“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动茅草的情状,表现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3)“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象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4)“俄顷”两句渲染出阴沉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5)“自经”两句表明诗人彻夜难眠,由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做铺垫。(
19、6)“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厉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7)“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环节二: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1.同学们相互补充所知杜甫生平知识,老师归纳总结。备用:杜甫(712770),字子美,著名诗人杜甫曾应进士举,不第天宝中,客长安近十年(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20、),郁郁不得意安史乱起,流离兵火中肃宗朝,官左拾遗不久,弃官入蜀,后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举家出蜀,病死江湘途中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诗史”。2.写作背景: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生活,4年颠沛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一所草房,全家安顿下来了。此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了6年,第二年秋,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杜甫一家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诗人感慨万分,写下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请同学们带着新的理解体会再次齐读诗歌。环节三:小结诗人推己及人,希冀“
21、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诗歌从述说个人的痛苦,到让天下寒士都得到欢乐,推己及人,感情得到升华,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评价设计】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语言,结合背景再读诗歌,使学生了解杜甫生平和语言风格,初步完成目标1和3。环节四:品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是写于作者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品中同样展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请同学们默读诗词,品味在这首诗中是通过哪些字、词、句子体现的。学生自主阅读、赏析、交流、诵读。备用: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