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实用必备!).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285596
  • 上传时间:2023-03-08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35.3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实用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遗传与进化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 遗传 进化 教材 课后 练习题 参考答案 实用 必备 下载 _必修2 遗传与进化_人教版(2019)_生物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一)问题探讨1粉色。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2不同意。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又如,人的性别遗传说明控制男女性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的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的身高等),从而产生疑惑,教师对此不用过多解

    2、释,只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讨,带着问题或疑惑投入学习即可。(二)探究实践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总的实验结果更接近预测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 : Dd : dd=1 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量比为31。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2中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那么他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只对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三)思维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中不再

    3、出现白花植株为止。具体过程可用下图表示。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 (2)2.A3.(1)白色黑色(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白毛羊均可形成含有黑毛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黑毛羊。拓展应用1.(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2)分离定律。即在F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

    4、的配子中。2.(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3.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他发现了遗传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

    5、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实验结果。4.提示:觊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得出结论的。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而假说一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第二节(一)问题探讨1不影响。提示: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和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二者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2不一定。在生活中,也可以看

    6、到黄色皱缩的豌豆及绿色饱满的豌豆。提示:“问题探讨”的目的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豌豆或其他生物,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出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由此可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人们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二)旁栏思考题1从数学的角度分析,(31)2的展开式为93 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如分别只考虑圆和皱、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

    7、(315+108) : (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 (108+32)=31。即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31) 2。2黄色皱粒豌豆(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绿色圆粒碗豆(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杂交,可获得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3用中文或英文的词或句子来代表遗传因子,表述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会非常繁琐,而用字母作为符号分析遗传图解就简便多了。用字母作为符号呈现思维过程,也利于不同语言、不同地区的人交流。4归纳法是从一类事物的一个个具体事实

    8、中总结出这类事物共性的逻辑思维方法。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各自的遗传结果,发现F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约为31,由此总结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这个过程中就运用了归纳法。(三)思考讨论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为1.52.0 m,矮茎高度仅为0.3 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2豌豆严格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可获得杂合子;(3)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

    9、化统计。若孟德尔一味地用山柳菊做实验,就很可能揭示不了生物遗传的规律,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2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因为通过数学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中。3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认为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基于他对豌豆杂交实验作出

    10、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其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由此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4有关系。数学包含许多符号,数学符号也被普遍应用于概括、表述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孟德尔创造性地应用符号体系,并用于表达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应用数学符号研究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他曾在大学进修过数学有关。数学符号能简洁、准确地反映数学概念的本质。孟德尔用这种方法,也更加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使他的逻辑推理更加顺畅。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时,通过学习自然科学,他形成了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

    11、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2)严谨的科学态度。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采用了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光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就没有局限于对实验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归纳。(3)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符号体系。科学符号体系能够更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4)勤于实践。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连续进行了8年研究,并且对每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和规律。(5)敢于向传统挑战。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

    12、,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遗传观念的挑战。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2) 2.C 3.A拓展应用1.3/162.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既含有显性基因,也含有隐性基因)。表现为显性性状,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的籽粒;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即非甜玉米的性状,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的籽粒3.单、双眼皮的形成与人眼睑中一条提上睑肌纤维的发育有关。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双眼皮的显性基因和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如果父母是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其表型虽然

    13、为双眼皮,但子女可能会表现为单眼皮(基因型为aa)。生物的性状主要决定于基因型,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个体发育中的其他条件等影响。基因型为AA或Aa的人,如果因提上睑肌纤维发育不完全,则可能表现为单眼皮;这样的男性和女性婚配所生的子女,如果遗传了来自父母的双眼皮显性基因A,由于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完全,则表现为双眼皮。在现实生活中,还能见到有人一只眼是单眼皮、另一只眼是双眼皮的现象,这是由两只眼睛的提上睑肌纤维发育程度不同导致的。由此可见,遗传规律虽然通常由基因决定,但也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得十分复杂。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A 2B 3A 4B 5C二、非选择题1.(1) YyRr y

    14、yRr(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3)YyRR或YyRr2种4种 1:1或1:1:1:1具体解析如下:如果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则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两种,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则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2.(1)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提示:此时学生还未学习减数分裂,答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可;在学习第2章后,答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15、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将纯合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F1,让F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3)有抗病矮杆品种。但其中有杂合子,需对F2中的抗病矮杆植株进行如下操作以获得纯合子。提示:将获得的抗病矮秆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抗病矮秆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中不再出现感病矮秆植株为止。具体过程可用下页图解表示。第二章 第一节问题探讨1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的区别在于:(1))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2)配子的染色体是由体细胞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组合而成的。2略。第1小节(一)旁栏思考题1如果配子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和

