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hnxyzlf
  • 文档编号:5268403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71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用户(hnxyzlf)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吉林省 吉林市 普通 中学 2022 2023 学年度 高中 毕业 年级 第二次 调研 测试 历史试题 答案 下载 _模拟试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启用前绝密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历  史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共二道大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3保持试卷整洁第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成都金沙遗址市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出土了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其中,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玉璋成为了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由此可知A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B金沙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先进文明C古蜀国完全继承了夏的礼制观念D金沙

    2、文明与良渚文化的联系密切2 在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在上层社会,旧氏族在国内激烈的兼并斗争中不断消失;在民间,主要是众多家长制家族的解体;姓氏制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姓的“别婚姻”作用越来越小,氏无区別贵贱的功能。与以上现象的属于同一时代的是A. 分封秩序依然能够有效维持     B. 人群结构更多地按地区划分组织C. 只有皇族仍然具有世袭特权     D.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共识3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张)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

    3、国由是信之。其后,乌孙竟与汉结婚。”材料说明张骞的行为利于西汉A国力达到鼎盛B扩大政治影响          C扩大统治疆域D开通丝绸之路           4.  东晋初,实行黄白籍制度,即南迁的士族为白籍,别与土著。南朝时取消白籍,称作“土断”。宋朝户籍有“主户”、 “客户”之分,而“客户”的比重也逐年下降。两者都A. 有利于民族之间交融               B. 增加政府赋税收入C. 有利于国家走向统

    4、一               D. 促进当时经济发展5.  下图是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分配表。根据此图,得出的合理推断是A. 地方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B. 税收种类逐渐侧重于人头税B. 地方藩镇已完全失去控制           D. 两税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6.  宋代法律就田宅买卖契约进行的明确规定:第一步先问亲邻,在同等交易价格原则下房屋亲邻拥有优先购买权;第二步,订立契约,缴纳契税,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印;第三步过割赋役,官府在双方赋税

    5、账簿内进行变更登记;第四步交产离业,出卖人将田宅交付给买受人。这说明宋代A. 重视社会成员平等的经济关系B. 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的商品买卖C. 征收契税是此项法律的出发点       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经济法进步7.  元朝曾一度不行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初,汉人、南人考试内容较蒙古人、色目人难度大。后来此种现象逐渐改变,其中在1333年,在所取进士百人中,近六成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汉人为妻。这说明A. 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 政

    6、府放弃民族歧视政策C. 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D. 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和8.  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官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危险            B有利于民族交融实现民族平等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            D有利

    7、于西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9.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在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驻印度海军来华军舰增多,这是为了武装走私鸦片。此种认识A清楚地认识到英国的国家诉求       B基于“天朝上国”的思维方法C使清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防范       D是“开眼看世界”的正确选择10下表为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下表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贸易业运输业制造业金融业189439%14%15%33

    8、%191418%37%13%10%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11. 陈旭麓曾说: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 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从资产阶级启蒙时代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人文主义到旨在救治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社会主义学说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种现象A. 源于中国的近代化不断发展B. 反映出政治自由的社会状态C.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 自卑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现121933年,长江流域水灾。苏维埃政府在其控制的地区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组织群众兴修水利,修建堤坝;建立专门管理机关

    9、统制粮食流通。毛泽东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这些举措A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B 解决了人民生产和生活困难C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重构        D 建立起集中管理的经济体制    13.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白宫于翌年元旦就向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其时中国依旧山河破碎,大半国土为日本人所占领。突然而成“四强”,即令胡适亦不大相信,他在当日的日记中记述此事,特意在“四强”上

    10、加了引号。美国此举A是中国英勇抗战的必然结果       B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动       D是美国积极参与二战的表现14.陈云文选中载,建国后,北京市东来顺羊肉店公私合营后的状况:“原来只用三十五斤左右的小尾巴羊,现在我们(政府)山羊、老绵羊、冻羊肉都给,涮羊肉怎么好吃?东来顺的羊肉原来一斤一块二角八,现在要和其他铺子一样,一块零八分。原来一个人一天切三十斤羊肉,现在规定每天切五十斤。”这种经营状况A. 说明公私合营不利于经济发展B. 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建立的弊端C. 需要国家调整教条的经济策略D. 国

