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271129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1.6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第四 单元 综合测试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2、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北

    3、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

    4、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摘编自辽宁日报)材料三: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千百年的熏陶

    5、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

    6、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

    7、是将各国的诗歌精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

    8、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摘编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完全失去创造力。C.于坚

    9、认为人们虽对新诗存在误解、忽略,但新诗的价值仍不可低估。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一系列叠词,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些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借此阐述余光中等诗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都认为,新诗应具有音乐性,而且诗人必须要提高自身素养。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 )A.中国古典诗

    10、歌与新诗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式”的诗歌,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B.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C.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D.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因此使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4.对于“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的?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5.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猪嗷嗷叫(节选)傣李司平(被丈夫李发顺殴打后,玉旺离家出走)玉旺走丢的第十天。玉旺走丢后的搜寻工作在搜寻十二天无果后宣告结束,玉旺成为失踪人口。李发康

    11、是躺在病床上被当做问题干部处理的:扶贫的母猪丢了,是工作的错误;处理基层问题的时候用不当的手段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严重的工作错误。数错加在一起,他成为特别严重的、可以作为其他干部引以为戒的反面典型。革去公职当李发康听到县上给自己的处理意见的时候,李发康瞬间释然:“唉!”长舒一气:“就这样吧!”期间,发顺率领的老岩和二黑三人无赖队伍从乡上到县上再到市上,闹遍了所有他们认为可以管到这件事情的部门。以至于从乡上到县上再到市上的各个部门都一致认为此人,无赖。避之不及。卸去公职之后的李发康倍感轻松,他要离开这个地方。插手别人的家事从而导致别人媳妇跑丢了,他已背负着千夫所指的罪名,解释不清,不可说服。当李

    12、发康身无一物坐上离开的客车的时候,那个消失数月音讯全无的玉旺从山里回来了。嗯,没说错!那个跑进山林里失踪数月的玉旺,那个千余人搜寻而不见的玉旺回来了。一同和玉旺回来的还有那头所谓的建档立卡母猪种以及母猪身后跟着的一群小猪崽。母猪嗷嗷嗷,小猪呀呀呀,被玉旺赶着穿村而过。这一天,村里的人打开大门,玉旺和猪回来,像战士凯旋。“玉旺不是死在山上了吗?怎么回来了?”“怎么还赶着猪回来了?还有一群小猪崽子。”“那群小猪崽是小野猪呢!”“不是,玉旺不是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问题又回到原点。玉旺和猪继续在村中穿行,一路走,背后跟着的人越来越多,都想看一看这个失踪在林中数月的女人。玉旺赶着猪回到家中的时候,发

    13、顺刚打包好行李,他准备到省里去上访。大门开,见玉旺进门,发顺一愣,接着一惊:“啊!你不是死了吗?”赶进院子里的猪嗷嗷叫,见玉旺不回话,发顺大声吼道:“你不是死了吗?怎么回来了,没死成?”玉旺的嘴嘟囔了几下,发声:“李李发康在哪?”见玉旺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李发康,发顺愤愤:“李发康都差点把你害死了,你还跟我提他?”发顺又挥手,欲打玉旺。不过这次发顺失算了。“啪!”玉旺响亮的一耳光抽在发顺脸上。挨了一巴掌的发顺发着懵捂着脸向后退却:“这疯婆娘,真的疯了!”天旋地转,天旋地转,这里的天旋地转指的是发顺在捂着脸的瞬间看到门外嘻笑的人群。这当然很让人没面,发顺在此时酸软,瘫在地上。世界仿佛倒置,然后变

    14、了个色。“李发康”从山中归来的玉旺变得强硬,但是依旧痴傻。不过人们改变了说法,玉旺这是淳朴的无害。玉旺吆喝着从山中带回来的猪群,沿着山路走,最终被林海淹没。列车向东走,驶出南高原,革去职务的李发康在车上。换个环境也许是种逃离,而逃离偶尔是逃命。列车向东走,李发康的电话响,接通,乡长兰正义的声音:“发康啊!误会啊!误会,发顺家媳妇回来了,建档立卡猪也回来了!”李发康并不惊讶:“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兰正义:“我们乡里和县上已经更正了对你的处理,你可以回来了!”“”电话那头李发康不作声。兰正义接着说:“发顺媳妇回来,带回来建档立卡猪,还领回来一窝嗷嗷叫的野猪杂交崽子。乡上准备在村里建立一个野猪杂交

