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学课件: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pptx

  •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 文档编号:5268838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格式:PPTX
  • 页数:67
  • 大小:1.1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课件: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pptx》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学课件: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大学 课件 第二 发展 经济学 理论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第一节 结构变动与农村发展第二节 平衡增长、不平衡增长与农村发展第三节“人力资本”和农村发展第四节“循环累积过程”与农村发展第一节 结构变动与农村发展 结构变动模型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发达经济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国内经济结构,从仅能维持生存的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二元结构变动理论”;钱纳里(Hollis Burley Chenery)“经济格局变动的经验分析”。一、结构变动模型的产生的原因1、线性阶段模型暗含的假设条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不符。线性阶段模型主张人类历史发展是

    2、从一端到另一端,通常是从文明与文化的一个欠发达阶段到一个最发达阶段。代表人物:罗斯托、托夫勒狩猎时期狩猎时期放牧时期放牧时期农业时期农业时期商业时期商业时期 沃尔特罗斯托的从传统社会到大规模消费阶段模型;阿尔温托夫勒的从游牧时代到信息时代的阶段模型。游牧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新兴信息时代。循环式阶段模型主张人类发源于一个特定的原点或位置,并且在经历一系列不同阶段向一个终极阶段运动。循环阶段模型显示这个终极阶段要么与原点相似,要么与模型中某一特定阶段相联系。从长期来看历史是重演或是一个螺旋式演化的进程。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迈克尔波特 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一个社会及其基本特征是

    3、由相互依存的社会精神、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共同决定的。当传统社会引进西方工业化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社会精神、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以往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由于同质性的破裂而呈现出二元性。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个人效用函数以及人的行为准则的迥然不同。”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对比:技术二元、金融市场二技术二元、金融市场二元、劳动生产率二元;收入与消费二元;区域差异元、劳动生产率二元;收入与消费二元;区域差异二、二、刘易斯的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二元结构理论”(一)、学术生涯1915年出生于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1940年获LSE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1948年;1948年,曼

    4、彻斯特大学讲座教授;1954年,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5年经济增长理论;1963-1986 普林斯顿大学;1979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特点:重视混合经济研究,不提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二)、(二)、刘易斯模型的三个假设前提刘易斯模型的三个假设前提第一个假设是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没有被城市工业部门吸收以前,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零。第二个假设是城市工资率固定,这是由农村无限供给劳动力的竞争造成和维系的。第三个假设是现代工业部门资本和劳动力同比例增加,即等量增量投资,会吸收同等的劳动力。(三)、模型的核心理论核心内容:核心内容: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拥有现

    5、代化技术的城市工业的扩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拥有现代化技术的城市工业的扩展展经济发经济发展的展的内在机制在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内在机制在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经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扩大城市工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扩大城市工业业图中,图中,OAOA表示农业部门表示农业部门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实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实际收入;收入;OWOW表示工业部门表示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的实际工资;N1Q1N1Q1、N2Q2 N2Q2 等等分别为不同资本分别为不同资本量下工业部门的劳动需求量下工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曲线。对工业部门而言,在对工业部门而言,在OWOW工资水平下,来自农村的工资水平下,来自农村的劳

    6、动力是无限供给的、具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具有完全弹性的。劳动供给有完全弹性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完全水平的直曲线是一条完全水平的直线线WSWS。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工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工业部门就不得不提高工资业部门就不得不提高工资到到SSSS才能获得相应的劳才能获得相应的劳动力。动力。OQAWQ1Q2Q3Q4N1N2N3N4N经济发展的过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S刘易斯拐点S(四)、模型解释 只要经济中存在剩余劳动力,现代部门的增长和就业扩张过程就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所有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被现代部门吸收完为止。一旦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与

    7、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现代部门的经济增长和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会拉动工资上升(图中SS表示),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上升,劳动无限供给的条件已不存在。劳动的供给曲线由水平状态转向右上方倾斜的S点称为刘易斯拐点,标志着二元经济转型的结束。(五)、(五)、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1)就业;(2)分享物质设施;(3)现代部门的发展促进传统部门的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4)两个部门之间的贸易。(六)、(六)、模型的缺陷模型的缺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并并非充分就业;现代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并非固定不变;工资率由于制度及组织的影响呈粘性变动而并非刚性;现代工业部门在技术传输过程中

