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8年)第22讲 改革开放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2991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格式:PPT
  • 页数:100
  • 大小:3.6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8年)第22讲 改革开放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九 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 曲折 发展 1949 1978 22 改革开放 民主政治 建设 外交 课件 新人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九单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19491978年),中国现代史,第一阶段:19491956年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政治: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经济: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科技文化:“双百”方针提出,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第二阶段:19561976年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阶段特征,经济: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

    2、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外交: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打开了外交新局面。科技文化: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改革开放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第22讲,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1)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 的性质。作用:代行 的职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了准备。(2)职能转变: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转变为 和

    3、民主监督。(3)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临时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深化理解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1)从共同纲领产生的条件看,由政协来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是合适的。(2)从共同纲领的内容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它的许多内容为我国1954年宪法所沿用,为后来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与 两大原则。(2)意义: 是中国的根本政

    4、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确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正式确认其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意义:满足了 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954年宪法,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4.“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法律制度:公民的 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法律成为一纸空文。(2)社会秩序:从中央到地方掀起夺权风暴。(3)民主制度: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制度也不能实行。,基本权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2

    5、)国内环境: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3)国家利益:新中国进行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2.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另起炉灶,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3)参加日内瓦会议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盘踞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 对中国进行

    6、军事威胁。目的:和平解决 和印度支那问题。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公约;周恩来的建议推动了会议成功,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印度支那地区,日内瓦,朝鲜,(4)参加万隆会议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印度支那地区实现了和平。主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特点:第一次没有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使各国撇开分歧,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形成了著名的“万隆精神”。,殖民主义国家,概念阐释“求同存异”方针(1)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

    7、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2)异: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3)“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三、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的外交政策1.特点:“两只拳头打人”和“一大片”的外交政策。2.原因(1)朝鲜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安全。(2)50年代末期,苏联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遭到中国严词拒绝;1960年,苏联突然照会中国政府,要求召回全部在华苏联

    8、专家,停止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苏联在中蒙、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威胁中国安全。中苏关系紧张,我国外交环境恶化。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边界冲突。,3.表现:从50年代中期起,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往来。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先后又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影响: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四、开创外交新局面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表现:1971年10月,第

    9、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1)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中美对改善关系有了共同的要求。进程。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2)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 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3)意义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

    10、揭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历史新篇章,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田中角荣,中美关系,易错提醒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几点认识(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不等于中美建交。中美正式建交不是在1972年,而是在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时空观念,1.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

    11、治建设的特色(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历史解释,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1)建立: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12、(2)转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3)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曲折:1966197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遭到严重破坏。(5)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史料实证,1.论从史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特色史料一在全国

    13、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49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结论史料说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史料二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结论史料表明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答案,2.史由证来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特点。史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8年)第22讲 改革开放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99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