    16、体细胞中的将是一致的。2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3在减数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使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初级精母细胞的减少一半。上述过程可使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再通过卵细胞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上述过程还可以使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从而增加了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的进化。4精细胞的变形是指由精细胞变为精子的过程,其中细胞核变成精

    17、子头部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变形后的精子具备了游向卵细胞并进行受精作用的能力。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1) (2) 2.B 3.C4.(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2)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3)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4)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5)这个细胞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6)参见教材图2-2。二、拓展应用1.根据细胞大小、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判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

    18、哪个时期。2.提示: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比如减数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1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再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减数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的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

    19、体的性状也是异常的。例如,人的唐氏综合症(又称21三体综合征)患者,就是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两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头部先进入卵细胞内,精子头部几乎只保留了细胞核,这就保证了遗传物质能够先进入卵细胞,部分细胞质变成了精子的颈部和尾部,使精子具备了适于游动的能力;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丢失,避免了受精过程中因为不必要的细胞组分而消费能量;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可以更好地在受精过程中提供能量。精子变形过程中以上变化都是为受精提供了保证,是进化的结果。(三)探究实践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判

    20、断。例如,在减数分裂中,先后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分裂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另外,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处于减数分裂的细胞要明显多于处于减数分裂的细胞。2减数分裂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减数分裂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末期细胞两极

    21、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第2小节 (一)探究实践活动二1至少需要2对染色体。2有2种组合方式。假设分别用A、A和B、B表示2对染色体,则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有两种:(1)A、B和A、B;(2)A、B和A、B。讨论1在减数分裂中,先后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等行为变化;减数分裂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

    22、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最终进入两个子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配子,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这为之后通过受精作用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并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提供了保证。总的来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2在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都会使减数分裂产生多种配子。(二)思维训练遗传稳定性遗传多样性配子形成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且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导致了配子中染色

    23、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生物体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因而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2) 2.B 3.D拓展应用1.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分裂I时两条13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分裂,就会形成含有两条13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分裂I正常,减数分裂时13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形成了两条13号染色体,但没

    24、有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而是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13号染色体是两条。当一个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含23条染色体,其中13号染色体是1条)与上述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则该受精卵含47条染色体,其中13号染色体是3条。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就是13三体综合征患者2.骡的体细胞中含有63条染色体,其中32条来自马,31条来自驴。由于这63条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导致骡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无法形成配子,因此骡不能繁殖后代。第二节(一)问题探讨1因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要测定某个基因的序列,首先要知道该基因位于哪条染色体上。如果要

    25、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序列,就要知道包含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染色体组由哪些染色体组成。2人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常染色体中,每对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相同,结构相似,上面分布的基因是相同的或者是等位基因,所以只对其中1条进行测序就可以了;而性染色体X和Y的差别很大,基因也大为不同,所以两条性染色体都需要测序,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和Y,共24条。如果测定46条染色体,耗资巨大,工作量会增加一倍,但得到的绝大多数基因序列都是重复的。(二)思考讨论1提示:假定控制高茎的显性基因用D表示,控制矮茎的隐性基因用d表示,分别标注在染色体上的横线旁(如下页图)。(三)

    26、思考讨论21提示:可用F1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测交实验,如果后代中出现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这4种类型,且数量各占1/4,再选用其中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可以证明他们的解释是正确的。2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红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为X染色体上的红眼基因对白眼基因为显性,所以不会出现白眼雄果蝇,这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不符;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且X染色体上没有显性红眼基因,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的杂交后代中雄果蝇全为白眼,也不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

    27、2)x 2.B 3.D拓展应用1.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和XWXw两种类型,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如果基因型为XWXW的红眼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wY的白眼雄果蝇杂交,则子一代无论雌雄,全部为红眼,如果基因型为XWXw的红眼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wY的白眼雄果蝇杂交,那么子代雌果蝇和子代雄果蝇都是既有红眼,也有白眼,因此无法通过眼睛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果蝇眼睛颜色的杂交实验,共有红眼雌果蝇(XWXW或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红眼雌果蝇(XWXW或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白眼雌果蝇(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白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等组

