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49张.ppt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273714
  • 上传时间:2023-03-05
  • 格式:PPTX
  • 页数:49
  • 大小:1.8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49张.ppt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49张 2023 新高 历史 专题 复习 中国 现代社会 生活 变迁 课件 49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232023年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目 录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点2 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考点3 大众传媒的发展目 录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法2 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考法3 大众传媒的发展目 录 素养 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解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明素养知识贯通育思维材料研析 研析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古今中国的交通事业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特点

    2、2019海南高考,T92017全国卷,T29历史解释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通信工具进步的原因、表现及影响2016天津高考,T5历史解释近现代交通工具进步的影响2019年4月浙江选考,T16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影响2017江苏高考,T7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点2 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考点3 大众传媒的发展一、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1.外因(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鸦片

    3、战争后,列强把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入中国。(2)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2.内因2018海南高考第8题(1)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历届政府政策的影响。(尤其注意三个历史时期:民国政府的移风易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3)政治形势的推动。(4)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5)留学教育的发展二、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1.近现代中国服饰的变化(1)近代:西装、中山装、旗袍、裙子。(中山装、旗袍体现中西结合)(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列宁装、“布拉吉”。(苏联服饰对中国影响很大,体现政治对服饰的影响)(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草绿色军装。(紧张的中苏关系、

    4、中美关系影响服饰:带有全民军事化意识)(4)新时期: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观念变化影响服饰)2.近现代中国饮食的变化(1)近代:吃西餐成为时尚。(2)新中国:初期物资匮乏,食物比较简单。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饮食丰富多样。3.近现代居住条件的变化2019海南高考第9题(1)近代:出现欧式洋房、公寓及中西合璧的豪宅;电灯、电话、自来水等相继引进。(2)现代:楼房、别墅;1995年启动“安居工程”。4.近现代礼仪、习俗的变化2019江苏高考第7题,2017全国卷第29题(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5、,改革传统婚姻制度。(2)中华民国时期社交礼仪:握手、鞠躬礼取代跪拜、作揖;“先生”“同志”等称呼取代“老爷”“大人”等。节日时令:全国改用阳历,并增添一些新节日,如元旦、植树节等。社会习俗:断发易服(具有革命色彩),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仪式转为简约。(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助人为乐。(4)改革开放以来: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素养提升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突出表现1.摈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代替。如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由留辫到剪辫,服饰

    6、更加多样化;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同志等。2.提倡男女平等,女权意识增强。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的观念(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提倡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代替。3.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逐渐西化,求奢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吃西餐、穿西服、住洋房、乘汽车,讲究奢侈享受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潮流。三、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市镇推进。2.从过程看: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3.从水平看: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城市较快,农村较慢。4.从动力看:社会运动和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了推动作用。5.从内容看:中西、新

    7、旧并存;中西合璧,相互渗透。2018江苏高考第7题6.从趋势看: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及对其认识1.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政治: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工业化进程。(3)思想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2.认识(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广度和深度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8、一、交通工具的发展铁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建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宝成、兰新等铁路建成;改革开放后,又修筑京九、青藏等铁路。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出现,但公路交通发展受限。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改革开放后,公路交通高速发展。水运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上运输的垄断。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

    9、大。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规律总结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主动向西方学习,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事业。(2)近代西方列强为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

    10、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消极影响:加剧了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二、通信工具的变迁1.邮政(1)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2)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邮政正式脱离海关。2.电报(1)1877年,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这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到1932年,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3.电话(1)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电讯网络逐渐形成。(3)迈入新时代,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

    11、现了4G同步、5G引领的快速发展。4.影响通信工具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考点3 大众传媒的发展一、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1.近现代报刊业发展概况时间概况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9世纪中期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国人办报先例。时间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积极办报,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国民党创办了中央

    12、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尤其注重政论,近代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3.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影响2020天津高考第4题(1)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2)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和舆论监督的功能。(3)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4)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2)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

    13、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3)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6)迈入新时代,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2.电视(1)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三、互联网(第四媒介)的兴起1.兴起: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2.特点(1)信息量大、费用低廉、信息传播迅速。(2)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沟通及时。(3)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14、和感染力。(4)更便捷,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3.影响(1)积极: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同时也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2)消极:过分依赖网络会使人忽视现实的社会生活,导致人际关系淡薄;网络犯罪活动猖獗,网络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沉迷于网络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考法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法2 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考法3 大众传媒的发展命题透视 本知识点在全国卷中考查相对较少,但在地方卷中考查相对较多,高考侧重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和特点,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材料呈现方式多样,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时空观念

