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一中2023届高三11月第三周历史周考试题.docx

  • 上传人(卖家):163笑对人生
  • 文档编号:5306102
  • 上传时间:2023-03-1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547.3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一中2023届高三11月第三周历史周考试题.docx》由用户(163笑对人生)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一中 2023 届高三 11 第三 历史 考试题 下载 _各科综合_小学
    资源描述:

    1、一中2023届高三11月第三周周考试题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周考考号等在答题卷上填涂清楚。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从有关文献看,西周及春秋前期所谓的禄,主要指的是分封土地,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代,禄则主要是指作为薪俸的粟米等实物,举凡智能之士,只要得到国君信任,都可以领取薪俸而登卿相之位。这一转变()A瓦解了分封制度B强化了宗族的凝聚力C加速了君主集权D标志着贵族政治结束2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

    2、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3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4明

    3、清江南地区大量土地用于栽桑种田,养牛的空间逐渐狭小,养牛成本上升,贫困农民无力养牛,造成畜力严重不足,“吴郡力田者,以锄带耜,不蓄牛力”。该现象说明,江南地区()A传统农耕模式已不适应时代B商品经济阻碍了农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已经出现解体迹象D经济结构变化冲击传统农业5下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A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B明清政府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C高产农作物引进缓解了社会矛盾D清代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应不足6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

    4、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7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等人提倡将汉字直排改为横排,但市面上买不到横格纸。新青年自身也未实现横排,读者反映阅读横排文字“甚感不便”,同时还找不到横排的印刷厂。这说明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印刷技术阻碍文化多元化C文化革新缺乏坚实的基础D激进的改革无法赢得认可8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设立政治部和党代表,其职责为参与部队管理、指导党务和主持政治训练,并保障战斗任务的完成。军事指挥官的命令,必须有党代表的副署方能生效。北伐战争时,军、师党代表大多由兼有国民党党籍的共产党员担任

    5、。这一制度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加速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覆灭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9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一切祠堂庙宇及其他公共土地,苏维埃政府必须无条件的交给农民。”“没收地主豪绅财产,同时消灭口头及书面的一切佃租契约。”苏区据此制定并实施了没收宗族祠堂、土地财产的细则。由此可见,当时苏区A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B革新了农村风俗习惯C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D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10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的民主选举中,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顺利行使选举权,边区政府采用了画圈、画杠、碗里放豆等多种选举方法。当时,许多足不出户的老太太都骑着毛

    6、驴翻山越岭赶到现场参加选举。这些做法()A完善了民主选举的实施程序B壮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D改变了边区政府的政权性质111949年4月,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在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中提出“四面八方”思想:“必须切实组织对外贸易”“必须切实迅速通畅城乡关系,物畅其流”“必须贯彻公私兼顾的政策”“必须贯彻劳资两利的政策”。这一思想()A有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B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12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

    7、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13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14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6%,平均每年递增18%;全国农副业总产值达到604亿元,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

    8、长4.5%。据材料可知A建国初期工农业发展均衡B大炼钢铁促进工业发展C“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D人民公社推动农业变革15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16世界近代早期,欧洲人喜欢宗教题材、希腊神话、人像和风俗画等风格的绘画,中国工匠为迎合这种喜好,生产了大量的刀马人物画瓷器,比如赵子龙长坂坡、尉迟恭大战秦琼

    9、等。据此推断A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深远影响B新航路开辟后,中西贸易往来频繁C中国当时出现了专业的工商业市镇D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市民阶层壮大二、非选择题17【徽商与传统聚落】(14分)材料 徽州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移民社会,另一个就是四面为山。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两晋、唐末及两宋之际的移民士族带来了先进的中原儒家文化与大量的闲置资本。徽人经商是徽州经济最重要的方面,现存的徽州传统聚落不仅仅是微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还记录下了徽商曾经的辉煌。荣归故里的徽商除了修建自宅,还在经济上支持祠堂、学堂、戏台、道路等公共建筑设施的建设。祠堂在徽州聚落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并且是修建规模最大

    10、、最考究的建筑。同时,徽商十分重视徽州书院的建设,且徽州书院与其他地方相比就有了更多公益公共的性质。徽州建筑中以表现徽人的生活情景为主的徽州“三雕”就是徽商建筑耗资最大的部分,商旅题材成为徽州三雕的重点题材。此外,徽商民居中的大量楹联,以其文字简洁、思想深邃,形成了强烈的儒商文化氛围。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等。摘编自周星宇、罗杰威浅论徽商对徽州传统聚落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徽商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传统徽商兴起对当时徽州传统聚落的影响。(8分)18【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

    11、】(12分)材料一上海开埠后,英、美、法、德、日等国商人相继在上海开设洋行。南洋华侨与国内商人交往渐多,经营粮食进口贸易的洋行和上海华商行随之出现。随着上海人口逐年增多,粮食需求量不断增长,大米进口量不断增长,由1913年的0.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08万公担。上海民族面粉工业由于还主要采用磨坊生产,面粉产量低,质量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进口面粉量逐渐增加,到1911年已增加到16.91万公担,较1864年增长了25.84倍。在广东,随着近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经济作物挤占良田的现象突出,再加上人口激增,粮食极为短缺。据统计,1912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

    12、食8亿斤。在福建,外国米源源不断地以低价向福州、厦门等地区倾销粮食,造成了福建粮食生产的衰退,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摘编自汪德平近代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研究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统筹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确保国内粮食供应。自2000年以来,中国粮食进口量快速增长,不同品种的粮食贸易由原来的进出口交替阶段进入全面净进口阶段,其中,玉米、稻谷(大米)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小麦是在2009年由净进口、净出口交替状态转为净进口状态,大豆的进口量呈快速增长特征。摘编自胡迪、张为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有效供给问题解析历程、原因与对策(1)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沿海地区粮食进口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进口的主要特征及意义。(6分)19【中国古代城市文化与西方城市】(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城市经济以服务行业和手工业为主,商业贸易对城市发展的贡献相对小一些。这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有关,更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职能是以政治军事为主,即使宋代以后,专门经济型城市虽有所发展,但在城市数量中仍占较小比例。中国传统城市没有特定的“圣地”,没有教堂或广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了从诗社、画社、酒肆、茶楼到瓦肆、勾栏等一系列能够满足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需求的场所。摘编自李

    14、纯中国古代城市制度变迁与城市文化生活的发展材料二欧洲中古时代晚期,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港口城市从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巨大,且集中投入巨大资金的需求和长期的耽搁、等待,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这两个新兴的经济制度,毋庸置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经济实力的增长,提供了城市与封建主谈判的资金支持,为城市自治权的获取提供了基础。城市经济兴旺,人口众多,城市大学进一步发展,大学之间的交流也孕育着创新新理论的机缘。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特点形成

    15、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晚期西方城市发展的表现并说明其影响。(8分)20【思想启蒙与社会转型】(12分)材料从16世纪至今约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规律:思想启蒙带动科学进步,从而引发政治革命,促进了社会发展,最终又产生了新的思想启蒙。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便与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其直接结果,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启蒙思想家以非凡的胆略向世人揭示了中国社会面对“千古未有之变局”,凡有血性的中国人应当奋发图强,创建“千古未有之奇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转变中国社会的命运。此后,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等思想家都相继发出改革社会的强烈呼声。他们要求清政府顺应形势发展的趋势,深化改革,加快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结构的转型,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摘编自陈琛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中2023届高三11月第三周历史周考试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30610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