    15、的示范基地。”“”李发康还是不作声。兰正义接着说:“回来吧!村里的工作需要你!”“嘟嘟嘟”电话忙音,李发康挂断电话,列车驶出高原。“唉,累了!结束了!”李发康自言自语,倚着车窗,睡去。现在,我经常在电话里喊李发康:“嘿,倒霉蛋!”他回:“滚!说人话!”我:“爸!”他现在在沿海的某个城市的建筑工地,有时候扎钢筋,多数时候扛水泥,累得嗷嗷叫。我:“爸,村里的野猪养殖场弄起来了!村里的人都顺利脱贫了。”我爸李发康:“那就好,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我接着:“玉旺养殖场的每一头猪,都是我爸!”玉旺管养殖场的每一头猪,都叫做李发康。(本文获得人民文学第九届全国高校征文一等奖,第十届小

    16、说选刊年度大奖新人奖)附 相关链接:中国当代作家、原文化部长王蒙先生看完猪嗷嗷叫后,于2019年4月29日清晨给小说选刊主编徐坤发来微信。微信内容如下:“徐坤文友安好,如你们所说嗷嗷叫是奇文,李司平是怪杰也。告诉我们,脱贫不但是民生工程,更是人心人性文化大举动,牵扯到移风易俗,农村建设,工作作风,乡村党建。开始看起来心怦怦然,无赖无奈,难救难帮,洋相比待宰的猪还令人哭笑不得。天啊。猪至少不会诬赖他人。结尾处的华丽转身,令我雀跃欢呼,一下子,唐代传奇,聊斋志异,欧亨利,浪漫游仙,拉美魔幻,道法自然,中外荤素全席都上来了。尤其是神秘的女主人公玉旺,一个嘴巴扇得万民欢呼,一群猪都名叫李发康,并且出来

    17、个我,管发康叫爸。我都想找个主儿哭爹了祝贺你才主选刊之政,便如此精彩,天助徐坤!俺们都嗷嗷叫咧!”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自己被革去公职,李发康表现出释然和轻松,这说明他早有辞职离开此地的打算。B.小说反映了农村的一些落后现象,如发顺三人无赖队伍无理取闹,淳朴的玉旺被家暴。C.对发康从定性为“问题干部”到更正处理并希望他回归,体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D.失踪数月的玉旺回来后,丈夫从惊讶到责骂甚至挥手要打,体现了对玉旺的漠不关心。7.下列选项中,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富有特色:短句活泼灵动,“建档立卡”“扶

    18、贫母猪”等词语体现了小说与扶贫相关的特色。B.小说描写李发康时,既有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又有借他人之口的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C.小说以贫困山村脱贫致富为背景,主要以玉旺的失踪与出现为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清晰,情节曲折,构思精巧。D.小说综合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既有利于故事的客观完整,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8.小说与相关链接中多次提到“嗷嗷叫”,请概括“嗷嗷叫”的丰富意蕴。9.如何理解相关链接所评价的“嗷嗷叫是奇文”?请结合小说文本,试从文章主旨和人物形象两方面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

    19、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侍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贞观八年

    20、,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贞观十

    21、七年,太宗谓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于是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四)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B.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C.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D.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

    22、/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B.“诚由近习”与“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两句中的“诚”字含义相同。C.礼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祭祀、礼仪、科举、学校等,长官为礼部尚书。D.“少能自济”与“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两句中的“济”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曾与李纲商讨君臣伦理纲常和效忠尽节之事。李纲认为受托于先王、辅佐储君很容易,其言辞激昂,态度慷

    23、慨,令太子肃然起敬。B.太宗认为先代圣明的帝王,都有道德高尚的师傅。而自己位居历代帝王之后,智慧不比圣人,如果没有师傅的指教,是不能够君临天下的。C.太宗认为人的善恶受身边人的影响。周成王成为圣君,得益于周、召的谆谆教诲,而胡亥启用赵高为师学习刑法,屠戮功臣亲族,成为暴君。D.太宗对房玄龄说,王珪刚毅正直,心存忠孝,因此选他做皇子的老师。太宗告诫房玄龄,见到王珪时要像见到自己一样加以尊敬,不能懈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2)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14.唐太宗对约束皇子、尊师重学的重要性认识深刻,所采取的具

