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1.docx

  •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 文档编号:5315156
  • 上传时间:2023-03-19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7.5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1.docx》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爬山虎 教案 _1
    资源描述:

    1、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均、柄”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等13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资料导入。 教师口述: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奇妙无穷!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或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 大家初步了解了爬山虎,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细致的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板书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图片激发兴趣,并从中

    3、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二、相关资料介绍 作者简介: 叶圣陶,名绍钧。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小青石记金华的双龙洞等。 爬山虎简介: 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均

    4、匀叶柄蜗牛弯曲操场嫩红重叠空隙茎上瞧不起牢固 (重点指导生字:均: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yn”;柄:不要读成一声,应读“bn”;蜗:不能读成“gu”,应读“w”;萎:不要读成一声,应读“wi”。)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曲(q q) 练读句子,找发现。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读一读:他用弯曲(q)的乐器,吹出了优美的乐曲(q)。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均匀结实;坚固。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 牢固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

    5、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虎操占嫩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操、隙、均、柄、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茎、萎、叠”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叠、占”是上下均匀。“固”,全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嫩”,左中右结构,左右匀称。)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叠、萎”和左右结构的字“瞧”,学生练写。 “叠”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又”比下面的“又”要大一些,中间的宝盖要宽一些; “萎”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女”一横要长一些; “瞧”是左右结构

    6、的字,右边部分占三分之一。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2)梳理课文思路。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练填空:课文先写了(爬山虎长得很茂盛),接着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然后重点写了(

    7、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墙),最后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5。自主探究,理解第1、2自然段?。 (1)读第1、2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嫩红到嫩绿,一顺儿,铺得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 (2)思考: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爬山虎长得茂盛和它叶子的美丽这两个特点?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

    8、,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置“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重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导入方式:设问导入。 教师口述:爬山虎不是动物,可它有脚,而且会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爬山虎会爬的秘密(板书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

    9、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观察叶子的时候,作者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预设: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3、一阵风

    10、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朗读指导: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 这句话写了爬山虎的叶子怎样的美?(动态美) 有没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呢? 预设:“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4、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预设:茎上。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课文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很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

    11、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6、作者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 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等方面。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板书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 过渡:来,我们一边跟着画面一边读这段话。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7、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样”是指什么?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可以吗? “这样”是指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表示爬山虎爬墙过程的词语有:触

    12、、变、巴、拉、贴,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一脚一脚”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一脚一脚”更加贴切说明爬的动作。 想看到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课件出示爬山虎生长的视频】 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板书触、变成、巴住、拉、贴)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指导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 8、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

    13、一根茎。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很牢固。爬山虎的脚具有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 四、引导发现,总结课文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学完这一课,你知道如何进行观察了吗? (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4)连续观察。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四、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

    14、:“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学习叶了圣陶爷爷是怎样细致观察事物的。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学着去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当堂检测(选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注意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具体地写出来,要注意连续观察。)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六、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有关植物。 板书设计 10爬山虎的脚 叶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

    15、 脚爬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讲之前,我要求学生收集爬山虎的资料。学生对爬山虎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感性认识。 2、在教学中我把课堂和自主权还给学生,把读书和说话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坏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小练笔,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再现过程,突破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

    16、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找准时机恰当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不足之处: 对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细致观察还不到位,需要引导学生们也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有顺序,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爬墙过程。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17、。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自然段,揭示目标。 上节课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所写的 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美极了,你们还记得吗? 下面我们一边看录像(出示课件),一边回忆课文是如何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边看录像,指名读课文) 爬山虎爬满整整一墙,确实好看,它是靠什么爬的呢?(靠脚) 爬山虎确实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怎样靠着脚往上爬的,文章又是怎样围绕它的脚来写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内容。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打开书本,回忆课文哪几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3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具体写了爬山虎的脚

