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

  • 上传人(卖家):xgx5959
  • 文档编号:5284815
  • 上传时间:2023-03-08
  • 格式:DOC
  • 页数:40
  • 大小:6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由用户(xgx595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见教 设计
    资源描述:

    1、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夜书所见教学设计1摘要: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孤独地住在一间旅馆里。正文:教学目标:1、会认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教学准备:查找有关秋天和思乡的古诗、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夜书所见优秀教案设计一、导入:1、秋姑娘早就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金秋时节。同学们,你们发现秋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吗?2、师小结:是啊,秋天,我们可以看见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听见它美妙的声音,分享它带给我们

    2、的欢乐,但是黄叶飘飞的深秋又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情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叶绍翁的古诗。板:夜书所见3、师生共同理解题目意思。二、认识生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文,看着拼音把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2、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诗文,看看是否都能读正确,如果能读正确,你就竖起大拇指夸一夸他,如果还有的字读得不正确,你就教一教他。3、指名读诗文,集体订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1、【课件出示】促织:指名读。“促”字在哪见过?组词。谁知道它的意思?【课件出示】挑,想一想,这个字应该怎么读?(上声)“挑促织”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用心读书的孩子)2、告诉学生怎样使用“注释

    3、”:“注释”一般都是针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的,既要通过看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又不能生搬硬套,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3、借助注释和图画诵读诗文,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读懂了什么?相机指名读相关诗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板书:梧叶 寒声秋风 客情一灯明 挑促织4、师【配乐】朗读诗文大意。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孤独地住在一间旅馆里。窗外,秋风瑟瑟,梧叶飘飞,寒声阵阵,我久久地不能入睡,我不由得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乡,家乡多好呀,家乡多美呀,家乡多么温暖呀!如今我一个人客游在外,多么的孤独呀!突然,我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盏小小的灯笼在晃动,料想一定是孩子们在那里快乐地捉蟋蟀吧。第

    4、一句写什么?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第二句写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此时作者可能会想起什么?那他此刻的心情会是怎样?指名读。5、师引第一句,指名读第二句读。四、诵读诗文,引导背诵。1、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诗文。2、指名背诵、齐诵。五、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促 深2、指名认读,组词。3、谁来说一说:你平常写这俩字的时候哪个地方特别容易写错,我们来提醒提醒大家。4、写“促”字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师范写。5、谁有勇气上黑板来写一写“深”字?全班订正。6、学生写字、组词。六、延伸拓展: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吗?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课件出示】宿建德江板书设计:夜书所见梧

    5、叶 寒声秋风 客情一灯明 挑促织作业设计:1、背诵夜书所见2、把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说给爸妈听。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二、初知诗意、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指名读古诗,正音。三、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

    6、,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理解诗意: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交流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诵读全诗: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促、深”夜书所见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

    7、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出示秋天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感受秋天,自然导入新课。(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

    8、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

    9、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初读课文,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检查其学习情况,通过注释、看图片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并更形象地理解词语。6、学习生字(促、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

    10、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6)开小火车读,齐读。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通过学习生字词,以落实“双基”的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鼓励学生多读,就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总体把握诗文,为

    11、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矗(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滘读书,你们想家吗

    12、?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4分析教材:夜书所见是人教版第五册语文第九课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篇。诗人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中两个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的内容。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热爱秋天、热爱家乡的情感,并背诵古诗。2、在“诗言”“诗意”“诗韵”间走一个来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有效策略。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境,积累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古诗回乡偶书,说说诗中的思

    13、乡之情。2、引入古诗学习:二、读准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2、指名学生读古诗,纠正字音,学习古诗中的生字。三、学习古诗,体会学习古诗的方法(一)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1、教师:大家读得很好了,那么怎么来学习古诗呢?(黑板出示)1、解诗题2。、知作者3、明诗义(1)理解词语(2)明白句意4、悟诗情(二)解诗题1、学生读诗题,看看它是什么意思?2、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三)知作者因学生没有其它的途径了解作者,这一部分就由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诗人。让学生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四)明诗义1、理解词义(1)学生读诗句,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语。(2)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3)引导学生通过

    14、看注释理解词语。3、明白句义(1)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的意思放到古诗里,一边读一边想,句子的意思是什么。(2)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试着说说他们的意思。(3)为什么诗人知道有孩子在捉蛐蛐呢?引导学生调换诗句的顺序,用因为所以来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3)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看第一、二行诗。(4)引导学生学习一、二行诗句,说说诗句意思。(五)悟诗情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回想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四、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五、板书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乡之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回忆童年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教学设计5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

    15、、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设计理念: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教学难、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课前准备: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三、自主学习,初步感

    16、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

    17、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2、听课文朗读磁带。(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3)再听录音,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1)把握诗的节奏。(2)教师范读、领读。(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4)背诵古诗。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五、作业1、练习写生

    18、字。2、背诵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6一、与生对话,导入古诗1、与学生对话,体会如果自己在外孤单心情。2、板书课文题目,理解课文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3、理解整个诗名是什么意思。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这首诗正确、流利的读出来。2、同桌互读互查。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4、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注意读准节奏。5、教师范读,指导停顿。节奏应该是二二三拍。6、学生熟读。三、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给古诗加注释,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注释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那些非常难的词语,但是不要生硬的往里面套,只要明白诗人所写内容和所要表达的