    11、家不善于经营民生类的企业15. 观看漫画,关于该漫画反映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该事件  A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B根本原因是中国国力的提高C表明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破产D是中国外交政策转向的表现16. 谷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谈到1978年5月访问时说:“我同法国巴尔总理会谈时,他说,1977年法中贸易额为什么下降,这同贵我两国的友好关系不相称。在联邦德国访问巴伐利亚州时,州长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用不着谈判,现在握握手就算定了!”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A与西欧开始了经济贸易          B已经走

    12、上改革开放道路C国家政策正在逐渐转变          D彻底否定了文革的错误17. 西亚地区的腓尼基人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被称为“腓尼基字母”。它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又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州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相比于埃及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字母文字在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 符号少书写简洁便于记忆          B. 欧亚非大陆之间联系密切C. 人种迁移促进了文化传播       &nbs

    13、p;  D. 各地的统治集团重视推动18. 特许状,也称“豁免证书”。一般是中世纪西欧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在确定领主的征税和市民应缴租税的同时,承认城市自治权,确认市民人身自由,并赋予市民享有使用城市土地、管理市场、从事商业活动、加入行会组织等权利。由此可知特许状A. 是一种封建的权利转让书B. 奠定民主政治的实践基础C. 促进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D. 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9. 喝茶直接导致了对糖需求量的增加。新航路开辟后不久,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始在加勒比海地区种植甘蔗。甘蔗种植国雨后春笋般地在这些鸟屿

    14、上迅速增加。在英属巴巴多斯岛上,这个仅有43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有900多个甘蔗种植园。通过西、葡殖民者在美洲的这种经济行为,可以推知A. 西、葡资本主义不断发展B. 欧洲各地物价的急速上涨C. 蔗糖的价格下降日益普遍D. 北美洲涌入大量黑人奴隶20. 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逐的最后地区。它的作用就是把印第安人与白人社区隔离开来,负担“文明开化”的功能,迫使保留地印第安人采取白人的生活方式。在政府支持下,宗教团体和传教士开赴印第安人的居住区进行大规模地传教活动。伴随西进运动,从19世纪前期开始,广泛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实行。该制度最重要的影响是A. 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n

    15、bsp;      B. 改变了北美洲的族群结构C. 导致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          D. 南北矛盾激化且不可调和21.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18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 “新消费主义”。即民众之间相互模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开始购买“体面商品”,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品”。导致此种消费现象产生的历史事件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基本体现出消费的从众心理C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市场扩大        D

    16、主要影响是社会矛盾的激化  22.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一文中指出,大革命推动了法国女权运动的发展。1791年,玛丽古兹发表了妇女与女公民权宣言,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场女权运动的兴起。但是,在雅各宾派当权后,妇女完全被排除在政治活动之外。这种政治状况A. 是法国开始歧视女性的产物B. 导致性别矛盾加剧社会动荡C. 引发了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D. 其根源是经济水平不甚发达23. 20世纪30年代,在亚洲,九一八事变后美国仅仅表示了“惊讶”“遗憾”“忧虑”;在欧洲,面对希特勒要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要求,英法操纵出现“慕尼黑阴谋”;被英法出卖后,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

    17、犯条约。这些事实证明A. 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B. 主要国家避战政策加速战争爆发C. 经济上的困境促使德日加紧扩张D. 法西斯主义就是世界大战的罪魁24. 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金砖国家整体平均増长率超过8%,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以及4.1%左方的全球平均增长率。高盛公司报告称“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増长的贡献率都超过美、欧、日,高达50%以上。这主要可以说明A. 金砖国家经济质量提高B. 政治多极化是必然趋势C. 区域经济合作成效显著D. 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第 卷(非选择题)25.(25分)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这其中党多次面临着道路和政策

    18、的争论和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工农红军第四军于1929年6月22日在福建省龙岩县城召开会议,讨论红四军建军原则和制度的问题。会议发生激烈的分歧“前委”和“军委”之争。(毛泽东主张坚持“前委”的领导地位,实际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由中共中央军事部派遣来的刘安恭主张设立“军委”,也就是强调军事领导至上的方针。)针对这种分歧,中共中央于9月28日由周恩来、陈毅签发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对争论问题进行裁决。简而言之,归结为讲两话:一是“前委下不需要成立军委”;二是“毛泽东同志依然为前委书记”。1929年12月,红四军进驻福建上杭古田,于

