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岳麓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2765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299.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岳麓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年度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9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 格局 初步 形成 学案岳麓版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9 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点 1| 春天的故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识记 基础知识梳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 停滞 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1978 年 5 月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3)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 3意义 (1)是新中国

    2、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轻巧识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1)内容 经济体制:实行以 家庭承包经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管理体制:撤销 人民公社 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意义: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易错提醒 关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 , 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 , 而没有【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3、相适应 , 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2城市改革 (1)开展: 1984 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 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2)内容 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 分配制度:以 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 市

    4、场经济 。 (2)过程 提出目标: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确立框架: 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完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初步建立:到 21 世纪初,已有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 商品市场 体系基本建立。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经济增长:年均 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5、目标迈进。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理解 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1998 年 , 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 , 是由我国基 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 , 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 , 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 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 , 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 , 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 ,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

    6、央一号文件 (1983 年 ) 史料三 到 1979 年 , 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 , 中国领导阶层 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 1983 年底 , 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 , 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强调了农村改革的迫切性,也说明了农村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2)史料二中“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说明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3)史料三

    7、中“某些尝试”主要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 农业的痕迹”指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提示 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 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 , 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中率先“尝试”变革的“中国最贫困的省份”有哪些。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提示 省份:安徽、四川。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问题:针对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8、。 史 论归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 (1)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

    9、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史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 , 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 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 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 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 三中全会指出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史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

    10、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 , 和80 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 , 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 , 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 , 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史料解读 (1)由史料一“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和“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信息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根本区别在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 (2)史料二从两个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 80 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说明

    11、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由“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得出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史料运用 (1)史料一论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 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区别:资源配置方式不同 , 前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后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史料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根据史料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的特点。 提示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 , 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 , 后推广;突破旧体制 ,探索

    12、新体制。 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0 世纪 50 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 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 30 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

    13、。具体表现为: 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 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应用 对点强化训练 1 (2017 泸州高三诊断 )1979 年起,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油脂等 18 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涨幅 35%,同时还对粮食和油料超过政府征购部分加价 50%。这一举措 (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岳麓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765.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