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专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题01文言文阅读(共927张PPT).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299294
  • 上传时间:2023-03-14
  • 格式:PPTX
  • 页数:927
  • 大小:5.5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题01文言文阅读(共927张PPT).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题01 文言文阅读共927张PPT 2021 年中 语文 二轮 专题 复习 ppt 课件 01 文言文 阅读 927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归纳与练习第1篇 十二章(2006与课外文对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段解段解 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常用于表示委婉

    2、的反问。说,同“悦悦”,愉快。愉快。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愠(愠(ynyn):生气,恼怒。):生气,恼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君子:指有才德的人。学而:和下文的学而:和下文的“为政为政”“”“雍也雍也”“”“述述而而”等一样,都是等一样,都是论语论语的篇名,是从的篇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特别的意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曾 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段解段解 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高自我修养。【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吾(吾(ww):人称代词,我。):人称代词,我。日:每天。日:每天。三省(三省(xnxn):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信:诚信。传(传(chunchu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传授的知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4、十而立,四十而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段解段解 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

    5、,命令。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从心所欲:顺从意愿。从心所欲:顺从意愿。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法度。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些做老师了。”段解段解 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考,要“知新知新”。【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会。矣:语气词,表陈

    6、述。矣:语气词,表陈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段解段解 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则:连词,相当于则:连词,相当于“就就”“便便”。罔(罔(wnwn):迷惑,意思):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殆(didi):疑惑。):疑惑。子曰:“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 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7、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段解段解 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苦、贫穷的考验。【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哉(哉(zizi):表示感叹语气,):表示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多用于句子末尾。箪(箪(dndn):古代盛饭用的圆):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形竹器。堪(堪(knkn):能忍受。):能忍受。子曰:“知 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乐之者。”(雍也)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段解段解 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

    8、重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要性。【课文注释课文注释】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事业。一说,指仁德。者:代词,者:代词,的人。的人。好(好(hoho):喜爱,爱好。):喜爱,爱好。乐(乐(ll):以):以为快乐。为快乐。子曰:“饭疏食,饮水,曲 肱 而 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段解段解 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如何抉择。【课文注释课文注释】饭疏食,饮水:吃

    9、粗粮,喝冷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水”,热水,热水为为“汤汤”。肱(肱(nn):胳膊上从肩到):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于:介词,对,对于。于:介词,对,对于。如浮云:像浮云一样。如浮云:像浮云一样。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而 学 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段解段解 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

    10、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的学习态度。【课文注释课文注释】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之:代词,指代之:代词,指代“不善者不善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段解段解 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子曰:“三 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不能改变他们的志向。”段解段解 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川

    11、上:河边。川,河流。川上:河边。川,河流。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ff),不舍昼夜:),不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末,表示感叹。三军:指军队。三军:指军队。夺:改变。夺:改变。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指平民百姓。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在其中矣。”(子张)仁德就在其中了。”段解段解 讲个人修养,强调

    12、提升个人修养的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方法。【课文注释课文注释】笃(笃(dd)志:坚定志向。)志:坚定志向。笃,坚定。笃,坚定。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恳切。仁:仁德。仁:仁德。【文学常识】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主旨归纳】本文是语录体散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

    13、,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写作特点】(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2)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这十二章语录阐述的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学习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语意含蓄,富有哲理。学以致用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培养兴趣诚实谦虚取长补短珍惜时间仁义厚道安贫守志1.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古今异义(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今义:朋友(2)

    14、不亦君子乎古义: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说”同“悦”,愉快“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志同道合的人有才德的人(3)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表示可能、许可(4)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疏通,疏散(5)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粗糙冷水3.一词多义了解得到,懂得立志志向志向4.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传不习乎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每天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5.其他重点实词(1)

    15、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学而不思则罔 (4)思而不学则殆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三十而立 (8)四十而不惑 温习生气,恼怒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多次进行自我检查诚信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9)不逾矩 (10)人不堪其忧 (11)博学而笃志 (12)切问而近思 (13)曲肱而枕之 (14)逝者如斯夫 (15)为人谋而不忠乎 (16)不义而富且贵 (17)仁在其中矣 越过法度能忍受坚定恳切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竭尽自己的心力正当的手段仁德6.重点虚词动词,做,成为介词,替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连词,表

    16、并列代词,他的代词,那种7.特殊句式(1)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2)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之”,代“自己”)(3)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8.重点句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些做老师了。(4)