    19、2829日召开古田会议。根据余伯流红四军的七大纷争与古田会议整理材料二   建国初期,对于如何进行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不断探索中。1951年,一份山西省委向华北局提交的题为把老区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报告说:一些农村互助组织发生了涣散的情形。根本原因是农民的自发力量“不是向着我们所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对此问题党内决策层开展了大讨论,并专门对农村合作化问题召开数次中央工作会议,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观点是按照党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及共同纲领的精神,先让农村自由经济发展起来,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达到机械化的程度,再用政权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另一种观

    20、点是应组织农民,防止农村两极分化,战胜农民向富农发展的自发趋势,动摇、削弱以至否定私有基础。主张在土改的基础上可以马上或者说尽快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根据黄道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内的几场争论等文章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红四军七大纷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分析这场纷争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争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50年代初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的实践。(10分)(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以下表格是

    21、学者对于民族主义的解释。作  者主      张汉斯科恩民族主义者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民族主义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强烈的历史宿命感;受到民族主义动员的成员认识到我族与他族的划分;民族主义被想象为拥有主权。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爱德华卡尔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民族主义

    22、以民族特色看待人类活动。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等。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或者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族主义”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论题不能重复材料。)27识别历史地图,获取历史地图本身具有的,和它背后隐藏的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地图,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点中国疆域的变化。并简要说明中国疆域扩大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中外修建的运河有何不同。(6分) 2022-2023学年度吉林地区高三年级

    23、第二次调研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意,由材料可知,中原夏的文明对古蜀国有很多影响,体现各个文明之间的趋同性,故选择A。材料不是强调金沙文明的属性,排除。C是绝对化表达,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2. 【参考答案】B 【解析】由题意,氏族、姓氏的作用变化,可以得出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因此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处于转型时期,A不符合此时的特征;世袭权力逐渐缩小到皇族为主,是秦朝以后,故C项错误;D项“共识”表述绝对化,故排除。 3. 【参考答案】B 【解

    24、析】材料说明张骞通西域给西汉带来的政治影响是西北与汉政治联系密切,故而B正确。材料没有表达原因的倾向,故A排除;通婚不一定是归属,设置有效机构管理方可,故C错误;在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4. 【参考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东晋的黄白籍以及宋代的主客户制度,都是有一部分特权集团,政府政策改变的出发点是扩大国家义务群体,故而B正确。主客户改变不强调民族关系,故A说法错误;C不符合两个时期的史实,排除;D政策主体是增加收入,故排除。 5. 【参考答案】A 【解析】由表格得知,地方留成为主体,可见地方势力的增强,因此A项正确。材料的信息是钱税、粮税,看不出人头税,故B项排除; C表达过于绝对;

    25、地方截留过多,不能得出增加财政收入的结论,D排除。 6. 【参考答案】D 【解析】宋朝就买卖田宅的法律规定,既是买卖田宅现象增多的结果,也有利于规范交换和保护交换成果,故D项正确。A项“社会成员”的经济平等说法不准确;B项,不是“严格控制”而是规范,因此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 7. 【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意,无论从考试的难度平等,还是进士构成,都看出,蒙古政权适应中原文化和民族交融的趋势,故A正确。材料看不出放弃“四等人制”,因此B排除;元朝科举实行不力,因此C排除;民族矛盾是否缓解取决于政府的民族政策,故而D排除。 8.【参考答案】D 【解析】由题意,改土归流有利于对西南地区的综合统

    26、治管理,D正确;A过于绝对,排除;B、C项只表达了一部分作用,不全面,排除。 9. 【参考答案】B  【解析】由题意,林则徐没有对英国的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故B正确;A、C、D均错误。 10. 【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意,材料的时间为1894-1914年,符合一战之前的特征,只有运输业较大增长,故A正确。一战前外国在华投资下降,主要是受政策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抵制作用次之,故B排除;运输业增加,不能得出资本输出放缓,C错误;没有贸易总额的数字,得不出D的结论。 11. 【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意,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思想的活跃,是中国近代化的结果,也是近代化的表现,因此

    27、A正确;政治自由知识表象,是假象,故排除B;C只说出马克思主义,不符合各色思潮的题意。材料表述旨在救治社会弊端,故排除D。 12. 【参考答案】C 【解析】由题意,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政策,发展经济、加强经济控制,都是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因此C正确;A项时间错误;B不全面;D项时间错误。 13. 【参考答案】B 【解析】由题意,美国支持中国的四强地位,是基于美国的国家战略,为了鼓励中国抗日以减轻他的压力,不是“必然结果”,故A错误;中国成为四强,是中国抗战得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肯定,使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有更多的变化话语权,故B正确;此时还没有形成反法西斯同盟,C排除;D不符合事实。14. 【参考答案】

