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学课件:第13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pptx

  •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 文档编号:5268663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格式:PPTX
  • 页数:57
  • 大小:2.0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课件:第13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pptx》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学课件:第13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大学 课件 13 货币 需求 供给 均衡
    资源描述:

    1、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与货币均衡与货币均衡第三版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 货币需求面面观 第四节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 第五节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第六节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 第七节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第八节 货币均衡与货币非均衡 第九节 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 第十节 我国对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论探索币若干而中用商品价格取决于货币数量商品的价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马克思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纸币才能作为金币的代表。欧文费雪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剑桥剑桥方程式:方程

    2、式:凯恩斯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三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三种动机种动机,即即交易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预防动机机和和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假说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凯恩斯货币货币流动速度稳定和货币需求流动速度稳定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对利率不敏感机会成本变量(3)仅从宏观角度考察这一问题,那么纳入视野的就只是商品实现的需求和各种支付的需求,从而需要的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1)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马克思及其前人重视的是贵金属。(

    3、2)将宏观总量作为考察这一问题的出发点是费雪及其前人一贯的思路。(4)因此,如果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这样粗略地加以表述,就从f(Y)发展为f(Y,r),并不断纳入更多的自变量。即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初始版:初始版:改进改进版:版:名义需求与实际需求之前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只要实现了资源的结合,就会有追加的商品、服务交易,从而为促成资源结合而投入的货币也就成为经济过程之必需。以往的货币需求理论,其共同判断是:持有可带来收益的金融资产都是持有无收益货币的负相关因素。至于是否需要有一部分货币专门用来服务金融资产交易,似乎都没有明确地加以表述。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

    4、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研究金融资产交易的需求应如何纳入货币需求模型要求严肃的科学论证。分析角度分析角度含义含义代表理论代表理论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货币政策决策者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交易方程、“1:8公式”资产选择资产选择保值保值生利生利购购买买金金融融资资产产持持有有现现金金购购买买实实物物资资产产20032016年全国城镇储户资产选择意愿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是根据可

    5、以解释货币需求的变量(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和一些重要的机会成本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并将其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其着力点在于建立可以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这两者是不能偏废的。货币供给分析,在剖析货币流通状态和货币政策决策中,是与货币需求理论相对应的另一个侧面。如何才能使货币供给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仍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各国中央银行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给的统计口径时时,都以都以流动流动性的性的大小大小作为作为标准。标准。M0M0M1M1M2M2M2+CDsM2+CDsM4M4美国美国美国国

    6、库、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机构以外的通货;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日本日本现金(不包括日本银行持有的现金)、活期存款M1+准货币+CDs英格兰英格兰英格兰银行之外的纸币和硬币;各银行在英格兰银行的储备余额。公众手中的纸币和硬币;私人部门在英国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的所有英镑存款公众持有的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私人部门在英国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的所有英镑存款。中国中国流通中的现金M0+活期存款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M1/M2表明狭义货币供给相对于广义货币供给的比重。当 M1/M2的值趋于增大,表明代表现实流通(

    7、即现实将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在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比重上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反之流动性减弱,货币供给速度下降。金融创新加强了许多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突破了原有货币层次的界限。加大了区分货币与非货币的困难。在中国,由于金融管理比较严格,金融工具不仅种类少而且也较少变动,从而各层次货币供给间的界限也比较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更便于中央银行的监测和调控。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这样的状况是不会一直维持下去的。货币供给的调控: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是由对两个环节的调控所构成: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和对乘数的调控。货币调控三大工具公开市公开市场业务场业务法定准法定准备金率备金率贴

    8、现贴现政策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债,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由于由于吞吐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吞吐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安排,中央银行有可能用以对中央银行有可能用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产生震动性影响而不会产生震动性影响 通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使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进行经常性、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连续性的操作 使使中央银行能够主动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中央银行能够主动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

