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广东省自考04532财务会计专题三-所得税.ppt

  • 上传人(卖家):学习委员
  • 文档编号:5329818
  • 上传时间:2023-03-23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77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广东省自考04532财务会计专题三-所得税.ppt》由用户(学习委员)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广东省 自考 04532 财务会计 专题 所得税
    资源描述:

    1、第7章 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所得税会计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所得税会计处理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模式 第三节第三节 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处理7.1.1所得税的性质 1.所得税是收益的分配 2.所得税是费用7.1.2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目标不同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目标和要求不同。会计准则的目的是规范企业的对外财务报告,以便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所得税法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推行的,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取得收入,行使国家作为社会组织者的正当权力;二是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履行国家管理社会的职责。这种不同导致二者的相关规定往往存在差异7.1.3 几个重

    2、要概念 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依据财务会计方法、通过会计的程序确认的扣除所得税费用之前的利润总额。应税利润应税利润: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计算确认的利润,是企业申报纳税和政府税收机关核定企业应纳税额的利润,也称应税所得额。由于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确认的目的不同,两者之间往往产生很大的差异 1、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形成的、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的差异。如由于罚款、滞纳金、超过限额的扣除,国债利息所形成的差异 2、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该差异在以后年度当财务报表上列示

    3、的资产收回时,或列示的负债偿还时,会产生应纳税金额或应抵扣金额。如由于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不同所形成的差异,产品质量担保费用暂时性差异可以分为: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由于收支确认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形成的、可以在以后期间转回的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是指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方式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申报缴纳所得税,一般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以确定应纳税所得,计算应交所得税。例5-1 假设某企业于20*0年初成立,当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200 000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发生下列

    4、与纳税有关的事项:(1)会计上确认了2 000元国库券利息收入,而按税法规定不交所得税。(2)当年发生工资费用150 000元,而按税法核定的计税工资为120 000元.(3)由于违法经营被罚款3 000元.(4)年初购入的一台新设备,成本为10 000元,预计无残值,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会计上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限为10年。上述各项中,前三项属于永久性差异,第四项属于暂时性差异。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年折旧额=10 000/5=2 000(元)按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年折旧额=10 000/10=1 000(元)由于折旧年限不同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2 000-1 000=1 0

    5、00(元)20*0年应纳税所得=200 000-2 000+(150 000-120 000)+3 000-1 000=230 000(元)20*0年应交所得税=230 000*25%=57 500(元)7.1.4 所得税与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X适用的所得税率 应交所得税=应税利润X适用所得税税率7.1.5 递延所得税影响金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因此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

    6、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因此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例7-2 20*3年年末北方公司以银行存款150 000元购入管理用甲设备,并投入使用。会计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无残值。按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3年.不考虑减值。分析:20*4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00 000元,账面价值为120 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 000元(120 000-100 000);20*5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0 000元,账面价值为90 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 000元(90 000-50 000);20

    7、*6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元,账面价值为60 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 000元(60 000-0)20*7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元,账面价值为30 00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 000元(30 000-0);20*8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元,账面价值为0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0。例7-3 乙公司20*6年末以100 000元购入一台设备,会计和税法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均为5年,不考虑残值。20*7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70 000元 20*7年折旧=100 000/5=20 000(元)20*

    8、7年末的折余价值=100 000-20 000=80 000(元)计提减值准备=80 000-70 000=10 000(元)年末账面价值=100 000-20 000-10 000=70 000(元)年末计税基础=80 0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 000-70 000=10 000(元)例7-4 乙公司20*8年12月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环保部门罚款200万元,到年末尚未支付 分析: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抵扣,故在以后支付这200万元罚款的年份可以抵扣的金额为0,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为200万元,相应的暂时性差异为0。7.2 所得税会计处理

    9、模式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可分为: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收益分配理论应付税款法费用理论纳税影响会计法7.2.2 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一种以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该方法不反映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跨期影响。应付税款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于操作。缺点:从利润表的角度来看,由于应付税款法对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不进行跨期分摊,会导致所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与税前会计利润之间不配比,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7.2.2 应付税款法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应付税款法只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法定的应交所得税,而不确认由于所得税因素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递延所得税

    10、负债,以及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这就使资产负债表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不利于利润表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7.2.3 纳税影响会计法 该方法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的确定上,因而重视从特定期间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具体差异,着眼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该方法相对于应付税款法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反映时间性差异的跨期影响,从而有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纳税影响会计法主张进行所得税分摊,所得税分摊包括跨期分摊和期内分摊。所得税跨期分摊所得税跨期分摊:指将暂时性差异及所得税抵减产生的所得税的影响数分别确认为负责或资产,

    11、并将此所得税影响数递延到以后期间分别确认为所得税利益或费用。所得税期内分摊所得税期内分摊:指将一定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在同一期间的重要损益构成项目之间及前期损益调整项目之间的分摊程序。7.2.4 所得税的分摊程度 1.部分分摊:是指对非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才做跨期所得税分摊,而对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则不需要做所得税跨期分摊。该观点认为,由于非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极为少见,故此,主张部分分摊实际上是属于不主张分配所得税费用的观点。7.2.4 所得税的分摊程度 2.全面分摊:是指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对所有的暂时性差异做跨期所得税分摊,即无论是重复发生的,还是非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都应确认为对未来

    12、所得税的影响。该种观点认为,根据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既然是暂时性差异就不可能是永久性的,每个暂时性差异都可以转回。7.2.4 所得税的分摊程度 3.所得税的期内分摊:是指将同一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分摊于该期间的重要损益构成项目及前期损益调整的程序。7.3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7.3.1 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 7.3.2 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 7.3.3 所得税会计处理模式和方法的比较 7.3.4 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7.3.1 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 在应付税款法下,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的程度。只设置“所得税”和“

