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全部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全部教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算律 苏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第六 单元 运算 全部 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个人备课笔记个人备课笔记 课课 题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执教日期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执教班级 四( )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 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 二、二、交流共享交流共享
2、 (一)教学例 1。 出示例 1。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 有多少人, 应该怎样列式计 算? (2)列式解答。 (3)观察发现。 (4)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 律。 如果用字母 a、b 分别表示 两个加数, 上面的规律可以 写成: a+b=b+a 你能从中获取 哪 些 数 学 信 息? 追问: 你能根据 这些信息, 提出 哪些用加法计 算的问题? 提问: 这两道算 式都是求什么 的人数?结果 都是多少? 提问: 观察这些 等式, 你有何发 现? (两个加数 交换位置和不 变) 教师指出: 两个 同桌交流 再观察算式, 说说它们有 何相同点和 不同点。 照样子写一 写。 让学生试写
3、 等式, 并投影 展示。 指导学生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 表示出这种规 2.加法结合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 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 加法结合律。 (板书:加法 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一 练” 。 3.完成教材第 58 页“练习 九”第 1、2、3 题。 第 3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 再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四、反思总结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 问? 数相加, 交换两 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这就是 加法交换律。 (板书: 加法交 换律) 课件出示问题: 参加活动的一 共有多少人? 律
4、。 学生独立列 式计算。 教师 巡视, 注意不 同的解答方 法, 并指名两 人板演不同 的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媒体呈现方案 课件出示例题及习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个人备课笔记 课课 题题 加法运算律的简便计算 执教日期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执教班级 四( )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 掌握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 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教
5、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 二、交流共享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例 2。 1.出示例 2。 学生的算式可能有: 教师小结: 在计算几个数连 加时, 把和是整百的数先加 起来, 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算 简便。 (二)教学“试一试” 。(二)教学“试一试” 。 (1) 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 65+79+21 78+(47+22) 这道算式, 按照 运算顺序应该 怎样算?你觉得 还可以怎样算? 你能用两种不 同的方法计算 吗? 讨论: 你认为哪 种算法简便?为 什么? 两道题各应用 了
6、什 么 运 算 律?(第 l 题应 学生计算, 教 师巡视, 选择 不同算法的 学生把自己 的算式抄在 黑板上。 学生计算, 教 师巡视, 对有 困难的学生 用简便方法计算, 写出计算 过程。 三、反馈完善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57 页“练一 练”第 1 题。 这道题是找凑成整百数的 专项练习。 2.完成教材第 57 页“练一 练”第 2 题。 这道题是运用加法运算律 进行简便计算。 3.完成练习九第 47 题。 用了加法结合 律, 第 2 题应用 了加法交换律 和加法结合律) 进行指导。 学生独立完 成,并交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媒体呈现方案 课件出示例题及习题 教学反
7、思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个人备课笔记 课课 题题 练习九 执教日期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执教班级 四( )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使学生能灵 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 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 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集体备课
8、后的调整 一、知识再现一、知识再现 1、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 (b+c)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 一些和加法运算相关的练 习。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二、基本练习 加法运算律的练习 1. 完成教材第 59 页“练习 九”第 8、9、12 题。 三、综合练习三、综合练习 探究减法的性质 我们学习的加 法运算律有哪 些?用字母怎 么表示? 追问: 运用这些 运算律可以给 我们带来哪些 方便呢? 交流时, 让学生 说说各自的想 法。 学生口答 先让学生独 立完成, 再组 织学生进行 汇报交流, 最 后集体讲评。 组织观察、 比 1.完成教材第
9、 59 页“练习 九”第 10 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计算出每 组中两道题的得数。 2.完成教材第 59 页“练习 九”第 11 题。 3.完成教材第 59 页“练习 九”第 13 题。 四、反思总结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 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观察表格, 说说 你从表格中获 得了哪些信息。 较, 交流各自 的发现。 学生独立计 算,教师巡 视。 学生独立计 算,填写表 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媒体呈现方案 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个人备课笔记 课课 题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执教日期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执教班级 四( )