    8、存在的资本密集倾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资本外逃现象;城市中实际存在失业问题。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一、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一)建国初的中国社会结构社会产业结构: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30.1%,农业产值占69.9%。这其中手工劳动创造的产值占83%,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社会就业结构:1949年总人口5.4亿,农业人口44726万人,占82%,非农人口9441万人,占17.4%。城乡结构: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5765万人,占10.6%;农村人口48402万人,占89.4%。(二)建国初开放的城乡关系和农民的社会流动50年代初,城乡关系基本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9、,即人口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双向流动)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续)(三)赶超型战略,城市偏向和计划体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最终形成。1953年统购统销制度一直延续至1985年,对保证城市粮供应起了重要作用,成为二元结构的基础。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全国出现了所谓“盲流,对城市造成冲击”。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成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闸门。把农民固化在农村,防止对城市生活的冲击,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稳定在“农业”,为城市提供粮食。(四)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1、城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乡镇企业为标志的农村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到1994年,全

    10、国乡镇企业2495万个,职工1.2亿。目前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产值各占50%,在农村产值中,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68.9%,下降到1994年的20%。2、统购统销制度的取消和市场因素的增加3、以“民工潮”为标志的城乡劳动力的流动4、城市居民特殊利益的减少5、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续)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关系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社会的两大社区,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就形成了各种特殊关系。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存在着侵犯农民利益,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表现在:(一)城乡产品的不等价交换 据有关方面的测算,从1954年-1984年,30年通过剪刀差方

    11、式,农民为工业化提供6000亿元的资金。另有统计,从1979年-1994年16年间,政府通过剪刀差形式,从农民手里提取大约15000亿元暗税,年平均938亿元,同期农业税1755亿元,年平均109.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8.5倍。(二)城乡要素流动的不平等要素是指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必要因素,包括资金、资源(原材料)、土地、人才等,其中主要是资金。(三)显著的城乡差别1.经济上的差别(1)收入水平差别: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时期,城镇居民收入一般是农民的140%160%。而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很大。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比都小于1.

    12、6,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公开的说法是1:3,权威部门未公开的结果是1:6。(2)经济权利差别:城镇居民的收入可用作最终消费而农民收入相当部分要进行再生产投资和承担各种负担。(3)生活质量差别2.社会上的城乡差别(1)户籍制度;(2)粮食供应制度;(3)副食品和燃料供应制度;(4)住房制度;(5)生产资料供应制度;(6)教育制度;(7)就业制度;(8)医疗制度;(9)养老保险制度;(10)劳动保护制度;(11)人才制度;(12)兵役制度;(13)婚姻制度;(14)生育制度3.政治上的城乡差别(1)先天地位的差别;(2)参政机会的差别;(3)代言组织的差别4.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的城

    13、乡差别三、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特点中国二元结构具有同一般二元结构不同的特点:(一)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不仅是城乡生产力发展不同步的结果,而且是城乡生产关系变动不一致的结果。通过计划经济手段政府直接干预,当时人们相信,以国家出面,政府主导形式把所有资源,甚至人的思想都集中起来,能最快地实现工业化变革。实践证明它违背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二)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内生的、制度化的。第二节 平衡增长、不平衡增长与农村发展 一、平衡增长战略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21一、平衡增长战略 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目的

    14、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22(一)、(一)、罗森斯坦罗森斯坦-罗丹理论罗丹理论:重工业轻农业重工业轻农业 其核心是要通过“大推进”式的投资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不可分性”表现在供给和需求的不可分性。强调工业部门,而忽视农业部门发展。由于他提出的“同比率”投资,该理论称为“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由于该理论条件严格、道路狭窄,缺乏现实意义。23(二)、(二)、纳克斯理论纳克斯理论:工业、农业并重,关键看弹性:工业、农业并重,关键看弹性 全面、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打破资本形成不足导致生产率难以提高,而低生产率又

    15、造成低收入的贫困恶性循环。平衡增长是扩大市场容量和提高生产率的手段,是贸易扩张的基本前提。主张按不同比率来投资和发展各个部门的生产。即按照部门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不同的投资比率。弹性大的部门应该投入比率大。(因为弹性大说明该部门发展不足,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应该重点解决。)24(三)、平(三)、平衡增长理论的意义:衡增长理论的意义:两种平衡增长理论都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国家来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无法筹集大量资本,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各个部门。该理论的意义在于:1、强调了大规模投资重要性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必要性。2、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作用的

    16、局限性和政府计划的必要性。3、纳克斯理论纠正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了农业的作用和发展农业的必要性。25(四)、平(四)、平衡增长理论的缺陷:衡增长理论的缺陷:1、平衡增长受到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限制。2、平衡增长过分依赖计划和国家干预。3、缺乏实证支持,经济发展实践未能为平衡增长理论提供充足的依据。26(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 首先,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的思想是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开工不足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资本存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即需求不足)平衡增长理论试图用发达国家的情况来说明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

