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三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三章).pptx》由用户(学习委员)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 劳动力 配置 第三
- 资源描述:
-
1、 第一节第一节 传统体制下的宏观劳动力配置传统体制下的宏观劳动力配置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 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市场配置第一节第一节 传统体制下的宏观劳动力配置传统体制下的宏观劳动力配置一、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和特点一、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和特点(重点)(重点)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19491949年年1010月月1 1日)初期,全国城镇劳动力就业形势严日)初期,全国城镇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城镇从业人员只有峻,城镇从业人员只有15331533万人,失业率高达万人,失业率高达23.6%23.6%。为了迅速扭转这。为了迅速扭转这
2、种严峻的局面,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具体如下:种严峻的局面,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具体如下:一是一是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公教人员和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公教人员和19521952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年实行民主改革后的富余人员采取的富余人员采取“包下来包下来”的政策,同时对官僚资本进行改造。的政策,同时对官僚资本进行改造。二是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雇佣问题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雇佣问题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如,企。如,企业经营困难要解雇职工的,要经过劳动部门的审查批准。业经营困难要解雇职工的,要经过劳动部门的审查批准。三是三是考虑到城镇中已经存在的就业压力,规定
3、城镇企业不能到农村考虑到城镇中已经存在的就业压力,规定城镇企业不能到农村随便招工,如果企业确实因生产需要而增加工人,一定要通过地方劳动随便招工,如果企业确实因生产需要而增加工人,一定要通过地方劳动部门的批准。部门的批准。四是四是政府设立劳动介绍所,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统计,实行有组政府设立劳动介绍所,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统计,实行有组织安排就业。织安排就业。五是五是采取采取“以工代赈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生产自救”等措施,对原有的失业人员等措施,对原有的失业人员实行救济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对部分失业人员进行转业训练等。实行救济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对部分失业人员进行转业训练等。到到2020世
4、纪世纪50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一五一五”时期以后,时期以后,“统包统配统包统配”的方式逐渐建立起来,这种的方式逐渐建立起来,这种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如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如下:1.1.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城镇劳动力资源由政。城镇劳动力资源由政府府“包下来包下来”,也包括城镇新成长的劳劫力,个人不需要自谋就业。,也包括城镇新成长的劳劫力,个人不需要自谋就业。2.2.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从事常年性生产的企业、工作岗位,应尽。从事常年性生产的企业、工作岗位,应尽可
5、能地使用可能地使用正式工正式工,不得招收临时工。,不得招收临时工。3.3.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对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劳动力余缺。对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劳动力余缺问题,主要通过劳动部门统一安排来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劳动部门统一安排来解决。4.4.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5.5.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在传统的劳动力配置方式下,政府对城。在传统的劳动力配置方式下,政府对城镇用人单位的职工实行统一配置,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是起到了镇用人单位的职工实行统一配置,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是起到了“蓄蓄水池水池”的作用,当城镇缺
6、乏劳动力时,才从农村进行招工。的作用,当城镇缺乏劳动力时,才从农村进行招工。6.6.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几乎不能。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几乎不能流动,劳动者也没有择业的自由。流动,劳动者也没有择业的自由。7.7.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不能够自由流动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不能够自由流动。劳动由。劳动由生产队统一安排,劳动报酬通过工分的形式计发。生产队统一安排,劳动报酬通过工分的形式计发。由于由于传统的劳动力计划配置传统的劳动力计划配置缺乏相应的弹性,缺乏相应的弹性,企业也企业也,结果,结果。传统的配置方式传统的配置方式是
7、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第一,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第一,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是国家有关行政是国家有关行政机构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生产建设需要,机构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生产建设需要,对在职的劳动对在职的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和调动的制度。力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和调动的制度。进行统一调配的原则包括:一是进行统一调配的原则包括:一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二是;二是区别轻区别轻重缓急,保证重点重缓
8、急,保证重点;三是;三是坚持自力更生,先内后外坚持自力更生,先内后外;四是;四是力求专业对口力求专业对口,发挥专长,发挥专长;五是;五是以地区为主,就近调配以地区为主,就近调配。第二,统包统配制度第二,统包统配制度。统包统配制度统包统配制度是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大是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家居城镇的复员、退伍军人)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家居城镇的复员、退伍军人)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的劳动制度。的劳动制度。统包统配制度统包统配制度的形成主要是为了稳定建国初期的国内局势,对官僚的形成主要是为了稳定建国初期的国内局势,对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职工和国民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采
9、取资本主义企业的职工和国民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采取“包下来包下来”的政策的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但这种制度被延续了下去,带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但这种制度被延续了下去,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一是了一系列的弊端:一是造成了待业人员对国家的过分依赖造成了待业人员对国家的过分依赖,二是,二是不利于不利于计划生育政策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推行,三是,三是严重束缚了就业者努力提高严重束缚了就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四是,四是用人单位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所需的劳动力用人单位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所需的劳动力。二、传统体制下农村劳动力资