    24、体做法有哪些?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

    25、秋图景。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1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7.诗经氓中,“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18.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19.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这种特色已成为北京的一种

    26、别致的文化。北京门联像国外建筑上彰显荣耀的族徽一样醒目却又_。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頫写了一副门联挂在大都的城门上。后来,北京院落大门也贴上了门联,这些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变种,与忽必烈门联的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是_的。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水平,因此哪怕是_,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例如一个卖姜的贴上了“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的门联,你想想,卖姜的都讲究诗书,这多少会让现在某些商人汗颜吧?将门联写得有学问,又道出自身职业特点的,比较常见。例如“恒足有道木似水,立市泽长松如海”一看就是经营木材生意的,并将商号名嵌入,叫“恒立”;

    27、皮货商的则为“意气相投裘臻狐腋,名声远扬财聚羔羊”。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更是北京门联的一个功能、一种特点。例如“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是剃头的。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面小小题。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说出现在农历十六的满月居多。_?我们知道,农历的月份是依据月相变化制定的。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在一个月里,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

    28、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化着,_。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从地球上看月亮是黑的,此时的月相被称作朔,农历历法规定每月的初一必须要在朔所在的那一天,为了满足这个规定,农历的月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保证初一那天月相是朔。从朔到满月大约需要十四五天,但时长并不完全固定,这是因为月亮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有时离地球近一些,有时远一些,离地球近时运行速度快一些,_。因此,从朔到满月的时间最短不到14天,最长超过了15天。从统计数据看,出现在十六的满月最多,占总数的近60%,出现在十五的满月次之,约占40%。因此就有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不过,2022年中秋节的月亮却是十五圆

    29、,具体满月的时间是9月10日17时59分。23.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方舱医院外围守护者在烈日下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衣服浸透了汗水,但他们却说“我们值得”。B.面对刚刚入学的高一新生,班会上班主任鼓舞大家:“让我们一同前进,永不停息,为梦想!”C.心理学家指出,当我们的心理因遭受某些影响而变得脆弱时,应该像受伤的野兽一般,找个僻静之处舔一舔伤口。D.武契奇说:“我们没有核武器和石油,这就是西方认为可以对塞尔维亚为所欲为的原因。”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5.阅读下面的材

    30、料,根据要求写作。尊重、张扬个性,有利于发展、创新;牢记、遵守规则,有利于自律、前行。如果只强调张扬个性,规则便不复存在;如果只机械遵守规则,个性则可能被淹没。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B.“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完全失去创造力”理解错误,材料二说“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不是格律使人完全失去创造力。2.答案:C解

    31、析: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新诗应具有音乐性,并且诗人必须要提高自身素养”错,谢冕的观点是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王久辛的观点是音乐性的强弱与诗人修辞能力有关。3.答案:D解析:D.“使得”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可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4.答案: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以自身“小传统”为参照。解析:根据“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古典诗歌堪称优美

    32、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治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根据“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分析,可知此处是从西方现代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根据“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

    33、,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新诗自身“小传统”的角度看待新诗。5.答案: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并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总结出新诗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根据“中

    34、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可总结出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根据“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人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可总结出新诗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6.答案:A解析:A项“早有辞职离开此地的打算”文中无义,文中只是说“他要离开这个地方。插手别人的家事从而导致别人媳妇跑

    35、丢了,他已背负着千夫所指的罪名,解释不清,不可说服”,不能体现他早有辞职离开的想法。7.答案:C解析:玉旺的行踪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扶贫干部李发康,要反映的也是扶贫问题,所以这篇小说是围绕李发康被革职到更正处理并希望他回归以及最后在工地干活这一经历行文构思,展现扶贫脱贫工作的艰辛。8.答案:“嗷嗷叫”是玉旺带回的扶贫母猪及小猪的叫声,代表了农村的生机与希望;“嗷嗷叫”是李发康扛水泥的叫声,是其工作艰辛劳累的体现,也是其性格坦然、豁达的写照;“嗷嗷叫”是读者阅读小说后的兴奋反应,幽默地体现了读者对这篇精彩小说的欣赏与赞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文中提到

