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16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第07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08816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第07章.pptx》由用户(学习委员)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8816 现代企业 管理信息系统 07
- 资源描述:
-
1、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应用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一、系统设计的目标一、系统设计的目标(领会)(领会)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是使所设计的系统满足系统逻辑模型的各项功能要求,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性能。这是评价和衡量系统设计方案优劣的基本标准,也是选择系统设计方案的主要依据评价和衡量系统设计目标的指标有六个方面评价和衡量系统设计目标的指标有六个方面:1、系统的工作效率2、系统的工作质量3、系统的灵活性4、系统的可靠性5、系统的通用性6、系统的经济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遵循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首先进行总体设计,逐
2、层深入,直至完成每一模块的详细设计和描述工作,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分系统的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二、系统设计的步骤和任务二、系统设计的步骤和任务(领会)(领会)统设计阶段的任务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在现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解决“系统如何做”的问题。主要任主要任务务就是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最终确定新系统具体的实施方案。系统设计的步骤:系统设计的步骤:(一)总体设计阶段1、系统平台设计2、划分子系统3、功能结构图设计4、处理流程图设计5、数据文件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二)详细设计
3、,也称物理模型设计阶段具体考虑每模块内部算法1、代码设计2、数据库设计3、用户界面设计4、编写程序模块设计说明书(三)编写系统说明书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三、系统设计的方法三、系统设计的方法(领会)(领会)系统设计的比较成熟的方法:系统设计的比较成熟的方法: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一)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由迪克斯特拉在1969年提出,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由于模块独立性,设计一个模块时,不会受到其他模块的牵连,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系列简单模块的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
4、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二)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以对象、对象关系等来构造软件系统模型的系统化方法。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系统应用开发的基础,平台设计包括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处理方式的选择和设计、硬件平台选择与设计和软件平台选择与设计、网络结构设计(一)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系统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的框架,网络环境中常用系统体系结构有客户机/服务器(C/S)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二)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和设计处理方式可以依据系统功能、业务处理和性价比,选择集中式、协作式、分布式。(三)硬件平台的选择和设计1、根据数据处理方式进行硬件平台的
5、选择和设计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选择和设计3、计算机硬件选择的原则(四)软件平台的选择和设计1、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3、应用软件的选择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三个工作:1、系统平台设计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处理流程设计一、系统平台设计一、系统平台设计(识记)(识记)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领会)(领会)功能模块设计主要采用结构化方法(一)模块与模块化(识记)模块:指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子程序或函数),它包括输入与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数据及其运行环境。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
6、一个特定的功能,然后将这些模块汇集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系统),以完成指定功能的一种方法(二)模块结构图模块结构图:描述模块的层次结构和他们之间的控制通信联系工具。结构图可以从数据流程图转换而来。数据流程图着眼于数据,反应系统的逻辑功能,结构图着眼于控制层次,反映系统的物理模型,即怎样逐步实现系统的总功能功能模块结构图符号功能模块结构图符号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领会)(领会)功能模块设计主要采用结构化方法(三)耦合和内聚(识记)为了衡量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提出了模块间的耦合与模块内的内聚两个标准,耦合描述模块和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内聚描述模块内