    18、?(35句) 2、指读这三句话,思考: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位置、样子、颜色)板书 3、交流位置: 、看实物 、位置在哪儿?(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 、多媒体显示 样子: 、看课件 、是什么样子的?(六七根丝构成的枝状的,每根细丝象蜗牛的触角。) C、这里用了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蜗牛的触角见过吗?有什么特点?(头上有两对触角,在长触角的尖端长着很小的眼) 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的。(投影显示) 颜色:嫩红色 、这些内容作者是如何说的呢?齐读课文3句。 、看着图,跟老师说。 按课文顺序说说看。 、同桌独立练说,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 指名说,齐说。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9、第六句话起了小结的作用。 、第三自然段的3句就写了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有第一,二句呢?这两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指读) 点拨:“今年我注意了”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因为不知道爬山虎怎样爬,今年特别留心观察,原来是有脚的,说明作者正是因为如此 注意观察,才能把脚的形状、颜色写得生动。)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原来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的,那么爬山虎又是如何靠着它的脚往上爬的呢? (板书:爬墙) 1、默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哪几句话具体写了爬山虎靠脚往上爬?(第一、二句) 2、指读第1、2句,其余同学圈出写爬山虎往上爬的几个动作的词。 (板书:触、巴、拉、贴) 3、看爬山虎往上爬的动画。 师

    20、讲解(为什么原来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拉力使爬山虎在墙上贴得更紧了。) 原来爬山虎是这样爬的,一起有感情地读1、2句话。 、自己练说爬山虎靠脚往上爬的过程。 指名说 齐说 、如果仔细看细小的脚,你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你会想到什么呢?(蛟龙的爪子)为什么?(看实物,颜色、有力、脚在墙上的样子) 、课件演示 7、填空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第四自然段通过一些恰当的动词和丰富的联想,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怎样爬墙,那么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1、指读,思考: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 (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变化。) (板书:变化萎了

    21、牢固) 2、分读 想想这两种情况下爬山虎的脚有哪两种不同的变化? 3、怎样相当牢固?(齐读) 4、从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结果,可以说明什么?(说明墙对爬山虎的作用多么重要,同时也照应了开头,回答爬山虎顺着墙往上爬的原因。) 5、齐读 五、总结全文。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从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叙述。是哪三个方面呢? 学生交流,后齐读。 2、写爬山虎的脚,还有许多别的内容可写,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课文中的三方面内容向我们介绍呢?(最能说明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那么课后,我们就学习课文的写法来写片段。 3、爬山虎的叶子固然是绿得新鲜,引

    22、人注目,但它的脚却是不大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叶圣陶爷爷无论写叶子,还是写脚,都是那么有条有理,叙述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察细致)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3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

    23、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

    24、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5、? 2、检查交流: 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

    26、语言积累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在第二自然段

    27、,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28、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

    29、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

    30、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观察细致。 要抓住特点观察。 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

    31、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 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课后评析】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还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趣味谜语、亲切谈话、课题质疑

    32、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三、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本教学比较好地

    33、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如果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学适宜时机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 1、再现美景,激发情感: 在学生充分通过语言文字品味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情感,在音乐声中边请学生欣赏爬满山坡、墙头、岩石的情景,边请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使形象与情感融合,获得美的熏陶。 2、再现过程,突破难点: 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再适时机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难

    34、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生词。 2、朗读课文,背诵第2至第4自然段。 过程、方法 用读读画画说说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35、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爬山虎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师: 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爬山虎实物,进行观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对爬山虎了解多少?可以给大家深入介绍一下。(教师指出什么是爬山虎的脚)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各自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愿意站起来朗读吗

    36、?用比一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站起来分段朗读课文。 3还想读吗?这次我们拿起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着自己概括一下写在旁边。 4交流:谁来告诉大家,通过默读课文,你又了解了哪些内容?板书:叶子脚的位置、样子怎样爬触墙生存 (二)细读感悟 1、同学们通过默读课文,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不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爬山虎?来我们一起欣赏。(放录像)。 2、喜欢爬山虎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3、下面我们就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深入学习,看谁收获最大。(学生分组活动,喜欢相同部分的在一起学习) (1)喜欢爬山虎的叶子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叶子的美展示出来。 (