    1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不能改变他们的志向。9.内容理解(1)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示例一:这里是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返,体现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示例二:这里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勉励人们要不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动。孔子告诉人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一切都像这样,向前去!向前去!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思想、观念都要不断进步,如

    18、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示例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包含很多深层意义,可以说孔子的哲学,尤其是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句话中。历史是不会停留的,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宇宙如此,人生也是如此。(2)“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通过已拥有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指导未知。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进行类推,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精神?这两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

    19、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阅读训练(一)2020包头改编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6分)志同道合的人坚定接近,靠近明白,懂得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只是学习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君子说话要谨慎寡言,但是做事要敏捷。3.找出乙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2分)第章,第章中说明君子注重提高自身修养而不重名望。4.阅读乙文章,概括“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

    20、同。(6分)君子安于贫困,坚守道义;小人则看重利益,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乙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卫灵公)子夏说:“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子张)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寡言,但是做事要敏捷。”(里仁)孔子说:“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里仁)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卫灵公)(二)全品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甲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21、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博学之,审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辨

    22、,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节选自中庸)注释审问:审慎地探问。明辨:明晰地分辨。弗措:不罢休,不停止。【答案】(1)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喜爱,爱好(3)坚定(4)即使【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笃”可联系“博学而笃志”来理解;“虽”可联系“虽乘奔御风”来理解。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答案】(1)广泛学习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

    23、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2)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第(1)题中的“笃”可译为“坚定”;“切”可译为“恳切”;“仁”可译为“仁德”。第(2)题中的“果”可译为“果真”;“道”可译为“方法”;“愚”可译为“愚笨”;“柔”可译为“脆弱”。3.甲文的四则语录都是围绕“”来阐述的;乙文的主要观点是。(3分)【答案】学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甲文的四则语录讲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与学习有关。乙文开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24、,笃行之”这句话便是作者的观点,下文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的论述。4.在学习方面,甲、乙两文提出的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5分)【答案】在做学问上,涉猎要广,要善于提问请教,要学会思考并坚定地实行。【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甲文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切问而近思”指出了发问和思考的重要性;“博学而笃志”指出要广泛地学习并坚定地实行。乙文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出了要广泛地学习以及发问和思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两文在学习方面,都强调了要广泛地学习,善于提问,学会思考并坚定实行。乙参考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

    25、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切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第2篇 陋室铭(2017与课外文对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显得神异。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

    26、。苔 痕 上阶绿,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名:出名,有名。名:出名,有名。灵:神异。灵:神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nx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 琴,阅金经。无

    27、丝 竹 之 乱 耳,无 案牍之 劳 形。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课文注释课文注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使室内染上青色。鸿儒:博学的人。鸿,大。鸿儒:博学的人。鸿,大。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无丝

    28、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无案牍(无案牍(dd)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躯体。南 阳 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课文注释课文注释】何陋之有:语出何陋之有:语出论语论语子罕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文学常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用韵。

    29、【主旨归纳】陋室铭通过对自己的简陋居室的描写,说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写作特点】(1)托物言志,彰显主题。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和志趣。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自然引出本文的主旨句“惟吾德馨”。接下来作者分别从居室的环境、主人的交往情况及日常生活,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最后作者又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在更高境界上表现了“惟吾德馨”。(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文章一开始便运用反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提“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不

    30、“陋”。不慕荣利安贫乐道1.古今异义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样子,形状2.一词多义形体、躯体表示交往的人表示来来往往的人3.词类活用(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惟吾德馨 4.其他重点实词(1)斯是陋室 (2)谈笑有鸿儒 (3)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形容词用作动词,神异名词用作形容词,指德行美好这博学的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不加装饰的琴5.重点虚词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6.重点句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

    31、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7.内容理解(1)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作者并不是不喜欢音乐,在此“丝竹”暗指官场上聚会、酬宴时助兴的音乐,而“无丝竹之乱耳”与下句“无案牍之劳形”相互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表现了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以及安贫乐道的品质和高洁傲岸的节操。(2)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评价一下刘禹锡的思想。示例一:我认为即便在现代社会,刘禹锡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陋室铭表现了尽管居室简陋,但只要居室的主人品德高尚,情趣高雅,

    32、就不会觉得简陋,而是处处见雅趣的思想。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更要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示例二:我认为刘禹锡在文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他逃避世俗,远离大众,缺少社会担当精神。这种不与时俱进、不参与竞争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容易生存的。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6分)甲陋室铭全文。乙饮酒(其五)陶渊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能散布很

