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六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六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由用户(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语文课程 标准 解读 实践 四上六 单元 教材 教学 建议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六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读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著,鲁效孔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一方面读得朦朦胧胧、磕磕碰碰,正如书名中的“概念”所言,书中的概念并不少,读起来挺吃力;另一方面模糊触碰到了一些自认为很有价值的内容。总的来说,“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建构了“知识结构”和“过程结构”两个相互依存的三维课程模式“事实与主题、从主题和事实中抽取的概念、概括和原理”/“过程、策略和技能,概念,原理、概括、理论”。这种三维课程模式把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及通过事实性知识与概念之间的协同思考放在了核心
2、位置,高度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及跨时空、跨文化、跨情境、跨学科的问题解决能力。其实,假如我们熟读了2022版的语文新课标,这些概念理解起来也并没有那么难,它们之间的确有着相通之处。阅读过程中,我甚至猜测2022版的新课标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于是,个人尝试着以“概念为本”的思路对四上第六单元作单元解读与教学构想。一、“事实与技能”层面学生一眼就知的知识1.事实“事实是主题框架内的特定知识片段。”(同上,P26)就第六单元而言,个人以为包括“内容上”与“表现形式上”两方面的事实。先说“内容上的事实”。学生读完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用自己的话或长或
3、短、或繁冗或简洁地讲出来的课文内容,就是“内容上的事实”这三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它们是事实存在的,不需要学生作任何思考,也不需要老师作任何指导这不同于运用某种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再说“表现形式上的事实”。改用本单元的阅读要素说就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心情”,三篇课文所用的表现形式都是“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其目的都是“表现人物的心情”。这句话既是“表现形式上的事实”,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概念”(“概念可以跨时间、跨文化、跨情景迁移。它们是以共同属性框定一组实例的心智建构。”同上,P26)。比如牛和鹅六、七自然段描写“我被鹅追赶逃跑被鹅咬住呼救”这一过程,“我吓得
4、腿也软了”“我就又哭又叫”“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等等句子,就是通过直接描写“我”和鹅的动作、神态表现“我”的恐惧心情。除开三篇课文,口语交际(“安慰”)在朋友心情不好的时候应予以安慰,习作(“记一次游戏”)写“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等游戏,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惯用语的意思、“日积月累”),在不涉及“安慰的巧妙方式”“写清楚不同游戏的方法”“理解形声字的特点与规律”及“把握惯用语、俗语在不同生活情境中运用”的情况下,它们都只能算作“事实性知识”“内容上的事实”。2.技能“技能是嵌入策略中的较小操作或行动,同时,如果能够适当地运用,技能可以
5、帮助策略来发挥作用。技能支撑了更复杂的策略。”(同上,P38)第六单元需要学生运用哪些技能呢?一个是“提取事件”。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里都不是只有一件事,而是由多个具有前后因果关联的故事组成了情节,要了解故事情节,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前提必须是提炼单个事件。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课文一共写了三件事:(1)“我”很想露脸,于是用“殷切期待的目光”吸引老师,最终获得了一次表演机会;(2)排练时,因为不会豁虎跳,受到了伙伴的嘲笑,老师也不满意;(3)演出时,由于紧张,还是演砸了。能够在老实最少指导、甚至不指导的情况下,提炼出这三件事,是把握该文主要内容的必备技能。另外一个是“准确找
6、到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通过批注的阅读方式,找到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注意,是“准确找到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而不是找直接表现人物心情的语句。比如读完了陀螺,问学生“鸭蛋战胜了别的大陀螺后,我的心情如何?”,学生回答“激动”,追问学生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找到了“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这就说明学生不具备这一技能他无法理解“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写清楚事情(游戏)的同时,加入自己的心情”则是言语表达的技能。如果语文课堂始终停留在“事实与技能”层面,情况就会是这样
7、的:明白了第六单元三篇课文的内容与人物心情,却不知道为什么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更不知道“怎样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才能恰当表现人物的心情”;知道了朋友难过时要予以安慰,却不知道依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境选择恰当的安慰方式(不是所有的安慰都要说话,也不是所有的安慰都要有肢体语言);清楚了某个游戏怎么写清楚,换一个题目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清楚。而这种情况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常见的现象我们一直在抱怨明明这个知识点讲了,讲了无数遍,学生还是错了,原因就是学生只理解了这一篇课文,只理解了这一篇课文里的具体的知识点,根本没有从“事实性知识”上升到“概念性理解”,于是,哪怕换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
8、情况,他们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二、由“事实与技能”到“概念性理解”谈由“事实与技能”到“概念性理解”,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概念”:“概念描述了来自内容(主题)以及来自基于学习的复杂过程、策略和技能的心智建构或观念。概念用来书写我们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结束时能实现的理解(概括)。”(同上,P39)当前教学现状下,“概念”通常是一个老师们最怕听到的术语,一提它我们就想到了“概念化”把概念当成口号喊,而不是基于对事实性知识的概念性理解而得出某个概念。此外,“大概念”也是时下语文教学中很时髦的术语,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参考陆志平,七问语文大单元,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1年10
9、月;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五个关键词,语文建设,2022年6月),应该说陆志平老师所提的“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就是“以概念为本”理论下的“概念性理解”的延伸与细化,且还是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从理论成熟走向实践成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四上第六单元阅读教学方面的大概念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只看这句话似乎没什么深刻意义,换个说法“怎样体会人物的心情?”(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关键语句)/“怎样的动作、语言、神态才能精准地表现人物的心情?”(比如“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方撞去”这个句子,你能说“站”“抽转”两个动作表现了人物特定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