    9、从而直从而直接作用接作用于货币于货币供应量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点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现在已扩展为对商业银行各种信用支持的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点法定准备金率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反之扩大。居民持币行为对通货比产生影响的因素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点财富效财富效应应居民

    10、大量居民大量提取存款提取存款预期报酬预期报酬率变动的率变动的效率效率非法经非法经济活动济活动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特点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点企业资本贷款需求需求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点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点 利率利率、准备金之类的调节手段没有实质性的、准备金之类的调节手段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作用 在在强大的贷款需求压力下强大的贷款需求压力下,为了扩大贷款为了扩大贷款,最为关键最为关键的是争取获得更多的的是争取获得更多的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国有银行面临强大的贷款需求压力国有银行面临强大的贷款需求

    11、压力1994-1995年国有商业银行年国有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点 理顺理顺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关系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关系,先后推行了多先后推行了多项有利于促进和保证项有利于促进和保证商业银行独立自主商业银行独立自主经营的措施经营的措施 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实行政企分开,强调各级政府不强调各级政府不得强令银行贷款。得强令银行贷款。改变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事实上存在的资金供给关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事实上存在的资金供给关系系,建立市场机制所要求建立市场机制所要求的银行的银行与企业关系与企业关系针对上述问

    12、题所进针对上述问题所进行的改革行的改革1.B(也常用符号H表示)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而对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运用。同时,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行为也对B的决定起作用。2.C/D,即通货存款比,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3.R/D是由法定准备金率rd和超额准备金率e两者构成的,特别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也就是对于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

    13、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在中国是直接从货币供给能否由中央银行有效控制这一角度提出的,不同观点各持不同论据。按照计量经济学的规定,一个变量在一个理论模型中不能既作为内生变量,又作为外生变量。如果要将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简化为一个理论模型,似乎也应当受排他律的支配:或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或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如果货币当局不相应调整名义货币供给,货币非均衡的局面就会出现。均衡利率下的货币供求货币需求增大,拉动利率上涨。货币需求减少,造成利率下跌。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设总需求为设总需求为D、消费需求、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投资

    14、需求I、政府支、政府支出出G、出口需求、出口需求X,则有:,则有:不论如何划分,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货币,而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业务,其中主要是贷款活动创造出来的。因此,有这样的逻辑关系:银行贷款活动调节货币供给规模,货币供给规模又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会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总需求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

    15、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并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1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2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或使之出清,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如果暂时撇开利率,总供给给定,则过大的总需求必将引起价格的上涨;不足的总需求则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就价格这个角度来说,价格下跌,会刺激市场需求;价格上扬,则会抑制市场需求。“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

    16、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部门的变动。再生产扩张的起点是企业对实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如果企业没有掌握足够的货币,或者不存在订货刺激,也就是需求的牵引,即使客观上存在可以利用的资源,再生产规模的扩张也无从实现。(1)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提高的现象;(3)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

    17、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货币扩张与潜在资源利用横轴代表产出增长率,纵轴代表物价上涨率,A 和B 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市场总需求大于总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怎么办?供给怎么办?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少总需求的规模?减少总需求的规模?l 从上世纪30年代末直至1997年,中国一直处于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下,平衡观是深入人心的。l 问题是把“平衡”的追求只理解为“反通货膨胀”。直到上个世纪末才懂得,通货紧缩也是极具危害的不平衡。财政收财政收支平衡支平衡物资供物资供求求平衡平衡信贷信贷收支收支平衡平衡“三平”理论所要论证的“平衡”,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被看作实现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理想条件,这无疑是正确的。应该说,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以这种理论为指导的宏观决策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总摆脱不了供不应求的梦魇,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环绕“经济环境”的讨论。其中的一种主张是:中国的经济改革需要一个“供略大于求”的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另一种观点是经济改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不取决于主观的愿望,而取决于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总供给与总总供给与总需求这一双需求这一双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的范畴,不应范畴,不应简单简单理解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学课件:第13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6866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