10、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 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 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 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谈话引入一、谈
11、话引入 1.课件出示问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 各题。 67+87+13 46+(59+54) 2.揭题。 二、交流共享二、交流共享 1.探索乘法交换律。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60 页 例题 3 情境图。 (2)建立等式。 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 一个等式:35=53 (3)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 律。 加法的运算律, 用字母怎样表 示? 追问: 你能 再写几个这样 的等式? (4)观察 发现: 观察这些 等式, 说说有什 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 成并展示。 学生独立解 答,全班交 流。 如果用字母 a、b 分别表示 两个乘数, 上面的规律可以 写成: ab=ba(板书) 2.探索乘法结合
12、律。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61 页 例题 4。 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 比一 比。 1852 18(52) 13254 13(254) 24(1258) 241258 三、反馈完善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61 页 “试一 试” 。 2.完成教材第 61 页“练一 练” 。 3.完成教材第 65 页“练习 十”第 2 题。 4.完成教材第 65 页“练习 十”第 3、4、5 题。 四、反思总结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 收获? 观察这两道算 式的数据和结 果, 你发现了什 么? 下面每组中的 两个算式是否 存在这样的规 律? 先让学生在教 材上填一填, 然 后说说运用了 什
13、么运算律。 学生独立列 式解答。 全班 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独立完 成,交流。 学生读题, 明 确题意, 学生 独立进行计 算和验算, 指 名板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媒体呈现方案 课件出示例题和习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个人备课笔记 课课 题题 乘法分配律 执教日期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执教班级 四( )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 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2.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
14、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一、谈话引入谈话引入 回顾: 与学过的乘法运算律 二、交流共享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 62 页例 题 5 情境图。 2.解决问题。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4.观察比较。 (1)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 方法,它们计算得数相同, 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 两个算式连起来? 板书: (6+4)24=624+4 24 (2)比一比。 5.探索规律。 (1)提出假设: (2
15、)举例验证。 (3)总结规律。 师生交流后小结 等号两边的算 式 有 什 么 联 系? 是否任意两个 数的和与第三 个数相乘, 都会 等于这两个数 学生观察情 境图, 收集信 息。 学生独立思 考,解决问 题。 小组讨论, 交 流不同的解 题思路和解 题方法。 让学生独立 举例验证, 验 6.用字母表示。 三、反馈完善三、反馈完善 1.课件:引导学生完成“判 断正误”“连一连”“填一填” 2.完成教材第 63 页“练一 练”第 1 题。 3.完成教材第 63 页“练一 练”第 2 题。 4.完成教材第 6566 页 “练 习十”第 6、7 题。 (课件) 四、反思总结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
16、习, 你有什么 收获? 分别与第三个 数相乘, 再把所 得 的 积 相 加 呢? 仔细观察 每组的两个算 式, 它们有什么 联系与区别? 你发现了什么 规律? 证后把自己 举的例子在 小组内和其 他同学一起 分享。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媒体呈现方案 课件出示例题及习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个人备课笔记 课课 题题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执教日期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执教班级 四( )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学会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
17、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一、谈话引入谈话引入 回顾: 乘法分配律内容及字 母表示式 二、交流共享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 63 页例 题 6 情境图。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 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解决问题。 (1) 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教师板书:32102 3.组织全班汇报。 算法一:用竖式计算 算法二: 先算 100 乘 32, 再 算 2 乘 32, 最
18、后把它们的得 数相加。 引导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 用了乘法分配律。 提问: 观察情境 图, 说说你从图 中获得了哪些 信息。 提问:32102 可以怎样进行 计算呢? 点名让学生 说说可以怎 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 考并在小组 内进行交流。 4.教学“试一试” 。 (1)出示题目(2)小组讨 论。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 进行小结 三、反馈完善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64 页“练一 练”第 1 题。 2.完成教材第 64 页“练一 练”第 2 题。 3.完成教材第 66 页“练习 十”第 8、10 题。 4.课件出示其余练习题, 引 导学生思考完成。 5.阅读“你知道吗?” 四、反思总结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