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非选择题11种题型突破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非选择题11种题型突破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历史 三轮 复习 选择题 11 题型 突破 练习题 精编 Word 答案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非选择题11种题型突破练习题精编一、解读、说明类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回望1905事件概况日俄战争作为战场主人的中国宣布“局外中立”,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特例。从中国传统看是失道,即失去了统治的合道性;从西方国家观念看是不能捍卫主权,也失去了执政的合法性。同时,日俄战争的胜负,以实例向中国人“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也就结束了以俄国还是以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废除科举1905年中国已有新式学堂8 277所,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的袁世凯等人地位上升。日俄战争所带来的亡国危机也促成了科举制的废除。废科的一纸诏令犹如投入水面的一颗石子,它的震撼如同水波,在辛亥以后的数年乃
2、至数十年间层层荡漾。一面是尊孔的浪潮一波接一波,一面是学堂学生、留学新贵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邹容之死邹容的革命军一经出版,即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短时间内即出版29次,发行上百万册。邹容也因此遭到了清政府的追查与迫害和革命家章太炎一同被投入了监狱。1905年4月3日,邹容死于狱中。邹容死后,人们纷纷悼念,孙中山多次写信要求南洋华侨加快翻印革命军孙中山与严复会晤1905年孙中山来到英国,特地前往拜访严复。两人交谈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严复认为, “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更新也。”孙
3、中山不同意严复的主张,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社会主义早期传播同盟会评议员朱执信在民报第二、三号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朱执信称“其所为文,奇肆酣畅,风动一时。当世人士以不知马尔克(马克思)之名为耻”。该小传称共产党宣言“既颁布,家户诵之” “万国共产同盟会奉以为金科玉律”,并对剩余价值理论介绍颇多根据上述材料,请为1905年的社会状况拟定一个关键词并加以解读。(所拟定关键词须简明扼要,既可涵盖整体社会状况,亦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280字左右。)2(2022深圳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国共产
4、党遵循的重要育人原则。建党一百多年来,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虽不尽相同,但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并且使学校劳动教育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作为这一时期党的重要教育方针政策,注重对青年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为战争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所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到边区的农业、工业等生产劳动之中,坚持一边认真学习、一边努力生产、一边参与战斗,使学生既能动笔杆子,也会用锄把子。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这一阶段劳动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校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等体制为劳动相对合、与劳动群众紧密联系,以达到巩固阶级基础和新生国家政权
5、的目的。改革开放时期,党辅导的学校劳动教育继承了理论必须适应。运用于社会实践的优良传统;劳动技术教育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为国家对外开放造就了一批技术型人才。适应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主题。摘编自李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及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劳动教育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经验之处。二、主题比较类1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中国的“长城”(局部)英国的“大本钟”(位于议会大厦东侧,建于1859年以历史的眼光比较上面两幅图片,提取有关中英两国文明发展的
6、相关信息,并运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后期到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时期明后期到清初晚清时期(1840年后)翻译者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等林则徐(钦差大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等内容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坤舆万国全图欧几里得几何几何原本(利玛窦、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涉及工程、农学、矿学、
7、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等70多种。其中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还包括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卢梭民约论比较两个时期书籍翻译,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三、背景、原因类1(2022北京延庆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卒后,左传等典籍记载,弟子将其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为孔庙之始,属“因宅立庙”的家庙。史记记载,汉高祖“过鲁,以太牢祀焉”,开创皇帝到孔庙祭祀先河。汉武帝
8、时,京城太学和地方郡县学开始祭孔,但此时学校中未设孔庙。东汉桓帝时,在孔庙设管理官吏,孔庙开始向“国庙”演变。材料二东晋时复兴儒学,南朝宋书载:东晋孝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造庙(孔庙)屋(太学)一百五十五间”。首次在太学里建置孔庙,将“庙”字置于“屋”前,以显其要。其空间布局按照周礼“左祖右社”的思想,建置为“左学右庙”,“庙学合一”的格局已经出现。目前南京的夫子庙即在东晋学宫旧址历经改建而成。材料三魏晋以后,在全国各地州县学里均设立孔庙,孔庙成为祭祀孔子与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北魏从南齐夺得孔子故里后,献文帝立即派四朝元老汉臣高允代表皇帝到孔庙祭祀。孝文帝模仿汉制“立孔
9、子庙于京师(平城)”,并亲赴鲁城(曲阜)孔庙祭祀,曾下诏:严令取消民间“求财求子消灾祛病”的孔庙祭祀活动,重续了国家对孔庙的管理制度。(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汉代与东晋三个时期孔庙的差异,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为何重视祭孔和修建孔庙。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对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的反抗过程,也是从“华夷之辩”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同时也是“新民”的建构过程,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正如“民族国家”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民”标示着
10、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而是人民之国家;“族”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性,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据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材料二1939年2月13日,顾颉刚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掀起“中华民族”性质的大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学者不下十余人。顾颉刚认为,“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巩固中华民族理论构建成果的同时,形成“民族平等”的政治话语。但至20世纪80年代,“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国家治理的客观问题。曾经参与1939年论辩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一致认