    19、感情即可。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2、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尝试解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意1、学生再读古诗,并且仔细看图,思考: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图画中的景象体现了那几句诗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大致了解古诗意思2、(1)思考: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人都是有感情的,出门在外就很容易想家、想亲人。也就是第二句“动客情”。(2)思考:动客情,动的是什么情?往后读。(3)这个时候诗人看着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到孩子们正在捉蟋蟀,肯定非常开心,诗人也替他们开心,可是,诗人这时不是在自己的家乡呀

    20、,这个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得出结论:那么,“客情”第一个是:诗人的思乡之情,第二个是: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4)理解再读,品味赏析这首诗要把诗人“想家”的感情读出来,声调要缓慢些。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学生先读,老师指导,老师再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五、趣味活动,强化记忆(1)把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2)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3)老师读诗的前面,学生接后面,直到学生基本会背为止。(4)小组比赛。六、拓展阅读,增加兴趣1、你们还

    21、读过哪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试试!2、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请你们认真听一听,跟着一起体会诗歌的感。泊船瓜州(宋。王安石)3、背一背。七、作业。结束语:今天学习的这首诗,饱含思乡之情,秋天到了,出门在外,哪怕只是一砖一瓦都使人多么容易思念亲人呀!夜书所见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一、交流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学生交流。(学生有的介绍上网

    22、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谁会背王维的诗。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师小结: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放录音配乐朗读。、学生自读。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读全诗。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23、。(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生: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

    24、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四、再读悟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配乐朗读。五、想象训练口语、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学生说了很多方法。)、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附: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倍思亲独 兄弟少一人夜书所见教学设计8一、板书课题,释题师:刚才同学们背了很多首古诗,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夜书所见。(板书课题)

    25、齐读课题师: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反思: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简洁明了。再通过审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题入手,由题目生发开去,激发阅读兴趣。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师:夜晚诗人究竟看到什么,翻开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准,把诗句读通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1.指名读(提示学生认真听,特别注意生字的字音)2.学生评价,相机指导生字。(在评价中,对提到的难读的字音相机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在书上动笔注音。)3.同桌互读,检查字音4.齐读反思:初读古诗部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都可能造成阅读中的障碍,成为读诗中的拦路虎。如本诗中的“挑tio”,诗中没有注音,学生不解其意,大多读成第一声

    26、“tio”;而生字“促c”则容易被读成翘舌音“ch”。这就需要老师充分预设,注意倾听,加强指导,并通过动笔注音,反复训练,不断巩固强化帮助学生正音,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感悟诗情,理解诗意(一)找出诗人所见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是夜晚诗人写下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什么呢?我们快到诗中找一找,看谁有发现?(教师相机板书)(二)学习第三四行诗句1.相机出示第三四行诗句(1)生回答看到儿童挑促织时,相机出示第三行诗句。(2)生回答看到儿童在捉蟋蟀,相机指导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师:从这学期、这首诗开始,古诗课文增加了一项内容注释(板书:注释)它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帮手,它能帮我们扫清诗中的

    27、拦路虎,它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读懂诗句的意思。反思: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注释,有必要让学生认识注释,了解注释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注释读懂诗句。(3)理解“知”师:刚才借助注释我们知道挑促织的意思,那么这个“知”是什么意思?(4)漆黑的夜晚诗人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相机出示第四行诗句。2.提问:捉过蟋蟀吗?指名生读预设一:学生捉过蟋蟀。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分享体验,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预设二:学生没有体验过。教师充满激情地描述:一提起捉蟋蟀,我就想起小时侯和小伙伴到草丛里捉蟋蟀的事。捉蟋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顺着声音好不容易发现一只,赶紧用手去捂,觉得应该捂到手里了,可是打开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如

    28、果能捉到一只我会高兴的不得了!3.朗读指导4.齐读反思:在诵读理解第三四行诗句时,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捉蛐蛐是有趣的事情,指导学生把这有趣的画面读出来,这里突出一个“趣”字。5.师范读师:哈哈,这有趣的画面也勾起了老师的童心,我也来读一读好不好?提一个条件,请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诗句中的什么画面?6.生叙述诗意,交流7.再齐读.反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学古诗的好方法。教师在进入理解诗句教学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补充诗的语言,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三)学习第一二行诗句师:谁知道捉蛐蛐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秋天是捉蟋蟀的最好季节。这

    29、时的蟋蟀又大又壮,叫的声音最好听。到书中找一找秋天,你一定能找到?反思:老师从捉蛐蛐这一儿童世界中有趣的事件,生发出“你们知道吗?捉蛐蛐最好的季节是什么?”这一问题,吸引学生在诗中寻找秋的影子,回到第一、二行诗的教学,衔接自然,富有新意。1.出示第一二句,读一读2.理解“梧叶”,初知大意师:见过梧叶吗?(出示实物)梧叶到了秋天有什么变化?师:秋天一到,梧叶就黄了,阵阵秋风吹来,它就随风飘落,让人感觉怎样?3.播放风吹梧叶动画4.齐读.5.师范读.6.齐读.反思:通过认识梧叶实物、观看秋天落叶的动画,感受“萧萧梧叶”及“江上秋风”带来的寒意,指导读出深秋的寒冷,突出一个“寒”字。7.理解“客”,