    36、“嗷嗷叫”的句子,然后根据语境分析“嗷嗷叫”的意蕴。第一处,“一同和玉旺回来的还有那头所谓的建档立卡母猪种以及母猪身后跟着的一群小猪崽。母猪嗷嗷嗷,小猪呀呀呀,被玉旺赶着穿村而过。这一天,村里的人打开大门,玉旺和猪回来,像“战士凯旋”,这里的“嗷嗷叫”是母猪和小猪的叫声,是玉旺带回的扶贫母猪和小猪发出的声音,结合后文野猪养殖场可知,这叫声代表农村的生机和希望。第二处,“他现在在沿海的某个城市的建筑工地,有时候扎钢筋,多数时候扛水泥,累得嗷嗷叫”,这里的“嗷嗷叫”是扶贫干部李发康扛水泥时候发出的声音,结合“累得”可知,这叫声是李发康艰辛劳累的表现,同时也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坦然和豁达。第三处,“祝贺

    37、你才主选刊之政,便如此精彩,天助徐坤!俺们都嗷嗷叫咧”,这里的“他们”指读者,“嗷嗷叫”是读者阅读徐坤这篇文章后的反应,是对这篇文章的肯定。9.答案:主旨(思想内容)丰富厚重:既写出农村的脱贫致富,落后社会风气的扭转,又表现出脱贫工作的艰辛,扶贫干部的委屈。人物刻画简练传神:面对丈夫,玉旺一个巴掌的动作描写表现其成长,表现她觉醒且坚强;把每头猪都叫“李发康”,细节表现玉旺的感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特色的能力。“嗷嗷叫”是奇文,自然要找到其“奇”的表现,一般从主旨、情节、人物等方面分析。从主旨来看,这篇小说以李发康扶贫为中心组织材料,最终建成野猪养殖场反映农村的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人物的

    38、无赖、村人的思想反映出农村落后的风气,而最后这一风气得到扭转;李发康扶贫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他被革职可以看出扶贫工作的艰辛;扶贫脱贫成功,而扶贫的干部却在工地干活,展现出扶贫干部的委屈。从情节来看,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野猪养殖场建成,扶贫成功,而作为扶贫的功臣,却在工地从事艰辛的体力活,这一结尾可以说是出人意料却又发人深思。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文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玉旺这一形象更为突出,她找猪归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作者没有表述,仅仅以给丈夫的一巴掌就展现了其变化成长;玉旺感激李发康,她感激的方式很特别,就是把养的每头猪都叫李发康,展现她对李发康的感恩。10.答案:B解

    39、析: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及词语间搭配关系等判断。标点如下: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11.答案:D解析:D项,前者解释为“帮助、救济”,后者解释为“渡,过河”。12.答案:D解析:D项中“太宗告诫房玄龄,见到王珪时要像见到自己一样”不正确。文中是“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太宗要求房玄龄可以对魏王李泰说,见到王珪要像见到自己一样尊敬。13.答案:(1)(如果)不学习,就不明白古人的治国之道。不这样而能使天下太平的是从来没有过的。(2)三师是用德行来教导别人的人,如果三师的地位低下,太子就无

    40、法确认尊师的准则。【参考译文】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疾,不能穿鞋走路。太宗特别赐给他一顶轿子,命令东宫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诏令皇太子搀扶他上殿,并亲自拜见,显得非常受尊崇。李纲为太子陈说君臣父子之间的道义,以及问候起居的礼节、检视膳食的方法,讲得畅达明白,义正辞严,使听讲的人聚精会神,忘记了疲倦。太子曾经与李纲商讨古代的君臣规范和竭忠尽节之事。李纲大义凛然地说:“接受托孤,辅佐年幼的国君,代理国政,古人认为很难,我却觉得很容易。”他每次发表言论,言辞、态度总是慷慨激昂,有一种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太子没有不肃然起敬的。贞观六年,太宗下诏说:“我近来研讨经史,凡是圣明的帝王,哪一个没有师傅呢?