    15、、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已考视角预测视角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特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特点示例1 2017全国卷,29,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解析 本题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切入,考查近代中国婚姻习俗的变化。从材料中无法获知新郎、新娘结婚是否出于自愿,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礼仪式的习俗

    16、,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是西方婚礼仪式的习俗,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认为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答案 B命题透视 本知识点在地方卷中多有考查,突出考查近代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注重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已考视角预测视角1.近代通信工具进步的原因、表现及影响2.近现代交通工具进步的影响近代交通、通信工具发展的特点及对其评价

    17、示例2 2019年4月浙江选考,16,2分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B.C.D.解析 本题以交通工具的进步为切入点,考查了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进步的表现和影响。从“马拉火车”到“磁悬浮列车”,反映的是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故错误;根据材料“马拉火车”“磁悬浮列车”“行行复行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通工具的发展使民众出行更加便捷,故正确;夸大了交通工具的作用;交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故正确。故选D项。

    18、答案 D命题透视 本知识点是地方卷的常规考点,全国卷涉及较少。主要考查电影业和报刊业的发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注重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已考视角预测视角1.近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2.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影响近代报刊业发展的背景及特点示例3 2020天津高考,4,3分19101911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

    19、散解析 本题考查清末报刊宣传在应对鼠疫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大公报对鼠疫相关事项的介绍和开设专栏宣传防疫知识的做法,有利于推动民众形成预防鼠疫、加强公共卫生的思想观念,因此报刊宣传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报刊开设防疫专栏宣传鼠疫预防知识不能等同于政府建立防疫体系,A项错误,排除;报刊从属于舆论宣传,而对疫情的专业研究应归属于医疗卫生机构,B项错误,排除;对疫情相关知识的宣传有利于增强民众应对鼠疫的能力,但不能达到控制疫情的效果,D项错误,排除。答案 C素养 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解读中国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明素养知识贯通育思维材料研析研析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古今

    20、中国的 交通事业素养 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解读中国近现代社会 生活的变迁近现代以来我国主要经历了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把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入中国,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等近代化城市逐渐崛起。辛亥革命后,中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带有平等色彩的服饰、称呼、婚丧仪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等级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风俗习惯的变化带有民主革命的政治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经济得到恢复,一些社会陋习被取缔,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温

    21、饱问题依旧未能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努力改善国计民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变革的表现。社会生活的演变反过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贯穿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高考对社会生活变迁的考查,侧重点不在于社会生活本身,而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唯物史观,将社会生活现象置于时代背景之下解读,深层次挖掘事件本质。示例 2018海南高考,8,2分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

    22、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清朝的发辫代表的是对清朝统治的认同,而剪发辫在清末代表的是革新、革命,故材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的革命思潮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D项正确。从城市青年所留发式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知,道教的地位并未被否认,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官府反对政治革新,C项材料依据不足。答

    23、案 D研析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古今中国的交通事业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交通的起步阶段。秦汉时期,交通得到发展,开辟道路、开凿河渠、完善邮驿和馆舍,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政府继续整修道路,建设交通干线,完善驿馆,健全交通法令,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同时开凿大运河,推动了南北交通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唐宋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被用于航海,对外交通发达,与各国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扬州、广州、泉州、明州成为著名的贸易港口。元朝政府整治河运,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同时政府通过修建道路,加强了对西北、东北地区的控制,利用海运运送南方的粮食供应大都。明朝

    24、时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交通运输进入了各种运输方式交汇融合、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多节点、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一大批综合客运、货运枢纽站场(物流园区)投入运营,运输装备发展不断升级,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实现重大突破,交通运输市场体系

    25、、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2016.12)材料解读材料一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情况。说明中国的交通事业起步较早;介绍了不同时期交通的发展情况,说明中国古代多种交通形式并存且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说明政府在交通事业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说明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得到拓展;从加强国内区域间经济交流、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说明了古代交通发展的作用。材料二主要叙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说明了政府在交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现代中国交通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两则材料叙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6、、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材料运用【问题设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及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试答】(1)特点:起步早,历史悠久,逐渐发展完善;多种交通方式并存;形成全国性的交通网络;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海外交通发展;整体水平较高。积极影响: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2)原因:近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交通发展奠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49张.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73714.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