    28、合。只有白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的子代,红眼全为雌性,白眼全为雄性,可以通过眼睛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2.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了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套染色体携带着控制该种生物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3.提示: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后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发育至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第三节(一)问题探讨提示:对两道讨论题,在学完本节内容后,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简单回答即可。1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

    29、因很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2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虽然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同。(二)思考:讨论1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三))思考讨论21子女的基因型和表型共有4种,即 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色盲)、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且概率都是1/4。2.子女中所有的男性均为色盲,女性均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2) 2.C 3.A拓展应用1.(1)AaXBXb(妇),AaXBY

    30、(夫)(2)AAXBXB,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Xb, AaXBY.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子一代的表型,可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为Bb和Bb,子一代灰身:黑身为3: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子一代的表型,可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子一代灰身:黑身也为3:1,但黑身果蝇全为雄性。因此,要确定等位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还应统计黑身果蝇是否全为雄性。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A 2.B 3.D 4.C 5.B二、非选择题1.(1)表型正常的夫妇。后代均正常;夫妇一方是患者,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2。(或者: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位

    31、于X染色体上,如果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则1的X染色体应携带正常的显性基因,I2的一对X染色体上均有致病基因,那么不会出现3的患者,也不会出现1的正常男性。)(2)不携带。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因,就会表现为患者。(3)选择生男孩2.是父方,可能是在减数分裂中复制的Y染色体未分开,进入了同一个配子,形成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所引起的。在孕妇的产前诊断中,通过对胎儿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检查,来预防患儿的出生。3.性别与其他性状一样,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发生了反转。子代雌雄之比是2:14.否。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中

    32、染色体的变化,因此,该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第三章 第一节(一)问题探讨1提示:遗传物质应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等。2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答案并不唯一,只要提出正确的思路即可。例如,将特定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等等。(二)思考讨论1提示: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2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

    33、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3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学生可能回答出其他技术,但只要回答出上述主要技术即可)。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D 2.A拓展应用1.提示:实验表明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的主要是DNA,而大多数蛋白质却留

    34、在大肠杆菌外面。因此,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是利用亲代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蛋白质外壳的。2.提示: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够精确的自我复制;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等等。第二节(一)问题探讨提示:本节的“问题探讨”主要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讨论和交流的能力。(二)思考讨论1. (1)DNA是由两条链构成的。它的立体结构为: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包括脱氧核糖

    35、和磷酸,它们排列在DNA的外侧。(3)DNA 中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它们位于DNA 的内侧。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2提示: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闪光的思想是在交流与碰撞中获得的;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最好是互补的,对所从事的研究要有兴趣和激情等。(三)探究实践1. DNA虽然只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但是碱基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使DNA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2提示:(1)靠DN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维系两条链的偶联;(2)在 DNA双螺旋结构中,由于碱基对平面之间相互靠近,形成了与碱基对平面垂直方

    36、向的相互作用力(该点可不作为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可进行补充说明)。3提示:不一定要求学生答出半保留复制,可以引导学生从 DNA的结构来进行推测,如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出发去思考。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 )(2)( )2.胞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 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 磷酸 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 氢键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3.C 4.C拓展应用提示:学生还未学习DNA的复制,因此,不一定能说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复制过程中的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DNA的复制方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遗传信息传递的意义(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准确的

    37、一一对应关系,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第三节(一)问题探讨1提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DNA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准确的一一对应关系,暗示DNA 的复制可能需要先解开DNA双螺旋的两条链,然后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合成互补链。2提示: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但得出结论必须建立在确凿的证据之上。(二)思考讨论1细胞分裂一次后,方框中填15N/14N-DNA ;细胞再分裂一次后,试管上部的方框中填14N/14N-DNA,试管中部的方框中填15N/14N-DNA。2假如全保留复制是正确的,第一代的结果:一半的细胞中 DNA是15N/I5N-DNA,另一半的细胞中DNA是14N/14N-DNA ;第二代的

    38、结果:1/4的细胞中 DNA是15N/5N-DNA,3/4的细胞中DNA是14N/14N-DNA。(三)旁栏思考题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这个结果排除了全保留复制的方式。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 )(2)( ) 2.B 3.C拓展应用1.提示:可能有6个碱基发生错误,产生的影响可能很大,也可能没有影响(这一问可由学生作开放式回答)。2.说明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可同时从不同起点开始DNA复制,由此加快DNA复制的速率,为细胞分裂做好物质准备。第四节(一)问题探讨1.因为外源生长激素基因整合到转基因鲤鱼的DNA中,并发挥了促进生长激素合成的功能,而生长激素可使鲤鱼的生长速率