11、为,该理论“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汉族的研究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华民族构成的全局和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了高层次的宏观的新概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2)简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的原因。四、图片信息提取类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一西汉都城长安图二唐朝都城长安图三北宋都城东京图四明清都城北京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汉代长安城:宫殿区占比非常高,居民区占比很小。城墙四周长25.7千米,居住人口24万余。唐代长安城:宫城
12、为皇帝生活居住办公区;皇城为中央政府办公区;居民区占比很高。城墙四周全长约36.7千米,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居住人口百万以上。北宋东京城分三重,外城,周长29.1千米;内城(里城、旧城),四墙总长11.5千米;皇城(宫城、大内和禁中),皇帝议事殿阁和寝宫所在地。四墙总长2 500米左右。明清北京城三重,核心为宫城,皇帝居住、办公之地;中间皇城,皇家休闲游玩之地;中央官署在皇城外,大城南端。古代中国城市建设及城市布局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材料包含了古代中国四个历史时期都城情况的丰富信息。请任意提取两个时期都城发展(或变化)的信息,
13、予以论证解说。(要求:信息提取准确、符合史实,论证说明充分,语言简洁,逻辑清晰。)2(2022连云港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图一 图二 图三据上述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的图片,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五、影响、作用、意义类1(2022南阳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七世纪之初,中国长期的分裂局面被隋文帝结束。他开通了从长安到潼关的广通渠,并对古邗沟进行修浚,大大便利了关中地区的漕运和交通。隋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于公元605610年,费时六年,征用五百余万民工,先后开凿并疏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14、和江南河。至此,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八百多公里的大运河全线贯通,巩固了隋朝对北方的政治统治,也使富庶的江南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都洛阳。摘编自张鑫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变迁材料二至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英轮陆续进入中国内河航运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此后,随着开埠通商逐渐扩大与外贸需求、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也由于俄、日、英、德对在华利益的争夺与瓜分,缺少水运条件和拥有政治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在建筑港口的同时修筑了京汉、津浦、胶济、北宁、陇海、南满、中东等诸条铁路。这些铁路线路不仅与港口连通,
15、形成原料、农产品出口与工业品进口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腹地,强化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也成为清末民初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通道和国防运输线,构成了今天中国铁路网络的基本格局。以铁路、港口为骨干,公路、水路、驿运互为关联而形成的这一现代交通体系,对于近代中国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区域城市成长、工矿化生产与相关产业生长、农业产业化种植等,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摘编自江沛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大运河开通后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时期新式交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2(2022安徽五校联盟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
16、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家大本,食足为先”。中国古代历代政权均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汉代贾谊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唐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清乾隆皇帝对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给粮食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历代政府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缺方面的作用。摘编自朱宏斌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
17、因素而雪上加霜。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材料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
18、工作。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摘编自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解决当今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意义。六、内容、措施类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
19、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纯粹法家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他们所采取的是国家本位,而不必是王家本位。他们抑制私门是想把分散的力量集中为一体以谋全国的富强,人民虽然受着严刑的压迫以为国家服役,但不必一定为一人一姓服役,因而人民的利益也并未全被抹杀,人民的大部分确实是从旧时代的奴隶地位解放了。商君正是这种法家的成功的代表。郭沫若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相关措施,并说明董仲舒的基本态度及意图。(2)据材料二,简析商鞅的历史贡献
20、。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2(2022安康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矫正南北朝以来不学无术、重武轻文的弊病,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规定在中央国子学和地方州县学学习的学生,只要能通一经以上者,都可以入仕。凡中央和地方学校的学生肄业后可直接参加由吏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及第后可做官,驻守玄武门负责护卫皇帝的禁军将士,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终唐一代,来自高丽、百济和新罗等国以及高昌、吐蕃等地区的贵族子弟到长安进入国子监学习,推动了“近古未有”的国学盛况。为了改变唐初中央官学单纯习儒的问题,唐太宗贞观年间重新恢复了隋文帝所设置的书法与法律等专科学校,促进了专门人才的培养
21、,隋末,天下大乱,书籍佚散很多。唐高祖时期就重金购募遗书用楷书誊抄藏于宫中。贞观年间广求天下图书的同时,唐太宗命名儒颜师古考定“五经”颁行天下。太宗贞观年间,还推动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编写,史学家李延寿父子私撰的南、北二史也在此时完稿。由此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上的新篇章。摘编自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影响。七、修改建议类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根据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划分如下:时间发展阶段典型
22、特征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3千年生存大革命农业、畜牧业产生;新石器革命公元前3千年1600年交流大革命文字、数学等科学起源;青铜、冶铁技术发展;文明对外传播交流1600年至今效率大革命机器、科学革命;新能源、新动力;现代信息革命摘编自用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为标准划分历史阶段请对上述任一阶段的划分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2022湖北九师联盟高三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物著作评价柏拉图理想国提出精英治国及分权等原则,洛克、孟德斯鸠等受柏拉图国家学说的影响。杰斐逊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它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亚当斯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