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2讲 百家争鸣学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2793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30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2讲 百家争鸣学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年度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科技 文化 32 百家争鸣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32 讲 百家争鸣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主张 政治思想:提出 “ 仁 ” 与 “ 礼 ” 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思想: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历史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诗 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 “ 六经 ” 。 图示解史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2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 “ 德治 ” 思想,提倡 “ 仁政 ” 学说,并提出 “ 君轻民贵 ” 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 础。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 “

    2、天行有常 ” ,指出人道有为,提出 “ 制天命而用之 ” 的思想,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礼 ” 。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疑难问答 问:孟子 “ 性善论 ” 和荀子 “ 性恶论 ” 是完全对立的吗? 答:不是。 “ 性善论 ” 强调扩充自己固有的善性以完善人格; “ 性恶论 ” 强调用礼乐规范自己,通过后天接受教育以完善人格。二者表面截然相反,其实本质是一致的。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道家思想 老子 “ 道 ” 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 “ 小国寡民 ” 的社会 崇尚自然

    3、,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把 “ 道 ” 作为最高准则,宣传 天道 与自然无为;提出 “ 齐物 ” 的观点 法家 李悝 经济上: “ 尽地力之教 ” ;政治上:主张用严酷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思想 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 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 法治 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商鞅 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 度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 法 ”“ 术 ”“ 势 ” 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

    4、权,厉行赏罚,奖励 耕战 ;主张 “ 事异则备变 ” 墨家思想 墨子 学说主旨是 “ 兼相爱 、交相利 ” ,还提出了 非攻 、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概念阐释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 “ 克己复礼 ” 为 “ 仁 ” ,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 “ 兼爱 ” 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考点一 “ 国学初露 ” 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 1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1)政治特征: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

    5、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2)伦理特征: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 (3)经济特征: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4)教育特征: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 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2家国情怀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6、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要求:在材料中找出先秦儒家倡导的 “ 个人主义精神 ” 的原则。 材料 孟子说: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孔子主 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孟子说: “ 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 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

    7、 “ 以顺为正 ” 的 “ 妾妇之道 ” ,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主要信息: 答案 先秦儒家重视人的独立人格,材料信息体现在: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等方面。由于后世君主专制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着力于尊卑等级和人伦秩序等原因,先秦儒家倡导的独立人格在后代日趋衰落。 1孔子心目中的 “ 仁人君子 ” 具备的 “ 理想人格 ”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

    8、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 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修己以安人 ”“ 修己以安百姓 ” 。 林存光孔子新论 发现问题 孔子从 “ 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 ” 和 “ 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 两个角度指出 “ 仁人君子 ” 应具备的 “ 理想人格 ” 。 命题角度 孔子的政治抱负;先秦儒学的 “ 理想人格 ” 。 2孟子的 “ 民本 ” 思想 “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孟子 发现问题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 关

    9、系,孟子主张以父母论君民关系。 命题角度 孟子立论的基础;儒家的道德体系;孟子主张的君民关系。 3荀子的法治观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荀子 君道篇第十二 发现问题 荀子认为执法者的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命题角度 儒家的法治观;以德治国与法治的关系;儒家与法家法治精神的比较。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4先秦儒家的缺憾 (汉初儒生 )即便对先秦儒家所追求的那个浪漫柔情的美好世界同样地执着,如果不想被历史和现实无情地抛弃,他 也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眼前冷酷的事实。 ? 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只有改

    10、变世界观。 毛圣泰董仲舒对儒学的法家化改造 发现问题 材料信息表明先秦儒家存在着脱离现实的不足。 命题角度 先秦儒家的历史观;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差距。 考点二 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性和现实价值 1时空意识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各自体现的时代性 (1)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 “ 仁 ” 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 “ 仁政 ” ,荀子主张 “ 仁义 ” 和 “ 王道 ”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

    11、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 春秋时期,老子主张 “ 无为而治 ” ,希望社会退回到 “ 小国寡民 ” 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 “ 兼爱 ”“ 非攻 ” ,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 ,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 “ 中央集权 ”“ 法治 ” 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

    12、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2家国情怀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 “ 仁政 ”“ 有教无类 ” 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 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道家的 “ 无为 ” 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

    13、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 “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要求:分析史料,论证韩非的法治思想为什么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求?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史料 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 “ 事最适者 ” ,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 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 “ 尊公废私 ” ,而所谓 “ 公 ” ,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 “ 利出一孔 ” 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 “ 禁其心 ” ,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 马娟浅析韩非的 “ 法 ” 提示: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第32讲 百家争鸣学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793.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