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2824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2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年度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政体 演进 强化 练习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3 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选择题 1 (2017 淄博三模 )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 “ 位卑权重 ” 的原则。这种做法 ( ) 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C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 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 “ 位卑权重 ” 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 A 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监察官员地位低但权力很大,并不妨碍他们行使监察职能,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汉代的监察制度的效果,故 C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监

    2、察制度并不能起到防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2 (2017 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 25)“ 位卑权重、位高权轻 ” 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 A秦始皇时期的 “ 三公 ” B汉武帝时期的 “ 中朝 ” C唐太宗时期的 “ 三省 ” D宋太祖时期的 “ 二府 ”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 “ 三公 ” 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西汉时期的 “ 中朝 ” 指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担任中朝决策机构,体现了 “ 位 卑权重 ” ,三公九卿转变成了 “ 外朝 ” 执行机构,属于 “ 位高

    3、权轻 ” ,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拥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宋朝的 “ 二府 ” 属于 “ 位高权重 ” ,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 3 (2017 内江五模, 25)汉书 武帝纪载: “ 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 汉仪载: “ 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 ” 材料表明 ( ) A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 B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 C刺史出现对丞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D造成刺史滥用职 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 “ 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

    4、 ” 说明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在地方行使的是监察权,故 B 项错误;【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因而对相权没有牵制作用,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刺史滥用职权的现象,故 D 项错误。 4 (2018 保定一模, 26)三国志 卢毓传记载:卢毓于曹魏之时两为吏部尚书,前后历五、六年, “ 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 ” 。这表明当时选官制度 ( ) A较好地 反映了民意 B仍以德才为主要标准 C受世家大族影响较大 D被科举制取代具有必然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5、范围有限,不能较好地反映民意,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 ” 得出当时选官制度仍以德才为主要标准,故 B 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 “ 受世家大族影响较大 ” 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当时选官制度的进步性,不能体现被科举制取代的必然性,故 D 项错误。 5 (2017 孝义三模, 25)唐代科举制规定:凡在礼部考中进士者,均须在吏部再考一次,主要考 “ 身、 言、书、判 ” 。 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 ) A重视选拔法律人才 B注重官员的综合素质 C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D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法律仅是对官员 “ 判 ” 方面的要

    6、求,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 身、言、书、判 ” ,吏部注重官员综合方面的素质,故 B 项正确;促进文化的繁荣,仅涉及 “ 书 ” 方面的要求,故 C 项错误;经世致用由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故 D 项错误。 6 (2017 临汾二模, 25)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 18 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时为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拒不署敕,结果把事情搞黄了。材料主要说 明 ( ) A三省制有利于决策合理 B门下省是三省的核心 C唐太宗对于魏征信任有加 D三省之间分权制衡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与三省制对决策的影响无关,故 A 项错误;门下省可以对政令封驳,有利于纠正决策的

    7、失误,是三省的核心,故 B 项正确;材料魏征拒不署敕唐太宗敕书,没有体现出他们之间的信任,故 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没有反映出三省之间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7 (2017 洛阳三模, 24)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 可临时【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 ) A完善中央官制 B加强君主专权 C决策更加科学 D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实质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完善中央官制 ” 不合题意,故 A 项错误; “ 加强君主专权 ” 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

    8、 “ 决策更加科学 ” 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 “ 提高行政效率 ” 不合题意,故D 项错误。 8 (2017 天津河北区二模, 1)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唐代设御史台,作为独立机构,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形成三省 六部一台。这说明唐代 ( ) A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 B进一步弱化专制 C更加注重分权以加强皇权 D管理体制更完备 答案 C 解析 材料未对秦、唐的官僚机构与官员的数量进行比较,因而无法得出唐朝比秦朝 “ 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 ” 的结论,故 A 项错误;秦至唐专制主义进一步强化,故 B 项错误;秦代御史大夫既具有监察权又具有行政权

    9、,而唐代监察权独立,说明唐代 “ 更加注重分权以加强皇权 ” ,故 C 项正确;材料仅对秦、唐监察机构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唐朝 “ 管理体制更完备 ” 的结论,故 D 项错误。 9 (2017 银川二模, 25)唐代御史若进言莅事不当,会被杖责;明代开始实行廷杖制度;而宋朝则无此类事情发生,号称 “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由此可知 ( ) A两宋政治远比唐代清明 B宋朝重文轻武特征显著 C宋朝君主集权远逊唐明 D唐明两朝君权更为集中 答案 B 解析 唐代政治清明程度要高于两宋,故 A 项错误;唐朝与明朝均会对谏议官员实行杖责制度,而宋朝无廷杖且 “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说明宋朝重视文人治国

    10、,故 B 项正确;宋朝君主集权程度要高于唐朝,故 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 10 (2017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北 宋前期规定:中书令 “ 不与朝政 ” ,中书侍郎 “ 不领省职 ” , “ 但掌册文、覆奏、考帐 ” 。这反映出当时 ( ) A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B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C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 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答案 A 解析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与材料中 “ 不与朝政 ” , “ 不领省职 ” 相符,故 A项正确;宋代有中书门下的设置,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也曾经实行以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体制

    11、,材料中 “ 中书令 ”“ 中书侍郎 ” 不等于中书省,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 “ 中书令 ”“ 中书侍郎 ” ,未涉及三省体制,故 C 项错误;材料 中 “ 中书令 不与朝政 ” ,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法表明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故D 项错误。 11 (2018 贵阳一模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大臣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 “ 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 。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B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 D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答案 A 解析 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 “ 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12、” 属于对宰相权力的削弱,其结果是加强了君主专制,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相位的争夺, 故 B 项错误;监察官员的监察对象是所有官僚,是皇帝监管百官的一种手段,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否定宰相位高权重的事实,故 D 项错误。 12 (2018 全国 100 所名校高考冲刺一, 27)元代,行省实行圆署会议,行省所掌重要政务, “ 事从公议 ” ,且常有 “ 大事集议,众论不齐 ” 等情况。这一做法 ( ) A不利于强化集权 B具有原始民主性 C可减少决策失误 D削弱了行省职权 答案 C 解析 元朝行省制加强了集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与原始民主性无关,故 B 项错误; “ 事从公议 ”

    13、,且常有 “ 大事集议,众论不齐 ” 等情况,说 明行省有助于集体讨论,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行省职权的削弱,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 (2018 潍坊一模,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 (中书 )、纳言 (门下 ),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 永瑢历代职官表 内阁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 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彝 (尚书仆射 )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 (中书令 )、杜如晦新用事,皆疏 瑀 (尚书仆射 )而亲德彝, (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 )瑀 不能平 ,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 瑀 与陈叔达 (宰【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相 )忿争于上前, 瑀 、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此后,李世民下旨 ):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 “ 制衡 ” 与 “ 专制 ” 的? (3)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824.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