    13、应交所得税”两个账户 例1 某企业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总额为 200000元,当年实际发放工资240000。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当年折旧额为100 000元,按照税法规定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当年应计提折旧130 000。该企业当年利润表上反映的税前会计利润为300 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如下:税前会计利润 300 000 加:永久性差异 40 000 减:暂时性差异 30 000 应税所得 310 000 所得税率 33%应交所得税 102300 所得税费用 102300 (2)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0

    14、23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023007.3.2 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将本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期间,即将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方法。除设置“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两个账户外,还设置“递延税款”账户。例2 某企业19x1年1月1日起对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原价80 000元,会计折旧年限为2年,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4年,均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残值)。该企业19x1年至19x2年每年税前会计利润为50 000,所得税税率33%。(假定无其他调整项目)。其会计处理如下: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一般处理19x1年:(

    15、1)会计折旧=80 000/2=40 000 税法折旧=80 000/4=20 000 时间性差异=40 000-20 000=20 000 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3%=23 100 所得税费用=50 000*33%=16 500 递延税款=20 000*33%=6600(2)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6 500 递延税款 6 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3 100 19x2年会计处理同于19x1年。19x3年:(1)会计折旧=0 税法折旧=80000/4=20000 时间性差异=0-20 000=-20 000 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3%=

    16、9900 所得税费用=50 000*33%=16500 递延税款=-20 000*33%=-6600(2)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6 500 贷:递延税款 6 6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 900(一)递延法 特点: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递延税款余额,并不代表收款的权力或付款的义务。因为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是按照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的,而不是按照现行税率计算,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不做调整。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用当初的原有税率计算。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用当初的原有税率

    17、计算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暂时性差异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不做调整不做调整。例3 依例2资料,假定19x2年所得税税率改为30%,采用递延法核算,其会计处理如下:19x1年会计处理同例2.(递延税款=20 000*33%=6600)19x2年:(1)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0%=21 000 所得税费用=50 000*30%=15 000 递延税款=20 000*30%=6 000(2)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5 000 递延税款 6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1 000 19x3年:

    18、(1)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0%=9 000 递延税款=20 000*33%=6 600(转回19x1确认的)所得税费用=9000+6600=15 600(2)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5 600 贷:递延税款 6 6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 000 19x4年:(1)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0%=9 000 所得税费用=50 000*30%=15 000递延税款=-20 000*30%=-6000(转回19x2确认的)(2)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5 000 贷:递延税款 6 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 000 例4 P320(二)债务法

    19、特点:采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现行税率计算,而不是按照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税率计算,因此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要相应调整。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均应用现行税率计算确定。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按现行税率计算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暂时性差异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递延税款的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账面余额要相应调整(递延法不做调整)要相应调整(递延法不做调整)。递延法用当初的原有税率计算递延法用当初的原有税率计算 例5、依例2材料,假定19x2年所得税税率改为

    20、30%,采用债务法核算,其会计处理如下:19x1年会计处理同例2.19x2年:(1)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0%=21 000递延税款=20 000*30%-20000*(33%-30%)=5 400所得税费用=21 000-5 400=15 600(2)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5 600 递延税款 5 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1 000 19x3年:(1)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0%=9 000 所得税费用=50 000*30%=15 000 递延税款=20 000*30%=6 000 (2)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5 000 贷:递延税

    21、款 6 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 000 19x4年:(1)应交所得税=(50 000-20 000)*30%=9 000 所得税费用=50 000*30%=15 000 递延税款=-20 000*30%=-6000(2)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5 000 贷:递延税款 6 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 000 例6、例4按债务法核算,会计处理如下:1、19x1、19x2年会计处理同例4;2、19x3年税率变动,需要调整递延税款帐户余额 递延税款账户调整金额=24 000*(30%-33%)-120 000/(1-24%)*(30%-33%)=4 017 式中24 000元(20 00

    22、0+4000)为折旧累计差异,120 000元为投资收益累计差异。当年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5600*30%-90 000/(1-24%)*6%+150 000/(1-24%)*6%=3057 当年递延税款入账金额=4 017+3 057=7 074 应交所得税与递延法相同,为1 477 162 所得税费用=1 477 162-7074=1 470 088 会计分录:借:所得税 1 470 088 递延税款 7 074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 477 162 3、19x4年 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9200*30%+60 000/(1-24%)*6%=1 977 应交所得

    23、税同于递延法,为1 515 240、所得税费用=1 515 240-1977=1 513 263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 513 263 递延税款 1 977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 515 240 4、19x5年 时间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9200*30%=-2 760 应交所得税同于递延法,为1 497 240、所得税费用=1 497 240+2760=1 500 000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 500 000 贷:递延税款 2 76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 497 2407.3.3 所得税会计处理模式和方法的比较 所得税会计处理模式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1)

    24、应付税款法 不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 优点:会计处理简单;缺点: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目前已经被淘汰(2)纳税影响会计法 是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该方法相对于应付税款法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反映时间性差异的跨期影响,从而有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实务中应用此法。递延法与债务法的比较 递延法:该方法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是以暂时性差异形成时税法所规定的税基和税率确认的,不因税率的变动或有关规定的改变而对其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余额不能确切代表应收的权利或应付的义务。逐渐被摒弃。债务法:以当前或暂时性差异转回时的税率为依据确认、摊销递延所得税的方法。优点:既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又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纳税影响。在国际会计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推广。7.3.4 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所得税会计信息的披露包括在表内列报和附注中披露。表内列报又可分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和在利润表中的列示。表内列报 1、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2、在利润表中的列示 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东省自考04532财务会计专题三-所得税.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29818.html
    学习委员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