    37、2)想研究爬山虎的脚的.同学可以画一画的学习方法。 (3)想研究爬山虎会爬墙的秘密的同学可以采用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的学习方法。 4、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愿意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吗? (1)当学生交流叶子部分时: a请他给同学们读一遍。(课件出示叶子画面)学生评价。 b交流: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c指导朗读:爬山虎的叶子绿得如此新鲜,排列如此均匀,不仅静止的时候很美,动起来就更美了。请看(课件演示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指名读。评价。 (2)哪位同学画出了爬山虎的脚?愿意展示一下吗? a一生展示自己的

    38、画。 b请同学们读一遍第三自然段,对照课文的描写评一评他画得怎么样。 c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画?能指着图给大家介绍介绍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样的吗? (3)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谁来为大家揭开这个秘密? a一生读第四自然段 b哪位同学能够一边介绍一边用手代替爬山虎的脚表演一下? c自读第四自然段,用笔全圈出作者用了哪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d边读课文,边用手在桌子上做做这几个动作,体会体会。 (三)学生质疑课件演示爬山虎的脚是怎能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交流收获,课堂评价: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9、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收获。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善于观察的孩子。 1、积累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段 2、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巩固练习 1、自学生字词。 2、指导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以自读自悟为主,并体现综合学习的特点,如读读、画画、说说、写写等。拓展练习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抓住它的特点写一写。 2、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否则会流于形式,学无所获。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5 教学目标: 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

    40、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教学难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大自然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是形形色色的。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认识爬山虎这种植物。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1、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提问:这满墙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指名答。(预设:爬山虎的叶子很多

    41、,铺满了墙面。叶尖一顺朝下,没有重叠的。) 2、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预设: A色美:绿得那么新鲜。由“嫩红”到“嫩绿”再到“绿得新鲜”。 B形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缝隙。 从“新鲜”和“那么”体会出来的。“新鲜”就是说叶子水灵,鲜嫩;加上“那么”就说明叶子非常鲜嫩。从“均匀”体会到叶子分部得很匀称,叶子之间间隔一般大。看起来叶子很美。 从“一顺朝下”体会到叶子很美。叶子尖都朝着一个方向,非常有条理,看起来很美。 C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

    42、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作者能够把叶子写的这么美,是与作者的一种好习惯分不开的,你知道是什么好习惯吗?(认真观察) 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过渡: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先写叶子呢?(预设:因为叶子靠爬山虎的脚才能够爬满墙。我们通常会从远处先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走近才能看清爬山虎的脚。如没人回答则说:我们在这画一个问号,先来看看爬虎山的脚)那么,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1、大家仔细阅读写爬山虎脚样子的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做上标记。板书 位置:长在茎上。 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嫩红的。 2、佳句欣赏:茎

    43、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出示蜗牛触角的图片,感受爬山虎脚的细。 3、这一段的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了呢?(注意) 4、过渡:那么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根据以下几方面小组合作学习: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B找出爬的动词,在底下画上标记。C演示爬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小组汇报,指名一人到前面来演示爬的过程,其他同学跟着演示。师朗读给以提示。 板书:爬:触巴拉、贴(牢固) 师: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好吗?为什么? 预设:不好,因为脚的步子大,是交替着走的,而爬山虎不是。 师小结:爬山虎就是这样长一只脚

    44、,巴住墙,再长出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出示爬山虎的脚和蛟龙爪子的图片 进一步感知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6、过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我们赶紧来看一看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读。 交流:(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的关系)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回顾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叶圣陶爷爷要先写叶子再写爬山虎的脚?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叶圣陶爷爷就是这样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留心观察,才给我们写出了爬山虎的脚这样美的文章。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4、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课下我们也学一学叶圣陶爷爷留心细致观察的方法,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注意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具体地写出来。 四、板书 爬山虎的脚 叶子的特点:色美、形美、动态美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的特点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嫩红(灰色) 爬触巴拉、贴(牢固) 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鲁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其目的是在读懂,理解字、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1.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1515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