    17、题,忽视二者在基本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其理论是“早熟的”。其次,平衡增长理论所依据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学说有自相矛盾之处。外部效应既包括正的外部效应,也包括负的外部效应。二、不平衡增长战略二、不平衡增长战略 27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观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观点: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最终使整个经济得到全面发展。28(二)不平衡增长战略不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发展中国家可投资项目对资源需求超过了资源所有量,就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选择。投资项目的选择有两种形式:替代选择(互斥方案选择)延迟

    18、选择(投资项目的优先次序问题)29关于关于延迟选择的准则:延迟选择的准则:1 1、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应用“社会资本(SC)”和“直接生产性活动(DPA)”来分析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如果SC优于DPA,称为超能力发展;如果DPA优于SC,称为短缺的发展。这两种情况都成为发展的诱因和压力。赫希曼倾向于先发展DPA,因为这种路径下对投资决策的”诱导”效果更强。政府带头扩张DPA,导致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紧张,形成瓶颈制约,由此形成的生产成本上升,必然引致社会向基础产业和设施投资,达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302、联系效应:、联系效应:(在(在DPA内部,怎样选择引致投资最大的部

    19、门问题)内部,怎样选择引致投资最大的部门问题)赫希曼认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率比单纯的资本形成更重要。他根据“引致决策”,推导出两个诱导机制:后向联系效应:前向联系效应:前向联系是指一个部门与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关系;后向联系是指一个部门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联系效应不同,后向联系强于前向联系。31 赫希曼认为:联系效应是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一个国家在适当的投资项目中应优先选择具有联系效应最大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1)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可以从生产最终消费品的行业起步。2)进口替代工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后向联系,它们对各种投入的需求不断增加,会吸引本国厂商来从

    20、事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生产,使本国产品逐步取代进口产品。3)当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独立发展民族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32(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问题的。短期更多考虑不平衡战略,长期更多考虑平衡战略。不平衡增长是从资源有效配置角度,考虑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的产业中,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从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经济的角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即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

    21、增长是手段。33三、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一)、区域发展理论(二)、中国的区域发展34 1.什么是“发展极”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发展极”理论 佩鲁(法国)(一)、区域发展理论352.发展极的形成条件发展极的形成条件在一个地区内存在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3.发展极的形成途径发展极的形成途径:由市场机制的自

    22、发调节而自动产生的“发展极”。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的“发展极”36 4.发展极发展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第一,外部经济。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第三,辐射作用。发展极的辐射作用具体体现在“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37“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 1.“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2.“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

    23、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扩散效应的结果是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38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累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39 3.“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24、,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空间上并存的二元结构。据此,他提出了经济发展“优先次序”,即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对经济基础较好并已积累起发展优势的地区给予重点投资,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当这些地区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40倒“U”形理论:威廉姆森(Williamson,JG)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41“区域经济发展梯

    25、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42(二)、(二)、中国的区域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 (一)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和自然地理因素 从历史上看,东南沿海地区最先接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而内陆地区相对比较延迟。从地理角度看,自东向西呈现出不平衡的资源条件。43(二)中国区域发展的近期趋势 地区差距扩大 城市化水平提高 产业分工 全国整体战略部署 第三节第三节“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农村发展和农村发展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一)人力资本的来

    26、源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国的人力资本,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有两种形式的资本,一种是由土地、机器、建筑物和货币构成,另一种是由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构成的。”前者称为“物力资本”,后者称为“人力资本”。亚当斯密:熟练劳动工资和普通劳动工资之间的差异;人们学到的有用才能是一种固定资本。马歇尔把教育支出视为一种十分有利可图的投资。沃尔什人力资本(1935年)第一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现值计算法”。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了人力投资一个经济观点一文,阐述了他的“人力资本”概念。经济之谜(二)人力资本的概念 1、人力资本:指凝聚在(体

    27、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但不能被继承和被转让。2、人力资本包括的主要方面:教育;健康;流动;迁移;提高企业能力和精神的资本。(三)人(三)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两者作用的结果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带来利润的作用,均可带来剩余产品。(2)区别:)区别:物力资本的所有权可以被转让或继承,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一般是不能被转让和继承的;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来说,还具有间接性、高效

    28、性、迟效性、多效性、易流失性等性质。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异同1、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是一种质量概念。2、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3、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4、人力资源自然性强,不能反映人的素质要素的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而人力资本正与之相反。1、人力资本的性质:稀缺性;生产性;可变性;功利性;外溢性等2、人力资本的特点存在于人体中,与承载者不可分离;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具有资本的性质,具有效益的性质,需要投资;具有有限性;既是经济资源,也是社会资源。(四)人力资本的性质及特点(四)人力资本的性