    41、先前所呈上来的官职的法令中竟不见有三师的职位,想来不妥。为什么呢?尧曾向尹寿学习,舜曾向务成昭学习,禹曾向西王国学习。前代的圣明君主,如果不曾受这些老师的教育,他们的功业就不会那么显扬天下,他们的声名也不会在史籍中记载流传。何况我位居历代帝王之后,智慧比不上圣人,如果没有师傅的指教,怎么能够统率亿万百姓呢?诗经上说:“不犯过失不忘本,一切按照老规矩办事。”(如果)不学习,就不明白古人的治国之道,不这样而能使天下太平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应当立即拟定法令,设立三师的职位。”贞观八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智慧高明的人,自然不会受周围环境的熏染,但智慧中等的人就不稳定了,会随着所受的教育而改变。况且

    42、太子的师保人选,自古以来就很难选择。周成王年幼的时候,周公和召公担任太傅、太保,左右都是贤明之人,他天天接受有益的教导,足以增长仁义道德,于是成了圣明的国君。秦朝的胡亥,启用赵高做他的太师。赵高用苛刑峻法来教育他,等到秦二世继位之后,就诛戮功臣,屠杀宗族,残暴酷毒,很快就灭亡了。因此可知,人的善恶确实可以受到周遭环境和左右亲近的习染和影响。我今天想为太子及诸王精心选择师傅,让太子和诸王瞻仰效法师傅的礼仪风度,从中受到教益。你们可为我寻访正直忠信的人,各自举荐三两个人来”。贞观十一年,任命礼部尚书王珪兼任魏王李泰的师傅。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自古以来,帝王的儿子生长在深宫当中,到他长大成人

    43、之后,无不骄横淫逸,因此相继败亡,很少能有自强自立的。我如今要严加管教子弟,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宁保全。王珪一向是我信任的人,深知他性情刚毅正直,心存忠孝,所以选他做我儿子的师傅。您可以对李泰说,每当见到王珪就如同见到我一样,应该加以尊敬,不得怠慢。”贞观十七年,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说:“三师是用德行来教导别人的人,如果三师的地位低下,太子就无法确认尊师的准则。”于是,下令制定太子接待三师的礼仪制度,仪注中规定:太子必须出殿门迎接三师;太子应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逢进门时,都要让三师先行;三师坐定后,太子才可以就座;给三师写信,开头要先写“惶恐”二字,最后要写上“惶恐再拜”四字。14.

    44、答案:以身作则,教谕皇子尊敬师傅。设三师之位。选正直忠信之人为师。制定尊师礼仪制度。15.答案:D解析:D项,非“直抒胸臆”,本词重点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16.答案: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解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

    45、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门外楼头”化用“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说隋朝开国大将韩擒虎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作者以此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是说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他们只是徒然叹息荣辱兴废,但没有站到应有的高度去反思,没有想到从中吸取历史教训。结尾“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三句,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这三

    46、句借古讽今,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17.答案:于嗟鸠兮;无食桑葚18.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9.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20.答案:别具一格;一脉相承;附庸风雅解析:第一空,前文提到门联是老北京的特色,已成为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其与国外建筑上彰显荣耀的族徽一样醒目而特别。所以语境强调的是门联区别于一般事物的独特性,故填“别具一格”。“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第二空,前文介绍了门联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忽必烈门联到北京院落门联,二

    47、者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具有流传性和继承性,故填“一脉相承”。“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第三空,前文提到“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水平”,后文举卖生姜的贴门联的例子,说明其贴门联是为自己增点儿门面,彰显其文化修养。故填“附庸风雅”。“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21.答案: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让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也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解析:原句语病有:中途易辙。首先是“作为自己的名片的门联”没说完就另起话题。并且与“人一看就知道.”缺少关联,后面的“更是”无从说起,因为原文没有比较。表意不明。“作为自己的名片的门联”有歧义,“自己”指代不明;搭配不当。“一个功能、一种特点”定中不搭配,应改为“一个特点、一种功能”。22.答案:双关。“顶上”既指最上乘的,突出功夫的高深,也指头顶,突出职业的特点,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对比:“微末”与“顶上”形成对比,突出不起眼的小手艺也需要高深的大功夫表现出自己的敬业态度,也赢得了顾客的尊敬。解析: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顶上”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剃头的门联,“顶上”表面指头顶,突出职业的特点,暗中隐藏着最上乘的的意思,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71129.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8《茶馆》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8《茶馆》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3.1 《蜀道难》 课件27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3.1 《蜀道难》 课件27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9.2《项脊轩志》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9.1《陈情表》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9.1《陈情表》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11.《种树郭橐驼传》ppt课件-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11.《种树郭橐驼传》ppt课件-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统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论述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高二下学期统编版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非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二下学期期末统编版语文复习:论述类+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高二下学期期末统编版语文复习:论述类+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统编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