7、部各元素之间的联系。软件设计的目标就是让模块内的联系越紧越好,模块间的联系越少越好,也就是低耦合高内聚1、耦合影响耦合程度三因素:联系方式;来往信息的作用;数量耦合的类型 内容耦合:两个模块之间的内部属性有直接联系 公共耦合: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控制耦合:一个模块向另一模块传递一个控制信号,以控制被调模块的内部处理逻辑。标记耦合:两个模块至少有一个通过界面传递的公共 有结构的参数。数据耦合:模块间通过参数传递基本类型的数据。不可避免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领会)(领会)(三)耦合和内聚(识记)2、内聚:一个模块之内各成分之
8、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一个模块的内聚越大越好。偶然内聚:一个模块之内各成分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尽量避免。逻辑内聚:几个逻辑上相关的功能放在同一模块中。时间内聚:一个模块完成的功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而 这些功能只是因为时间因素关联在一起。过程内聚:处理成分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执行。通信内聚:各成分都操作在同一数据集或生成同一数据集。顺序内聚:各成分与一个功能相关,且一个成分的输出作为 另一成分的输入。功能内聚:模块的所有成分对完成单一功能是最基本的,且 该模块对完成这一功能而言是充分必要的。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领会)(领会)(四)系统的深度和
9、广度(识记)系统的宽带表示系统结构中的控制层数,宽度表示控制的总分布,即同一层模块总数的最大值,深度过大,系统分割不细;宽度过大,管理上困难较好的系统结构,高层模块扇出数较高,中层扇出数较少,低层模块很高的扇入。模块的扇出扇入扇出系数是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其他模块的个数;扇入系数就是直接调用该模块的模块的个数。一个模块应当有较高的扇出系数和较低的扇入系数,平均扇入、扇出系数通常是3或4。扇入数越大通用性强,但是降低了模块独立性(五)模块的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作用范围指受模块内部的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模块的控制范围包括该模块及所有的下属模块的集合。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好的模块结构设计应满足判
10、定的作用范围在模块的控制范围以内,判定所在的模块在模块层次结构中不能像个过远,否则会增加模块间联系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三、系统处理流程设计三、系统处理流程设计(领会)(领会)系统流程图是用来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一个系统可以包含人员、硬件、软件等多个子系统。(一)系统流程图的符号脱机操作人工操作手工输入联机存储器(磁带、磁盘等)磁盘磁带显示器脱机存储处理穿孔卡片通讯连接打印报告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第二节系统总体设计三、系统处理流程设计三、系统处理流程设计(领会)(领会)(一)系统流程图的功能阐述及示例上月主文件建立扣款文件模块主文件更新模块计算打印模块工 资 单工资汇总
11、表电费扣款通知单 病假扣款通知单房租变动通知单人事变动通知单本月主文件扣款文件第三节代码设计第三节代码设计代码是代表客观实体、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代码设计的主要工作时完成对共享数据类中的关键字段的码结构设计并形成代码库。共享代码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未来系统的效率。共享数据类指多个子系统都用到的数据类一、代码的设计原则一、代码的设计原则(领会)(领会)系统性:有一定的分组规则,从而在整个系统中具有通用性唯一性:每一代码对其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都必须唯一标准化:采用国内国际已有的标准编码规范性:代码的结构、类型、编码格式必须严格统一、便于计算机
12、处理扩展性:代码设计要预留足够位置,以适应需要的变化。有效性:通过代码能够比较容易地识别被编码对象可维护性:系统发生变化时,代码容易修改简明性:代码尽可能简短、统一第三节代码设计第三节代码设计二、代码的类别(领会)二、代码的类别(领会)1、数字码数字码分顺序码和分组顺序码。顺序码最简单的代码,使用编码对象书面较少的情况。当编码对象具有两层以上分类时,可采用数字分组顺序码如学号、身份证号等2、字符码为了容易识别和记忆,可以采用字符码。将表示实体特征的文字、数字或记号直接作为编码。如:CERNET、CSTNET3、混合码当编码对象具有两层分类时,可以用数字和符号混合代码方式如用TV-C-20代表2
13、0英寸彩色电视机,其中C代表彩色第三节代码设计第三节代码设计三、代码的校验(领会)三、代码的校验(领会)加入校验位的原因:人们重复抄写代码和将它通过人手输入计算机时,发生错误可能性更大。为了保证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位,使它事实上变成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校验位的计算:校验位通过事先规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代码一旦输入,计算机会用同样的数学运算方法按输入的代码数字计算出校验位,并将它与输入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以证实输入是否有错。校验码设计过程步骤:1、对原代码的每一位乘以一个权数,然后求他们的乘积之和权数可以取自然序列、几何级数、质数等序列2、对乘积之
14、和取模3、用模减去余数得校验码4、对输入的代码进行校验,(源代码与权数乘积之和+校验码)/模=整数就是正确的。第三节代码设计第三节代码设计三、代码的校验(领会)三、代码的校验(领会)例题:例题:几何级数法 原代码 1 2 3 4 5 各乘以权 32 16 8 4 2 乘积之和 32+32+24+16+10=114 以11为模去除乘积之和,:114/11=104 用模减去得出的余数得校验码11-4=7 因此代码为123457第三节代码设计第三节代码设计四、代码设计的步骤(领会)四、代码设计的步骤(领会)1、确定代码对象 2、寻找标准代码 3、确定代码使用范围和期限 4、确定编码方式 5、编写代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