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第三章 食物体系.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课件:第三章 食物体系.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课件:第三章 食物体系 大学 课件 第三 食物 体系
- 资源描述:
-
1、第二篇第二篇 食物的供给食物的供给n第三章第三章 食物体系食物体系n第四章第四章 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第二篇第二篇 食物的供给食物的供给n第三章第三章 食物体系食物体系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食物产业链的国际分工格局食物产业链的国际分工格局进一步思考:从进一步思考:从“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到到“怎么养活中国怎么养活中国”n老生常谈:保护耕地、提高单产、适度控制人口增长、引导合理消费n新问题:2007-2008年和2010-2012年的两轮全球性的食品价格上涨危机;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n中国农业的“新常态”: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源于“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
2、”。进一步思考:从进一步思考:从“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到到“怎么养活中国怎么养活中国”n粮食安全的内涵:数量安全(即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质量安全(即食品安全,food safety)和综合安全(即食物主权,food sovereignty)n2013年底,中央重新界定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和边界,从保全部转向保重点,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并首次把粮食适度进口作为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强调更加积极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资源以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供给。进一步思考:从进一步思考:从“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到到“怎么养活中国怎么养活中国”n“十二连增”:粮食生产形势真的很乐观?
3、财政代价和生态代价?n中国粮食供给格局: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并存。三大主粮的库存消费比达到50%,但粮食品种,“多的还是多,没有的还是没有”。n粮食安全的真问题:结构优化和可持续性问题第三章第三章 食物体系食物体系3.1常规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3.1.1常规常规食物体系的构成及问题食物体系的构成及问题n食物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个子系统的组合体,大致可分为:第一,生产食物并保证其生态可持续的自然过程的生物子系统;第二,多种群体的不同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从本地、区域、全国到全球市场的经济子系统;第三,各种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政治子系统;第四,影响人们饮食的生活方式与
4、人际关系的社会子系统;第五,影响人们饮食的价值观、传统及习俗的文化子系统。第三章第三章 食物体系食物体系3.1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3.1.1常规食物体系的构成及问题常规食物体系的构成及问题n生物子系统:自给自足的传统食物体系n经济子系统: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福特主义大生产;石油农业;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食物供给的可持续困境;农业补贴n政治子系统:全球化的自由贸易极大的打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体系,小农濒临破产;跨国食品公司的垄断n社会子系统:越来越少时间做饭、越來越少的家庭收入分配到食物上n文化子系统:越来越少地消费新鲜食物,越来越多地消费更易于营销的添加
5、了营养素的低质量加工食物;越来越依赖营养学家的所谓“科学建议”,而不是饮食文化第三章第三章 食物体系食物体系3.1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3.1.2替代性食物体系替代性食物体系n替代性食物体系(Alternative Food Networks,AFNs)代表着一种对食物生成、流通和消费的空间重构(respatialize)和社会属性重构(resocialize)的努力。其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德国和瑞士,八十年代出现在美国。n替代食物体系一方面在生产方式上有所区别,主要包括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永续农业等;另一方面在流通环节有所区别,主
6、要包括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巢状市场(nested market)、消费者合作社(Co-ops)、观光农业(Agri-tourism),还有强调从生产到餐桌的整个环节的慢食运动(Slow Food)等。第三章第三章 食物体系食物体系3.1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常规食物体系和替代性食物体系3.1.2替代性食物体系替代性食物体系n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对工业化食品体系和全球化食品供应系统的不信任,以及对城市化的反思和乡村重建(rural reconstruction)思潮的兴起等因素成
7、为替代食物体系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的外在动因。n替代性食物体系主要有四个特征:(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近,可称为在地化(localization)或者短链食品供给(short food supply chains);(2)生产者规模小,采用各种有机农业耕作体系;(3)通过食物合作社、农夫市场、社区支持农业和本地食物直接进校园(local food-to-school linkages)等途径销售产品;(4)保证在食物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维度的可持续性,可称为后生产主义转型(post-productivist transition)或者嵌入(embeddednes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