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5307283
  • 上传时间:2023-03-15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福建省 厦门市 2023 届高三 下学 第二次 质量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1厦门市 2023 年高中毕业班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厦门市 2023 年高中毕业班三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历史试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工作者在石峁古城(初建于公元前 230 年前后)发现玉器、祭坛壁画等,经数字技术对残存城墙进行测绘,确认古城以“皇城台”为中心、面积逾 400 万平方米。由此可见A.新技术可复原古代生活场景B.夏文明的存在得以证实C

    2、.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尚未形成D.早期国家可能已经出现2.据秦简法律答问,父母告子女不孝辄拘捕子女;子女告父母概不受理,且治告者罪。这表明秦代A.奉行严刑峻法B.伦常秩序受政府重视C.强化基层治理D.律令儒家化初具雏形3.大唐新语载,贺知章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宰相张说对此评论,侍郎虽为“衣冠之华选”,却非往贤所慕;而集贤院学士,怀治国之道、蕴文学词彩,“始可处之无愧”。这主要反映当时A.社会矛盾缓和B.选官途径多元C.门第观念淡化D.重学风气浓厚4.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大元、年号中统,并为辽、宋、金修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表明元朝A.开创了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B.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民

    3、族观念C.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D.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5.明太祖圣谕:“朕有天下,更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承者,朕命也。宣者,代言之也。布者,张陈之也。所以政者,军民休戚,国之利病。所以使者,必去民之恶而导民之善,使知有畏从。”该谕的实行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提升了儒学地位D.优化了中枢决策机制6.1861 年,总理衙门设立,其外交事务多为北洋大臣所掌。一位英国外交官评价,“总理衙门只不过是李鸿章大学士在天津衙门的一个分支机关”。这表明A.清廷固守天朝上国的理念B.总理衙门位卑权重D.晚清外交转型曲折C.北洋大臣与中央分庭抗礼7.中药材五倍子也可用作染料。20

    4、 世纪初,五倍子成为汉口输出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主要输往上海、芜湖、镇江等地,也有部分出口到伦敦等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增强B.汉口水陆交通便利C.国内纺织业发展需求增加D.国内产销体系优化8.20 世纪 30 年代初,长汀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兴办了中央苏区半数的公营、私营企业,每天的外来商贩最多时达千余人。“红色小上海”的诞生A.摆脱了“左”倾思想的束缚B.打破了南京政府的军事封锁2C.丰富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经验D.借鉴了当时苏联的经济模式9.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民族资本家准备将企业上交国家,政府并未接受。对此,周恩来说“和平转变,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要转变得很自

    5、然,水到渠成”。这主要是因为A.统一战线性质发生转变B.国民经济尚需恢复C.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国土尚未完全解放10.1983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天书奇谭力求“探民族风格之路”。图 1 为该片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影片诙谐幽默,是一代中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动画片之一。该片的成功反映了A.传统艺术与时代的互动B.经济特区助推文化创新C.电影日益契合儿童需求D.市场经济刺激影视创作11.公元前 83 年,苏拉进军罗马,推翻平民派政权。元老院任命苏拉为无限期独裁官,以便他“能够制定最好的法律整顿满目疮痍的共和国”。元老院此举A.维护了自身的绝对权威B.剥夺了平民的参政权利C.破坏了罗马的共和政

    6、体D.克服了罗马的统治危机12.爱德华一世(1272 1307 年在位)曾四次通过“议会确认”,即下议院“请愿”、上议院“同意”、君主“批准”的方式,提升大宪章的法律地位。14 15 世纪,“议会确认”几乎成为一种常态。这表明当时A.权力博弈推动政治民主化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王在法下”原则得以确立D.传统贵族势力不断削弱13.柚木是重要的造船木料。1805 年,在东印度公司推动下,英国在印度马德拉斯“禁止私人砍伐柚木”。1815 年,马德拉斯总督以妨碍自由原则为由,停止该禁令的实行。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汽船制造工业迅速发展B.殖民体系有所松动C.殖民利益影响律法推行D.自由主义大行其

    7、道14,表 1 内容为 17-18 世纪亚非拉地区较大规模的反殖民斗争表 1时间国家斗争17 世纪中叶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18 世纪下半叶印度迈索尔战争18 世纪末南非卡弗尔战争18 世纪末秘鲁图帕克阿马鲁起义这些斗争3A.凸显了民主意识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凝聚力C.形成了相互呼应D.改变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15.19481949 年美国爆发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欧却未发生。这主要是由于西欧A.经济处于恢复阶段B.政府干预的力度强于美国C.一体化趋势的加强D.处在美苏争夺的前沿地带16.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提出以暂缓核试验为基础的裁军计划,并表示允许在苏联领土上设立监测站

