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课件50张.ppt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274101
  • 上传时间:2023-03-06
  • 格式:PPTX
  • 页数:50
  • 大小:1.9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课件50张.ppt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课件50张 2023 新高 历史 专题 复习 现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化教育 事业 课件 50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20232023年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目 录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点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考点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3 教育事业的发展目 录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考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考法2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的发展目 录素养1 运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读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阶段特征 素养2 运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认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明素养知识贯通研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育思维材料研析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

    2、发展的主要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2018江苏高考,T13史料实证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高考近五年对此没有考查,但其仍是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内容。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举措2017全国卷,T31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2017全国卷,T31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考点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考点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3 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域时间(年)成就意义“两弹一星”1964中国第一

    3、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1964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1992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8江苏高考第13题杂交水稻1973袁隆平成功培育“南优2号”。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计算机技术1983“银河-号”研制成功。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

    4、发展。1993“银河-号”研制成功。生物技术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名师提醒“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如氢弹研制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等。但它们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而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摒弃“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坚持科学探索、辛勤劳动的成果。思维拓展 影响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2020年7月浙江选考第14题1.积极因素(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4)大批优秀科学家和

    5、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5)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是重要动力。(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2.消极因素(1)“左”的错误对科技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2)历史上轻视科技的传统对人们心理的影响。(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存在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4)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世界先进科技的学习。一、背景1.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要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很有必要。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4.世界科技发展日

    6、新月异,中国面临巨大挑战。5.苏共二十大后对苏联模式迷信的破除,促使中国以自由讨论和独立思考来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二、提出1956年春。三、含义“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四、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性。五、发展历程 阶段原因表现初期发展“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文艺工作者的努力。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领域呈现繁荣景象。遭遇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化;“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许多文艺界、学术界人士受到批判。文艺的春天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左”的错误;“双百”方针重新确立;中共中央提出加

    7、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领域争奇斗艳;学术、科技全面繁荣。六、意义1.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发展、科学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3.有利于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辨析比较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的区别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2.“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问题上,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1)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2)在文学艺术工作和

    8、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的自由。(3)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此来指导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正确认识“双百”方针1.“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2.“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文艺和科学领域实行民主,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3.“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由“左”的错误的干扰造成的。4.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导致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

    9、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的顺利贯彻执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阶段方针政策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2015全国卷第31题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中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的经验。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政策。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高考制度被废止,大学通过推

    10、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以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20世纪 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2017全国卷第31题 思维拓展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2.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

    11、不开教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调整(19521957年)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2015全国卷第31题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在教育上引进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新中国收回国家教育主权的需要。高等院校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概况整体方向:向苏联学习,仿照苏联教育模式。国家确定俄语为“第一外语”。院校调整:发展专门学院,特别是工业、师范学院,整顿综合大学,裁撤私立大学。系科专业调整:根据经济建设需要设置专业。布局调整:限制沿海城市高等学校的发展,支援内地新建和扩建高校。影响积极: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国民综合

    12、素质。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优化了教育结构。扩大了高校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功能的转变。改善了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促进了内地的教育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消极: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影响力,人文社会学科被边缘化,不利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专业设置过专过细,使得高等学校毕业生不能适应新科技的发展需要。过度重视意识形态,导致教育指导思想偏颇。正确理解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2.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3.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

    13、技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大力发展教育。考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考法2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命题透视 高考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学技术成就,试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材料多以文字形式呈现,注重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已考视角预测视角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1.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2.科学技术成就的主要意义示例1 2018江苏高考,13,3分

    14、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解析 本题以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切入点,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A项排除;从1999年起,“神舟”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相符,故B项正确;1

    15、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C项排除;1973年,我国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D项排除。答案 B命题透视 近几年高考对该知识点考查不多,突出考查意识形态教育、扫盲教育及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等。已考视角预测视角1.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举措2.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1.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的背景2.现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示例2 2017全国卷,31,4分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

    16、,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解析 本题从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切入,考查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B项错误;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高等教育并没有普及,D项说法错误。答案 C命题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教育战线进

