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年级 下册 语文期末 复习 古诗词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 练习题汇编01 关雎【理解型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7.关雎中的男子由“,”引起“,”的美好联想;“,”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8.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阅
2、读理解】1.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5.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6.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7.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8.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9.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10.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11
3、.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12.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1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1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15.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6.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
4、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17.下列对关雎的相关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A.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B.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思念女子的爱情诗。C.“赋”是这一首诗歌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D.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18.对关雎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C.诗歌采用了
5、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窈窕”“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D.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02 蒹葭【理解型默写】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
6、诗句是:,。,。,。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阅读理解】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
7、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关雎这首诗是按照“爱上姑娘追求姑娘而不得幻想得到姑娘”这样的线索展开的。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深深的爱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6.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
8、“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7.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
9、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8.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D.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9.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
10、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03 式微【理解型默写】1.式微中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 ,?, ?2.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 ,?,?3.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是:,?,?【阅读理解】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2.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
11、果,请具体说明。3.“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4.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借事抒情,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B.全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C.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D.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04 子衿【理解型默写】1.“,”,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
12、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2.“,”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3.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 , ?”“ , ?”【阅读理解】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3.下列对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B.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C.两句“纵我不往
13、”,以质问的语气、讨伐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指责。D.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 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0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理解型默写】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
14、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7.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为儿女之情所牵挂的诗句是:,。【阅读理解】1.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2.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
15、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对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9.下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
16、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10.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
17、,即同为宦游人。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11.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B.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饱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1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
18、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13.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14.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