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第二节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解密+知识点梳理ppt课件—广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代文阅读第二节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解密+知识点梳理ppt课件—广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阅读第二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解密+知识点梳理ppt课件广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 阅读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续表续表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续表续表第一步:速读全文,整体感知考点分布为:(1.文意梳理;2.要点概括)第二步:把握情境,分析形象考点分布为:(3.把握情境,分析人物)第三步:赏析词句,领悟内涵考点分布为:(4.赏析语言;5.表现手法的作用)
2、第四步:揣摩段落,探究主旨考点分布为:(6.标题的含义及作用;7.重点语段的分析(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记叙顺序);8.主题探究)广东中考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一览广东中考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一览2020与母亲相守50天散文要点概括 插叙的作用品味词语 主旨探究2019灯如红豆 散文文意梳理 段落作用(内容、结构)品味词语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续表续表2018笔下犹能有花开散文文意梳理 段落作用(环境描写)品味词语 句子含义(主旨)2017细水长流 散文要点概括 段落作用(内容、结构)品味词语 句子的含义(主旨)2016平衡小说情节梳理 段落作用(内容、结构)品味词语 标题的含义及作用【例1
3、】(2020广东)与母亲相守与母亲相守5050天天(17分)明前茶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_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
4、走不脱了!”莉君略有点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吗?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莉君的心被揪扯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
5、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憨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
6、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
7、”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满足你”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选自西安晚报202
8、0年3月20日,有删改)1.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4分)_【解题点拨解题点拨】本题考点是概括要点,根据题干“哪些事”确定答题方向,确定答题区域在第段,从文本中“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还有一件小事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摘录语句组织答案。2.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4分)_【解题点拨解题点拨】本题考点是记叙顺序及作用,题干中已经给出插叙的答题提示,考生找出文中插叙的句子,并结合文本分析插叙的作用。本文为写人文章,答题思路应导向插叙部分文字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9、。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莉君的心被揪扯揪扯了一把。_(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2分)母亲_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_【解题点拨解题点拨】本题考点是赏析词句,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及揣摩心理。第(1)小题注意回到原文,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此时莉君的心理活动。说出心理活动描写得1分,分析出人物心理再得1分。第(2)小题回到文本中,结合语境分析人物内心活动,并结合上下文分析理由。4.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
10、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_【解题点拨【解题点拨】本题考点是主题探究,根据题干明确命题意图是探究“选材和主题”。文章围绕母亲的“能干”选材,表现母爱,以莉君的视角叙写,表现对母亲的爱和感恩,由此可断定文章的主题,明显可判断栏目是“人间亲情”“人生感悟”,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栏目,围绕栏目名称和文章的选材和主题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能腌制腊肉、咸火腿;善于侍弄菜园;会做满满一桌菜;雕刻的软木青蛙栩栩如生。2.示例:“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
11、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3.(1)示例:生动传神地突出了莉君愧疚、悔恨之情。(2)示例:大喜过望(喜形于色、幸灾乐祸)理由: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意外地实现了。4.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儿孙们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滞留娘家的故事,描述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洽的道理。【例例2 2】(2019
12、广东)灯灯 如如 红红 豆豆(17分)侯志明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灯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
13、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
14、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
15、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
16、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选文有删改)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4分)第一盏母亲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第二盏父亲_第三盏女同学_【考点解析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初读,勾画重要语句,也要善于根据表格的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7、;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如选文是先叙事,后说理,大可依据说理段落概述答案。【错因分析错因分析】忽视了题干中“启迪”一词;找到相关语句不能与情节相呼应。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_【考点解析考点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语段在文中的作用。【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可根据语段的位置进行分析,中间文段的作用,在内容上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回答;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为后文的某一情节作铺垫。【错因分析错因分析】知识点混乱,概念不清,分不清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应从什么角度着手解答;概括笼统,关键信息缺失。如只答“引出下文”却未能结合具体内容解答。3.品味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
18、效果。(4分)(1)(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攥住右手的食指(2分)_(2)我想过去搂住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2分)_【考点解析考点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赏析。【解题思路解题思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应找到句子所在的位置,结合前后语境进行解答分析;结合词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拟人化手法、描写的角度等来答题。【错因分析错因分析】未能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脱离文本作答;审题不清,答非所问。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5分)_【考点解析考点解析】该题考查了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
19、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如果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则标题具有“双关、悬念、讽刺”的作用。【错因分析错因分析】很多考生未能了解“红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相思的常识,未能正确理解作者怀念往事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等。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2.(内容上)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
20、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3.(1)“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2)“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4.“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例例3 3】(2019广东)笔下犹能有花开笔下犹能有花开(17分)肖复兴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
21、,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
22、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想下来,看见树的主人站在
23、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那个高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
24、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已经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画:“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
25、样的老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老太太画花得知其年龄(1)_(2)_(3)_(4)_【考点解析考点解析】该题考查了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变化,要求考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概括主要内容。【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明确要找的是文中表现心理的关键词。首先从文章中找出直接描写心理的词,梳理其变化的轨迹;若找不到,就根据相关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总结揣摩出来。【错因分析错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9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