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度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24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罢黜百家 独尊 儒术 课后 限时 集训 岳麓版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课后限时集训 (二十四 ) “ 百家争鸣 ”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时间: 45 分钟 分值: 85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 (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 )、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据此可知作者认为 ( ) A诸子百家同根同源 B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 C诸子百家相互融合 D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 A 据材料“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可知 , 作 者认为诸子百家同根同源 ,
2、 故 A 项正确;材料“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 , 经过畴人 (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 )、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 ,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并不能反映儒学与百家思想的关系 , 故 B 项错误;材料“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 , 经过畴人 (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 )、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 , 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并没有反映出百家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 , 故 C 项错误; D 项表述过于绝对 , 材料“先秦学术思想发展”不能代表古代所有时期的学术状况 , 故 D 项错误。 2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
3、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 ) 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 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D “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 , 君臣有义 , 夫妇有别 , 长幼有序 , 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中的“朋友有信”无法体现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 , 故 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 , 君主集权已成趋势 , 但先秦儒学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 统治者用法家思想加强了集权 , 故 B项错误;“到汉 代 , 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可见先秦的儒学没有构建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 故 C 项错误;从孔子的“君君、臣臣、
4、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 , 君臣有义 , 夫妇有别 , 长幼有序 , 朋友有信”的“五伦”再到汉代的“三纲”均把君臣父子关系作为必然的关系 , 即家庭国家关系结合在一起 , 故 D 项正确。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 (2017 临沂高三模拟 )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这表明儒家思想 ( ) A主张建立礼乐制度 B深受宗法制的影响 C认同情感的积极性 D 提倡人文理性精神 B 根据题干信息 , 儒家要求人应该讲情义 , 主张建立礼乐制度是要求人应该遵守等级名分 , 故 A 项错误;宗法制讲究血缘亲情 , 故 B
5、 项正确;儒家要求人们认同情感的存在 , 材料中没有涉及情感的作用 , 故 C 项错误;人文理性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作用 , 故 D项错误。 4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天命为性,性赖于心,“心弗取不出”,这就必然归结到“教使然”。这体现出孟子主张 ( ) A重视教化 B心由性生 C心外无物 D人性本善 A 据材料“心弗取不出”“教使然”可知孟子重视教化 , 故 A 项正确; B 项与材料“性赖于心”不符 , 故 B 项错误; C 项是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 故 C 项错误;材料“天命为性 , 性赖于心”与人性善恶无关 , 故 D 项错误。 5据庄子 天下篇记载:“天下大乱,贤圣不
6、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这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 B“天下大乱”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C这说明庄子主张思想大一统 D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思想争鸣 C 材料所述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主张 , 他认为天 下大乱之时 , 圣贤的学术主张不能彰显于世 , 道德的标准也不能求得划一 , 天下人大多凭借一孔之见就自以为是炫耀于人 , 譬如眼、耳、口、鼻 , 各有各的官能和作用 , 不可能相互交替通用 , 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 , 故 A 项正确 , 不符合题意;“天下大乱”体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