10、源配置二、传统体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一)1950-19571950-1957年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年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尚不稳定,新政府面临两个问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尚不稳定,新政府面临两个问题:题:一是稳定的政治形势一是稳定的政治形势,二是稳定的经济保证二是稳定的经济保证。从这一点上看,农业所需。从这一点上看,农业所需的劳动力应首先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为国家提供充足的粮食,稳定国内的的劳动力应首先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为国家提供充足的粮食,稳定国内的形势。在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的配置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配置,农村形势。在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的配
11、置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配置,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择业自主权,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到城市中就业。劳动力有一定的择业自主权,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到城市中就业。(二)(二)1958-19781958-1978年劳动力资源统包统配年劳动力资源统包统配 这一时期,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加速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国家在生产这一时期,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加速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国家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上采取计划的分配方式,劳动力资源采取资料和消费资料上采取计划的分配方式,劳动力资源采取统包统配统包统配的方式的方式,一切由政府按照国家发展战略,一切由政府按照国家发展战略的计划统一安排。农村劳动力在公社内参加的计划统一安排。农村
12、劳动力在公社内参加统一劳动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统一分配,这种配,这种配置方式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从历史资料来看,置方式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从历史资料来看,19581958年农业已经年农业已经有上亿的剩余劳动力。这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只被局限在农业中,不能转移有上亿的剩余劳动力。这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只被局限在农业中,不能转移到城镇就业。更为严重的是,到城镇就业。更为严重的是,统包统配统包统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限制了劳动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限制了劳动力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热情,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及有效配置。力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热情,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及有效配置。(三)(
13、三)1979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年至今(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19791979年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年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开始时,。在开始时,。但是,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非公有制经济。但是,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传统的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传统的统包统配统包统配的劳动力资源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逐渐被以市场为导向的配置方式所取代,而家庭配置劳动力资源置方式逐渐被以市场为导向的配置方式所取代,而家庭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方式也已
14、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的方式也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式正逐渐成为配置的主要形式。正逐渐成为配置的主要形式。配置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配置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重点)(重点):1.1.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渠道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新生劳动力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渠道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新生劳动力资源,迫切需要新的就业方式和渠道解决农村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资源,迫切需要新的就业方式和渠道解决农村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尤。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以及农村集体公社中,已经存在上亿的隐性失其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以及农村集体公社中,已经
15、存在上亿的隐性失业人员,如果再继续依靠业人员,如果再继续依靠统包统配统包统配的方式解决就业,已经很难缓解就业的方式解决就业,已经很难缓解就业问题。问题。2.2.改革开放引入了非公有制经济,相应地要求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改革开放引入了非公有制经济,相应地要求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也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解决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问题也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解决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问题。三、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三、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 1.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2.2.劳动效率低下劳动效率低下。在固定工资制度下,。在固定工资制度下,“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多干
16、少一个样”,劳动,劳动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动机与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构成矛盾,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动机与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构成矛盾,职工在上班时间尽可能地做自己的职工在上班时间尽可能地做自己的“私活私活”,以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以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3.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双方不能够根据,双方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因而很难形成最佳的匹配,这必然导致劳动力资源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因而很难形成最佳的匹配,这必然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的浪费。四、传统配置方式的变革四、传统