    33、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官府文书这样辨识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孔子云:何陋之有?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用文中原句填空。(4分)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4.请你简要分析陋室铭饮酒(其五)中作者思想感情上有怎样的共同之处。(4分)悠闲淡远,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甲陋室铭全文。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3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大使劳累考虑,想到共同,一起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

    35、人,(我)就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甲文中“”写出了环境之清幽宁静;乙文中“”写出了月色之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6分)甲文引用名言表达作者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乙文表现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谪后的内心的悲凉与自我安慰。第3篇爱莲说(2020与课外古诗对比,2014单篇考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人甚 爱 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36、而不染,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课文注释课文注释】蕃(蕃(fnfn):多。):多。独:只。独:只。淤(淤(yy)泥:河沟、池塘里)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染:沾染(污秽)。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濯(濯(zhuzhu)清涟()清涟(linlin)而不妖:经)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

    37、但不显得妖艳。濯,洗。涟,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濯,洗。涟,水波。妖,艳丽。水波。妖,艳丽。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笔直。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香气远闻更加清芬。香远益清:香气远闻更加清芬。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样子。植,竖立。亵(亵(xixi)玩:靠近赏玩。亵,亲近而)玩:靠近赏玩。亵,亲近而不庄重。不庄重。焉:语气词。焉:语气词。予谓菊,花 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38、;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 予 者何人?唉!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 丹 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课文注释课文注释】谓:以为,认为。谓:以为,认为。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的花争奇斗艳。噫(噫(yy):叹词,表示感慨。):叹词,表示感慨。鲜(鲜(xinxin):少。):少。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应当人很多了。宜,

    39、应当。宜乎众矣:应当人很多了。宜,应当。【文学常识】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主旨归纳】本文以“莲”自喻,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写作特点】(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巧用衬托手法。本文先后用菊、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爱好的与

    40、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第三次衬托,以牡丹反衬,以菊陪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洁身自好不慕荣利1.古今异义亭亭净植古义:今义:栽种 竖立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形容词作状语,在远处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 (2)香远益清 4.其他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多沾染(污秽)洗横生藤蔓旁生枝茎(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7)陶后鲜有闻 (8)宜乎众矣 亲近而不庄重以为,认为少听到应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6.重点句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1、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我则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7.内容理解(1)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

    42、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傲岸的高尚情操。阅读训练全品原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甲爱莲说全文。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

    43、芙蓉,天然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雕饰”,余以为妙绝。,余以为妙绝。【答案】(1)少(2)亲近而不庄重(3)被(4)极点【解析】文言文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翻译课外的文言词语时,要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本题要注意“鲜”意思是“少”;“亵”意思是“亲近而不庄重”;“为”意思是“被”。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一天,(我)和几

    44、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3.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用原文填空)(2分)【答案】尽作飘摇之态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即可。阅读文章内容可知,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尽作飘摇之态”,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4.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

    45、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抓住关键语句,准确筛选信息要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个性化阅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阅读

    46、文章内容,把握甲文“花之君子”,乙文“花中仙子”的形象,表明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乙参考译文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边。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妖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妙极了。第4篇河中石兽(未考)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

    47、石兽并沉焉。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经过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能找到,【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河干(河干(gngn):河岸。):河岸。山门:佛寺的外门。山门:佛寺的外门。圮(圮(pp):倒塌。):倒塌。并:一起。并:一起。沉焉(沉焉(ynyn):沉没在这条河里。):沉没在这条河里。焉,于此,在这里。焉,于此,在这里。阅:经过,经历。阅:经过,经历。求:寻找。求:寻找。竟:终了,最后。竟:终了,最后。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寺僧)认为它们

    48、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无迹。没找到(它们的)踪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棹(棹(zhozho)数小舟:划着几只小)数小舟:划着几只小船。棹,划(船)。船。棹,划(船)。曳(曳(yy)铁钯()铁钯(pp):拖着铁钯。):拖着铁钯。曳,拖。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曳,拖。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土等。设帐:设馆教书。设帐:设馆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这些人。探求事

    49、物的道理。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规律。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难道不是颠倒了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是非木杮(是非木杮(fifi):这不是木):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杮,削下来的木片。是,这。木杮,削下来的木片。片。暴涨:指大水。暴涨:指大水。坚重:坚硬而沉重。坚重:坚硬而沉重

    50、。湮(湮(ynyn):埋没。):埋没。颠:颠倒,错乱。颠:颠倒,错乱。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为是正确的言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河中失石:落入河中的石头。河中失石:落入河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题01文言文阅读(共927张PPT).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99294.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