    17、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建设需要各类人才,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由此引发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素养1 运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读中 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阶段特征素养2 运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认识近 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明素养知识贯通育思维材料研析研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 发展 素养1 运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读中国科技发展的 历程和阶段特征1.16世纪以前: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

    18、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经验性、实用性等特点。2.16世纪到鸦片战争前:来华传教士带来了欧洲的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以及火炮制造术等自然科学技术,但并未引起国人的重视,中国传统科技对西方科技虽然有所借鉴,但并未发生质的变化。3.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先进的中国人重视引进西方科技,如林则徐、魏源等,这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洋务运动积极引进西方技术,兴办新式企业和新式学堂,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阻碍。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

    19、府为科技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广大科学家无私奉献,新中国科技蓬勃发展。受冷战的影响,中国一度大规模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设备,重点建设国防工业,发展科学技术。后来,坚持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在核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5.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科技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国家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科技进入了由“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过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在载人航天、计算机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示例1 20世纪60年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 000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大力协

    20、同研究原子弹。这说明国防尖端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A.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化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D.“一五”计划奠定的基础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原子弹研究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根据材料“中央统一领导下”“26个部委1 000多家单位协同研究原子弹”可得出全国一盘棋,集中攻关,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内容,A项可排除。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一个原因,但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体制因素,没有涉及“一五”计划,故排除D项。答案 C素养2 运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认识近代以来中国教

    21、育的发展历程1.18401911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萌芽阶段。鸦片战争后,龚自珍、魏源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积极主张“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把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看作抵御外侮的切入点,并且把它作为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培养人才的指导原则。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成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此后,一大批新式学堂相继创办,科学技术教育也开始进入官方学校教育体系,另外,洋务派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工业、科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但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限制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甲

    22、午中日战争以后,在维新思想的冲击下,清政府广设西式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成立学部。清末中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在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下发展缓慢,但当权者接受并领导的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突破性意义。2.1912194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形成阶段。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注重观念的革新、文化的重构,强调并且突出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的体现,要求培养具有“民主”和“科学”观念的新型人

    23、才。1915年新青年创刊,我国思想界更加活跃。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外理论著作的涌入和外国教育家来华,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发展,中国教育思想进入了一个活跃期。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的教育口号。这一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统治能力有限及其价值取向存在问题,加上战争的影响,教育现代化的进展缓慢。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见“考点3”示例2 2020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检测1928年10月,国民政府通令各省教育厅“规定社会教育经费,应占全教育费中百分之十至二十”。教育部训令各省市按照规定的标准划拨各地社

    24、会教育经费。但事实上,1929年仅有湖南省、福建省、汉口、天津和南京五个地区达到规定标准,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也仅占3.85%。这一现象反映出A.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教育B.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国人近代教育观念缺失D.经济发展决定教育程度解析 依据材料国民政府对社会教育经费的规定与实际的实施情况可知,虽然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地方并不能落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是仍有军阀派系间的战争影响社会安定,这些因素是导致社会教育经费不能按标准实施,故A项正确;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国人近代教育观念缺失

    25、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出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也没能达到规定,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 A 研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教育的发展 材料一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 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西方近代分科观

    26、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

    27、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解读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

    28、况,其中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其中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材料运用【问题设置】(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试答】(1)特点:学校教育兴盛;教育为政治服务。(2)原因:西方近代分科观念的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对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反思;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影响:导致传统经学走向没落,有助于中国确立近代学科体系,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3)影响:把旧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推动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教育体制改革受到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课件50张.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74101.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5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修+选必修5册必背考点清单汇编.docx2025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修+选必修5册必背考点清单汇编.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评析(述)类小论文写作技巧 导学案.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评析(述)类小论文写作技巧 导学案.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特点类材料题解题技巧 导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专题复习:特点类材料题解题技巧 导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创新试题的解题方法.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逻辑推理8定律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现代史历史影响、意义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18坑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8大招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历史变化、趋势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