    30、相机介绍作者背景资料(课件出示字典中“客”的多个解释,生选择字义。)师: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是诗人就是叶绍翁。(板书:叶绍翁)说起叶绍翁还有一个故事:叶绍翁是我们福建人,小时侯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的人家做儿子。他的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反思:通过出示字典中有关解释进行“客”的教学,结合诗意相机补充叶绍翁少小离家的背景资料,教得扎实,教法朴实。8.读诗师:了解了这些,你就更能体会江上秋风为什么牵动诗人的情怀?漂泊在外的他会想起(生答)那就是思乡之情。我们带着这思乡之情再读一读。反思

    31、:理解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中的作者自己后,教师在贯穿诗歌教学新理念上做了有益的尝试,能联系儿童生活经验,理解诗人的情,共同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时再读第一、二行,就突出“思乡之情”,语调略显低缓。(四)指导全文朗读1.齐读师:就在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看到一群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想到什么?(生答)是呀,也许他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会想起儿时的伙伴,也许想起家乡的孩子,想到这些,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跟自己家人团聚啊。反思:最后再回到第三、四行的朗读指导,思乡之情就变得更浓了。此时再读全诗,字里行间无不渗透诗人那深深的思乡之情。2.范读3.齐读4.配乐

    32、读(配乐曲马思聪思乡曲)5.唱诗(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旋律)6、背古诗反思:老师通过反复诵读:试读,范读,练读,配乐朗诵,唱读,师生入境入情,声情并茂。通过层层引导、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做到读有层次,读有目标,读有实效,达到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读出意境,读出感情。五、拓展(一)复习古诗师: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像叶绍翁一样写下了描写秋天的诗篇。咱们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中就有,还记得吗?(复习山行赠刘景文)(二)学生自学古诗1.小结借助注释学习古诗方法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唐刘禹锡秋词节选)3.自由交流反思:拓展环节在诗中有诗,诗外带诗,以诗带诗方面做了有意的尝试。教师想办法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

    33、离,通过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有益于加深对古诗理解,开阔学生视野。但是如何进行最优化组合,找准拓展点,还需进一步思考实践。这首诗的拓展点应在思乡之情上,放手让学生学习古诗环节是否应该选择思乡之情的诗?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1、练写生字。2、把夜书所见配上合适的音乐背给爸爸妈妈听。3、课外搜集描写秋天的诗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9一、教材简述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

    34、亲切之感所代替。二、设计理念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另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促、深、”两个生字。(2)朗读、背诵诗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

    35、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四、教学重点(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五、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欣赏秋天图片。2、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学生齐读诗题。设计意图出示秋天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感受秋天,自然导入新课。(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解题。“夜”(夜晚)“所见”(所看到的景物)“书”(书写)。“夜书所见”(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36、,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调整顺序是为了降低难度符合学生认知。2、搜集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背景。设计意图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老师带读古诗。学生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做记号并汇报。老师随机板书。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2、生提出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决。(结合注释、图片)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检查其学习情况,通过注释、看图片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并更形象地理解词语。3、学习生字(促、深)指导认读、书写、组词、造句。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

    37、障碍,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础。逐层深入,音形义各方面全面结合,落实“双基”教学,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1)男同学齐读。(2)老师点拨: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客”是指谁?(诗人自己)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3)教师深情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想起什么?思乡之情。(板书:动客情)(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设计意图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

    38、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深深体会“动客情”,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2、赏析第三、四行诗(1)女同学读。(2)老师点拨“知”的意思。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3)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会想到了什么?(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教师引导: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5)小组赛读,加上表情,体会诗人心情。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9、,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把诗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使之感受更为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古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1、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猜相应诗句。2、同桌一人说意思,一人猜诗句。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1、老师范读。2、学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3、小组带着表情赛读。设计意图语

    40、文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多种方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1、游戏:(1)老师说诗句中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诗句。(2)老师出示图片,学生说出相应的一句诗。2、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背、齐背古诗。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背诵古诗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同时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通过游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乐于去品味古诗的诗蕴。(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1、交流

    41、读过的思乡古诗。2、交流学习收获,提出不懂之处。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最后,把小结和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解疑,做学习的主人。(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默写夜书所见。2、收集思乡古诗,背下来并与大家交流。3、观察周围秋景,说说心中感受。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学习即生活”,让学生走进与课堂学习内容相互关联的世界,走进更广阔的生活课堂,才是真正的积累,才是

    42、真正的学习。(十)板书设计,突出主题夜书所见教学设计10一、复习导入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1、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生1:静夜思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哦、二、了解诗人及其背景:1、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出示课件:叶绍翁)2、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特别引起老师关注的是,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2、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生2:所见是看见的意思3那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4、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生: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5、到底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出示课件:秋夜图/音乐伴奏)6、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7、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8481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