    28、C 【解析】由题意,材料中的现象是国家具体政策施行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故选C。A、D表述错误; 通过材料,不能得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的结论,故B排除。15. 【参考答案】D 【解析】材料呈现的是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开始改善的信号,因此D项正确;A时间错误;中美关系改善更多是国家利益、国际局势的影响,B项不符合史实;C错误。 16. 【参考答案】C 【解析】由题意,关注“1978年5月”等时间信息,我国在当时处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徘徊时期,故而C正确;A“开始”错误;B项时间不符;D“彻底”表述绝对,排除。 17. 【参考答案】A 18. 【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意,特许状是城市自治的表现

    29、,故而A正确;B“奠定基础”夸大作用;C、D项时间不符。19. 【参考答案】C 【解析】由题意,种植园的广泛发展促使蔗糖产量增加,因此C正确;A、B项错误、D地区错误,材料中的甘蔗种植园是在中美洲。 20. 【参考答案】A 【解析】由题意,保留地制度是伴随着西进运动而出现的历史现象,极大促进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时间来看,19世纪前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B、C、D项不是“最重要”,排除。 21. 【参考答案】C 【解析】由题意,“导致此种消费现象产生的历史事件”,指的是工业革命,因此C项正确;A在20世纪初,排除;B“从众”错误;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故D项排除。

    30、22. 【参考答案】D 【解析】由题意,材料表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生活习俗的根源,因此D正确;A“开始”错误,排除;B项,因果关系不对,且社会动荡主要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法国和外国矛盾所致,排除;C项表达不符合史实,排除。 23. 【参考答案】B 【解析】由题意,B相对于国家政策概括最全面,因此B项正确;A项片面,排除;C项和D项从法西斯国家的主观因素来论述,排除。 24. 【参考答案】B 【解析】由题意,材料表达经济现象,体现出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因此B项正确;A项,只是总量或增速,看不出质量,排除;C项金砖国家不是区域合作组织,排除;D项,“形成”

    31、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1)核心内容:红四军的建军原则:党对军队的领导还是军事领导优先。(2分)影响:有利于明确红四军的建军原则;为古田会议召开创造条件;进一步确立党的绝对领导,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军事基础。(9分,三点即可)(2)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缺乏建设经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新生政权需要巩固政权;土地改革的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分,三点即可)实践:土地改革、农业互助、农业合作化(4分,两点即可)(

    32、3)认识: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决策科学化;集中统一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要实事求是,决策符合国情;要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要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实现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要坚定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要开拓创新 勇于变革。 (每点2分,两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6.(12分)答案示例:论题:民族主义是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2分)论证: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界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不懈的努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不断为国家主权完整而抗争。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以此为纲领推翻西

    33、方统治中国的工具清王朝,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推动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4分)二十世纪30年代,伴随着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打下基础。在中华民族的团结努力下,终于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国的以后独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分)     总之,民族主义是一种民族团结、民族凝聚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不断奋斗、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2分) 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民族主义有利

    34、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民族主义有利于推动欧洲和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民族主义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维护本国主权的功能。注意:答案示例仅仅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的答案。需要学生结合中国或者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亦可给分。27.(15分)(1)变化:疆域不断拓展。北方,由长城为界扩展到蒙古高原;西南,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南方,沿海岛屿以及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4分,任意两点即可)原因:统治者重视疆域领土的开拓;统治者采取灵活多样的边疆管理政策(羁縻政策等);加强交通建设,加强经济联系;中央政权的强大;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带来的吸引力。(2点4分,3点5分)(2)中国:隋朝完成南北朝的统一,需要加强对南方的控

    35、制。运河的修建,客观上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带来隋的暴政,使隋朝二世而亡。(3分)外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世界联系密切,为了加强内陆与沿海的交通联系,运河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联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3分)                                                       &nbs

    36、p;                                                                                     &nb

    37、sp;                                                                                     &n

    38、bsp;                                                                                     &

    39、nbsp;                                                                                    

    40、                                                                                     

    41、                                                                                      

    42、;                                                                                     &nbs

    43、p;                                                                                     &nb

    44、sp;                                                                                     &n

    45、bsp;                                                                                     &

    46、nbsp;                                                                                    

    47、                                                                                     

    48、                                                                                      

    49、;                                                                                     &nbs

    50、p;                                                                                     &nb

    51、sp;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6840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