17、配置方式的变革 与与市场配置市场配置的方式相比,的方式相比,计划配置计划配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一是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劳动者不拥有自己的劳动力,实际的支。劳动者不拥有自己的劳动力,实际的支配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劳动力的就业取决于政府的安排。配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劳动力的就业取决于政府的安排。二是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由计划部门统一安排二是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由计划部门统一安排,企,企业和个人都没有权利进行分配。业和个人都没有权利进行分配。三是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三是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只是与粮食、布匹等票证配合,只是与粮食
18、、布匹等票证配合使用作为取得消费品的凭证。使用作为取得消费品的凭证。从从19581958年起直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年起直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左左”的思想的影响,导致全国从的思想的影响,导致全国从业人员特别是城镇从业人员增长趋缓,而且企业中的隐性失业人员也发展业人员特别是城镇从业人员增长趋缓,而且企业中的隐性失业人员也发展到了较大的规模。同时,到了较大的规模。同时,“文革文革”结束后大量城镇知识青年的集中返城也结束后大量城镇知识青年的集中返城也给城镇增加了大量的失业人员,使城镇就业形势更趋紧张。给城镇增加了大量的失业人员,使城镇就业形势更趋紧张。1980 1980年,我国开始对传统的用工制度进行改
19、革,在上海、广东等地年,我国开始对传统的用工制度进行改革,在上海、广东等地实行实行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制,以后逐渐扩大到其他省市。到,以后逐渐扩大到其他省市。到19831983年年底,全国各省、年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在不同程度上试行了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在不同程度上试行了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制。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978年年1212月月18 18)以来,政府改革了传)以来,政府改革了传统的就业制度,引入统的就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在扩大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特,在扩大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特别是党的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199
20、3年年1111月月11 11)通过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我国市场体系。作为我国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建设上取得了明显进展,新的就业管,在建设上取得了明显进展,新的就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1.市场机制已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力量市场机制已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力量。不
21、仅是新成长的。不仅是新成长的劳动力主要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就是国家仍负责安置的退伍军人也越劳动力主要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就是国家仍负责安置的退伍军人也越来越多地通过来越多地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2.2.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迅速,并在配置社会劳动力方面发挥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迅速,并在配置社会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着重要作用。从。从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初期开始,为适应双向选择和劳动力流动年代初期开始,为适应双向选择和劳动力流动的需要,各地相继建立了一些职业介绍机构。的需要,各地相继建立了一些职业介绍机构。3.3.劳动力的流动范围明显
22、加大,劳动力市场渐趋统一劳动力的流动范围明显加大,劳动力市场渐趋统一。双向选择。双向选择的的竞争就业机制竞争就业机制在劳动力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方面,企业为增在劳动力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方面,企业为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注意择优录用和节约使用劳动力;另一方面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注意择优录用和节约使用劳动力;另一方面,劳动者为获得就业岗位或取得更高收入而进行的流动,不再局限于一,劳动者为获得就业岗位或取得更高收入而进行的流动,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小范围,而是打破了城乡、地区、所有制界限。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小范围,而是打破了城乡、地区、所有制界限。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二
23、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资源禀赋结构和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而对经,而对经济增长绩效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济增长绩效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资源禀赋结构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是指一个经济体中自然资自然资源源、劳动力劳动力和和资本资本的的。国家之间在。国家之间在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是可以方面的差异是可以通过不同资源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加以改变:一方面,通过不同资源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加以改变:一方面,资本资本与与劳动力劳动力之间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即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更多地利用,即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更多地利
24、用资本资本实现经实现经济增长,另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更多地利用济增长,另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更多地利用劳动力劳动力达到一定的增长绩效达到一定的增长绩效;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资本资本和和劳动要素禀赋劳动要素禀赋在国家之间的差异,还可以通过产品在国家之间的差异,还可以通过产品的国际贸易互补互利,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较多的国际贸易互补互利,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较多的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相对富余的国家交换,与资本相对富余的国家交换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从,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交换。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交换。因此,在
25、一定意义上,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实际上也是该国,实际上也是该国劳动力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源禀赋的产物。的产物。利用何种配置机制使用劳动力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绩效影利用何种配置机制使用劳动力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绩效影响极大。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传统的发展战略下形成了响极大。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传统的发展战略下形成了城乡劳动力隔绝配置和使用的二元性特点城乡劳动力隔绝配置和使用的二元性特点。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扭。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扭曲结构已经得到很大矫正,但曲结构已经得到很大矫正,但。一、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及基本特征一、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及基本特征(重点)(重点)总体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