    39、加快。2.导入的是DNA分子的一段脱氧核苷酸序列。(二)思考讨论11.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这说明基因是DNA片段,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的。2.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遗传效应的含义,并不要求唯一答案。可以结合提供的资料来理解,如能够指导相应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等。“问题探讨”中提到的生长激素基因的遗传效应是使鲤鱼的生长速率加快。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三)思考讨论21.410个。2.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

    40、子的特异性。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3.提示:在人类的DNA中,核苷酸序列多样性表现为每个人的DNA几乎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别身份。4、不是。基因的碱基序列都有特定的排列顺序。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B2.提示:形式多样,用表格、图形、文字均可。示例如下:(1)如下图所示(2)文字: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拓展应用1.最可能采取DNA鉴定的方法。因为每种生物的DNA具有特异性,只有将“山羊”的DNA与斑羚的DNA进行比对,才能确定这种“山羊肉”是否来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2.人脸识别技术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面部特征

    41、,而这些都是由基因决定的,这说明了基因的多样性。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C 2.A 3.A 4.D二、非选择题1.提示: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则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越高,说明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碱基序列发生的变化越小。因此亲缘关系越近。2.(1)不同,这表明不同生物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组成不同,说明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2)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基本相同,这说明同种生物DNA的碱基组成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中,DNA序列是相同的。不同生物的A、T之和与G、C之和的比值不一致,这说明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不同,表明了DNA的多样性。

    42、其原因是不同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每种生物特有的DNA序列。()说明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第四章 第一节(一)问题探讨提示:“问题探讨”意在引导学生思考DNA在生物体内有哪些作用,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一种生物的整套DNA中储存着该种生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也可以说是构建生物体的蓝图。但是,从 DNA到具有各种性状的生物体,需要通过极其复杂的基因表达及调控过程才能实现。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利用DNA来使灭绝的生物复活仍是难以做到的。(二)思考讨论11提示:可以从所需条件、过程中的具体步骤所表现出的规律等角度分析。例如,转录与复制都需要模板、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

    43、则等。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够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2.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所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 DNA聚合酶;转录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所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3提示:转录时,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因此,转录成的RNA 的碱基与DNA模板链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关系。该RNA 的碱基序列与DNA另一条链(非模板链)的碱基序列的区别是RNA链上的碱基U,对应在非模板链上的碱基是T。(三)思考讨论21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旨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不必对答案作统一要求。可以从增强密码子容错性的角度来解释,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

    44、变时,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也可以从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2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答案并不唯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根据这一事实能想到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说明当今生物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等等。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 (2)2.D拓展应用提示:题中的三种抗生素都是通过阻止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来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菌生长的。具体而言,红霉素影响翻译过程,环丙沙星影响复制过程,利福平影响转录过程。第二节(一)问题探讨1

    45、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是一样的。2提示:这两种叶形的差异,可能是由叶片所处的环境因素引起的。(二)思考讨论11提示:3种基因转录的mRNA分别出现在3种细胞中,表明每种细胞只合成3种蛋白质中的一种。因此,这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虽然有些蛋白质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合成,但也有一些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只在特定的细胞中合成。2这一事实说明,细胞中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表达,基因的表达存在选择性。(三)思考讨论21.柳穿鱼花的形态改变是因为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被高度甲基化,小鼠毛色的改变是因为AY基因前端有一段影响A基因表达的特殊的碱基序列甲基化。发生在基因或基因前端的甲基化修饰均导致

    46、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性状。2.F植株同时含有来自植株A和植株B的Lcyc基因。植株A的Lcyc基因能够表达,表现为显性;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部分碱基被甲基化,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表现为隐性。因此,同时含有这两个基因的F1中,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自交后,F2中有少部分植株含有两个来自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该基因的部分碱基被甲基化,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因此,这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3资料1和资料2展示的遗传现象都表现为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 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基因

    47、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性状发生改变,这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基因的表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四)批判性:思维提示:此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的观点,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环境能够通过对基因或染色体上其他成分的修饰,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性状。(五)思维训练提示: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有些同学可能会在表观遗传方面思考,教师应提醒学生表观遗传是能够遗传的,而此段文字中表述的现象并未发生遗传。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1)()(2)() 2.C拓展应用1.提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上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蕴含着一定的遗传信息,可类比成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实用必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85596.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