    29、质及特点 (五)(五)人力资本要素及主要内容人力资本要素及主要内容教育资本:用于教育与训练的费用 知识与技术资本:健康资本: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 迁移与流动资本:用于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引的费用;用于劳动力国内交流流动的费用培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口质量重于数量;(2)人力资本投资和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总量。(5)教育投资收益率

    30、是可以计算。基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的测算相同。三、人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一)舒尔茨舒尔茨 (二)(二)丹尼逊丹尼逊(三)(三)贝克尔贝克尔 (一)舒(一)舒尔茨尔茨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的总称。人的能力和健康可能跟遗传有关,如歌唱家的嗓子是父母给的,患有艾滋病的父母会遗传出有艾滋病的子女,但这种先天获得的能力和健康不是人力资本的存在形式。在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这一结论上,舒尔茨持一种较谨慎态度,所以他用了“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一谨慎的表述。事实上人获得的知识也可能是消费支出的结果,例如,人们为消遣而看电视和电影,但在看电

    31、视和电影时也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消费支出的结果。把人力资本完全看成是投资的结果,是不准确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的作用;具体数量化计算已经证明。)教育促进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实现的;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能够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状态。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因受教育不同

    32、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可以和物力资本投资和财产收入趋于下降,使人们的收入趋于平等化。(二)丹(二)丹尼逊尼逊(1)舒尔茨把教育作为生产过程的单独因素,而丹尼逊则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2)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3)“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所谓人的“知识增进”,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质量和毕业后自学,进修所获得的知识,人的知识扩大的存量,知识应用延续时间的减少等。(4)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三)贝(三)贝克尔克尔第一,人力资本投资目的,既要考虑当前

    33、的经济收益,又要考虑的未来的经济收益。第二,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第三,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人力资本理论 认为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那么快,主要是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人力资源。重视教育投资,重视对人口质量提高和智力开发。发展中国家要使自己的经济更快发展,追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吸收和效仿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重视教育投资,重视人口质量,开发人的智力。(一)筛选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三)社会化理论(四)国富论(一)筛(一)筛选理论选理论 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所建立的人力资本理论,确立了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工资和国内总产出之

    34、间的递促关系。但这种递促关系却受到筛选理论的创立者群体伯格(I.Berg)、瑟罗(L.Thurow)、斯潘斯(M.Spenc)、威尔斯(K.Wiles)、斯蒂格利(J.E.Stiglitz)、亨杰福德(T.Hungerford)和索龙(G.Solon)等人的质疑。1973年,斯潘斯在工作市场信号一文中论述了文凭所具有的信号功能,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除了个人 能认识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以外,雇主观察不到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他可以借助文凭来免费观察求职者的教育资历,并以此作为他们决定雇用与否和工资高低的标准。教育是一种筛选装置,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标识”:

    35、天生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信号”: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教育具有甄别人的才能、确定人的生产性特征等筛选功能,可以筛选出象征不同才能的文凭,进而为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提供教育信号,使劳动力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并参与国内总产出的分配,通过市场机制和分配机制,将劳动力配置效率转化为社会和个人的劳动力配置收益,以补偿教育成本,从而实现教育投资与收益的均衡。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的比较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论筛选理论 教育与生产教育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率之间的关系系 1 1、教育与生产率之间是一种直、教育与生产率之间是一种直接的关系接的关系2 2、教育能增进个人的生产能力、教

    36、育能增进个人的生产能力 1 1、教育与生产率之间只是一种间接关系、教育与生产率之间只是一种间接关系2 2、教育并、教育并不能提高个人的生产能力,它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不能提高个人的生产能力,它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为雇主选择、识别能力的雇员服务,以力的工具,为雇主选择、识别能力的雇员服务,以便把雇员安排在不同的职位上。便把雇员安排在不同的职位上。教育与个人教育与个人的关系的关系 教育投资教育投资 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生产能力 较高较高的收入的收入 教育投资教育投资 较较高收入是较高文凭的报偿高收入是较高文凭的报偿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 积极的教育政策,主张大量进行积极的教育政策,主张大量进行教

    37、育投资教育投资 消极的教育政策,因为教育只是通过一纸文凭的能消极的教育政策,因为教育只是通过一纸文凭的能力,对社会只有信息价值,却消费了大量的资源力,对社会只有信息价值,却消费了大量的资源(个别极端论者甚至推论高等教育可以废弃),不(个别极端论者甚至推论高等教育可以废弃),不主张教育扩张。主张教育扩张。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两种市场之间的流动率不大。因此,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学校的经济价值主要就在于为不同阶段的人培养不同职业所需的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经济的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教育改革和教

    38、育扩展不能改变经济的不平等结构。第四节第四节“循环累积过程循环累积过程”与农村发展与农村发展缪尔达尔:1957,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这种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发展更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学课件: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6883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