    8、以便监督。而美国政府对此却持消极立场,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战略冲突加剧B.冷战思维影响C.国际协调机制缺失D.社会制度差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材料“汤武革命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经典政论命题,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无不予以关注,但立场不同,结论自然迥异。19 世纪末,梁启超在其任总教习的时务学堂提出“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与诸生“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其学生周镇藩有如下发言:盖伐人之国,必其君有桀纣之暴,时君如汤武之贤,而后可吊民伐罪,为苍生请命.英人得花旗,不为

    9、设法以治之,为奴仆其人民,攘夺其生计。故华盛顿以草野匹夫,乘众怒,因民愤,揭竿起义,血战数年,卒平大乱而挫强敌,变美州之草昧为极乐世界.如华盛顿者,固亦千古人杰哉。据顾少华“华盛顿形象”与清末革命话语的建构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周镇藩的发言。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10 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处处可以遇见渴望到远方碰碰运气的年轻小伙、找钱赚的冒险者。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

    10、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据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往往于要冲设镇,派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从事商业经营。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盖因诸镇“人烟繁盛”“居民不雷数千家”,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熙宁四年(1071),神宗下诏,“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4据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因素。(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镇在宋代的变化,并指出其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相比的特

    11、点。(8 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6 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表 2 战后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变化(年均%)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1951 195511.413.14.112.09.61956 19609.110.45.713.07.41961 19655.78.62.36.23.91966 19707.88.53.97.36.81971 19755.77.42.56.74.51976 19804.34.41.73.73.31981 19853.23.61.03.72.71986 19901.82.6

    12、0.50.32.01990-4.0-1.2-2.3-19.0-3.0王金存苏联剧变深层原因初探从表 2 中选取一个或多个经济指标,对战后苏联经济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划分依据。(要求:历史分期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5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材料比较图 2、图 3,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两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厦门市 2023 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厦门市 2023 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13、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BDDADCCBACACBA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2 分。分。17(10 分)评述:周镇藩的发言将美国独立战争与汤武革命相关联,把华盛顿与商汤、周武王相提并论,说明其赞颂英雄领袖顺应民心、推翻暴政的举动,体现出现实革命的倾向。(4 分)这一发言体现了 19 世纪中后期,在近代西方思想的刺激和中国思想启蒙的推动下,中国知识精英试图通过关联西学,挖掘本国传统文化的近代价值,为实现文化自新和救亡图存所作的努力。(4 分)但其对“英雄革命”模式推崇备至,还缺乏对

    14、民主革命本质的深入思考。(2 分)18(20 分)(1)因素: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统治者授权;宗教影响:商业复兴。(6 分)(2)变化:军事职能为主转向经济职能为主;重新设镇;镇官分工。(4 分)特点:规模大、人户繁盛:中央政府重视,政治经济管控较多。(4 分)(3)认识: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发展有赖于商贸往来与社会安定;城市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财政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城市发展对国家治理水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6 分)19(12 分)答题示例示例 1分期:第一阶段,1951-1960;第二阶段,1961-1985;第三阶段,1986-1990。说明:本分期以苏联农业产值的年均

    15、增长率变化为依据。第一阶段,针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发展长期落后等问题,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后采取了加大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收购制等举措,推进农业发展,50 年代后期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有所提升。第二阶段,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勃列日涅夫侧重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且效果有限,农业增长更趋缓慢。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农业产值趋向负增长。纵观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历程,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制约苏联经济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之一。示例 2分期:第一阶段:1951-1965;第二阶段:1966-1985

    16、;第三阶段:1986-1990。说明:本分期以国民收入和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变化为依据。第一阶段,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但并没有真正改善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其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呈恶化趋势并出现了混乱局面,投资额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急剧放缓。第二阶段,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放缓,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第三阶段,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经济滑坡。生产投入要素特别是投资枯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国

    17、民经济滑到崩溃边缘。纵观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历程,改革未能在深层触动苏联经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潜力渐趋枯竭,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之一。评分标准:712-10 分:观点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9-7 分:观点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6-4 分:观点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3-0 分:能够写出某一观点或未能表明观点,也未能运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20(10 分)不同一:秦在辽河以东、河套以北筑有长城,而明代没

    18、有。(2 分)说明:秦朝派兵北击匈奴,收复河套,迁民戍边,为保护此地而在河套北边加筑长城。明代河套地区为蒙古政权所控制,明政权失去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权;辽东地区与之类似,为女真族所控制。(3 分)不同二:明朝长城连成一线,兼有“外边”“内边”“内三关”多边长城,且设有九边;而秦代没有。(2 分)说明:秦朝长城修筑是北击匈奴获胜后的巩固措施,拥有对匈奴的实力优势。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无力对蒙古族进行大规模远征,因而加强长城九边防御体系的修建。(3 分)不同三:与秦朝相比,明朝长城位置整体南移。(2 分)说明:从秦至明,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农耕一游牧”文明分界线整体南移,且明朝北境少数民族政权实力强大。(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0728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